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红楼梦》中如果王熙凤听从秦可卿的托梦,置田地、办私塾、建宗庙,你认为他可以挽救贾府吗?

花开花非花


秦可卿托梦,嘱咐王熙凤要在繁华的时候,未雨绸缪,做好衰败时的挽救打算。注意:秦可卿从来没有教给王熙凤“避免衰败”的办法。事实上,秦可卿反而是预言,衰败根本无法避免。她所嘱托的事,也仅仅是“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

从后文来看,贾府获罪、抄家,并且经济崩溃,以至于“孙子流散”,显然没做到“有个退步”与“祭祀永继”。这不叫人奇怪:王熙凤与秦氏那样要好,并且王熙凤颇有才干,为什么在她掌权的几年里,没有按秦氏的嘱托去做呢?

或者,王熙凤已经做了?

秦可卿的嘱托,具体来说,就是一件事:在祖坟附近多买田庄房产,把祭祀和家塾的费用设在这里。

我曾经猜想,王熙凤只有管家之权,只能经营内宅开销,没有权力干涉外部事务,所以没买房买地。后来一想,并非如此。虽然王熙凤只管内宅之事,但贾琏可不是只管内宅。他“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着料理些家务”,不可能只发月钱、办宴席吧?而琏凤夫妻,在前期时关系很好,即使为尤二姐而同床异梦,也还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配合相当默契。只要王熙凤有心,通过贾琏来决定买房买地,并不是太为难的事。

即使贾琏不好生事,王熙凤还可以通过王夫人。王夫人当然不会自己出面谈价钱,但她可以在贾政面前进言。贾政与王夫人感情淡泊,但始终尊重她的正室地位——召见宝玉那回,是王夫人与贾政对坐,迎探惜环坐在椅子上,赵姨娘只能在门口打帘子。置买田地以供祭祀家塾这样大事,王夫人当然可以跟贾政商议。

而从王熙凤的性格来看,贪功、好事,放着秦可卿的合理化建议,也不会置之不理。她势必促成此事。而通过秦氏丧事,王熙凤大展神威,树立了空前的权威。在此后几年,她也有大把的时间实施此事。她怎么会不去做?

或者,她已经做了?

但是如果置买了田地,为什么一旦抄家,就会“子孙流散”,没有“回家读书务农”的机会?

很简单,田产房产,能置买,也能变卖。

第五十三回乌进孝送田租,路上走了“一个月零两日”。虽然他说是遇雪难行,也可以看出远道而来。如果就是京城郊区,像贾敬修道的道观那样,再怎么也走不了“一个月零两日”吧?那么他掌管的田庄,是否就是在老家的产业呢?

贾珍抱怨送来的银子少,乌进孝分辩:“我兄弟……现管着那府里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着几倍”,荣国府的田庄怎么竟比宁国府“多着几倍”?难道祖上传下来的遗产,竟然厚此薄彼、竟然有数倍之差吗?还是这中间,有荣府新置的产业?

当然,荣府可以置买,宁府也一样可以,而且“赫赫扬扬,将近百载”的过程中,两府肯定都置买过房地。中国人安土重迁,即使在外做官,将来也要回归故乡。林如海死后,不是把棺枢运回老家苏州了吗?

但是贾珍这里另一句话,非常刺眼:“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什么叫“只剩”?当然是原来比这多。减少的哪里去了?只会是变卖了。

从元春省亲的时候,荣府的财政就开始入不敷出。贾琏与贾蔷算帐,只提了“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只够聘教习、买戏子、办行头以及花烛彩灯帐幔的费用。其他开销哪里来?是不是变卖某处、或某几处田庄房舍所得?

从那时开了头,以后就成了惯例。这不仅是贾府,而是几乎中国富贵人家衰败的通例。像张爱玲《倾城之恋》,败落的白家,回忆“先两年,东拼西凑的,卖一次田,还够吃两年的”,邓友梅《那五》中写“福大爷把房产像卖豆腐似的一块块切着卖完”,老舍《四世同堂》里写“文侯爷的亭台阁榭与金鱼白鸽,在他十三四岁的时候,也随着那些王公的府邸变成了换米面的东西”,都是变卖房田换取家用的例子。

儿卖爷田不心疼。和白家、福家、文侯爷一样,贾珍也并不觉得变卖田庄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文侯爷“那些值钱的东西本来不是他自己买来的,所以他并不恋恋不舍的,含着泪的,把它们卖出去……”“他并没感到怎样的难过,而只觉得生活上有些不方便”。贾珍也不在乎卖掉了多少田庄,只嫌收到的田租太少,“真真是教别过年了”。

