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农村自榨油不能吃?老人吃了一辈子,真的有问题吗?

隋中平


在三十年前的农村里,桶装成品油毫无疑问是一种奢侈品,大多数的农民,包括我自己,只能从电视上看到那些包装精美的广告宣传品,而在实际生活中,则可望而不可及。

农村人过惯了精打细算、自给自足的小日子。在老一辈看来,任何浪费都是一种原罪,比如说榨油吃油。我们这都吃猪油,家里没油了,就从集市上买回十来斤肥膘,洗干净均匀切碎后往柴火灶上的大锅里一倒,然后添柴加火,把火烧旺,随着火越来越大,锅里温度不断的升高,肥膘里的猪油就被榨出来了。

等肥膘里的油差不多被榨干后,再用漏勺先将榨干后的肥膘,也就是油渣捞出来放到一边,接着用铝勺将滚烫的猪油舀起,倒入早已准备好的陶罐里保存起来,就能让家里吃上很长一段时间了。而那些榨完油后的油渣,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里也是一种宝贝,没几个人舍得扔。有些趁热时往里面匀点盐,给小孩子当零食吃,嘎嘣脆;或者收起来,不时取一点出来炒着蒸着吃,在那个一年难得吃上几回肉的年代里,也算是开荤了。做为80后的我,就是吃猪油嚼油渣长大的。

时至今日,进了城的我们也开始吃起了各种桶装成品油,可是用桶装油炒出来的菜,总觉得没有用自家榨的猪油炒菜香。有些城里朋友不以为然,劝我们少吃猪油,说猪油胆固醇高,吃起来不健康,但我却不这么认为。

1、自家榨出来的猪油原汁原味,炒菜更香。对于喜爱美食的中国人来说,一顿美味的饭菜可以让人忘记烦恼,生活更愉悦。生活愉悦了,对于一些事情也就更看得开,面对生活的心态也就会更好。

2、自家榨出来的油干净,不含任何添加剂。现在许多包装食品为了延长保质期,增加商品可卖性,里面都会加各种添加剂,比如防腐剂,色素之类的,吃多了对人的健康很不利。而家里自榨猪油都是现榨现吃,吃完了买肥膘回来再榨就是,不存在往里面添东西的需要,因此吃起来反而更干净,更健康。

3、有些人说猪油里面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容易得三高。但是他们忽视了一点,就是现在的城里人长年累月在办公室坐着,缺乏运动才是引起三高的主因。农村里许多老人干了一辈子农活,吃了一辈子自榨猪油,现在七八十岁了,走起路来一阵风,甚至还可以下地干活。就算他们患病去世了,也很少听说是因为三高而引起的。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我认为能让人吃上一辈子的农村自榨油,自然更健康,没问题。


湘俚伢子


先说一个当地农村的真实故事,在90年代我奶奶经常和我们讲这个故事。当地农村属于赣南地区,我们小山村是依山傍水,物产丰富。就拿食用油来说,有猪油、菜籽油、茶籽油、花生油。在七八十年代,有个媒人给我们村的小伙子说媒,媒人到小伙子家看看小伙子家的家底怎样?小伙子的父母带着媒人去仓库,看到整个房间摆满了坛坛罐罐,有猪油、菜籽油、茶籽油、花生油,还有几大缸米酒。光是这些油都能吃两三年,在七八十年代温饱成问题的年代,油、酒、土特产堆满仓库的农村家庭算是非常富有的。那时我们村的小伙子根本不愁娶不到媳妇,物产丰富,不用为柴米油盐和温饱而烦恼。媒人在小伙子家打探实情之后,把情况给女方说了之后,不到三天就把这门亲事定下来了。女人嫁过来后,一直勤勤恳恳,现在六七十岁了还在下地干活,就是为了吃到自己辛苦劳动,自榨的食用油,她家也是全村唯一个不吃市场上买的食用油的人。吃了大半辈子的压榨食用油,身体还是非常硬朗健康。

