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線的隱形戰士:他們離家人很遠,離病毒很近

通訊員:宋莉萍

在“抗疫”戰鬥的白衣天使中,有一群人被稱作“看不見的英雄”,他們就是醫學檢驗人員。新春佳節起,他們就放棄與家人團聚,在祖國最需要他們的時候,毅然選擇衝在第一線,冒著與病毒直接接觸的風險,協助臨床做醫學檢驗工作。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在防疫的最前線,遵醫德、守宗旨、不辱使命。

廣東省中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裡有兩位檢驗人員,他們就是檢驗醫師蔡壬辛與檢驗技師李國華。1月27日,他們出發前往武漢。兩個年輕人與家人僅僅簡單地交代了自己去做支援工作,無需擔心。然而,只有檢驗專業人員才知道其中的險惡,這一程是與新冠病毒最近距離的一次交鋒。

臨行前,醫院檢驗醫學部學術帶頭人莊俊華滿滿不捨,在她眼裡,這兩個大男孩就像她的孩子一樣,都是她團隊培養出來的人才。從得知他們要出征開始,莊俊華就沒停止過擔心,一直叮囑他們要注意防護,保重身體。每隔幾天,她都要詢問兩位隊員前方的“戰況”,還會關心他們的家人是否有需要協助的地方。

蓯蓉當歸 |一線的隱形戰士:他們離家人很遠,離病毒很近

檢驗醫學部學術帶頭人莊俊華經常在微信上關心兩位隊員

蓯蓉當歸 |一線的隱形戰士:他們離家人很遠,離病毒很近

檢驗醫學部學術帶頭人莊俊華經常在微信上關心兩位隊員

時臨春節,防護物資正是最緊缺的時候。儘管醫院配備了醫療物資隨隊送往武漢,但為了讓蔡壬辛、李國華和他們的家人更加放心,在檢驗醫學部主任黃憲章的指導下,大德路總院檢驗科主任柯培鋒想盡一切辦法連夜四處籌集防護用品。送行的那天清晨,柯培鋒在兩位勇士的行李箱裡面塞了滿滿的一次性醫用帽子和手套。由於當時口罩尤為緊缺,幾位科主任商議後,決定讓兩位隊員把檢驗醫學部剛購買回來的N95口罩全部帶上。將隊員送上去武漢的列車後,柯培鋒又馬上打電話給隊員家屬,不停地叮囑:“有什麼需要解決的困難,醫院和檢驗科會盡全力配合解決!”此外,黃憲章與柯培鋒還組織科室人員製作祝福視頻,給遠方的戰士們加油打氣。

蓯蓉當歸 |一線的隱形戰士:他們離家人很遠,離病毒很近

清晨送行蔡壬辛、李國華

蓯蓉當歸 |一線的隱形戰士:他們離家人很遠,離病毒很近

清晨送行蔡壬辛、李國華


一腔熱血,千錘百煉任艱辛


“我只是恰好在國家用得到我的時候挺身而出罷了,我做了我應該做的事,平凡也普通,我願意為祖國儘自己的微薄之力!”


蓯蓉當歸 |一線的隱形戰士:他們離家人很遠,離病毒很近

蔡壬辛日常照

蔡壬辛是來自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檢驗科的一名檢驗醫師。他與妻子是同事,婚後把小家安在了廣州,兒子還不到兩歲,正是最活潑好動的年紀。同為醫務工作人員,妻子非常支持他奔赴前線。

年前,蔡壬辛的岳父母早早回了老家過年。疫情日益嚴峻,蔡壬辛和妻子取消了同回老家的計劃,留守廣州等待醫院隨時的召喚。當蔡壬辛被通知入選醫院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時,問題也隨之而來:妻子要值夜班,兒子誰來照料?

妻子提出讓岳父母提前回廣州,蔡壬辛於心不忍——老人家坐長途車有被感染的風險,天氣寒冷,他們不但沒法好好享受春節,還要趕回廣州照料外孫,實在太辛勞。但是當蔡壬辛想到武漢疫區的患者們在急需等待救援時,他還是咬牙撥通了岳父母的電話,沒想到,兩位老人一口答應。當蔡壬辛看到老人們提著行李還有鄉下大包小包的特產趕回廣州時,眼角不禁溼潤了。“知道自己能去武漢支援,我內心熱血澎湃;但看到老人和妻子對我既支持又擔心,我很感恩,也很心疼。”蔡壬辛帶著百感交集的心情踏上了馳援武漢的征程。

疫魔是兇殘的敵人,而作為一名戰士,首先要學會如何保護自己。蔡壬辛日常工作的實驗室是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幾乎不需要做三級防護,因此,他工作以來沒有穿過防護服。雖然平時經歷過院感防控的培訓,但與長期工作在呼吸科、重症監護室的醫護人員相比,他們的“家常便飯”對於蔡壬辛來說,卻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醫院領導要求隨隊一起去的院感專家田碧文(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主任)必須嚴格培訓和考核醫療隊的所有成員,考核不通過不允許上崗。

