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们是怎么合理安排自己的收入呢?是入不敷出还是绰绰有余?

快乐无愧于人生


我可以来分享一下我的理财方法

最主要的就是要安排好自己的资产配置,根据不同的风险层级来决定投资方向。

作为一个双薪普通家庭,我们每个月收入比较固定,同时我家收入都全部由我统一打理。

在我们27到30岁的这三年,我当时认为股市所处在的点位属于有价值的低位,所以我坚定的把所有的钱,在还了信用卡花呗等费用之后。,全部投入股市中。由于我还算有一些研究,我能在股市侥幸生存下去,所以这一部分高风险收益还不错。

但是由于股市是个高风险投资标的,不能把所有钱都安排在里面。所以之后也没有继续加大投资,就是由这三年的积蓄在里面运作。

而30岁到现在32岁这两年,并且包括今后长远的计划,我决定是进行基金的定投。

每个人每个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选择定投的额度。我是选择每天定投,这样能够把风险分摊到每一天,做到最大的平均。

我选择了三个基金方向:

  • 第一种,指数型基金,因为我长期看好中国股市长远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会坚持每天买入,要相信长线的力量。
  • 第二种,证券行业基金,我认为将来一定会有一轮牛市,因为从上次五千一百点下来之后已经好几年了。从中国股市历史看来每八到十年会有一波行情,如果行情不来,正好给我更多积累底仓的时间。等刚起起来,首当其冲的就是证券行业,这也是我的一个埋伏吧。这个定投不一定要坚持到很久,只要牛市启动一段时间后就可以赎回,毕竟定投是追求的低风险。
  • 第三种,港股基金,因为香港是我国最为开放的资本市场,很多好公司也都选择在港交所上市。比如腾讯,阿里巴巴等等。但他们的股价太高,若是我们开通深港通和沪港通去买,购买力有限,而且不能买多少。而通过基金定投则可以间接投资这些互联网大佬企业,同样能在享受他们企业发展的同时,分散投资风险。

而基金定投在积累了一定量的底仓后,对继续投入的要求就不高了。若是可以坚持十年到十五年,也就是我们四十岁左右,那基本就不用再继续投入了。只要每年享受基金的分红和投资收益就行了。然后接下来的钱就可以用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和保险之类的安全边际更加高的项目了。

我这个是超长期的规划,适合刚入社会的小夫妻,时间坚持的越长,离成功也就越近。

我一定会坚持下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股侠CarryLin


用固定收入理财的话,有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参考)

一、学会记账

通过支付宝、随手记等记账软件测算每个月的基本生活费(这里以3000/月为标准),如房租、水费、零花等日常开支

二、保险投资

理财的目的在于保值和增值,但是面临意外风险时候,没有保险一切都空谈,这部分可以拿出800,率先购买国家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或者城镇居民保险等福利行保险,商业保险只选消费型的定期寿险和重大疾病保险以及意外保险。其他分红型、年金型的不建议考虑。

三、定活期存蓄

每月拿出1000元存个定活期两便的存款,主要用于生活费用的调节,如出现疾病、大额礼金等费用。

四、买书学习

从剩下的钱中每月提取500用于学习培训和购买书籍,丰富知识,增长理财技能,为创造更多的财富做准备。

五、休闲娱乐

拿出500/月,用于零用、娱乐爱好、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支出,更好的休息才能更好的工作,用适当的金钱投资在自己的阅历增长和身心放松上面。

刘、投资理财

剩下的2400元,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分别投资于基金、债券、股票、小额贷款等相对高收入高风险的投资,原则是分散投资,将风险控制在自己可以承担范围内。

当然对于中产,月收入8000-10000的理财问题,我觉得可以更多的考虑选择一些低利率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如国债、宝宝类理财产品等,具体还得根据个人情况和个人需求来决定。

说明: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果觉得这点经验对你有所班助,可以点赞咨询。


财富自由人群


最了不起的理财策略,是在一个人的收入范围内过上美好生活。

在自己的收入范围,合理地分配开支,才会使你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使你的财务越来越健康。

不论收入高低,学会理财都是非常重要的,理财不仅是指投资理财,也是指管理自己的支出。

首先建议广大读者先开始记录自己的每月开支,现在支付宝微信为最普遍的支付手段,其内置了收支记录软件,可以很方便的实现记账。通过记账,你会对自己在不同品类上的支出有清晰的概念,并且也可以识别非常规收入。评估自己对于消费品类的需求度来设置各品类的预算,例如你比较喜欢吃,饮食的预算可以高一点,如果你喜欢玩,娱乐的预算高一点但饮食相应降低。这样,每个月的支出严格参考预算限制,就可合理节流。

其次,就是资产的分配,留下既有资产的10%作为日常开销所需资金,在有能力的情况下配备一份保险作为杠杆资产以防未来面临的风险,剩余的部分,根据自己愿意在投资理财上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你的知识储备,来决定风险投资和固定收益投资的比例。如果你没有太多精力管理资产,就给到定存更大比例,如果你有精力,可以适当给到股票更大比例。

最后,就是每个月的收入分配,将你的支出务必控制在收入以下,保证你有正向现金流,补充给任何可能的投资机会。这才能使你的财富稳健增值。如果入不敷出,总有一天会被掏空。美国为何要打贸易战,因为他们一直处于贸易赤字,运用在个体上,就是入不敷出,因此美国不干了。对于你来说,你也要杜绝此类事情发生。

祝您可以在您的收入范围内,过上美好生活。


芒果投


理财是一种生活方式。

当你有了这种思维方式,那我们时时刻刻都处在理财当中,以投资的眼光去投自己、去经营自己的事业、家庭、朋友,也可以用投资的眼光去买一件衣服、一个包、一双鞋,当它开始融入你的血液、深入骨髓,就悄悄的变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