其实在当地农村,那些高龄老人哪一个不是吃了大半辈子的自榨油,而相反一些长期在外的年轻人却得了怪病,不治而终,白发人送黑发人。从身边的事实就可以看出,农村自榨的菜籽油、茶籽油、花生油,并不是那些“砖家”所说的“自榨油致癌”。

农村的自榨油,都是物理压榨,不使用任何添加剂的健康油。刚榨出来油有很多残渣,都要使用滤网过滤,再存放到油桶或者油罐中。自榨油要静置7天以上,让自榨油的残渣沉淀。农村还有一套保存自榨油的方法,能让自榨油保存两三年不变质。只要油不变质,这样的自榨油才是最健康的油。

而现在市场上买的食用油,都是用七号轻汽油采用浸出法得到的食用油。每年农村小油坊压榨的花生油、菜籽油、茶籽油的枯饼残渣全部回收转卖给食用油工厂。这也是为什么农村压榨油小作坊,不收榨油的加工费反而倒贴钱的原因。市场上的食用油大部分采用七号轻汽油浸出法榨油。你说是使用轻汽油,使用色素香精的食用油更健康还是物理压榨不使用任何化学用品的自榨油更健康呢?为什么吃了一辈子的自榨油的农村老人比长期在外吃垃圾油的年轻人更健康呢?


昕瑞生态


农村自榨油不能吃?老人吃了一辈子,真的有问题吗?

农村自榨花生油,是胶东农村的特色农产品。

记得叔伯弟兄搬上新居,老家的长辈来城里安锅的时候,带的是农家自榨花生油,自己种麦子磨出来的面粉,农家大土灶里蒸出来的面食,农家小菜园长的各种农家菜,以及两只屠宰干净的农家土鸡……,各种各样的农家特产,把兄弟媳妇高兴的合不拢嘴,如今这些带农字的食品在城里可是很吃香的,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城里人,十分青睐农村产品。


农村自榨花生油,是农村人吃的放心油。

奶奶从年轻时候就患有高血压,不过那时候不叫高血压,叫头晕病。总是经常听奶奶唠叨:我头晕病又犯了,躺在炕上一动不动还好,只要一起身,就觉得天旋地转的,站都站不稳,总觉得要摔倒似的。后来大夫嘱咐她,要在饮食上注意忌口,比如不能吃猪肉、鸡蛋等各种油腻食品。

一开始奶奶还是谨遵医嘱的,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直到七十岁那年爷爷去世了,奶奶便也看开了:什么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的,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有几年活头,喜欢啥吃点啥吧。

记得奶奶最爱的烹饪方式是蒸着吃,农家大白菜或者小油菜以及各种叶类蔬菜,切细放入盆里,舀上一勺自榨油,加上食盐适量,放入农村大土灶蒸着吃。就连大鲅鱼,奶奶也是去内脏洗净切段,加入自榨花生油和食盐适量,上锅蒸着吃。

儿孙小辈们过年过节的各种孝敬,奶奶反而不喜,总是说:营养太高了,吃了犯头晕病。自家榨的花生油,自家种的土家菜,自家种的粮食,吃了百病不犯。奶奶身体好,一直不用家里人贴身照顾,自己去赶集挑选中意的东西,自己发面大锅灶蒸馒头,走到哪里步履轻快虎虎生风,村里的老姐妹夸赞她能干,总是高兴得笑眯了眼。



奶奶高寿九十多离开我们,是因为年老瓜熟蒂落安然离去,并没有现在人们的通病,高血压引发的诸多并发症状。如今父亲也己经七十多岁了,依旧生活在农村,吃着自榨花生油和各种农家产品,身体健康,并且种着两亩农田,忙忙碌碌闲不住,干起农活来,作为年轻人的我,都不及他。