進入隔離區就如同進入戰場,病毒如同“流彈”一樣防不勝防。要做好個人防護沒有捷徑,只有笨鳥多飛。隊員們集訓回到房間後,一向不甘落後的蔡壬辛就自己不停地練習防護用品的穿脫,直到大拇指因為重複動作變得僵硬、痠痛,他還捨不得把練習用的防護服收納起來。旁邊房間的小夥伴打趣地說:“我覺得這兩天就你練得最勤了。”終於,他順利通過了考核,如期進入實驗室支援,負責流式細胞檢測的相關工作。

蓯蓉當歸 |一線的隱形戰士:他們離家人很遠,離病毒很近

蔡壬辛在受援醫院檢驗科實驗室內工作照

蓯蓉當歸 |一線的隱形戰士:他們離家人很遠,離病毒很近

蔡壬辛在受援醫院檢驗科實驗室內工作照

流式淋巴細胞亞群檢測需要開蓋取血,其中還要經歷兩次漩渦混勻,必然會產生大量的氣溶膠,存在感染風險。為做好防護,蔡壬辛對檢測流程做了優化——取消在儀器旁直接操作;樣本經過初步消毒後,在安全櫃內開蓋取血,震盪混勻;在安全櫃外到檢測上機前都用保鮮膜覆蓋樣本,減少氣溶膠的產生。

在武漢的日子過得飛快,白天的忙碌讓蔡壬辛無暇思索。但到了夜晚,對家人的思念之情就洶湧而來。手機為他傳遞著家人的愛與關懷——

兩邊老人說:“孩子,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

妻子說:“老公,今天你的微信步數1萬多步了,工作是不是很忙?看天氣預報說武漢明天會下雪,你記得多穿衣服。”

懵懵懂懂的兒子對著手機視頻喊:“爸爸!爸爸!”

……

蔡壬辛在日記中寫下對兒子的話:“兒子,爸爸只是恰好在國家用得到我的時候挺身而出罷了,爸爸做了應該做的事,平凡也普通。爸爸願意為祖國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希望以後你長大了,也像爸爸一樣,做一個對祖國有貢獻的人!”

透過窗外,蔡壬辛看到周圍的高樓都亮起了振奮人心的中國紅:“武漢加油!”他更深刻地意識到,這裡的一切牽動著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心。作為這場戰“疫”中的一名戰士,他應該臨危不懼。


一往無悔,勇赴國疫奮韶華


“既然來了,就不能浪費每一分鐘。能早日看到你們口中那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大武漢,即使再累、再危險,也值了!”


蓯蓉當歸 |一線的隱形戰士:他們離家人很遠,離病毒很近

李國華日常照

李國華是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檢驗科的一名檢驗技師。一年多沒有回鄉探親的他,早已計劃好年初三值完班後便踏上歸途,與父母相約年初四共吃團圓飯。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當看到醫院黨委發出組建援助湖北醫療隊的報名通知時,李國華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當收到第二天就要馳援武漢的通知時,還在科室值班的他匆匆退掉了回家的車票。同事們瞭解到土生土長於廣東的李國華沒去過北方,特地趕回醫院替他頂班,讓他去購買保暖衣物,有人還把自己的羽絨服拿給李國華穿。靦腆的李國華內心滿是溫暖,但很多感激的話到了嘴邊卻只剩下“謝謝”。他暗地裡下決心:一定不能辜負醫院領導和科室同事的期望。在原計劃回家的那天,李國華坐上了那趟馳援武漢的列車,為了他對醫者擔當的信念,也為了背後這麼多人的支持。

經過嚴格的院感防護培訓後,李國華迅速投入戰鬥,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負責檢驗科免疫室的工作。由於受援醫院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需要抽調該院免疫室的部分工作人員支援病毒核酸檢測工作,加快核酸檢測速度。

這樣一來,免疫室的輪班人員少了,夜班的工作壓力增大。李國華主動請纓援助夜班,減少下班休息的時間。受援單位的同事問他:“白天工作已經很累了,你為何還主動申請上夜班?”他笑道:“既然來了,就不能浪費每一分鐘。能早日看到你們口中那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大武漢,即使再累、再危險,也值了!”

