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12歲男孩用糖果哄妹妹脫衣服,是時候對孩子進行這項教育了


一、性教育非常必要

前段時間,一則新聞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日本一位單親媽媽,在玩網絡遊戲時,結識了一名12歲的男孩,兩個人見了面,還拍了親密照,甚至還引誘男孩發生了關係。

男孩的父母得知後,非常痛心,申請警方介入,最終在警方的調查下,該單親媽媽被抓捕。

儘管引誘者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對12歲的男孩來說,三觀尚未成熟,社會經驗不足,帶來的傷害卻是無法預估的, 這也是男孩父母最心痛的地方。

在人們的潛意識裡,彷彿只有女孩需要性教育,其實男孩同樣需要。


12歲男孩用糖果哄妹妹脫衣服,是時候對孩子進行這項教育了


最近在英國,一個12歲的男孩,多次以糖果為誘餌,強姦了自己4歲的妹妹。負責取證的警官在男孩的手機上找到了大量色情材料。

雖然這個男孩才12歲,但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的刑事責任年齡最低可以到10週歲,也就是說,如果指控成立,且男孩在心理評估中擁有自主判斷能力的話,他將面臨嚴峻的監禁刑罰。

但即使法律能夠維護正義,這個悲劇終究是發生了。如果父母能夠早點關注孩子的心理,對孩子進行必要的性教育,也許悲劇就能避免。

二、把握合適的機會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在全世界中,兒童性傷害屬於嚴峻的問題。根據歐洲議會統計,每五個孩子中,就有一名遭受性暴力。這不僅是因為很多孩子缺乏性教育,也因為很多父母不夠重視或不知如何教育,所以,問題就慢慢凸現了。

有一位媽媽說:“我懂得要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但是問題是我不知道怎麼對孩子講,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說。”

這大概是無數父母的心聲。有一位從事性教育講師的8歲孩子的媽媽也坦言:“雖然我對我的職業很熟悉,但我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性教育時也不是很容易。”

她說,當父母對孩子進行坦誠的性教育時,尷尬、緊張是正常的;除此之外,“談得過多,有時對孩子反而更危險。”


12歲男孩用糖果哄妹妹脫衣服,是時候對孩子進行這項教育了


因此我們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時,加拿大幼兒性引導學家Cory Silverberg建議:父母不需要把所有相關的都告訴孩子。

例如當孩子問有關“性”的話題時,你需要先問問孩子“這個問題你是從哪聽來的”,以此判斷如何更好地回應。

三、兒童是怎樣理解性別的?

在我們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之前,先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兒童是怎麼樣理解性別的。

弗洛伊德的兒童性別發展理論指出:

2-5歲時兒童的性身份確定時期;

3-6歲這一階段,是性器期,即兒童開始對性別差異有了模糊的意識,但是概念不是特別明確,更多的是好奇;

所以會對自己以及他人的生殖器產生好奇,他們的參照大多來自於父母,所以在這個階段更建議父母都可以多花時間陪伴孩子,並且適度地給孩子引進男女性別差異,開始最淺顯的性啟蒙知識。


12歲男孩用糖果哄妹妹脫衣服,是時候對孩子進行這項教育了


6-12歲,進入潛伏期,孩子對於性別的意識已經很清晰,並明確知道男女的界限,他們會和很多同性的夥伴玩耍,刻意遠離異性,這個時期的孩子獨立和自我意識都很強,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因此父母要加強引導,樹立正確的性觀念,教會孩子如何尊重他人,如何保護自己。

四、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如何進行性教育呢?

  • 1、2歲-5歲左右寶寶性教育:

當寶寶開口說話前,性教育就可以開始。比如,在我們給寶寶換尿不溼或者穿衣服時,就可以給寶寶指認身體部位,哪裡屁屁,哪裡是胸,哪裡是嘴巴,等等,讓寶寶瞭解自己的身體構造。

有的寶寶會對自己尿尿的部位比較好奇,父母可以藉機告訴寶寶那些地方是隱私部位,不能讓外人碰觸,同時,當孩子想觸摸他人時,需要提前問詢,這可以給孩子樹立邊界意識,建立性別界限。