农村自榨花生油,有一套严格的挑选工序。

花生从地里收获后,要经过好几道工序,才能变成食用油,走上老百姓的餐桌。

首先从花生蔓上摘果后,要在平房上晾晒几个秋日,直到花生果拿在手里轻轻晃动,有轻微的咔啦作响声,剥开尝尝果仁,嚼起来没有水份咔嘣干脆,就可以装袋归仓了。

等花生脱粒机挨家挨户过来加工时,脱皮成粒。下面的工序成了细致活,家家户户大人孩齐上阵,用簸箕细细筛去杂质,然后逐粒挑选,眼神不济的会戴上老花镜,霉变的、发芽的都要挑选出来,自家吃的东西,谁都马虎不得。

一切挑选结束,和油坊提前预约好日期,就可以推着装好袋的花生米去榨油了,随着一步步的炒胚制作,清亮亮的花生油炼成了。

农村花生自榨油,每道工序都是农民亲身参与,精挑细选,严格把关,并且经过祖祖辈辈亲身验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我是家在南乡,期待您的点赞、关注和转发。


家在南乡


眼下又快到农村收获花生的时间了,今天是阴历八月初八,我们胶东半岛农村这边基本上是八月十五前后就开始拔花生了。将花生收回家后,将花生果从花生蔓上摘下来晒干,然后就得扒花生,挑选花生米,到村里的油坊榨油。因为农村人都是在秋后或是冬季农闲的时候,将花生米榨成油,这可是来年一年的油料,马虎不得。农村人吃了几辈子的自榨油,到底有没有问题呢?

记得从小,家里吃的油都是用自家种植的花生,经过精挑细选之后,运到油坊,经过炒胚、粉碎、压榨等一道道传统工序之后,才成了我们吃的花生油。那时候,出油率基本上是41、2斤的光景。也就是说,100斤花生米能压榨出41、2斤的花生油,剩下的是麻散饼。

如今农村开油坊的到了秋天花生收获完了以后,就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通常每个村都会有个小型的自榨油作坊,当然也有的村人口少,需要到邻村去榨油。不过,农村人榨油基本上都是提前预约,和油坊主预定好榨油的时间,这样到时候推着花生米和柴禾直接去,不用在油坊内耗时间。

在选取榨油的花生米的时候,人们都会将生了芽的花生米和发霉的花生米挑选出来,因为这种花生米含有黄曲霉,如果混入榨油的花生米中,就会影响人体健康。而农民榨的花生油大都是自己吃,或者是与城里的亲戚在“人情往来”中,当做礼品送人。不管是自己吃,还是送人,这质量上都得把好关。

农村人之所以都吃自榨油,而且已经吃了好几代,主要是自家种植花生,自榨油吃着放心不说,而且只要付上加工费,原料都是自家的,不用花钱。而且,如今一些油坊甚至不再收取前来加工花生油的农民的现金,而是用麻散饼抵顶加工费。所以,有些农民只当是将麻散饼卖了,还省事省劲。往回走的时候,只推回花生油就行了。而油坊主则有专门的麻散饼销售渠道,以麻散饼抵顶加工费,自己还能多赚一点差价,可谓两全其美。

当然,社会上有一部分人质疑,农村小作坊压榨的花生油卫生等方面有所欠缺。不过,农村人压榨花生油都是炒胚熟榨,高温下基本上不存在食用风险,而且熟榨花生油闻起来都香喷喷的,只要是到了榨油的季节,农村里打老远都能够闻到这股香香的气味。

当然,农村自榨油属于无任何添加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农民将压榨的花生油运回家都会找一瓷缸存放,当然存放时间不会过长,也就是一年的时间,因为第二年的时候,新的花生米收获之后,还要榨油。

对于农村人吃的自榨油,你觉得能不能吃?欢迎朋友们留言参与话题讨论,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建行渐远


农村自榨油不能吃?老人吃了一辈子,真的有问题吗?说句公道一点的话自榨油有没有问题,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自榨油是好,吃起来比现在榨油技术的油更好,但是自榨油的不足我们也不能忽视,科技在发展,以前没发现的问题不代表没有问题。


