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未央是什麼意思?出處是什麼?

王瑜瑜


未央,出自《詩經小雅》中的:“夜如何其?夜未央。”,經過歷代文人雅士的引用,即描述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的夜色未盡時分,也描述了歡情樂未央的快樂無窮,更是漢朝崇尚的長樂未央的吉祥之意。

因為古人認為太陽到了正午高懸空中,將會偏西而落,月圓之後,就會有虧缺,天地之間的盛衰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何況世間之人……最好的時光,就是這未央之時。


國學傳槑人


“未央”這個詞現在很少聽說,也很少有人使用,人們耳熟能詳的是“中央”一詞。

那麼,未央到底是什麼意思?先把未央二字解讀下。

未和央都是吾國的漢字,未是沒有的意思;央最早的本義是萌芽,指草木初長,引申出來是指某個事業正在蓬勃發展中,有中間或者一半的意思。

如《康熙字典》對“央”的解釋有幾種,其中就有“半”的意思。

古代帝王祈求社稷永固霸業長青,喜歡使用“未央”,這裡的未央有未盡之意,寓意長久歡樂,永不結束。可見在古人心中,未央是個吉祥詞。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定都長安後,建有兩大宮殿,分別賜名“未央宮”“長樂宮”,就是祈盼打下的江山,永遠“未央”。

“未央”一詞,最早出自《詩經》。

《詩經.小雅.庭燎》一詩,對央的表述如下: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觀其旂。

這是周王早朝和宮殿報時官的一段對話,周王問了報時官三次時間:“夜如何其?”報時官先後用了“未央,未艾,鄉晨”作答。

未央,是指“夜還沒過去一半”,未艾,是指“夜將盡但晨光未露”,鄉晨,是指“夜已盡晨光初露”。

報時官的三次回答,就是指一夜時間的進展情況,這裡的“未央”就是“未過一半”的意思。

“未央”一詞還和吾國傳統文化中的哲學思想有關,所謂: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人事功名達到巔峰就會走下坡路。

所以,按字面意義理解,未央即永遠不要達到頂點,套用一句現代的話即“永遠在路上”,才是治國安邦的最佳狀態。


白話石說


“未”,沒有之意,“央”,有中心,終止之意,《康熙字典》裡對“央”的解釋有“半”,“盡”,“廣”等幾種。


那麼“未央”最先出現在哪部典籍中呢?答案就是《詩經》,《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311篇詩歌,根據禮制,《詩經》共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雅》又分為《大雅》和《小雅》,《風》是各地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頌》是宗廟祭祀之樂。

而“未央”就出自《小雅·庭燎》篇,原文如下: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觀其旂。

這首詩是周王早朝前與報時官的對話,周王先後問了報時官三次時間:“夜如何其”?報時官先後用了“未央,未艾,鄉晨”作答,這三次回答充分表現了當時時間的進展情況,即“夜還沒過去一半,夜將盡但晨光未露,夜已盡晨光初露”,所以這裡的“未央”就是“未過一半”的意思。


很多人包括很多書籍都將這裡的“未央”解釋為“未盡”即沒有結束,鹹魚認為是不恰當的,因為這與整首詩的時間進展是衝突的,“艾”本身就有“斷絕,盡”的意思,“未艾”已經有“未盡”之意,若再將“未央”解釋為“未盡”就非常矛盾了,所以,朱熹將這裡的“央”解釋為“中”,而《康熙字典》也贊同了朱熹的這個解釋,將“央”解釋為“半”的意思。

那麼著名的漢朝未央宮,這裡的“未央”又是什麼意思呢?未央宮是西漢王朝的正宮,由蕭何監造,日後成為皇帝起居及理政之地,面積足有故宮六倍之餘,規模宏大,氣勢恢弘。關於“未央宮”當時的取名之意如今難以考察,但目前發掘的很多漢代瓦片,銅鏡銘文中都有“長樂未央”,再加上西漢劉邦始建“未央宮”,“長樂宮”兩大宮,由此可以推算,這裡的“未央”就是“沒有盡頭”的意思,即“長久歡樂,永不結束”。


另外,也有學者曾解釋過,“未央”與我國的哲學思想頗有淵源,正所謂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任何人或者事物到達巔峰後就會走下坡路,所以“永遠不要達到頂點而一直處於無限接近頂點”的狀態才是人們的最佳理想狀態,“未央”即有此意,永遠沒有盡頭,沒有頂峰。


鹹魚閒聊


未央,
一個充滿詩意的詞,
未央,
一種讓人思緒良多的意境。
那麼,
未央一詞的出處是哪裡?
它又是什麼意思呢?

