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神祕的中山國

中山國,是春秋時期位於趙國和燕國之間的一個由白狄人建立的國家,經歷了白狄、鮮虞、中山三個階段。中山國的前身是北狄鮮虞部落,為白狄,最早時在陝北綏德一帶,逐漸轉移到太行山區。

神秘的中山國


鮮虞原為釐姓,始建國於春秋晚期(約公元前540年前後),建都於鮮虞城(今河北石家莊市正定縣西北)。公元前530年和公元前527年, 晉國將軍 荀吳曾兩次率軍攻打鮮虞。公元前507年,鮮虞軍大敗晉軍於平中,俘虜晉將觀虎。公元前505年,鮮虞軍再次擊敗晉將士鞅之軍。公元前49 4年,鮮虞軍與齊、魯、衛聯合攻晉,奪取棘蒲。公元前492年,齊、衛兩國攻戚,鮮虞軍遠涉數百里救援。公元前491年,鮮虞軍與齊軍聯合幫助 晉國的荀寅攻佔柏人(今河北邢臺市 隆堯縣西)。此後直至戰國初年, 鮮虞國一直是中國北方很有實力的強國。

神秘的中山國


公元前459年,鮮虞先君去世,傳位給鮮虞文侯。文侯以黃帝后裔自居,改姓為姬,改國號為中山,立都於中人城(今河北保定市唐縣西),自稱 中山文公。

中山文公在位四十六年(前459——前414),傳位於兒子 中山武公。

中山武公從小親眼看到中山國受到趙魏控制,所以立志要復國。中山文公去世後,中山武公繼位了。中山武公為了復國,就拉攏鮮虞,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公元前425年,機會終於等來了。趙國發生內亂,趙氏宗族之間爭權奪利,幾年的內亂使趙國國力削弱了。

中山武公六年(前408年), 魏文侯派將軍 樂羊領兵攻打 中山國,苦戰三年,於公元前406年擊敗中山,殺 中山武公, 中山國亡。

周安王二十四年(前378), 中山武公的小兒子姬桓領導中山族人復國,擊敗魏國駐紮在 中山國的軍隊,攻佔顧城,旋即即位稱王,自號中山桓王。中山桓王以 樂羊之孫樂池為將。

中山桓王二年(前377),魏武侯復派兵攻打中山,與中山軍大戰於澮水。 魏軍再次被中山軍擊敗。魏國損兵折將,從此不敢再犯中山。

而就在這時, 趙國乘 中山國全力抗擊魏國之機,突然出兵侵佔了 中山國的房子、靈壽等地。中山軍在與 魏軍作戰中損失很大,沒有能力與 趙國抗爭,只好忍氣吞聲。

中山桓王五年(前374),中山軍經過三年的休養生息,迅速強大起來。桓王派大將樂池領兵反攻 趙國,很快奪回了 番吾、靈壽等城。

中山桓王六年(前373), 中山國遷都於靈壽,桓王拜大將樂池為相國。

中山桓王十年(前369), 中山國為防 趙國偷襲,在邊境修築長城。

中山桓王晚年時,魏國人 司馬賙入 中山國為官,得到了中山桓王的重用。

中山桓王在位虛記三十八年(前378——前340)卒,傳位於兒子中山成王。

復興後的中山國在趙國東北部,把趙國南北兩部分領土分割開來,因此成為趙國的心腹之患。趙國在公元前377年、376年曾兩次進攻中山國,都遭到中山的抵抗沒有成功。此後,中山國開始修築長城。《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築長城。”考古工作者曾在順平、唐縣等地發現了土石混築的戰國中山長城,長城高處約有3米,寬0.5-2.5米,做法是兩側挖地基,砌石塊做邊牆,中間用土和碎石填充。另據專家推測,中山長城可能在中山國西北邊界,沿今唐縣、曲陽、行唐、靈壽、平山、石家莊西南的太行山南下,終點在邢臺西北。公元前296年,趙滅中山國,將王尚遷徙到膚施,中山國自春秋末期立國,經過200餘年時間,宣告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