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知古喻今」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葛伯仇饷


「知古喻今」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葛伯仇饷

“葛伯仇饷”是一个历史典故。饷,赠送的意思;仇饷即与赠送有仇,即不好好对待别人的赠送。这一典故源于夏朝时期。那时候,商和葛都是夏的诸侯国。


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为邻。”葛国也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其祖先葛天氏是中国上古传说中一位贤能的部落首领,在位时人民安康,被后人尊为乐神,也是织布、穿衣的发明者,因利用葛这种植物纤维造福部落之民,后人才称之为“葛天氏”。《路史》记载:“葛天氏,葛天者,权天也。爰拟旋穹,作权象。故以葛天为号。其为治也,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中国通史》记载,大约5000年前,随着农业的发展和手工编造技术的提高,纺织技术出现并发展起来。以葛天氏为首的部落,将葛藤采集,以晾晒清除外皮,或像《诗经》中所说的煮去外皮和连接纤维之间的那些东西,提取葛的纤维,然后再编结成布,做成衣服来替代用兽皮做衣的原料,以解因部落兽皮不足而没有衣服挡寒遮羞之急,将人类文明向前推进一步。《史记·司马相如传》中载有“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葛天氏是三皇时的“帝王”,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之一,而且是我国音乐、歌舞始祖。《吕氏春秋》《竹书纪年》和《史记》等文献记载的《葛天氏之乐》,是我国音乐、诗歌、舞蹈、剧目、农牧业和养生学的重要源头。葛天文化是炎黄文化、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夏朝时葛国为夏诸侯嬴姓之国。禹之子启继位后,特封飞廉(一作大廉)为葛伯,此为葛封国之始。葛的祖先在中华历史上是有巨大贡献的。但到与商汤同时的这一代的葛伯,却令人不敢恭维了。

葛(今河南宁陵北)是商的都城亳西面的一个诸侯国,在夏桀时夏王朝所属的诸侯国中并不算大。葛伯是一个忠实于夏桀的国君,是夏桀在东方地区诸侯国中的一个耳目。汤恐葛伯将他的活动报告给夏桀,妨碍他灭夏,就想争取葛伯不再为夏桀效力,成为商国的朋友。但是葛伯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就连在当时被视为国家大事的祭祀天地神鬼的活动都不举行了。汤得知葛伯已有很长时间没有举行过祭祀,就派使者前去询问原因。葛伯很狡猾,深知商国富裕,畜牧发达,有大量的牛羊,就说:“我们不是不懂得祭祀的重要,只是每次祭祀都要用许多牛羊,我们现在没有牛羊,拿什么祭祀呢?”商使回报给汤,汤就派人挑选了一群肥大的牛羊给葛伯送去。葛伯见汤相信了他的谎言,居然还得到了不少牛羊,就将牛羊全部杀来吃了,仍然不祭祀。汤得知葛伯又没有祭祀,再次派使者至葛询问为什么不祭祀。葛伯又说:“我们的田中种不出粮食来,没有酒饭来做贡品,当然就举行不了祭祀。”汤得知葛伯是不关心人民生产、只知享乐的人,就派亳地的人前往葛地去帮助种庄稼。

葛国人民在葛伯这个昏君的统治下,生活得非常痛苦,衣食都不能自足,当然更不能为亳人提供饭食。汤就命商国边境的人往葛地送酒饭,给帮助葛国耕种的亳人吃。送酒饭的人都是些老弱和孩子。葛伯就每次派人在葛地等候送酒饭的人来后,将酒饭抢走,还威胁说不给就要被杀死。有一次,一个孩子去送酒饭,因反抗抢劫,竟被葛伯的人杀了。汤见葛伯死心塌地与商为敌,不能再用帮助的办法来争取,就运用了武图。当时的商国是夏的方伯,曾被夏王朝授予“得专征伐”的大权,商要征伐谁可以不经夏王的批准而出兵。葛伯这样腐朽无道,汤不得不率兵到葛去把葛伯杀了。因为葛伯不仁,葛国人民早就怨恨他,见汤杀了葛伯,就表示愿意归顺商。后来,“葛伯仇饷”便作为典故被记载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