自榨油最大的不足就是可能存在霉菌毒素超标的问题,霉菌毒素一直都存在只是近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才意识到霉菌毒素对人体的危害,才知道霉菌毒素有致癌性,搞养殖的农民都知道,发霉的玉米、饲料是不能用来喂猪、喂鸡的,因为霉菌毒素会导致动物的抵抗力下降,引起动物发病,中毒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其实霉菌毒素对人的危害也是一样,长时间大剂量摄取霉菌毒素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

但是只要自榨油中的霉菌毒素在可控合格的范围之内,那么就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要求农民在自榨油时需要对提供的原料进行筛选,霉变严重的花生或者菜籽是不能使用的,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霉菌毒素,使用后势必会导致油中的霉菌毒素超标。

其实农民朋友也不要排斥成品油,成品油采取的是更为先进的压榨方式,而且对于原料质量会进行监管,成品出厂前也会进行管控,以保证油品的质量。而农村自榨油因为缺乏这些必要的品控,就很容易出问题。为了防止自榨油的不安全,农民朋友完全可以将自家的粮食作物卖掉,然后再买油吃,虽然可能这样的花费更高一些,但是也更安全一些。


果然悠


农村自榨油能不能吃,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有事实依据,不仅仅是老人吃了一辈子,而是世世辈辈的农村人都在吃自榨油。农民自己在榨油坊里压榨的植物油,跟超市里卖的那些正规厂家生产的植物油放在一起,我相信更多的人,也是同样会选择吃农民自己压榨的植物油。南方人可能吃菜籽油多一些,我们北方人种花生,所以吃的都是花生油,但不管是花生油还是菜籽油,最起码农民自己压榨出来的植物油比较纯正,没有一些附加的乱七八糟的,我们肉眼看不出来的东西。



有人说农村人自己压榨的植物油不干净不卫生。说实话,私人油房里的卫生条件或许不如那些正规厂家的卫生条件,但是农民自己家压榨的花生油,100%的纯净。南方的菜籽油我不太了解,因为我生活在北方。北方农村大部分人家都种植花生,秋天收了花生以后,直接晾晒干净。等到冬天的时候,农民们再次把花生拿出来。过去没有花生脱壳机的时候,全部都是手剥花生。冬天的晚上,全家人围坐在炕头上,用手一个一个的将花生剥开。现在这些年,全部使用花生脱壳机,不管家里有多少花生,很快就可以把壳脱掉,剩下干干净净的花生米。



为了自家吃油干净放心,农民们将脱出来的花生米,一粒一粒的检查,把生芽的,或者是霉烂变质的花生米,一个一个的捡出来,然后再到附近的榨油坊里,亲自看着压榨花生油,整个压榨过程都是自己在跟前,压榨出来的花生油清亮浓香。我们这里的农村人有个习惯,超市里的植物油,不管多么便宜,农民们还是不喜欢吃。大家宁愿花高价格到榨油房里买散油,也不去超市里买便宜的植物油。


前些年我们村里分油票,让村民们全部到粮油店里去买植物油。吃了几年以后,村民们反映,粮油店里卖的花生油不纯净,要求村委会将油票换成现金,让村民们随便愿意去哪里买就去哪里买,不要到定点的粮油店去买。后来村里接受了村民的意见,就将油票换成了现金。从此以后我们村的村民们,全部都到油坊里去买散油,没人去粮油店或者是超市里买桶装油。

逢年过节,如果谁家来了城里的亲戚朋友,送给城里人最好的礼物,就是农村人自己压榨的花生油。也可以说这是城里人最喜欢的礼物。城里人都说,他们生活在大城市,根本吃不到农村这么纯净的花生油,做出菜来的味道,都比超市卖的花生油味道要香。如果说有问题,那也不是农民的自榨油有问题。


