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鐵嶺市營商局:優化營商環境 助力復工復產

近一時期,我市作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較低風險地區陸續有序開展企業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秩序。那麼在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從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更好地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群眾生產生活呢,我們請來了市營商環境建設局胡耀仁局長來給予解讀。


本期嘉賓:

鐵嶺市營商環境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 胡耀仁


問:首先請您給大家總體介紹一下,我們出臺了哪些措施保障政務服務工作不停擺。

答: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向大家介紹這方面的情況。總書記說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恢復社會生活秩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關係到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質保障,也關係到民生和社會穩定,這就要求我們的政務服務在特殊時期更要凸顯溫馨、溫暖和溫情。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根據遼寧省營商環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應對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優化營商環境,支持企業開工復工經營發展的12條若干意見,結合我市實際,市委、市政府就保證疫情期間企業和廣大群眾辦事所需、問題所答、疑惑所解採取了一系列的工作舉措。發出了《推行網上辦事“不見面”,非急需“不現場”,眾志成城“防疫情”倡議書》,出臺了《關於防控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優化營商環境支持企業開工復工經營發展的通知》等多項政策指導性文件。工作中我們遵循三條主線齊頭並進,不見面事能辦,有疑問馬上答,遇困難有人幫,確保企業群眾安全、方便、快捷的辦好各類政務服務事項。


問:針對網上辦事“不見面”非急需“不現場”原則,我們如何具體開展疫情防控期間的行政審批服務工作?

答:這就是我說的第一條主線,疫情期間我們以網上辦為主,現場辦為輔開展行政審批服務工作,不見面事也能辦。一是推行網上辦事“不見面”,非急需“不現場”,這是疫情期間最安全也是最便捷的辦理方式。2月2日我們向全市發出倡議,號召企業和市民朋友依託我市的四級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網上辦理相關審批服務。對未實現全程網辦事項,採用網上申報,線下郵遞申請材料方式辦理;二是需要到窗口辦理的審批服務,按照“非急緩辦”的原則,對延期類、年檢類事項,採取自動續期措施待疫情結束後再到窗口辦理。其他需到窗口辦理的事項通過預約辦、代幫辦、就近辦的方式,實現地點、時間、人員分散,儘可能減少人員聚集;三是開通審批“綠色通道”。對涉及保障城市運行和企業生產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審批事項,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和“依法依規、簡化程序”的原則,加快審批速度,指派專人跟蹤指導,及時解決企業難題。比如遼寧豪唐科技有限公司和遼寧億晟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要增加醫用口罩和防護服等經營業務,我們立即啟用“綠色通道”,簡化流程,將需要一個工作日辦結的變更手續,僅用40分鐘就為企業辦理好,實現“當場受理、當場審核、當場審批、當場發證”,為企業快速生產防疫物資提供了有力支撐。1月24日以來,全市各級各類政務服務和便民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共計269392項,電話諮詢及辦理2326項,通過微信、熱線等其他方式解答44307項,預約辦理1223項;共計發生工作量317248件次。

儘管我市防控形勢已經積極向好,但疫情還未結束,所以我在這裡還是要呼籲廣大企業群眾,沒有極特殊情況儘量網上辦“不見面”,非急需“不現場”辦理相關審批服務,既方面快捷,也減少人員接觸。確實需要現場辦理的,我也希望大家一定要做好自身防護,自覺遵守窗口防疫相關規定,配合工作人員安全有序的辦理政務服務事項。


問: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們的企業和群眾有很多辦事問題要諮詢,可能會出現找不到準確的部門,就這方面的問題我們是如何解決的呢?

答:的確是這樣,企業群眾的不同問題涉及不同部門,找誰問詢,能否得到準確快速的答覆,關係到企業群眾切身利益。這就是我們工作的第二條主線,8890為您答疑解惑。

疫情期間我們在市8890綜合服務平臺建立24小時領導帶班和應急處理機制,熱線臺席根據疫情訴求量的變化,靈活安排業務熟練、綜合能力強的話務人員參與值班值守工作,向市民承諾熱線不斷線,不打烊,8890撥撥就靈。同時,我們與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公安局、應急局、衛健委、市場監督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建立了聯防聯控機制,實現市防控指揮部辦公室與8890平臺政策文件信息共享。在此基礎上,我們針對群眾反映問題,臨時添加政策諮詢、復產復工等疫情問題三級分類共計23項。截至目前,市8890平臺收到群眾反映疫情問題4678件,直接回復1419件,轉部門辦理3259件,已辦結3199件,總體辦結率98%。可以看出,8890充分滿足了企業群眾對相關政策信息的知曉需求,所以在這裡我對廣大企業和市民朋友說,有事不明白就打8890-0000,我們一定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


問:接下來一段時間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要復工復產,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過程中會出現條件不足,防疫物資短以及生產經營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作為營商部門如何發揮作用?

