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张瑞图是与王铎齐名的晚明革新派书法家。请问张瑞图书法有何特点?

泥鳅的N种吃法


张瑞图是与王铎齐名的晚明革新派书法家。张瑞图书法有何特点呢?张、王二人都以行草书见长,

张瑞图笔势险绝,多以方折取势,刚中见柔,刚柔并济。王铎笔势圆转,连绵呼应,以行气见长。

<strong>


张庆涛中国书法大课堂


张瑞图生不逢时,他仕途通达之时,正值奷臣阉党魏忠贤把持朝政,不可避免有些往来。魏党倒台后,张于是受到牵连。后虽平反,但已垂垂老矣。

张瑞图书风的三个时期

张瑞图的书风,其实也与他的经历有关。早年,他取法传统,尚未形成个人风格;中期,他仕途顺利,求书者众,他开创个人书风的变革期;晚年,他政治失利,隐居家乡,之前纵横捭阖的书风,又忽归平淡简远。

就其中期成熟的书法而言,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多侧锋

张瑞图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侧锋用笔,有人以“侧锋刚腕”来形容其书法线条的刚劲。

书法理论是在不断改进中的,古人认为中锋取劲,可张瑞图之后,书家们认为,合理利用侧锋,线条也可劲挺。

2、多露锋

古人在书法创作中,一般较注重含蓄,藏锋较多,但张瑞图书写速度快,线条起笔以露锋为主,起笔处锋芒明显。

又因他善用侧锋,不太注重收笔,故收笔处容易出现尖锐的笔画。这样一来,锋芒与圭角反而成了他的特点与表现形式。

3、线条中实

写书法时,起笔收笔处提按明显,表现在线条上,即两头略重,中间略细。

在明代之前,书法作品尺幅小,多为小字,这样写没有问题。但明代时,作品尺幅较大,大字居多,还这样写,容易形成“中怯”病笔。

于是,他在创作时加粗加重线条,尤其是线条中断。在他的作品中,横向笔画较多,处理时,两头略细,中间向外凸出,显得厚重稳健。

4、线条叠加

他的作品中,将横向笔画层层叠加,组成长短不一的线条叠列,形成较为独特的线条运动感,这种“横势叠层线条”,成为张瑞图书法线条的标志之一。

“人生得意须尽欢。”仕途的不如意,让张瑞图晚年的书法复归平淡,于书坛而言,得耶?失耶?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张瑞图早期中期晚期书法作品,99年在四川省美术馆看了,当时还有尉天池、孙晓云等老师一道去的。张瑞图早期书法作品其不与人同的风格已初见端倪,我看了感觉象山上的猫耳刺,很有个性与特征。当时河南王澄先生说不喜欢,缘由是尖的东西太多。显得刻薄不含蓄。中期作品风格走向成熟。晚年写的极其散淡纯净,无烟火气。似仙人一般。还是喜欢晚年作品。王铎喜欢的人较多,二臣的事这里不累述。就行草而言,章法诡异,计白当黑,可取之处较多。明人之前大都横着写手卷或册页,纸高度不高,但是横向可以任意加长。明代开始有大幅竖幅书法作品,张瑞图、王铎、董其昌、傅山等书法家的八尺、丈二作品见了很多。为增加节奏感,也大量使用了涨墨与枯墨,墨色变化丰富万千。所以说学习大幅书法作品的创作,明代人是必修课。汲取营养的地方很多。时间关系,余不一一。





书画家毕国栋


张瑞图是革新派书法家,打破温雅流丽,有中和之美的书风。重学养,弃旧学。独创一格。清.秦祖永评:"瑞图书法奇逸,于钟、王之外,另辟蹊径。″

他的笔法从六朝北碑中来,雄劲峻厚。棱角毕露,厚重有力。近人张宗祥《书学源流论》中语:"张二水,解散北碑以为行、草,结体非六朝,用笔之法则师六朝。″

其行草书结构拙野狂逸,气势纵横凌厉。章法字距密而行距疏。时人赞为:"奇恣如生龙动蛇,无点尘气。″

张瑞图《今春花开七言诗轴》,(见下图。)绢本草书187x48厘米,朵云轩藏。

释文:今春花开委难当,眼看稀疏叶欲长,春光几朝不一样,借问汝曹缘底忙。果亭瑞图。

此作共三行,最后一行正文结束时还有三分之二的空白位置,作者空了两格,落款字比正文字略小。落了"果亭瑞图″四个字,下面还留有三分之一的空白位置。就钤盖印章。使整幅作品疏密主次看上去和谐自然又妥当。


神韵轩书法


谢关注!张瑞图书法作态成为格式书法,王铎书法无目的(无灵魂)狂放,是高级作态,两人书法都美,但都不是真正的创作——无视被书写内容。



智慧书法


张瑞图的书法以平稳浑厚,有时笔势连贯而显得遒劲有力;王铎书法主要以草书见长,其笔势抑扬顿挫,犹如行云流水,与唐僧怀素草书势均力敌,但字的笔画转角处,运笔没有怀素那么圆润雄劲,怀素书法笔势有一泻千里之感,有时又如悬针垂露!


赣州市南康区段民生律


张瑞图书法以迥异于前人的个性风格,不但在“晚明四家”中最具新意,即使在明末清初创新派书家群中也具有突出的个性色彩,其书艺对晚明革新主义书法思潮具有引领意义。张瑞图书法的“新”、“异”、“奇”为后世提供了新的创作模式与审美理念。其书法的意义体现在他的行草书和楷书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