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湖北孝感:居民自治聚合力 守好小區“安全門”

“李醫生,您看!孩子昨天夜裡起了一身的紅疹,特別癢。”2月24日,在湖北省雲夢縣吳鋪鎮三湖花園小區的臨時診所裡,醫生李惠英仔細查看“樓棟長”王婷拍來的圖片後,作出回覆:“孩子這是過敏起的疹子,不要著急,我給你登記過敏藥,再統一代購,今天保證讓孩子用上藥對症治療。”

聽到李醫生的答覆,王婷焦急的情緒舒緩下來。“好的,謝謝您,這是今天我們這個單元住戶所需的購藥清單,我也一併給您放在這了。” 李惠英彙總所有樓棟居民所需代購的藥品清單,經檢查確認後,便起身趕往醫院取藥。

目前,雲夢各地均實行戰時管制,全封閉式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傳播風險,但隨之而來的也有大量的後勤保障工作。

在吳鋪鎮三湖花園小區,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中有各單位的黨員幹部,有村、社區幹部,有愛心志願者,更有普通而熱心的小區居民,他們在疫情面前,毅然選擇“逆行”,勇敢衝鋒在前,分擔工作,解決問題,共同建立起特殊的“封閉小區”抗疫模式,守衛群眾的生命安全。

有需求就找“樓棟長”

三湖花園小區是已有確診病例的重點管理小區,現有居民938戶2709人。實施物理隔離政策後,為保障小區居民的正常生活所需,鎮村幹部與小區物業共同成立了物資採購專班,群眾的米麵糧油、蔬菜水果、藥品及其他生活所需均由專班人員統一採購後按時分發。

由於人數多、需求量大,而專班人手不足,有時會出現物資保障不及時等問題。業主們都看在眼裡。2月中旬,小區一些居民主動請纓,聯合實施“樓棟長”制度,每個單元選出2-3名負責人擔任“樓棟長”,分單元建立微信群,各“樓棟長”負責各自單元住戶的體溫篩查、代購登記及藥品、物品分發。

這樣的“樓棟長”,在三湖花園一共有68名,他們有的是在外地做置業顧問,有的是建築工人,有的從事旅遊業;有20多歲的,有30多歲的,還有50多歲的......無論職業,無論年齡,共同搭建起政府與居民的"連心橋",盡最大努力做好小區的抗疫服務工作。

小異樣就找“李醫生”

李惠英是三湖花園的住戶,今年47歲的她曾是雲夢縣伍洛衛生院的一名醫生,2007年因患慢性骨髓炎導致左腿落下了病根。

面對疫情,雖然行動不便,她仍主動加入了小區抗疫志願隊。成為志願者後,李惠英發現小區裡很多居民有就醫購藥需求,但抗疫工作人員沒有從醫經驗,服務起來有些力不從心。她主動向指揮部申請,在小區售樓部成立了臨時小診所,當起了“臨時醫生”。 對患有慢性病需要長期吃藥的居民進行藥品登記、代購及分揀,除咳嗽、發燒症狀,義務給有“突發狀況”的居民作病情諮詢,避免因小區封閉造成病情延誤……李惠英每天至少要為20餘位居民代購50多種藥品。

一個小區一座城,溫情守護解民憂。三湖花園小區通過“高度自治”模式,構建起封閉小區的生活工作閉環,建立起“一個小區一座城”的生活保障體系,營造出“我的小區我來幫”的群防群控氛圍,心手相牽,齊心助力,致力打贏這場特殊的防疫戰爭。(孝感日報 記者 閔麗萍 通訊員肖元玲 程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