宁国府、荣国府,基本走着同样的路。田庄买来了,不过是为了弄权或者炫耀;经济紧张的时候,就先当、借、变卖田庄,应付了眼前再说。不知不觉之间,原想着供应祭祀与家塾的田庄房舍,就这样一点一点变卖一空了。

这,却是秦可卿的先见之明也挽回不了的。


栖鸿看红楼


很多人遗憾王熙凤为什么没有听从秦可卿的建议,在贾家还兴盛的时候未雨绸缪,预留后路,我认为王熙凤不是不想做,而是不能做。原因有三个。

第一,王熙凤说了不算。

秦可卿托梦并不是秦可卿真的托梦,而是王熙凤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秦可卿所说都是王熙凤自己所想。她既然想得到,也就不可能如原文说的,醒了忘了大半。曹雪芹有意如此写,就是告诉读者,王熙凤之忘属于选择性遗忘。不忘也不行,她的理想和志向没有条件实现。

王熙凤并不是荣国府一把手。她只是管理贾家内宅,权力甚至都覆盖不了整个荣国府。别看她风风火火权势滔天的样子,事实她就是个女人,管管荣国府这座大房子的日常。至于这个大房子里住的这家人今后如何发展,怎么赚钱,如何做生意,这事和王熙凤无关,她也管不了。这是男人的事,是贾政,贾赦,贾琏和门客,赖大等大管家们的事。别说王熙凤,贾母王夫人也管不着。这是封建时代大家族的规矩。男主外,女主内。出嫁从夫,从来不可以乱。王熙凤不过手伸的长了一点,贾琏本人怕老婆就让她放肆一点,真做主,她没戏!


第二,王熙凤有口难言。

王熙凤能梦到代表她想到。以她的性格,想到了必然也会和贾琏说。秦可卿死前,王熙凤和贾琏结婚不久,两人的关系不错。这样的好方法不可能不和贾琏说。但一定没有得到执行。所以王熙凤只能梦中想想。

贾家的男人见识不如女人,是很多人口中都说的。周瑞家的评价王熙凤,一万个男人比不了。冷子兴说贾家男人:运筹谋划者无,就是说他们既没有王熙凤的见识,女人的想法他们也不会听!极可能王熙凤的想法会被他们当成笑话一样左耳朵听,右耳朵出,一句:头发长见识短就打发了。他们认为贾家赫赫扬扬几代人,还将继续繁盛下去。无人响应,王熙凤再好的想法,也只是想法。


第三,王熙凤应该局部留一点后手。

我一直好奇王熙凤大肆敛财那些钱哪里去了。按理她又放高利贷,又包揽诉讼,有个一两万银子绝不成问题。这些钱也绝不可能都当高利贷放出去。贾琏后面说他们,别说几百两,就是三两千他们也拿的出,显然不止这一点。那这些钱的去向就值得考虑。我认为除了适当贴补娘家,应该也有一部分被王熙凤拿出来做了她梦中的后手之事。

一旦贾家败落,起码他们这一支手里还有地契,不至于毫无防备。王熙凤判词:生前心已碎……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都表示王熙凤还是为贾家或者她自己一家谋了一些出路的。

综上,秦可卿托梦之事,就是王熙凤日常所想。她的这想法,贾家无人响应,王熙凤无奈之下,最多自己买点地之类,办私塾,建宗庙的事是想也别想!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题主理解错了秦可卿的意思了,她不是要挽回贾家的败局。是她预见到了贾家不久的将来会被抄家、没收财产,她告诉王熙凤现在把一部分钱买成坟茔 地,按照当朝法律坟茔地不能沒收充公,她这是在规避 法律。将来贾家败落了,他们的后代可以利用不被沒收的坟墓地维持生存,把不被没收的家庙当作学校让后代继续上学。


SirJanzen



瑞雪兆丰年C


秦可卿的讬梦,不是为了挽救贾府,而是为贾府没落后善后。王凤熙不是一个为贾府谋利的人,她所做的一切,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朵朵佬爷


大厦将倾,孤木难撑。秦可卿托梦所说的措施,是败落之后用于保全生计的基本保障。最明显的话大概是,宗庙田地罚没是不入官的。有田地就有生活保障,不至于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