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姓氏趣聞:此人姓“馬屎”官居大司徒,如今這個姓氏後人都去哪了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姓氏也是中華文化的一種,中國的姓氏在黃帝的時候就已經產生,《國語.晉語》記載“

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姓氏的產生,是為了防止擁有相同血緣關係的人成婚,這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象徵。


姓氏趣聞:此人姓“馬屎”官居大司徒,如今這個姓氏後人都去哪了

《左傳》記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國語.晉語》也說“同姓不婚,惡不殖也”。正是因為姓氏的產生,是伴隨文明產生出現的,所以在中國歷史上的姓氏也頗為繁雜。僅僅是文獻記載中出現過的姓氏,就達到了5662個。

在如此中國的姓氏中包括了單姓,也就是一個字,這是比較常見的。還有複姓,這種姓氏不常見,但在歷史也有很多。最為罕見的是三字的姓,歷史上只有146個。如此眾多的姓氏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比較奇葩的。

姓氏趣聞:此人姓“馬屎”官居大司徒,如今這個姓氏後人都去哪了

比如馬屎(矢),“馬屎”這種姓,其實是叫“馬矢”,但是說出來的時候,難免會讓人感覺是“馬屎”。關鍵是在古代的時候馬矢,就是馬糞的意思,《左傳》中說“殺而埋之馬矢之中。”就是說殺了埋在馬糞裡面。

這個姓氏在歷史上,還真是出現過一代名人,此人叫馬宮,官至大司徒。​《漢書·馬宮傳》中說“(宮)本姓馬矢,宮仕學,稱馬氏雲。”馬宮本姓馬矢,但是堂堂朝廷大員大司馬,如果稱為馬矢(屎)宮,實在不雅,所以他就將馬矢宮省去了一個字,改姓馬。


姓氏趣聞:此人姓“馬屎”官居大司徒,如今這個姓氏後人都去哪了

所以馬矢的後人,基本上都改成了馬姓。但是馬姓的人,卻不一定都是“馬矢”後人。還有嬴姓的後人也有姓馬,並且跟秦始皇還是一個老祖宗,都是伯益。伯益有個後人叫造父,因為有戰功就被封在了趙城,這個趙成就是後來的趙國。

戰國的時候,趙王有個兒子叫趙奢,因為善於用兵,被封在了馬服這個地方。所以他的後人就用馬服當姓氏,馬服跟馬伕這個讀音也非常相似。於是跟馬矢一樣,省一個字,也就變成了馬。


姓氏趣聞:此人姓“馬屎”官居大司徒,如今這個姓氏後人都去哪了


還有是官位馬質的後人,馬質是西周時候的一種官位,居於這個官位的後人,也有以馬質為姓氏的,最後也是省了一個字,又變成了馬。另外一部分是西域蒙古等地方的人,進入中原之後,改姓馬。

所以馬矢後人基本上都姓馬了,但是姓馬的卻不一定都是馬矢後人。其實姓氏的更改在歷史上,還是非常常見的。最多的是每個王朝滅亡的時候,王族總是免不了要改姓。


姓氏趣聞:此人姓“馬屎”官居大司徒,如今這個姓氏後人都去哪了

比如最近的愛新覺羅姓氏,在清朝滅亡之後,很多改成了金或啟。鈕祜祿更改為郎, 赫舍里氏改為赫姓,瓜爾佳氏改為好,關曉彤其實就是瓜爾賈的後裔。

改姓氏的時候,有加減字,有在原來姓氏上加減筆畫。比如司馬遷的後代,用了一個馬之後,又加了兩點,變成了馮。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開放的社會當中,很多奇葩的姓氏,也在慢慢的更改,也許過不了多久,我們就看不到這些姓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