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市场流通的黄芪商品主要有三种:甘肃黄芪、内蒙黄芪、正北芪,其中以甘肃黄芪产量最大,正北芪品质最佳,为道地药材。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此前我们已经从资源的角度对各地的黄芪做了多次的调查,此次龙兴超人重点从品质的角度对正北芪主产地——山西省浑源县做了调查,希望能够挖掘出浑源正北芪的道地品质内涵。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浑源县,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市,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因浑河发源于县境内,故名浑源县。浑源县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地形复杂,著名的北岳恒山贯穿全境,正北芪就生长在浑源县境内的恒山山脉。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我们此行考察重点是以挖掘正北芪品质内涵为核心,我们认为正北芪道地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在于其生长环境和生产加工方式与众不同。因此,我们先以这两个方面为切入点。

到了浑源县,我们联系了当地从事正北芪生产加工的康尧,他做正北芪已经30余年,对正北芪有很深的认识,此前我们已合作过多次,他将带我们考察正北芪的生产、加工的方方面面。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翻山越岭,驱车近2小时,我们到了正北芪的核心产区——官儿乡,这里正北芪产量最大,地势也相对平坦,很多企业把基地设到了这里,想要看到最为原始的正北芪生态环境,我们又翻越了一道岭,一路上随处可见零零散散的野生黄芪。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正北芪通常生长在海拔1300-1800米的山地缓坡,我们在其中一片黄芪坡做了详细的观察,对正北芪的生长环境、地形地貌、土壤、水源、生长状态等方面一一做了调查记录。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道路崎岖,山路难行,颠簸了近一个小时,我们才到了这片黄芪坡。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从与康尧的沟通中我们得知,黄芪坡一般远离人类居住的环境,这里的确人迹罕至。黄芪在这里生长达10年才会被采挖出来,中间不会做任何的管理,不施肥、不打农药、不浇水、不除草,完全是原始的生存状态,这与其他产区的黄芪截然不同。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另外,这里黄芪生长的土壤为花岗片风化形成的砂质土壤,表面覆盖黑色腐殖土,土质偏砂,土壤疏松,透气性好,黄芪生长耐旱怕涝,水分过多黄芪根部易腐烂,疏松的土壤有利于水分渗透,从而避免了黄芪根部积水导致的烂根。同时沙质土壤非常有利于黄芪根垂直生长,使黄芪条粗长、顺直。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七月的天气,虽然已是炎炎夏日,但置身黄芪坡,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凉爽宜人,这样的温度最有利于黄芪的生长。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我们到的时候黄芪坡已是满山花开,在青山绿水间,黄芪花静静的盛开,风吹之下,花影重重,无数的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黄芪要在这样环境下生长十年,慢慢的孕育,才能聚得滋补之力,我们认为这是正北芪优良品质形成的核心因素之一。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离开黄芪坡,我们到了康尧的黄芪加工作坊,康尧继承和发展了正北芪的传统加工技艺,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康尧的介绍,我们看到了加工环节对于正北芪品质的形成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首先是原料,正北芪须在每年秋分地上苗枯萎后采挖,采挖需要人工,而不使用机器,由于正北芪根长可达1米以上,因此采挖需要付出极大的体力。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浑源县所在的雁北地区,气候干旱,采挖出来的黄芪只需露天放置,慢慢晾干,想要看到品质绝佳的正北芪,我们还需等到第二年三月以后,黄芪干燥完成,才能进行下一步加工。静置过程中,黄芪品质转化,这个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干燥完成的黄芪还要经过修剪,剪去根头,空心部分、细小的支根和尾部。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经过修剪的正北芪支条顺直,粗细分级,才可以做下一步的加工。

下一步加工就是切片了,正北芪通常加工“瓜子片”和“柳叶片”两种规格,这是多年以来的传统。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切片完成之后,柳叶片还需要再次剪边,才能确保边缘整齐,片形完整,剪边完成之后就可以晾晒了,瓜子片则不需要剪边,因为本身水分很少,因此只需要晾晒一天就够了。

刚晒干的正北芪,粉性极强,轻折即断,这是正北芪区别于其他黄芪的典型特征。

晒干的正北芪在包装之前还要经过挑选,把一些稍有瑕疵的片挑出去,这需要人工,一片一片地挑选。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经过一系列的加工,一片片品质优良的正北芪才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整个过程全为手工进行,机器尚无法替代。正是因为这一方芪农和康尧们的坚持,我们今天才能看到这一味道地药材——正北芪,才能体会到道地药材背后凝结的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

浑源正北芪实地考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