02.27 疫情之后,“品牌”能让医美起死回生?

一场疫情,将在2019年艰难度日的医美行业推入了更严酷的寒冬。

一边是汹汹疫情,机构不敢轻易复工;一边是仍在燃烧的房租和人力成本,即便多加控制仍免不了看着钱白白流走。虽然眼下疫情渐渐可控,但消费者的信心、消费习惯和安全感不能瞬间恢复,疫后的消费反弹为机构“回血”效果如何还未可知。

但疫情是危机也是磨砺,只要战胜了危机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抗疫的胜利者们必然能在春天走得更远。而笔者以为,这场疫情告诉医美行业:是时候注重“品牌”的力量了。

品牌是什么?

如果将企业比作一个人,企业即你,你即企业,那么品牌是你的名字,是你的定位,是你的个性,是你的三观,是别人认识你、记住你、信任你的最根本的理由。

做品牌与做广告完全不同。广告推销产品,而产品往往是同质化的。消费者永远在追求最新的、最好的、最便宜的产品,有了更好的选择,随时可以抛弃旧的。花费大量金钱、资源、精力、口舌,说明产品如何优质、精细、专业,对消费者的刺激可能也抵不上一次跳楼式的降价。一旦行业陷入价格战、广告战,势必不断拉高经营成本,稀释利润,陷入恶性循环。

而品牌是长久的。因为消费者是敏感的,却也是懒惰的,一旦建立起对品牌的信任,往往就很“长情”。一个可靠品牌为消费者节约了选择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必然能收获到长久的回报。

品牌有三个维度: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知名度——多少人知道这个品牌?美誉度——多少人信任这个品牌?忠诚度——多少人在企业竞争的起伏跌宕中依然愿意反复选择这个品牌?这三个维度,都是企业度过难关的关键。

就以这次疫情为例——疫情过后,什么样的机构最容易翻身?

是那些广为人知,能在疫情过后迅速以量取胜,拉到消费“生力军”的机构;是那些始终如一专业服务,为惶恐不安的消费者提供最大的安全感的机构;更是那些规模不一定大、价格不一定高,却拥有一批忠诚度很高的稳定客源的机构。

遗憾的是,医美行业对品牌宣传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品牌宣传是长线工程,也是系统工程,见效不快,短期内转化不高,容易被人忽视。而且医美行业的宣传手段还普遍比较传统,有心塑造品牌形象也不得其门而入。

不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果能将在品牌塑造方面表现出众、独树一帜的医美品牌的经验汇聚起来,必能为业界同仁提供参考与启发。

基于这样的目的,国民健康美容网产业研究团队推出了《2019医美品牌影响力白皮书》

疫情之后,“品牌”能让医美起死回生?

国民健康美容网调研了上千个医美品牌,将医美品牌划分为“医美机构”、“医美厂商”、“医美医生”、“医美媒体平台”四大类,以品牌的线上传播效果为核心,评估分析了医美品牌传播的现状和趋势。国民健康美容网还将同时推出《2019医美品牌影响力榜单》,集中展示在品牌影响力塑造方面表现出众、独树一帜的医美品牌,以期分享传播经验,为广大医美品牌、机构、从业者提供启示。

在白皮书中,你将了解

医美品牌地区分布情况

通过对数百家医美机构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在品牌影响力最强的200家机构中,仅北京一地就占40家,广州、重庆、上海、深圳紧随其后,数量远超其他城市。


疫情之后,“品牌”能让医美起死回生?

在全国分布图中也可以明显看出,品牌影响力较强的机构集中分布在北京市。四川、广东、浙江三省的影响力较强机构数量相比其他地区,优势比较明显。

医美品牌的线上传播情况

在数据分析中,国民健康美容网发现,线下渠道依然是医美品牌(特别是医美机构)传播的主要方式,行业整体线上传播率不高。但新一线城市中,进行线上传播的机构比例已经普遍超过一线城市,武汉以约27%的线上传播率位居榜首。

疫情之后,“品牌”能让医美起死回生?

互联网对品牌传播的推动作用

在社会调查中,42%的消费者表示线下渠道(线下广告、到店咨询、亲友介绍等)依然是获取医美信息的主要渠道,但47%的消费者认为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是促使他们做出消费决策的主要推动者。可见线下渠道仍然是医美品牌传播的重要力量,但互联网对医美消费与品牌传播的推动作用已经不可忽视。

全面的榜单、丰富的案例、多角度的数据分析……更多内容,请期待2月28日正式发布的《2019医美品牌影响力白皮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