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当留守老人都去世了农村会怎样?

鸭一嘴


对于80,90很大一部分的童年都是在农村里长大的,在过去,发展相对没那么快,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变化不大,不像现在过一年多很多东西都变了。

在过去十年前,一条村里,虽然也会有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做父母的还是呆在村里,做点农活,那时的村里还是比较热闹的,到了过年,年轻人回来了,过年更是热闹。

但是随着社会高速的发展,以及这几年的房地产发展,很多小城市大部分都在开发,一下子到处都是在建房,作为80,90的这一代,逐步都在城市里买了房。特别是结了婚生了小孩,也把父母接到身边帮忙看小孩。村里一下子就慢慢变化了,成了一个趋势。慢慢的大部分都往城市里赶了。这也是城镇化的必然吧。

进了城,城里各方面设施比较完善,教育、医院、交通、生活也便利。而且也比农村要热闹。一旦从农村出来到城市,慢慢适应城市的节奏,很大一部分也就没对农村有那么大的依赖了。农村往往成了过年,过节才回去的地方。变得有点像一个集市,节日到了,很多人赶回来,节日过了,又都一下子都跑光了。

80,90还会有很浓的乡村情结,但是他们的小孩就不一定了,如果从小就在城市成长,对农村就不会有什么感情,只是知道自己的父母是从那个地方出来的。而且现在人口变得越来越少,感觉对农村好像越来越不利。

但是农村空气清新,青山绿水,又没有城市的噪音,生活节奏慢,比较适合生活,如果农村以后能改善设施,把农村变成一个比较高档的小区,有生活的娱乐设施,交通方便,生活在一条村里,邻里之间可以互动,窜窜门是经常的事,聊聊家常,而村里很多亲人比较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比较深厚。这些都是一个农村相对比城市有的优势。

而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压力大,特别是从农村出来的,父母这一辈的人,刚开始是新鲜,觉得大城市就是好,无论是建设还是各方面都不是农村可以比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会新鲜感慢慢消退,在城市,除了自己家里这几个人,其他都是陌生的,在城市没有太多的关系网,人际关系比较淡薄,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所有的生活顷刻之间就改变了,多多少少有点融不进这个城市的,就成了这个城市的边缘化的人。他们的思乡情结会浓一点。

至于过了几十年农村会怎么变化,还是存在很大的变数,相比农村户口在价值上其实远远是要比城市户口的要值钱,城市也就是一套房,其他就什么都没有了。也不会你成了城市户口其他各方面的福利就可以提升。现在是开放户口,不过一旦改了户口以后你想再改成农村的就很难了,到那时你家的一亩三分地就真的没有了,能留给下一代的往往就是城市里面一套不值钱的房子。如果自己经济一般,搞不好是一家几代人逼在一套房子里生活,那样的话也是挺憋屈的。

如果像美国这些地方的话,农村最后会成为农场,但中国毕竟不是美国这些国家,最后会怎么变,感觉一切都是一个变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