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做交易如何做到简单直接有效?

交易早知道


如何做到简单直接有效的做好交易,这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我们要知道,投资看似简单,却并不容易,很多人都想着大道至简,但是在至简之前,你得掌握大道,所以要做到简单直接有效,你得先学会复杂的看待市场,然后再简单直接的处理交易。

由薄到厚

特别是对于刚入市不久的投资者,或者是在股市中“挣扎”很多年一直没有成效的投资者,其实都需要从无到有的多学习交易知识,你需要懂得基本面分析,懂得政策面和市场消息对股市的影响,要会分辨个股基本面的好坏,懂得看个股的财报,要会对个股做技术面分析,各种指标的常见用法,和K线形态的把握,以及市场情绪的解读,等等。这些都需要投资去涉猎,这是一个从薄到厚的过程,也是一从外行到内行的基本过程,如果你连基础关都没过,后面很难真正成长起来,做好交易并非那么容易。大家可以查看“股市实战技巧”专栏中的视频课程,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提升。

由厚到薄

当你学习了各种知识,也掌握了一些基本功后,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练就自己的独门武功了,就是要打造好自己的交易系统,这个交易系统就是你进入股市的买卖规则,你怎么选股,怎么看待目前的市场,怎么买,怎么卖,仓位管理如何安排,等等,这个时候你可以辅助一些指标来打造属于自己的交易规则,根据自己的投资风格在专栏“30套高成功率指标”中筛选两三套指标来把握个股的买卖节奏,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统,经过反复验证完善后,即可做到简单直接有效的买卖股票。

更多股市干货分享,欢迎关注股民的学堂,移步专栏,学习更多实战技能。


股民的学堂


做交易的实质就是试错。因此无需预测。只需要按照既定的策略买入即可。

在买入前制定好风险控制。以便我们这个试错方法所能够承受得起就行。其它的就没有了。

也就是做正确的事情,其它的就交给命运了。

为了方便朋友们理解,我下面举个例子:

比如我们共投资10万元用来作交易。那么如果我们的交易系统是短线交易,也就是交易次数较频繁。那么我们肯定是无法承受账户总金额每次10%的止损。即每次亏1万元来做为止损位,我们是用不起的。因为一旦我们运气较差,连续三五次进行这样的止损,我们就很难再扭转局面了。亏损30%,就需要赚40%才能回本。我们就会掉进一个坑里很难爬出来。

因此我们每次的亏损金额就需要通过资金管理和交易系统的配合来进行调整。一般来说,一次短线交易的损失不能超过总资金的3%的量。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亏损3000元来做为一次交易进行止损的触发值。

如果我们每次交易只用1万元,那么很显然我们就可以容忍30%以内的亏损。这样做我们就可以禁受更大幅度的行情波动还可以保留赚钱的机会。这样进行交易,我们就会有很多次的试错机会。当大趋势来临时,我们就可以赚到钱了。

试错+资金管理就是最简单有效的交易方法。


孟可的思想空间


看问题就知道你是不想用那么多指标去达成交易了,简单的方式我推荐你用均线买卖策略。

最基本的均线交易策略,就是两根均线,一个短期的,一个长期的。比如5日+20日均线。当5日均线上穿20日均线买入,也就是金叉买入,5日均线下穿20日均线卖出,即死叉卖出。

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手中的股票运行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均线组合。相对较长的持股周期,可以用10日+60日均线,这样的股票一般也偏大。也可以用更短的周期,比如3日+10日均线,做偏短线、偏频繁的买卖。

