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你听过最悲凉的一首古诗是什么?

大家可以叫我靓仔


我听过的最悲凉的古诗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是李清照在南逃的路上,路过乌江时写下来的。

夏日绝句的历史背景

夏日绝句的创作背景发生在“靖康二年”,也就是1127年,当时宋徽宗与金国签订盟约之后便将金宋边境及国内军队调往宁夏,攻打西夏王国,此举导致国内兵力空虚,金兵撕毁盟约趁虚而入,攻打中原,导致沿路宋军望风而逃,最终打下开封,掳走徽钦二帝。

当时李清照的丈夫出任健康知府(今南京),在一天的夜里,城中发生叛乱,当时李清照的丈夫非但没有平叛,反而还携家眷临阵脱逃,当他们路过乌江的时候,对丈夫感到不齿的李清照有感而发,写出了夏日绝句这样有大丈夫气势的诗词。这首诗既有感怀项羽悲壮的意思,也有暗讽大宋王朝无人和自己丈夫无能的意思。

为什么项羽不肯过乌江

作为一代枭雄项羽,他为推翻秦朝统治,恢复周制,有着卓越的贡献,他在战斗中,勇敢无畏的作战精神,英雄豪放的气概,也让不论是当时的英雄还是后代,都深深折服。他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后人,值得后人学习,但是这也正是他性格的短板。因为他不能败,也败不起。

由于性格所累,他在前期的时候一直是傲视天下的,楚军的作风,也一样如此,他在推翻秦朝之后,册封诸侯,让天下尊称他为西楚霸王,让他享受到了霸主国君的礼遇,他是贵族出身,桀骜不驯的个性一直伴随着他。直至最后刘邦东出。

在刘邦东出的初期他依然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3万楚军打得50万联军落荒而逃,俘虏家眷,打的刘邦抛妻弃子。但是最后,他礼遇刘邦的家眷,垓下之战并没有对他的家眷下手,因为这也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们的通病,他们认为,我的敌人就是他,动他的家人,是为天下不齿的。

刘邦曾言,项羽样样英雄,但唯独他最致命的,就是他的妇人之仁。在项羽兵败之后,在逃至乌江边上的时候,身边的士兵要跟他换衣服,代他去死,让他过江,但是项羽并没有这么做,当时他说“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因为他知道,他回去了,他故乡的人依然会支持他,跟随他,但是他是失败者,他打了败仗,这是其一,其二就是,他不想让他的乡亲们再受战乱之苦了,因此,他选择了自杀。

做人就该做领头的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我们不论做人还是做鬼,永远要当里面最杰出的,因为只有最杰出的人,才会被人重视,因为只有最杰出人的,才不会让人看不起。这也是李清照在叹息他的丈夫,也在叹息自己,如果自己是他的丈夫的话,在大宋朝依仗自己的时候,自己一定会挺身而出,为国为民做出一番贡献。


大胖子爸爸


徐光中的乡愁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站起来999


李清照的《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还有李煜的:雕楼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父亲离开我快五年了。妈妈离开我已经5个月了。期间我回去了两次,门后面妈妈挂着的衣服。床头上她的枕头还有被子还有洗的干干净净的换洗衣服。。。餐桌上还有倒的半杯水。冰箱里她炒的红枣,冰箱中整整齐齐的鱼肉虾。。。

窗台上的花儿还盛开着(弟弟经常去浇水,我离着一百公里)。。

打开衣橱里面是妈妈挂的整齐的衣服,衣服上仿佛还有妈妈的味道。家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妈妈的身影,但是却没有妈妈了。。。再也没用那个为我操心唠叨我的亲娘了[流泪][流泪]

妈妈就这样突然的走了,没有留下一句话,我们也没有伺候她一天。。。不忍心回去,我在自己家里经常就假装妈妈还在,妈妈还在她自己家等我。。。等我回去。。打着这个熟悉的电话,却再也没有那个亲切的声音了。。。[流泪][流泪]




小月曲如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大家可以叫我靓仔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我们倾尽一生所追求的功名利禄,终归不过烟云一场,随尘埃落尽泥土,我们握不住时光!

走过很多路,还在虚妄里,云归山,月影现。。。那个自己,还在漂泊的路上!

愿此生轮回空尽!



悠蝉瑜伽阿康


一直以为,死别不是最凄凉的事情。逝者还拥有怀念和追忆。譬如,我们一直怀念张国荣,觉得他要是还在,多好。然而如果他还活着,像《胭脂扣》结尾落魄潦倒的十二少那般活着。世态炎凉便不再是一句成语。

凄凉永远都是生还者的事。

《金缕曲》共两首,原词如下。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其一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薄命,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其二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穷瘦,曾不减,夜郎孱愁,薄命长辞知已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薄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行成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今天又想起《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早些时候写日志时引过这两句诗,看到这两句时几乎要哭。

听讼者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全诗是: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每次读到这首诗,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这样一个场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壮志男儿,出征西域,解剑斩楼兰。

只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由来征战几人还。

他成了黄沙之下,无定河边,一具白骨。

没有人再记得他的容颜,是清俊还是凛冽,也没有人知道他曾在圆月之夜,向心爱的女子诉说过衷肠。

只有那一人记得,只有那一人还在苦苦地等候。以为他终有归来的一天,盼望着即使是一个雨雪霏霏的日子,她也依然杨柳依依地等着。

她却不知,那人,她再也等不到了。

心感悲凉。

因而希望祖国河清海晏,平顺安康。

每个人,都能等到那个——梦里人。

(图源@知竹zZ)



小鹿露麓


我觉得苏轼悼念亡妻王弗的词《江城子》让人感伤,也能看出经历宦海沉浮后的苏轼对妻子王弗的情谊。二十六岁的王弗因病去世,之后苏轼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十多年后的一天晚上做梦,苏轼梦见了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写下这首词,也写下了对王弗的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李老师语文课堂


我这个不是一首诗,是一句,出自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睹物思人,旧时门前植树,也许是爷爷为迎接新人,也许是夫妻亲手所种,许多年以后故人以去,空流亭亭如盖的大树。

读到项脊轩志里边这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时候心里感怀万千。



图小糊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