另外,這年齡的孩子開始對他人的身體感興趣了,這常常也成為一個家庭規則的重設期。例如有些家長在家裡穿著很隨便,或者孩子還和異性父母一起洗澡,如今他們就不能如此了,教會孩子隱私意識很重要。


12歲男孩用糖果哄妹妹脫衣服,是時候對孩子進行這項教育了


當孩子做過家家遊戲,例如模仿打針或醫生護士方面的遊戲時,你要明確告訴孩子,抓握別人的隱私部位為什麼是不合適的。因為他們只是做遊戲,他們要學會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當被孩子問道:我從哪裡來這樣的問題時,可以直接告訴寶寶,一個Luan子和一個Jing子結合而成一個胚胎,胚胎慢慢長大就成了寶寶。可以用繪本給孩子講解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怎麼發育的。

不要欺騙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好奇。

除此之外,這年齡的孩子應該懂得他們是“男孩”還是“女孩”,“男孩或女孩上廁所、換衣服、洗澡時,不同性別的不能在一起”,類似的話,從小能幫孩子們建立安全意識。




12歲男孩用糖果哄妹妹脫衣服,是時候對孩子進行這項教育了


  • 6-8歲孩子性教育

這個時期的孩子,會通過網絡或者電視,接觸到一些“溫情場景”的圖片或者視頻,很多家長,這個時候會下意識的讓孩子迴避,其實這並沒有減少孩子的好奇心,反而讓孩子會不恰當的模仿。

前段時間,有一個8歲的小男孩在迪士尼,摸了一個女孩的胸部,8歲的孩子,這個動作到底從哪裡學來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很明顯,孩子在這方面沒有獲得適當地引導。

正確的做法:父母可以把電視設置成兒童模式,在孩子玩電腦或者手機時,需要經過父母的允許,在父母的監督下適當地玩,

其次,如果孩子不小心真的看到了這類圖片或視頻怎麼辦?告訴孩子,那是給大人提供的信息,小孩不適合。




  • 3、青春期的孩子

美國性知識教育理事會(SIECUS)前會長兼首席執行官,從事性教育工作和研究30餘年的黛布拉•W•哈夫納 ,在她所著的《從尿布到約會》一書中,《從尿布到約會》這樣定義青青春期

是"指一個人從生理不成熟,發育至生理成熟的一個發展階段,生理成熟的表現是有性生育能力。""在8~16歲,孩子會經歷一段可預期的生理發展過程,即進入青春期。""男孩開始青春期的平均年齡在11~12歲,女孩開始的平均年齡在10~11歲。青春期的過程,從第一次身體變化到完全發育成熟需要4~5年時間。"


12歲男孩用糖果哄妹妹脫衣服,是時候對孩子進行這項教育了


這個時期的孩子身心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 身體發生顯著的變化

女孩會因為第一月經而焦躁不安,男孩也有因身體成長而帶來的困惑與煩惱,男孩面對自己的初次遺精,可能會像女孩面對自己的初次月經一樣慌亂。又或者青春期的男孩陰莖可能會經常勃起,令人分外狼狽。

父母的正確做法:作為女孩家長應該找到合適的時機,儘早以及儘量詳細地幫助女孩為第一次月經的到來做好準備,既可以分享自身經驗,也可以和女孩一起排練,這樣女孩才不至於在月經初潮時慌亂失措。

對於男孩家長來說,就是提早向男孩傳遞一些這方面的信息,比如遺精是正常的,弄髒的床單放到洗衣機裡或者自己動手洗一洗就沒事了;再比如勃起也是一種正常的反應,男孩要尋找到不讓別人發現自己被性喚起的方法就行啦。簡單的溝通,往往能減輕男孩巨大的心理壓力。

  • 情感更加獨立:

青春期的孩子在情感上開始朝著更獨立的方向發展,他們不喜歡父母的過多幹涉,開始挑戰父母的權威。甚至做出很多,在父母眼裡不可思議的事情來。

作者黛布拉•W•哈夫納在書中提到,在她12歲的時候,"決定做一個虛無主義者,只穿黑色的衣服,寫憂鬱的詩",當時她明智的父母選擇不加評論,結果她的這個階段很快就過去了