也有人用1日+5日均线的,1日均线就是K线本身。所以,屏幕上就一根5日均线,K线跌穿5日线就卖,上穿5日线就买。

具体选择哪2根均线,可以在屏幕K线上比量一下,当前这只股,在近期一段时间内,是否按均线信号操作基本能盈利。

但是要注意,均线不是什么情况都适用,简单介绍一下均线方法适应的牛熊周期问题。

均线不是所有时候都适用,因为它是一种趋势系统,而且有一定的滞后性。

一般认为,均线在趋势明显的市场是有效的,在震荡市场是低效的,在萧条市场是无效的。并且均线应付不了基本面、资金面的变化。

但是,均线很经典,而且简单直观,这点很重要。

还有,需要判断当下市场是否适合趋势投资,适合就用均线系统,不适合改用其他系统。






涨停之王阳顶天


做交易要想做到简单有效,首先要了解市场逻辑,一个较大的市场逻辑,也就是战略层面的逻辑,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而且这个影响因素短期内不会消除。其次要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且这是一套高效的交易系统。

我们先来说说市场逻辑,比如说中美关系的影响贯穿整个2018年,整个市场行情是不理想的,但是核心资产确是在不断走高的。这个时候你若跟随机构的思路,那么你也会有不错的收益的。目前行情又是机构的调仓过程,配置方向倾向于科技方面,所以做科技股最容易赚钱,而之前的核心资产表现一般。这就是整个的市场逻辑,一个大的方向。再从小的方面来说,会有一些事件驱动,这些驱动因素会造成一部分股价涨上天,例如,口罩概念,氮化镓概念等。我们要从中挖掘从中受益最大的个股。市场逻辑决定了你的操作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其次就是交易系统。有突破交易系统,有趋势交易系统,交易系统是帮助我们把握股票的买卖点。做股票就是买点买,卖点卖。只有判断对买卖点,那么交易就会简单轻松很多。但是难点就在于,买卖点的判断上。如何能正确的判断出买卖点是很多人花费毕生精力都难于参透的。这个我建议看看缠论,参透缠论就把握住了买卖点。当然其他技术派系也都有自己对买卖点的判断。

交易本来就很简单,只是我们把里面最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市场逻辑告诉你了方向,交易系统帮助你作出交易决策。方向对,决策对,那就是会盈利的。把两者合二为一,市场逻辑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你就是股市中最靓的仔!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欢迎有不同观点的朋友品论区留言!


山东振杰


1、交易系统要尽量简单

我们最开始做交易的时候,都会把交易系统设计的很复杂,总担心哪一方面没考虑到错失一些机会。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逐渐发现再完美的交易系统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走势一网打尽。有些东西必须要放弃。

我最初的交易系统用的是三重时间框架,最大的时间段用来看总趋势,中间时间段用来进场,最小时间段用来出场。看起来没有一点毛病。但是使用起来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尤其是最大时间段和中间时间段走势不一致时,我往往会犹豫不决,放弃吧,有时涨跌的幅度真的很诱人,不放弃吧,不知道该如何开仓。

最后我就把三重时间框架改成了两重时间框架,用一个时间段看势,一个选择精确的进场点和出场点。这样能保证信号的唯一性。并且看起来比较简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决定是否进场,有助于提高执行力。

2、交易系统要能够过滤无效走势

我觉得衡量一个交易系统是否优秀,就是看它过滤无效走势的效果如何。众所周知,在期货交易中,大部分走势都是为了迷惑投资者,真正适合投资者参与的走势少的可怜。

投资者如果不加甄别的什么走势都做,那么就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就算你能够严格执行止损,也会损失一些试单成本和手续费,还把自己的心情弄得很糟糕。

因此我认为,交易者建立交易系统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把那些无效走势过滤掉。当然不可能全部过滤掉,可以过滤掉一大部分。剩下的走势也会有很多假突破、趋势流产的现象。

但是通过严格的止损可以把亏损降到最低。如果再配上合理的止盈,就可以做到赢多输少。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大部分交易者在做单的时候容易受情绪的支配,不能严格的遵守交易系统发出的信号。那么再好的交易系统也变成了摆设。所以交易者要想在期货市场有所建树,不但要建立一套简便易行的交易系统,还应该加强内心的修炼,让自己尽量的遵守交易系统,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交易成绩。



