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历史上的豪言壮语,大丈夫当是如此

陈汤: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宣帝时期的匈奴呼韩邪单于是第一个来中国朝见的匈奴单于,并迎娶了王昭君。他的臣服是由于其兄郅支单于的攻击。郅支单于屡犯汉边,陈汤在分析敌我状况之后,决定不向中央汇报,直接远征。他顺利地实行了斩首行动,并向汉室汇报战况,最后提到:“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历史上的豪言壮语,大丈夫当是如此

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面对北宋见过之后渐渐开始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决定变法自强。顽强的保守势力不断地进行强烈反对及阻挠,王安石上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深刻剖析了宋朝政治、军事、财政上的各种弊病,并豪言千古绝唱:“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崇祯: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死前留言“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末代皇帝,临死前道出皇帝的责任。相比较那些为慈禧翻案的说法,明朝皇帝的气度简直让其无地自容。

历史上的豪言壮语,大丈夫当是如此

太史慈: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东汉末年武将,原是刘繇部下,后追随孙策,助其扫荡江东。敌军有人在城楼上辱骂孙策,并用手扶着城楼上的柱子,太史慈粘弓搭箭,一箭将其手腕钉在城柱之上,敌军顿时噤声。曹操闻其威名后,特意写信招降。

《三国演义》中,太史慈被张辽射死,而《三国志》中,太史慈是英年早逝。

马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马援,东汉大将,官拜伏波将军,是千古中国军人的楷模。他一生南征北战,从来不求回报,只求国家安康。有人曾劝他说,你老了,该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了,可他却豪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他平定交趾、乌桓、西羌等少数民族的叛乱,最终因年老死于前线,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梦想。

对于一名军人来说,最好的归宿就是死于战场。马援,真乃我大汉民族最为优秀的军人之一。

历史上的豪言壮语,大丈夫当是如此

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的一生是传奇的,他十七岁就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十九岁升任骠骑将军,24岁英年早逝。霍去病同舅舅卫青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大大减轻了汉朝边境的威胁。

为了表彰霍去病的功绩,汉武帝为他建造豪华的房舍,霍去病却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的征战一雪了几百年被匈奴欺压的耻辱,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作了极大的贡献,也让汉人多了一个永远凭吊的王朝。霍去病的这句话,也激励了无数热血青年在国难之时奔赴战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