答案就是《詩經》,《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311篇詩歌,根據禮制,《詩經》共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雅》又分為《大雅》和《小雅》,《風》是各地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頌》是宗廟祭祀之樂。

夜如何其?夜未央,
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如何其?夜未艾,
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夜如何其?夜鄉晨,
庭燎有輝。君子至止,言觀其旗。
——《詩·小雅·庭燎》


這首詩記敘周王早晨視朝前與報時官的對話,描寫宮廷早朝景象,讚美君王勤於朝政。

其中的“夜未央”一句,被認為是“未央”一詞的出處,其意為夜還未盡。


“夜未央”、“夜未艾”、“夜鄉晨”,由遠及近,層次分明,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天色的變化。


這首詩是周王早朝前與報時官的對話,周王先後問了報時官三次時間:“夜如何其”?報時官先後用了“未央,未艾,鄉晨”作答,這三次回答充分表現了當時時間的進展情況,即“夜還沒過去一半,夜將盡但晨光未露,夜已盡晨光初露”,所以這裡的“未央”就是“未過一半”的意思。

很多人包括很多書籍都將這裡的“未央”解釋為“未盡”即沒有結束,鹹魚認為是不恰當的,因為這與整首詩的時間進展是衝突的,“艾”本身就有“斷絕,盡”的意思,“未艾”已經有“未盡”之意,若再將“未央”解釋為“未盡”就非常矛盾了,所以,朱熹將這裡的“央”解釋為“中”,而《康熙字典》也贊同了朱熹的這個解釋,將“央”解釋為“半”的意思。


那麼著名的漢朝未央宮,這裡的“未央”又是什麼意思呢?未央宮是西漢王朝的正宮,由蕭何監造,日後成為皇帝起居及理政之地,面積足有故宮六倍之餘,規模宏大,氣勢恢弘。關於“未央宮”當時的取名之意如今難以考察,但目前發掘的很多漢代瓦片,銅鏡銘文中都有“長樂未央”,再加上西漢劉邦始建“未央宮”,“長樂宮”兩大宮,由此可以推算,這裡的“未央”就是“沒有盡頭”的意思,即“長久歡樂,永不結束”。


李永忠


答:要弄清楚“未央”的本義,得先把“未”字和“央”字分開來解釋:“未”字指“尚未、尚沒有”、“央”字指“中央、中間”。則兩字連在一起,指的就是“尚未到一半”。

這個詞最早出自於《詩經·小雅·庭燎》。

詩寫得很有意思,是以周王早晨視朝前與報時官對話的形式展開的。

周王連續問了報時官三次:現在是什麼光景了?

報時官第一次回答為“夜未央”、第二次回答是“夜未艾”、第三次回答是“夜鄉晨”,意思分別是“長夜尚未到一半”、“長夜尚未到盡頭”、“長夜已經接近早晨”。

不過,後人常常把“未央”、“未艾”兩詞連在一起來,理解成“沒有盡頭”。

比如《楚辭》裡面有“時亦猶其未央”,指的就是“沒有盡頭、沒有止境”。

同樣,《老子》中的“荒兮其未央哉”,說的也是“沒有盡頭、沒有止境‘無邊無際”。

西漢初年建有宮殿,名為“未央宮”,其含義指的就是“漢朝的國運沒有盡頭”。

這裡特別想說一下,在我國的史料中,貝加爾湖以東的濱海地區生活的人,是公元前11世紀臣服於周朝的少數民族。

在中國的史書記載中,貝加爾湖被記成北海、或呼柏海、又或喚小海、菊海等等等。現在的考古學者在貝加爾湖以東的濱海地區發現了中國漢代的宮殿建築和城市遺址,並出土有上刻“天子千秋、長樂未央”字樣的瓦當。

漢代不但建有未央宮,也建有長樂宮。

漢代宮女向太后請安,嘴裡也要說上一句“長樂未央”。

不難看出,“長樂未央”,就是“長久歡樂,永沒有盡頭”。

而也由出土上刻“天子千秋、長樂未央”字樣的瓦當可知,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中國黃河流域產生和發展的商文化已經擴展到了外貝加爾湖地區、葉尼塞河流域。