闲云阁李先生


中国股民把投资股票叫做“炒股”,可谓寓意甚远。股嘛,都是来“炒”的。无论蓝筹股还是垃圾股,没有不炒的。股票要不炒,也就意味着没有人去投资了,无法吸收到资本,那就失去它真正的意义了。

写小说,作家都很看重题材;炒股,炒家更注重题材。庄家对题材的炒作就是炒作的一种方式。有题材,股票就能活,股市就能活。于是不管是股民、庄家还是上市公司,都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这就是找题材。只是股市里的题材不需要小说里的题材那样,需要作家辛苦地去挖掘,而只是需要从现成的题材库里取,甚至可以自己瞎编胡造——创造。从题材库里拿的是经久不衰的题材,而水平高的人创造的,参与了自己的喜好,有时一只股票居然可以挖掘出好几个题材来。曾经有一只股票的题材被挖掘得如此丰富:网络题材+生物制药题材+三无概念题材+西部开发题材+扭亏为盈题材。

而在题材的炒作中,庄家会使用信息战的拿手好戏——讲故事。

庄家是讲故事的高手

在题材炒作中,庄家会充分利用信息战的优势,为手中的股票编织一个美好的未来,业内称之为“讲故事”。这可以让散户心甘情愿地掏空口袋中的钞票。故事讲得越动听,市场就会相信你有越好的成长性。这样投资者就会跟进,股价就会上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成长性是编出来的。“讲故事”在早几年十分盛行,在笔者早年参与的一些坐庄实例中,给市场讲故事是庄家在操纵股票走势时必要上演的重头戏。

庄家喜欢讲故事,市场也爱听故事。庄家是讲故事的高手,业绩好的股票可以讲一个前景广阔的故事,业绩差的股票可以讲一个重组的故事,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股票呢,可以讲一个有大庄家坐庄的故事……市场题材可以层出不穷,只要是散户喜欢听的,庄家都可以讲出来:纳米、基因、网络、光谷、硅谷、原子、克隆、航天……2008年还大炒了一把“奥运”。散户们就在这一个个动听的故事里渐渐失去方向,一旦头脑发热掏腰包买下这些时髦玩意儿,很快便会发现都是些质次价高的劣质货。



追梦人的步伐


想要交易即简单又有效赚钱,我认为就两个字:盘感。著名操盘手全国期货实盘大赛得奖选手张世杰说:“盘感是说不清楚的东西,就像女人的直觉,没有道理但有准确率。”

蚂蚱问蜈蚣:“你那么多腿,走路先迈哪一条腿?”蜈蚣答:“要是考虑先迈哪条腿,我就走不了路了。”盘感就是蜈蚣走路一般的自然的反应,不必思考,驾轻就熟。————《寓言新说》

盘感就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和习惯,做交易的人常常会说某人的市场感觉一流,这些可以旁证盘感这东西的真实存在。盘感就是对模糊图形组合和数据的识别和预判能力。虽然许多有经验的普通投资者也能做一些有价值的判断,但比起一流操盘手,他们似乎总是慢半拍。事实上,就是这半拍的滞后,一流操盘手和一般投资者就高下立判。

许多讲究技巧的职业都是靠感觉吃饭的,例如。中医的“望闻问切”很难用技术指标描述出来,但有经验的老中医往往判断病情很准确。盘感德产生,除了天资和心性以外,还需要像学武术一样,先练练套路。虽然没有哪一家的套路能直接教会你成为散打高手,但是没学过套路就想成为实战高手,那是超人才可能做到的事。交易的套路就是各种分析理论,包括技术分析,基本分析,心理分析等。

我们知道只是会武术套路的,最大的成就可能就是武术家。到这并不意味着套路就完全空洞不实用,因为没有套路,你可能连武术的边都达不到。所以学好技术分析方法,你做交易也不一定就高明,但是这是基本功,经过不断的磨炼才可能产生盘感。