灵子


农村自榨油不能吃?老人吃一辈子了,真的有问题吗?在六十年代,我发现农村人吃的就是自榨油,那时候的榨油工具是木榨,木榨就是用木头制成的,做木榨要用粗大的树木合在一起,这样压力大,用人力抬杆猛击碰撞,这样才能让油菜和棉籽压搾出油。

在榨油前,榨油师傅首先用锅炒籽,把油菜和棉花籽炒熟杀青,这样处理的油菜籽和棉花籽才上榨压油,那时用木榨榨油出油率低,100菜籽只能出30斤油,100斤棉花籽只能出15斤棉油,榨出的油,微黄清香,营养丰富,炒菜时放一勺炒出的菜味道鲜美,吃完菜时碗上还挂着油珠。

有人说农村
自榨油不能吃,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我们把油菜籽、棉花籽晒干后除去泥土和杂质,榨油师傅用火杀青,榨出的油还有沉淀除去油渣,通过这样的处理,油脂是卫生的。
那时候在皖南山区,我们祖祖辈辈,爷爷奶奶父母兄弟姐妹都吃这种自榨油,人们身体健没有三高症。自榨油在生产时没有添加任何化学制剂,是安全的纯绿色食品。记得在一九七八年,我父亲带着我去南京看爷爷,我家穷没有带任何食品,只带了10斤菜籽油和5斤棉花籽油,爷爷全家如获似宝,都说农村自榨油卫生质量好,以后每年都委托我在农村买油,他和婶婶吃了几十年农村自榨油,没有三高,耳聪目明,活了八十九岁才离开人世。

现在农村自榨油改为机械了,榨油工序严格,要求农户除去油菜籽杂质,把油菜籽晒干,没有霉变的油菜籽炒熟炸油,也不添加化学制剂,生产出的油经过过滤,金黄色芳香,食用有利于身体健康。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油,成份都标名是调合油,有商标生产产家,这种油符合食用标准,食用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是近些年来各地出现了生产"地沟油"的报道。"地沟油"就是回收酒店饭店的剩菜,通过熬制添加化学制剂加工而成,包装后在市场上鱼目混珠出售,长期食用这种"地沟油",会让人患上"三高症"等病,影响身体健康。我是农村人,我在外地上班,我食用自榨油。


安徽农村广播听评员


农村自榨的油是能吃的,但具体情况也要因人而异,油菜籽油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好处。对及少数个别特殊情况的人,好处不大。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菜籽油色泽金黄或棕黄,有一定的刺激气味,民间引叫作“青气味”。这种气味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甙所致,但特优品种的油菜籽则不含这种物质。

菜籽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产量居世界首位。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菜籽油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

由于榨油的原料是植物的种实,一般会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


被遗忘角落


对于一些专家所说农村的榨油不能吃,其实这些专家只是从油的质量方面来分析,也就是说农村自榨油里面的杂质比较多,而对于城市里吃的一些调和油、纯花生油等,只是经过多少层的过滤,包括碳吸附等方面的处理才使得有显得非常的清澈,而且储存的时间比较长一些。不像农村的自榨油没有经过过滤杂质,使得油储存的时间比较短一些,一旦时间长了就有辣味儿的感觉。



对于农村生活的农民祖祖辈辈都是通过自榨油来解决自己的食用油的问题。而且农村祖祖辈辈吃了多少年,可以说上千年这样食用自榨油,没有出现其他的身体伤害,甚至有一些长寿人群,基本上都是吃的自己生产的自榨油。对于农村的自榨油的确有一定的杂质存在里面,比如说一些油渣在里面,这会使得花生油储存的时间比较短,但是香味非常的浓,所以每年农民一般进行一次自榨油来保障家庭的食用油的提供。当然对于农村的自炸油里面也含有一些毒素,主要是因为农民种植油料农产品,使用的农药化肥比较多,特别是那些内吸性的农药残留在油料农产品里,一旦进行加工自榨油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毒素的存在,当然经过城市的工艺加工以后,这些毒素会减少一些。