不得不說,“未央”是一個好詞兒。

最後想說一句,清代著名文學戲劇家李漁在其所著的一部名作中,也塑造了一個名叫“未奐生”的風流才子。這個未奐生,歷經過一番紅塵劫難後,大徹大悟,成為了得道高僧。

“未奐生”之名,初看是取“長久歡樂,永沒有盡頭”之意;結局才知作者深意,那是“佛法無邊,苦樂輪迴,報應不爽”。


覃仕勇說史



從西漢皇帝居住的“未央宮”,到現代音樂人低吟淺唱,古風滿滿的“北風亂,夜未央”。“未央”二字無論是聽來還是與其他漢字共同組合,都飽含著一種別緻的滄桑之美。那麼,我們不妨一同追根溯源,探討一下“未央”二字的出處以及其中真意。

“央”字最早見於殷商時期的甲骨。“央”字作為一個會意字,其字形似身負枷鎖之人,本指災禍;又因人戴枷之時,頭部位於中間,因此“央”字亦有中央之意;同時,古人身戴枷鎖往往象徵著牢獄之災,而囚牢之中的重罪犯人往往命在旦夕,生命或是前途岌岌可危,面臨著終結。

因此,“央”字又引申出“完結”之意。不少犯人服刑期間,不堪苦痛,常求判官、獄卒網開一面,“央”也因此有了“央求”之意;後期在使用過程中,“央”又作長久之意使用。

因此,“央”字一字多義,使用非常廣泛。

而最早將“未”、“央”二字組合使用則出現在《詩·小雅·庭燎》,原文如下: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觀其旂。

這首詩描述的是一段周王在上早朝之前與報時官之間的一段對話。“夜如何其?”詢問的正是夜晚的時間,而 “未央”,“未艾”,“鄉晨”則分別表示了夜裡三個不同的時間段,其中“未央”指“夜晚還沒過去一半,“未艾”指長夜將盡但是晨光未露,“鄉晨”指的是夜已盡而晨光熹微的清晨。


因此, “未央”在古漢語中最早的釋義就是“未過一半”。蘇軾的《竹間亭小酌懷歐陽叔弼季默》一詩中也有“盎盎春欲動,瀲瀲夜未央”的描寫,此處的“未央”指的是晚夜未半。

同時,“未央”在古語中也有不遠之意。清代詩人龔自珍在《燕昭王求仙台賦》中如此敘述“有氣自東南隅來者,冉冉兮若青雲之始翔,藹藹兮若初日之未央。”此處的“初日之未央”指的便是日出將至的場面。

除此之外,未央還有“未盡,未已”、“無邊無際”、“宮殿”等多種含義。其中使用較多的便是第一種含義。這一含義因使用廣泛,在現代漢語中也得到了保留, “未央”在現代仍然表示“未盡,未已,沒有完結!”之意,象徵著福壽安樂長長久久,永不終結。

著名的西漢未央宮便是由此意命名。因為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頗為信奉“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的事物發展規律,這些哲學家們認為任何事物一旦達到巔峰,便要開始走向衰敗的哲學,正如月的圓缺規律。

因此,事物發展最理想的狀態便是永遠離巔峰狀態差一點,這樣才能穩中求進,保持繁華昌盛的狀態。西漢皇帝為祈求盛世不衰,國壽永昌,便以“未央”來命名自己的宮殿。



END.


博書


在中國文化中,未央是個古老而且出現頻率很高的詞彙。比如漢朝皇帝所居住的宮殿,叫做“未央宮”——甚至在修辭上,未央宮時常成為漢宮的別稱。並且,漢代宮人向皇帝、太后等人請安的時候,也會說“皇帝/太后長樂未央”。

魏文帝曹丕在《燕歌行》裡,也有過使用未央這個詞彙: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甚至很多當代文藝作品中,因為有了“未央”這樣的字樣,而顯得高雅:比如《錦繡未央》。

那麼,未央到底代表什麼?出處在哪裡?

未央的出處

中國文學的根,要從東周時代,百家爭鳴的時代算起。之前的夏朝太過縹緲,商朝和西周留下來的文獻太少,因此,很多詞彙的詞源,需要從東周時代來尋找根源。

在先秦文獻中,最早出現未央這個詞彙的著作,有三處。

第一處,是《詩經》中的《小雅》:

夜如何其?夜未央。

在這裡,未央,指的是沒有過半。在這裡,以“央”來代表一半,因此引申意義上,可以理解為“中心”,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不難理解“中央”這個詞的含義。

