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隆两优534与晶两优534哪个产量高米质优且抗性好?

富水河畔一小玉米142


隆两优534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全生育期157.9天,比对照F优498长3.7天。亩有效穗数16.5万,株高109.3厘米,穗长24.3厘米,穗粒数196.8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4.3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2,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两年综合表现:整精米率58.40%,长宽比3.0,垩白粒率18.3%,垩白度2.7%,胶稠度6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201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0.21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6.26%,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77.8%;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644.42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2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78.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37.31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77%,增产点比例78.02%;2015年生产试验,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1.1天;平均亩产681.23千克,比对照增产5.10%,增产点比例100.0%。

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东北部和武陵山区除外)800米以下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该品种还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

晶两优534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华南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1.5天,比对照博优998早熟1天。株高105.9厘米,穗长23.2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7万穗,每穗总粒数153.3粒,结实率84.4%,千粒重23.2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8、3.8,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3%,垩白粒率9.0%,垩白度1.1%,直链淀粉含量15.4%,胶稠度78毫米,长宽比3.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华南感光晚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0.16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4.88%;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478.16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5.5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4.16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5.22%。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1.86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10.23%。

栽培技术要点:1.一般7月上中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0千克,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栽插株行距13.3厘米×26.6厘米,双本栽插,亩基本苗6万左右。3.需肥水平中等,采取重施底肥,及时追施分蘖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一般亩施纯氮10~11千克,氮、磷、钾用量比例为1∶0.5∶0.7,重施底肥(氮肥70%作底肥,30%作追肥),早施分蘖肥,忌后期偏施氮肥。浅水插秧活棵,薄水发根促蘖,亩够及时排水晒田,孕穗至齐穗期田间有水层,齐穗后间歇灌溉,湿润管理,切忌脱水过早。4.坚持强氯精浸种,秧田期注意施药防治稻飞虱以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大田搞好白叶枯病、螟虫、稻飞虱、南方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沿海和大片田洋地区尤其要抓好白叶枯病的防治。







钟祥刚哥


隆两优534与晶两优534均是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且父本都是五山丝苗,前者的母本是隆科638S、后者的母本是晶4155S,两个组合系出名门,不管是在综合抗性方面,还是在产量米质方面,都有优异的表现。从推广种植的现状看,晶两优534与隆两优534在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均排前十,但晶两优534是全国首个五国审品种,能种籼稻的地区都能种该品种。



隆两优534与晶两优534在产量、米质、抗性上的对比:

①米质

隆两优534在长江上游(四川、贵州、重庆、云南中低海拔地区等)作一季中稻,米质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在华南作晚稻、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米质达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晶两优534在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米质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在华南作双季早稻、晚稻,米质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不过作晚稻也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在武夷山区作中稻种植,米质达到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



对比可以发现,在长江上游种隆两优534,可能米质要优于晶两优534,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晶两优534的米质会更好些。

②产量

隆两优534、晶两优534的丰产性都很不错,栽培表现出穗长粒多、结实率高、籽粒饱满,在精细化管理下产量能达1800斤/亩,普通种植也有1300-1500斤/亩。在国审信息中,对比两者在长江上游、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的产量表现,都在630公斤/亩左右,产量相差无几。



③抗性

隆两优534在长江上游、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稻瘟病综合指数3.0-4.0之间,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在华南作晚稻种植,稻瘟病综合指数3.1,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但2017年在江西省审定,其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1.7,穗颈瘟为9级。

晶两优534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为3.2,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为5级;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为2.1,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为1级;在华南作双季早稻、晚稻,稻瘟病综合指数2.5-3.8之间,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在武夷山区作中稻,稻瘟病综合指数2.0,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1级。



对比可以发现,晶两优534在稻瘟病抗性上要比隆两优534要好些;除稻瘟病外,隆两优534和晶两优534在白叶枯病、褐飞虱上均表现为中高感。

综合,隆两优534在产量、米质、抗性方面稍逊于晶两优534,都没有明显的缺陷,是集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于一身的好品种。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