答:深入開展“千人幫千企”專項行動,這也是我前面所說的第三條主線。隨著企業逐漸復工復產,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進一步優化了“千人幫千企”幫扶機制,精準配備幫扶隊伍,選能幫的人,派幫的好的人投入到幫扶企業的工作中。日前我們調整了173名幫扶人員,精挑細選918名機關工作人員深入企業和項目,瞭解企業情況,及時向企業傳達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的各項政策舉措,幫助企業瞭解政策,研究對策,提振信心,與企業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真正成為一家人。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00餘戶開復工企業提出訴求近400件。主要涉及口罩、消毒液、酒精、防護服等防疫物資需求,我局已按辦理流程,向各縣(市)區及相關市直部門進行了催辦、督辦。目前,多數訴求已經得到解決和辦理,其他未辦結訴求,我們正在全力推進,做到了能立即解決的當場即辦,一時難以解決的協調相關部門持續推進。


問:在疫情防控期間,更考驗我們政府的管理能力,從營商環境建設的角度,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府將會有哪些舉措?

答:疫情期間政府服務更要高效、便捷,最大限度滿足企業生產和群眾生活需要。一方面,我們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著力點,在充分考慮當前疫情防控和企業開復工需求的前提下,協調推進市直各有關部門做好上級取消、下放、調整行政職權事項的落實和銜接工作,使行政審批權限下沉基層,減少審批層級,讓重點項目審批環節得到優化,審批時限進一步壓縮。另一方面,我們按照市領導的指示精神,與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市法院、市司法局、市交通局等41個市(中、省)直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進行對接,瞭解疫情防控期間各部門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經營發展、保障群眾辦事需求的各類政策舉措,並進行實時公佈,落地執行。目前,經逐一篩選梳理後,共有16個單位推出70餘條便民利企舉措。比如,市市場監管局從政務服務事項辦理形式入手,提供“網上辦、預約辦、延期辦、告知承諾”等系列舉措;市公安局從行政審批和交通管理兩個方面對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此外,在行政執法領域我們採取更加寬容的執法理念,倡導溫情執法、人文執法。公安、法院等司法部門對查封查扣等強制措施採取“活封”方式,對防疫物資一律不採取查封、凍結、扣押等執行查控處置,充分體現了疫情期間保護企業生產,保護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必需的善意執法理念。


問:我們為了保障疫情期間企業、群眾生產生活有序恢復,出臺了行之有效的政策舉措,那我們將採取哪些辦法確保這些舉措真正發揮作用落地落實呢?

答:其實不僅僅是疫情防控期間,一直以來,我們對於各部門出臺的興企惠民政策舉措是否落實落地,都進行了跟蹤抽查、持續跟進。目前我們正與市委組織部組成聯合調查組採取實地走訪企業、隨機電話問詢、企業滿意度調查問卷等形式,對去年“千人幫千企”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各責任部門和幫扶領導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專項考核,瞭解幫扶人是否到位、是否發揮了作用。從目前情況看,我們的幫扶幹部在一線真真正正與企業並肩作戰,也得到企業的充分肯定。但在抽查中也發現極個別幹部幫扶不到位、幫扶不及時、幫扶流於形式,對於這樣的幫扶人我們將進行約談。同時,我們還將進一步暢通投訴渠道,設置24小時投訴舉報電話,對亂檢查影響企業、亂處罰損害企業、亂指導干擾企業的堅決糾正;對影響企業開復工、破壞營商環境的問題果斷“亮劍”,堅決說“不”。在此,我向廣大企業和群眾公佈監督舉報電話:8890-0000和12345,歡迎大家積極提供線索,爭做我市營商環境建設的監督員。讓我們共同努力,打造人人好、事事好、時時好、處處好的營商環境,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