而如果將時間概念置換為空間,那麼,時間上未央代表沒有過半,套用在空間上,未央則可以代表為不遠。因此,未央還具備不遠的含義。

第二處,是出自《楚辭》。

在中國文學史上,《詩經》和《楚辭》齊名被視為中國詩歌甚至中國文學的根本。在《楚辭》裡面,也可以找到“未央”這個詞,比如:

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

在這裡,未央,指的是沒有完結。漢高祖本是楚人,漢初功臣皆為豐沛子弟,受楚文化影響較深,一般認為,西漢初年的未央宮,是漢高祖時代所修建。將這座宮殿命名為“未央宮”,其意義,很可能是取“漢朝國運、漢家天下沒有盡頭”的含義,算是古代帝王對自己國運的一種期盼和祝福。

第三處,出自《老子》。

《老子》雖然名義上是道家始祖老子所做,但一般認為,是戰國後期的道家子弟,經過整理老子的學說,加以修訂而來。在後世,道家思想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根源之一,其影響力僅次於儒家,《老子》中的很多典故,也時常被後世文人所採用。


《老子》中,有這樣一句話: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在這裡,未央,代表無窮無盡、無邊無際。

因此,漢代宮人為太后請安,用“長樂未央”,在這裡,未央,代表無邊無際、無窮無盡的祝福。


藤樹先生


一、未央

釋義:未盡,未已,沒有完結!亦有無災無禍 平安喜樂 ,長壽平安。

1.未半之意

①《詩·小雅·庭燎》

夜如何其?夜未央。

朱熹 集傳:“央,中也。”

②《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

託沉陰以壙久兮,惜蕃華之未央。

顏師古 注:“未央,猶未半也。言年歲未半而早落蕃華,故痛惜之。”

③宋 蘇軾 《竹間亭小酌懷歐陽叔弼季默》

盎盎春欲動,瀲瀲夜未央。

④柔石 《別》

夜未央,人聲寥寂……於是青年叫了一叫,含糊地問:‘什麼時候?’

‘十一點四十五分,離半夜只差一刻。’

2.未盡無已之意。

①《楚辭·離騷》

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

王逸注:“央,盡也。”

②《漢書·禮樂志》

靈殷殷,爛揚光。延壽命,永未央。

③唐 皎然 《隴頭水》詩之二

秦 隴 逼 氐 羌 ,徵人去未央。

④宋 秦觀《虞氏夫人墓誌銘》

惟夫人,胄 東陽 。

嬪德門,家有光。

命雖絕,慶未央。

⑤明 屠隆《彩毫記·遠謫夜郎》

感吾皇,感吾皇,天恩高廣……願萬歲千秋,聖壽未央。

⑥三國 曹丕《燕歌行》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⑦南朝

齊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

大江 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關山近,終知反路長。

⑧杜甫《章梓州橘亭餞竇少伊》

主人送客何所作,行酒賦詩殊未央。

二、夜未央

分開來說,“未央”就是未到最高點,還要往上意思。意思是長夜沒有到高點,子時以前。

“未央”一詞取自《詩.小雅.庭燎》的詩句,夜未央的意思就是長夜漫漫無窮盡,還沒有到高峰。

在當今社會這個詞比較少用,但是通常會搭配一些其他的詞語延伸其意以使其更加具有深刻含意。比如“城市夜未央”,用於廣播電臺午夜時間段的統稱。

一說“未央”一詞取自《詩.小雅.庭燎》的詩句:“夜如何其?夜未央。”意思是“未盡”、“不盡”。西漢王朝的創始人將自己的統治中心以“未央”命名,其用意是和秦嬴政將自己稱“始皇”,以便“傳之萬世”的願望相一致的。

二說“未央”截取於“長樂未央”。漢代有兩座宮殿分別名為“長樂宮”、“未央宮”。“長樂未央”意為永遠快樂,沒有到高峰。

三說“央”是最高峰的意思,沒有“盡”的含義,所以不能直接把“未央”解釋為“不盡”。

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在其道德經中說: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意思是事物發展到最高峰的時候,就會向衰敗發展,也就是走下坡路。那麼如果沒有到最高點,也就不必擔心下降了。“未央”的意思正好就是“未發展到最高點”。當然,這樣的事物不會馬上就衰敗,離滅亡的距離更遠。這是典型的“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1.夜未盡,謂夜深還未到天明。

2.夜未過半,在此央乃半夜之意

在當今社會這個詞比較少用,但是通常會搭配一些其他的詞語延伸其意已使其更加具有深刻含意。

比如“城市夜未央”,用於廣播電臺午夜時間段的統稱。

三、未央宮

作為吉語,“未央”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沒有災難,沒有殃禍,含有平安、長壽、長生等意義。漢人喜以此命名,反映了當時追求長生不老、延年益壽的社會思潮的盛行。