盘感是交易之魂,它是一种感觉,就像一群姑娘站在你面前,你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哪个长得漂亮,不需要用尺子来量。在交易上,盘感就是对当下形势的发展的一种直觉。盘感只能在实战交易中培养出来,而无法从别人那里学习而来。但它却不是非理性的,它本质上是长期持续不断地经验积累所产生的条件反射。

最后总结一下,我认为盘感是潜藏在大脑深处的,洞察市场运动本质的能力,是交易者的第六感。有盘感的人可以见其他交易者所未见,也可以先知先觉地预知盘面变化。盘感只不过是一种比常人更敏锐的判断力,任何人不经过长期交易磨炼是无法拥有超人的盘感的





顶替感动


这个问题说起了来简单,但具体执行起来比较困难,也是很多散户不能坚持的原因。

做交易,首先要对市场环境了解,比如强势市场还是弱势市场。这个很重要,知道了环境,才能选择更好的方式去交易股票。

弱势和强势的大盘,用到的策略显然是不同的,简单说,强势市场里很难套人,即便是追高买入,也有赚钱的机会,而强势回档更是买入的良机。但弱势就不一样了,一次回档弱反弹后继续下跌是常有的事。

了解了市场环境,就是交易方式的问题,建议只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做熟悉的股票,放弃那些不该你赚的利润,才能控制自己内心波动。


刘思远Cc


做交易如何做到简单有效。我来回答一下和大家探讨。

抛开外部环境,比如欧美股市下跌上涨影响,也及所关注公司利空利好消息面的影响。在交易中参考的指标越少越好,因为有的指标与指标之间,都会相互不一致,有超前也有滞后。关注指标多了反而不好判断股票标的的涨跌前景。

交易中,关注三个指标,就足够了。

一: 交易量,这个是最真实不容易作假的指标。在股票价格的低位,突然放量,起码可以说明该股有资金试探买入,大势不差的情况下,哪怕股价还有起伏,逢低买入,应该有所收获。在估计高位,成交量巨幅放大,那么大资金出逃可能性较大。不利于后市继续看好.。持有股票就可以选择卖出。

二: 均线,均线是展现股价五日,十日,二十日,等时间周期平均买入价格。均线上面运行,均线对股价会形成支撑 ,从而支持估计反复走高。估价在均线以下运行,均线会压制股价的上涨。通过均线比如五日 ,十日,二十日均线作为我们止损止盈的参考指标。

三: macd,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它是由股价或指数快速和慢速变动,形成死叉金叉的图形指标。根据金叉看涨,死叉看跌的原理指导股票买卖。

交易是活的,指标是死的,所有指标只是参考,上面三种指标同时综合参考,指导性高一些。同时根据自己操作,利用三个指标摸索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统。在交易中就会得心应手,交易成功机会增大。

希望我的意见对你有所帮助。



火神山88


第一步:了解证券市场最基础的知识和规则(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基础和交易两科,基本就能解决这一步)

第二步:学习投资分析传统的经典理论和方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投资分析科目,能初步满足这步的要求,另外还有些股市投资分析类的经典书籍,要看看)

第三步:在前两步基础上,对股市投资产生自己的认识,对股价变动的原因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理论

第四步:在自己对证券市场认识和理解的指导下,形成自己的方法体系和工具体系以及交易规则

3、上述过程中,去游侠股市或股神在线开个股票模拟账户做模拟操作,或者用极少量极少量的钱谨慎操作,这样理论结合实际效果会更好些。

4、股市上的绝大多数人希望直接把别人的方法拿来用,希望找到个神奇的软件或指标来帮助自己赚钱。这种思维是典型的以为找到屠龙宝刀就能威震江湖了,而实际上,如果没有深厚内力和高超技艺来驾驭,屠龙宝刀比菜刀的用处多不到哪里去。

努力提升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和认识,这是想在股市有所造诣之人的唯一途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