理财也是一种技能,你需要学习。当我们从100块开始投资,等你有了100万后才有机会变成投资高手。

首先是改变你的消费和理财的顺序。不要把每个月花掉剩下的钱拿去投资,你会发现这个办法很不稳定。要强制储蓄,要定下目标,我每个月要存多少,预留出来,例如基金定投自动扣款500。这样剩下的钱再去消费,养成习惯之后,天长日久拥有一份被动收入。

投资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开始行动,并开始关注理财,这就是开启财商的第一步。

理财能力和赚钱能力不是相辅相成的自然增进,你拥有赚钱的能力,并不能证明你同时拥有理财的能力,它也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升,让理财的能力追赶你赚钱的步伐。


财女峰问


我理财的原则是:计划先行,留有余地。没有极特殊情况,不会入不敷出,还不能说绰绰有余。

我的基本情况是:

我是生活在四线城市的普通国企职工,不到40岁,家庭3口人,夫妻两人工作及收入相对稳定,扣除保险费,取暖费,年均15——18万,孩子小学5年。住宅首付完,剩余部分贷款买的,还贷款还有15年期,每年用公积金还贷款及利息富富有余,公积金没算在年均收入之内,所以住宅费用可以不用再考虑。

夫妻收入平均每年都有8/100左右的加薪,扣除预估每年2/100的货币贬值,还会有5/100以上的增长率。这部分增加部分就不算在年均收入之内了,做为计划外储存。

我们理财是按下面计划分配的。

1.日常固定生活费:我们生活的城市不大,人口不足百万,物价相对不高,且稳定。年均固定生活费在5万左右吧。包括:水、电、煤气、通讯、吃、穿、用、学费等日常生活开支。

2.预留子女教育及其它储备,每年5万。

3.看望父母,走人情礼往,3万。

4.累计开支后,每年有2——5万储蓄,这里没有包括加薪那部分。

以上预算几年来都比实际花消高,每年还有一万左右的结余。

结余部分都存银一半买长期国债,一半长期定期存款。没有其它投资理财。


义者为王


很荣幸来回答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我是从事金融行业的,平时时间相对充足。每月工资大概12000左右,当然这不算个人投资收入。正常情况下,我的每月的工资是花费不完的,目前个人财产数额就不透漏了。基本上我都是存留10%放在余额宝中,作为自己的保障资金,因为余额宝资金可随用随取,没有时间限制。另外还有30%的资金购买定期理财,金融公司的产品,个人有营销任务,没办法,只能自己购买来充当业绩。50%的资金用于股市投资,我虽然是做金融的,但是我只玩股票,对其他期权期货等高风险产品就不玩的。其他大概10%的资金目前不在自己手里,被亲戚朋友借走了,无息的那种,既是亲戚朋友,也不好意思要息,就当帮忙了。每月收入除了还房贷(两套房)、生活购物基本上剩余的很少,家庭每月资金增量就是我老婆的收入。目前生活很好,很富足。感谢阅读!



小雨说经济


随着人们收入增加,如何让拥有的资金保值增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你一定要跑赢CPI”,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实际中,又不知道如何去做?因此,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分享一下!

资产配置,资产配置,资产配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个原则:4321,10%现金流,也就是家庭收入的10%,要确保家庭日常生活开支6个月生活费用,这部分可以是银行活期存款、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20%是以小博大,也就是各种保险,一定要有,上有老下有小,人人都要有,以防意外!30%就是可以考虑配置权益类,比如股票、股票基金等,这一部分一定是在另外三部分都已配置的情况下考虑的,因为这种配置风险较大,容易本金损失。40%是保本的,也就是一定要保证这部分配置本金安全。要以固收类金融产品配置,比如国债、地方债等。

不同的家庭情况,会有不同的家庭资产配置,仅供参考!


国投信达1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提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处理好生产和消费问题。首先要明白理财的目的是什么?理财是为了保值增值实现财务自由,改善未来生活质量。用多少钱来理财,关键看是否影响现在的生活质量,是否解决好吃穿住行、子女教育、家庭日常开销和保障,在此前提下,可以预留几个月的银行存款应急备用金,剩下的钱可以用来理财。

提示一下,理财前必须考虑风险,考虑有无理财能力?有无理财渠道?投资收益和投资回收期是多少?如果未来的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才可适当提高用于“生产”的理财资金。


时空静明


我的话,是先学习投资理财知识,再根据自己的收入来安排。我觉得,如果没有理财知识做铺垫,理财之说实属空谈。

本人28岁,每个月的收入,除去日常开支,剩下的80%用来投资理财,也就是买指数基金,20%用来放在余额宝。

刚开始也考虑过每个月拿5%~10%给父母,但是想了一下,既然父母有自己的收入,能养活自己,那就干脆自己用来理财了。因为如果我把一部分钱给父母,他们也是用来存银行,父母没什么文化,更不用说理财知识了。还不如自己拿着用作钱生钱。可能有的朋友觉得孝敬父母是做子女应该的,这个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我觉得,孝敬父母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形式,本身家庭不算富裕,我们应该考虑的事如何让资产增值,做更有实际意义的事。孝敬父母在于心,而不在于外物。一切根据实际情况出发,说句不中听的,父母的钱不也是给子女留着的嘛!所以,在下认为,钱在谁的手里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就把钱交给谁!


韩小寒233


没有计划,谁的钱都不够花,要节制消费是强制储蓄的基础,而储蓄又是理财的前提。生活中花钱的诱惑太多,我们首先学会记账,再检讨那些花销是不必要的,可有可无的。把这部分不必要的花销用强制储蓄的形式留下来,比方可以做定存、基金定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