未央宮興建的時間、主持人及修建目的,《史記》和《漢書》中均有明確的記載。但何以取名“未央”,“未央”有何意義,文獻上卻沒有任何說明。

未央宮是西漢帝國的大朝正殿,建於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劉邦重臣蕭何監造,在秦章臺的基礎上修建而成 ,位於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

自未央宮建成之後,西漢皇帝都居住在這裡,成為漢帝國200餘年間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後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已經成為漢宮的代名詞 。西漢以後,未央宮仍是多個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時也被劃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1041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

未央宮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總面積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亭臺樓榭,山水滄池,佈列其中,其建築形制深刻影響了後世宮城建築,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宮城建築的基本格局。


文創極客


這是漢代瓦當,其上字為“長樂未央”。

未央,就是“無盡”;長樂未央,就是“歡樂無盡”的意思。

夜未央,就是“夜未盡”。(初意是“夜未半”,引申而為“夜未盡”。)

大多數人都是從流行歌曲的歌詞中接觸到“夜未央”一詞,如“北風亂,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斷”;“驀然再回首,夢還是一樣,為你等在夜未央”,一唱便有古風之感。

夜未央,這個詞最早來自《詩經·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晢晢,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觀其旂。

庭燎,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表面看是照明用具,實際上這是重要的祭祀之物。

《孔子廟堂議》:“古者朝覲會同與凡郊廟祭饗之事皆設庭燎,司烜共之,火師監之,其數則天子百……”
《周禮·司烜氏》“凡邦之大事,共墳燭庭燎。”

通常認為《庭燎》一詩是諷諫周宣王應該勤政早朝,但竊以為這首詩主要反映的是周宣王深夜觀看火官庭燎祭祀的場景。

那暗夜中不熄的神聖火焰,象徵著生命之光無懼黑暗,永不衰竭,直到迎來黎明的曙光。

所以,無論“夜未央”還是“長樂未央”,都有祝福壽命綿延不絕,幸福快樂永駐的意思。

故漢代長安城都城,左長樂(東)而右未央(西),長樂宮為東宮、未央宮為西宮。

宮殿之名應是取“千秋萬歲,長樂未央”吉祥之意,祝願皇圖永固,江山永在,君王長壽無極。

白居易《長恨歌》:太液池塘未央柳,就是借用漢代未央宮的典故喻指唐王宮殿。

漢代銅鏡銘文有:

周照無極,山海光明,長樂未央。富且昌,宜侯王。□命長壽,官位至三公。壽如東王父,西王母仙人。

日清月明(明),想見君光,天阜富慶,長樂未央,常(長)不相忘,以除不羊(祥)。

“長樂未央”在當時應該是一句非常常用的祝福語,就如同今人隨時會奉上“恭喜發財”四字差不多。

此外,未央一詞,還有“未半”、“無邊無際”等含義,只是這些含義都不如“未盡”這個含義常用。


探謎古小說


“未央”作為一個漢語詞彙,其意思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1.未盡,不會完結。如屈原《楚辭·離騷》中雲:"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 東漢文學家王逸 在其所作的《楚辭章句》中作注:"央,盡也。"“未央”就是未盡的意思。

2.沒有過半。語出《詩·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朱熹集傳》解釋說:"央,中也。"“夜未央”的意思即夜未過半。後世也有人認為“夜未央”之“央”應是“盡”的意思,“夜未央”即長夜漫漫無窮盡。本人認為這種解釋有不當之處,現將《詩·小雅·庭燎》全詩抄錄如下,以求正解: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輝。君子至止,言觀其旂。

每一行詩的第二句表示的是時間上的變化,“夜未艾”是夜未盡之意,“夜鄉晨”是表示黑夜即將隱退,晨曦即將來臨,時間上不斷推進,由此推之,“夜未央”應是表示還未到夜半之意。


3. 西漢時宮殿名。“未央宮”位於漢都長安城西南部,今陝西西安西北約3千米處。因在長樂宮之西,漢代時稱“西宮”,為漢高祖七年在秦章臺基礎上修建,漢惠帝即位後,“未央宮”成為主要宮殿。之所以取名“未央”,實際上也是希望漢皇室政權永固,無窮無盡。

“未央”一詞內涵豐富,需要根據具體語境來理解其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