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孩子識字別“硬背”,試試這3個“小竅門”,讓娃成為漢字小達人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並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

在孩子學識字這件事上也是一樣的,一味的逼孩子死記硬背,很可能適得其反,孩子不僅識字量上不去,還會討厭識字。


孩子識字別“硬背”,試試這3個“小竅門”,讓娃成為漢字小達人

寶寶最佳的識字年齡是幾歲?

對於大部分的寶寶來說,前3年甚至前4年是大腦發育較快的時間段,但這時孩子的思維邏輯、認知能力都有限,所以還不具備大量識字的條件。

而且,過早識字、過早向孩子輸入知識內容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如果是帶有“功利性”的大量識字更會讓孩子厭煩識字。


孩子識字別“硬背”,試試這3個“小竅門”,讓娃成為漢字小達人


而4、5歲左右,孩子進入語言能力快速發展期,對文字的興趣大大增強,這時不用家長“逼迫”,孩子會主動願意識字。




3個識字“小竅門”

1、圖像、文字相結合

孩子對花花綠綠顏色鮮豔、內容豐富有趣的圖片是很感興趣的,家長就可以利用孩子的這種喜好,從認知卡、識字卡開始教孩子識字。

比如拿著汽車的卡片,就可以問孩子“這是什麼?”然後教孩子認識“車”這個字,還可以讓寶寶用卡片給他的玩具車做一個“名牌”,提高寶寶識字的積極性。


孩子識字別“硬背”,試試這3個“小竅門”,讓娃成為漢字小達人


時間長了,寶寶再見到學過的字,很容易就能回憶起來,達到“脫口而出”的熟練,並且積累大量的文字。


孩子識字別“硬背”,試試這3個“小竅門”,讓娃成為漢字小達人


2、教孩子“識字歌”

帶有較強韻律的兒歌同樣是孩子很喜歡的識字形式,剛開始學認知的寶寶常常會忘記新學的字的讀音和寫法,但是學會的兒歌卻不容易忘。

孩子天生就對音樂更敏感,對帶有韻律的表現形式也更容易留下記憶,所以家長完全可以利用“識字歌”,將一些簡單的、常用的字教給寶寶。


孩子識字別“硬背”,試試這3個“小竅門”,讓娃成為漢字小達人


家長給寶寶挑選“識字歌”的時候,最好能注意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從簡單的一、二、人、天等字開始,逐漸過度。


孩子識字別“硬背”,試試這3個“小竅門”,讓娃成為漢字小達人


3、通過閱讀增大詞彙量

孩子在4、5歲的時候非常喜歡聽故事,家長就可以利用這個時期,用指讀的方法和孩子一起看書,將語速降的慢一些,也可以引導孩子跟讀,這樣孩子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學會大量的生字。

這不僅對孩子識字有幫助,有家長的陪伴,孩子很容易就能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將來學什麼都更容易一些。


孩子識字別“硬背”,試試這3個“小竅門”,讓娃成為漢字小達人


我家孩子現在5歲認字2000多個,一般的兒童故事書自己都能讀了,多虧了這套《幼兒學前1000字》<strong>幫助孩子快速識字,拼音輔助、筆畫說明、組詞造句、描紅練習,有了它就等於有了字帖、字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