但是并不能说农村的自榨油是不能吃的,因为从老祖宗就开始食用自榨油,那个时候也没有现在的高科技的榨油技术以及过滤技术,可是我们祖祖辈辈始终没有出现过危害身体健康方面的。不然对与一些专家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的确存在着一些自榨油的不安全的因素存在,如果有现在的高科技技术来对自榨油进行过滤处理的话,总体来说对人身体的健康还是有好处的,但并不能说自榨油不能吃。毕竟现在种植的农作物比以前种植的农作物不一样,再有管理技术也不一样了,而且对于一些病虫害的管理技术会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品,造成了我国一些农产品的毒素含量比较高,以至于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当然并不是说通过那些企业加工以后的食用油就是安全的,有时他们也是只是简单的进行了过滤和农村的自榨油基本上是一样的,这就是一种坑蒙拐骗的行为。



总之,对于农村的自榨油总体上来说是能吃的,特别现在农村自榨油对自己要求的都是比较的安全,一般自己榨油的农产品不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基本上都是原生态的农产品进行榨油,主要是榨出来的油自己吃。当然对于卖给其他的油坊的榨油的油料农产品,一般都是在生长期使用了大量农药化肥,这样能够确保亩产量,以获得更高的收入。毕竟现在农产品的价格非常的低,只能通过提高产量才能增加收益,也是农民种地的无奈之举。大家对于农村的自榨油能吃吗?有什么高见敬请留言交流。


宗元三农堂


自榨油不能吃,危言耸听了吧!农民不会相信的;农村老人还真的是吃了一辈子自榨油了,还没有听说有一例是因自榨油身体出了啥问题。

农民觉得自榨油吃着就是放心。自榨油不就是农民自己种的油料,去榨油坊亲眼看着油料被榨出油来。要知道,花生、胡麻、菜籽等油料,都是农民像呵护孩子一样看着它们长大,结果。相对而言,油料作物比蔬菜施用的农药少到哪里去了!蔬菜不是天天还吃,还是反季节蔬菜,也没有说蔬菜有问题;至于说自榨油的高温下压榨而出油,那不压榨又怎么出得油来?大型的油料加工厂不是也用榨油机在榨油,而且还是更大型的,是一次性将油榨尽。只不过运用了诸如过滤、浸渍等手段。超市里不是也大量供应,也没有说这种方法榨油是有“问题”的。如果让农民放着自己种的油料去自榨油食用,而是让他们买超市的油,99%的农民不会去买,主要原因是不放心。


这里有一个我听到过的例子,有一位粮油供应商对我说过:“靠零售油品的卖油,还不得困死我。有一处油品作坊说是油料榨油,一年我卖给他的油你们十家卖油的都没有这个量”。原来所谓的榨油卖油,也添加了成品油。成品油哪来的?还不是大型油品加工厂的。榨油坊卖的油,超市的油都是合格的,农民自产自榨的油就应该更没有问题。

自榨油有“问题”的说法是一种偏见。自榨油被定性为“问题”的多是花生油,因为仅凭人的肉眼是不能完全别剔除苦的花生,就是这些苦的花生是被一种叫黄曲霉素素而感染了。而黄曲霉素B1中的苯并芘是压榨前烘烤花生生产的一个风险物质。而这个风险指小型榨油坊无法控制的。

不过,也有食品专家说,花生油只要经过100度+高温烹饪,微生物都会被杀死。而人们在食用花生油,还是其他类油品时都是100度煎开并在此高温下烹饪,应该也消灭了那些有害的微生物了。在这一点上也不用担心,食用自榨油也应该没有问题。


农民还的确是一直食用自榨油,不但是放心,也省钱。对农民自榨油有“问题”的问题,不要只停留在所谓的不卫生,不安全上,而是要引导农民在会用自榨油时一定要做到“100度+高温烹饪”,这样才能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农民享受自给自足的满足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