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河南商丘為何壽星多?

河南商丘為何壽星多?

今年,河南省商丘市將實施80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據當地公安、民政部門統計,全市現有百歲以上老人641位,佔732萬常住人口的比重約為十萬分之八點八,超過了聯合國評定“世界長壽之鄉”標準的十萬分之七點五,下轄的10個縣(市)區中,已有約半數獲授“長壽之鄉”稱號。

河南省商丘市為何壽星多?中國城市報社等單位組成長壽課題組,赴當地就該課題進行調查研究並發現幾大原因。

河南商丘为何寿星多?
河南商丘为何寿星多?

中原長壽帶環境優良

長壽區域就像產業集群、城市集聚一樣,呈帶狀分佈。中原長壽帶裡的河南省商丘市位於豫魯蘇皖四省接合部,由黃河、淮河衝擊而成,伴有剝蝕殘丘。科學家曾對河南省商丘市的夏邑、寧陵等縣多個鄉的土壤進行1000餘個樣點分析,結果顯示,每千克土壤中,碘、鋅、硒的平均含量分別達3.3毫克、57.3毫克、0.47毫克,明顯高於其他地區。通過對以上縣市的地質背景及土壤、水、大氣的環境質量調查顯示,這些長壽之鄉的奧秘之一在於良好的水土環境,水土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正所謂好水出好酒,歷史上,商丘市9縣(市)區幾乎都出產名酒,如張弓酒、林河酒、睢酒等。但商丘人性情忠厚,產酒不嗜酒,多用於待客。

商丘市處於暖溫帶半溼潤季風氣候區,該地年平均日照時數在2200小時以上,年平均氣溫14℃左右,年平均無霜期21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為700-800毫米,平均空氣質量良好率多年保持在96%以上,擁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源充沛、水質優良、空氣清新等環境資源優勢。

商丘市注重環保,歷來以農林業發展為主,幾乎沒有重工業。2018年,其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7年下降6.51%,全市8個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標,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持在100%達標率。另外,這裡平原民居多選擇開闊地建造,以獨院為多,通風透光好,活動空間大,自然溫度體感適中,因此村民較少使用暖氣或空調,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大氣造成的汙染。

長壽文化源遠流長

相傳,古時燧人氏在燧明國(今河南商丘一帶)發明鑽木取火,史稱華夏文明之火,所以商丘人善於用火,多吃熟食,較少吃生冷食品。

葛天氏在這裡發明了“樂舞”,多利於人們強身健體。

伊尹在這裡發現了藥食同源,被後人稱為廚師鼻祖,也是製藥鼻祖。

商丘籍養生學者劉正良主編的《這樣飲食更健康》專著,被養生界喻為“食療小百科”。許多商丘人認為藥療不如食療,食療不如工療,享受工作,奉獻社會就是養生,重視中醫,重視物理療法,有益身心健康。

心態良好、生活規律

商丘人樂觀開朗,性格隨和有歷史傳承。孔子的祖籍、莊子的故里、呂坤的家鄉都在此。這裡人篤信“仁者壽”“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看淡名利。生活飲食奉行大道至簡,大味至淡。商丘市是七朝古都,鄉紳鄉賢有告老返鄉、迴歸田原傳統。

聞名中外的《睢陽五老圖》原作現分別藏於美國三大博物館,“五老”是宋仁宗年間閒居在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的五位“高級退休官員”,五位老人年齡都在80歲以上,最年長者94歲,他們的年齡相加足有400餘歲,在那個時代實屬罕見。

商丘人千百年來保持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當地人很早就有生物鐘的理念,生活作息規律。正因如此,商丘人由內而生的良好心態,成為長壽秘訣之一。

鄰里和睦、動樂適度

商丘市一個自然村就是一個親情融和的團隊,相互之間宅地相連,房簷相接。大家共同信奉“遠親親不過近鄰,近鄰親不過鄰門”的說法。在這裡,大人小孩間相互串門,來往自如,鄰居們歡聚在一起時更是無話不談。

平日裡大家喜歡熱鬧,困難時則一家有難百家幫。鄰里間偶有糾紛時,其他鄰居會自發而至,勸東家說西家,講親情,擺道理,和諧共處。

當地居民經常勞作于田,奔波於市,喜歡漫步田園,融入自然。農民的娛樂活動簡單活潑,在鄉村的小路上,在綠茵如毯的田地裡,在一處處村舍裡,隨時可聽到吟唱著、歡笑聲。

養老醫療保障有力

商丘市市委、市政府重視養生保健知識的宣傳普及,醫療水平逐年提升,老年保障等工作積極推進,其中,當地為6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了老年補貼,各項措施不斷完善。據統計,當地平均基本養老制度覆蓋率在99%以上,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率在99.5%以上,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覆蓋率則已達到100%。

商丘人的長壽信念已深入人心。長壽課題組研究員曾就預期壽命的問題詢問當地一老人,老人自豪地說:“我們是長壽之鄉,長命百歲不稀罕。”

河南省商丘市為何壽星多?劉正良也用“十字養生法”總結了商丘人的長壽原因:一顆善心,二所清靜,三餐有節,四時不懶,午(五)憩子眠,六慾不縱,妻(七)賢家和,八面交往,酒(九)少煙絕,十分規律。

河南商丘为何寿星多?

來源/中國城市報

商丘市委網信辦發佈

關注網信商丘 瞭解權威發佈

河南商丘为何寿星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