然而,大家並不知道,每次夜班下來,李國華都感到頭暈腦脹,汗水浸透衣褲,渾身痠軟無力。當被問起是否害怕自己體力不支時?李國華雲淡風輕地回應:“我平時愛運動出汗,體質好。現在在實驗室裡出汗,就當排毒了,睡一覺就能滿血復活。”

蓯蓉當歸 |一線的隱形戰士:他們離家人很遠,離病毒很近

李國華在受援醫院檢驗科實驗室內工作照

蓯蓉當歸 |一線的隱形戰士:他們離家人很遠,離病毒很近

李國華在受援醫院檢驗科實驗室內工作照

李國華是個非常熱心的人,平時見到醫療隊隊員們總是笑著打招呼,並上前詢問“有什麼需要我們解決的嗎?”當得知臨床醫護對核酸檢測存在一些檢驗方面的疑問時,他和蔡壬辛利用下班後的空閒時間給大家進行了一次特別的培訓。於是,在酒店的走廊中間,一群戰士在認真地學習如何對病毒核酸檢測,並提出了各種疑問:

“核酸出現假陰性,可能存在哪些原因呢?”

“怎樣提高病毒核酸的檢出率呢?”

“取完樣後應該怎樣保存標本呢?”

……

蓯蓉當歸 |一線的隱形戰士:他們離家人很遠,離病毒很近

蔡壬辛和李國華為醫療隊隊員解答檢驗方面的疑問

蓯蓉當歸 |一線的隱形戰士:他們離家人很遠,離病毒很近

蔡壬辛和李國華為醫療隊隊員解答檢驗方面的疑問

兩位檢驗專業的隊員對每一個問題進行了耐心地解答,直到所有人都滿足地點了點頭。

李國華不僅在人力安排上給予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有力的支持,還帶去了平時自己在醫院學到的精益管理和5S管理法,優化了當地醫院檢驗科生物安全櫃的操作規範。他把加樣槍按照使用順序從左到右放置;又根據使用頻率,將操作物品進行分區擺放,常用的實驗物品擺前面,少用的放後面。李國華從標本操作的第一步到最後一步,逐個細節進行改進,使生物安全櫃裡的操作更加順暢、規範,有利於氣流循環,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提升了工作效率。

隨著對新冠病毒的瞭解逐步加深,實驗室的檢測方法學也在不斷增加。新冠病毒的抗體檢測也逐步成為疑似患者的快速檢測手段,可以為核酸檢測提供補充或協同的作用,15分鐘即可獲取結果。很多廠家都開始研發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但不同廠家的出品檢測性能不一樣,怎麼從眾多廠家中挑選出合格且質優的產品呢?李國華根據之前的工作經驗,把在特色質量體系中學到的性能評價方案應用到對幾種廠家的產品進行評價,挑選出最適合臨床檢測新冠病毒抗體的試劑盒。

蓯蓉當歸 |一線的隱形戰士:他們離家人很遠,離病毒很近

新冠病毒抗體試劑盒及檢測結果

蓯蓉當歸 |一線的隱形戰士:他們離家人很遠,離病毒很近

新冠病毒抗體試劑盒及檢測結果

受援醫院檢驗科的領導和同事都對李國華讚不絕口。

蓯蓉當歸 |一線的隱形戰士:他們離家人很遠,離病毒很近

蔡壬辛、李國華與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檢驗科馬主任的合影


一份使命,共度時艱鑄醫魂


在這場與病毒的戰“疫”中,除了醫生和護士,還有醫學檢驗人員這樣一群人在默默無聞地戰鬥,工作繁瑣且精細。尤其是定點救治醫院,他們承擔著新冠肺炎患者各種高致病性標本的檢驗任務,具有被氣溶膠傳播而感染的風險。然而,卻鮮少有人瞭解這種高危科室的工作內容和意義。

醫學檢驗中很多數據對臨床醫生的診斷、治療、預後評估都有重要意義。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特別提到了實驗室檢查值在疾病過程中的變化,尤其在第六版中還新增了“重型、危重型患者常有炎症因子升高”的內容。

舉一個例:有研究發現,患者免疫狀態相關的檢測中,淋巴細胞亞群可以體現宿主免疫功能和狀態的變化。在發病早期,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的X線胸片沒有異常,但往往已出現了淋巴細胞數目的降低。如果患者臨床症狀好轉,淋巴細胞也會迅速回升到正常水平。

儘管這些免疫數據不能代替病原體診斷,但可以為新冠病毒感染的診斷提供一定的輔助與補充信息。對患者免疫狀態進行動態監測,有助於醫生對患者預後的評估,一旦病人有往危重病方向進展的可能性,醫生可以儘早進行干預。因此,免疫功能的檢測對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診斷、預後、危重預警發揮了重大作用。

對於來自廣東省中醫院的檢驗人員來說,他們還揹負著另一個重要任務——用數據來證明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有效性。只有用更多的數據來說明中醫參與治療後的療效,才能更加證明中西醫結合的必要性。此外,有些患者臨床症狀還沒顯現,但免疫功能數據提示有轉危重症的趨勢,可以儘早對其實施“一人一方”的個體化中醫治療,阻斷重症患者向危重症發展,提升臨床救治的效果。蔡壬辛和李國華熱切地期待著自己的工作能為醫療隊、受援醫院帶去更多的幫助和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