所以,當父母看到自己青春期的孩子誇張的甚至叛經離道的古怪行為,一般情況下,不加干涉,靜觀其變好了。


12歲男孩用糖果哄妹妹脫衣服,是時候對孩子進行這項教育了


因為,隨著孩子的日益成熟,所有的這些都會成為過去。也有研究證實,"大多數少男少女似乎都會經歷一個拒絕父母價值觀的時期,然而,他們接受的價值觀與父母在成年時代接受的價值觀卻非常相似。"

此外,父母也應該留意孩子身邊的朋友,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容易受朋友的影響,如果發現孩子所交的朋友就是一些"不良少年",還是應該進一步觀察,並告訴孩子你的想法, 從而進行適當干預的。

鮑勃•塞爾弗期通博士曾說:"孩子從父母身邊走開是很好的,說明他們正在為自己的獨立生活做準備。但父母必須向孩子們明確表達,在任何時候你都不會從他們身邊走開。"

尊重孩子,但不是處處設限,只有與把孩子當做和我們平等的對待,這樣孩子才有可能聽從我們的建議。

  • 早戀問題突出:

早戀是家長們最擔心的青春期孩子存在的問題之一。其實,在這個時期,對異性產生好感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也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情。

《從尿布到約會》一書中指出:強行制止不是解決問題的良策,但放任不管肯定也不可取。在早戀這件事上,父母們必須讓孩子牢記兩點:

其一,父母始終在關愛著他/她,父母是世界最愛他/她、也是世界上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無條件接納他/她的人。

我認為父母讓孩子牢記這一點,並且讓孩子真實的感受到這一點,特別重要。不僅僅是因為越是跟父母親近的孩子,早戀的可能性越小,還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喜歡上一個人,往往會被情所困,許多悲劇的發生,往往在一念之間,倘若內心的悲苦已經強悍到可以壓垮孩子的時候,他/她還能想到可以向父母訴說,那麼,一切都可以從頭再來。

其二,要學會節慾。如果發現孩子早戀,父母有必要跟孩子談一談節慾的話題,包括性交價值觀、生育控制以及性傳染病等內容。

"孩子,從性交角度看,你們的年齡太小了。我們家認為要等到你結婚,或讀大學,或等你可以享受一段成熟的戀愛關係時,或等到你成年了,性交才比較合適。"

這個話題顯得有些難以開口,但是,與其遮遮掩掩,不如這樣直白清楚地提醒孩子更有效。說不定孩子比我們更能接受。

在電視劇《小歡喜》中,方園就曾對青春期的孩子做過性教育,告訴孩子如何保護女孩,如何採取必要的避孕措施,等等,雖然大人覺得難以出口,但是有些話父母不說,孩子的好奇心會驅使他們自己去探索。


12歲男孩用糖果哄妹妹脫衣服,是時候對孩子進行這項教育了


四、性教育有哪些重要原則?

《和孩子談談性》這本書中,明確了和孩子進行性教育需要遵循的幾個重要原則。

循證原理。循證原理是指結合經典、一線工作者的經驗與客體感受三者進行判斷。例如安全期通常是不推薦使用的避孕方法,但在部分偏遠地區,如不具備其他避孕工具,那麼安全期就是該被優先推薦的方式。

無影響不干預。判斷需要人為干預的條件有兩條:1、某種行為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不適應”或是對正常生活產生嚴重影響,例如青春期的女孩由於胸部發育,一直穿著非常寬大的衣服,例如幼兒園的孩子模仿電視畫面親吻別的同學。這些對正常的生活沒有很大影響,因此不需要父母特意干預。

啟發不灌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即便同一流派的性教育工作者對具體問題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因此當孩子問我們“我從哪裡來?”“我的做法是不是對”這樣的問題時,建議父母先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再一步步啟發孩子,找到自己的答案。

孩子的成長過程時時刻刻都浸透著父母的關心和擔憂,俗話說“養兒一百,常憂九十九”,父母作為人生路上的第一任老師,比老師起著更多“解惑”的作用,孩子們的困惑,也並不是“潘多拉的魔盒”,只要擁有正確的引導,相信孩子們會收穫更多的智慧。


•1.中國人口出版社.《和孩子談談性》.2013

•2.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第II卷.2010;

•3.瑪麗斯特普.愛知道.性教育工作者通識手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