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正确爱动物?

Serena丶Du


多观察。

不管是给孩子买了金鱼,或者是小鸡小狗,都应该教育孩子多多地观察它们。包括小动物们是如何吃饭的,是如何游戏的,是如何休息的。家长们可以引导孩子用文字或者画画的方式,记录下小动物们的生活,这样可以激发孩子更加热爱小动物。

体验喂食。

为了让孩子更加爱护小动物,不随意伤害它们。应该给孩子安排一个任务,那就是体验如何喂食。从教会孩子如何准备食材开始,让孩子亲手把食物喂养给小动物,体验其中的乐趣。

更多陪伴。

家长如何在家中给孩子购买了一些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就应该教会孩子多陪伴它们。不能当做一阵风,玩了几天以后就再也不接触了。应该提醒孩子,每天都要花出一点时间去陪伴小动物,只有这样孩子对小动物才能更有感情。

多参观动物园。

家里能饲养的动物毕竟还是少数,如果有条件,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去动物园转转。尽早地让孩子了解到更多的动物,让他知道地球上除了人类还有很多动物朋友,从而让孩子更加热爱动物,不去伤害它们。

更加耐心地教育。

小孩子会因为无法准确地掌握到力度,在玩耍的时候弄伤了小动物。面对此情,家长千万不要大吵大闹,甚至动手打人。如此这样做,孩子不仅无法了解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更加暴力,把怒火转移到小动物身上。家长应该更加耐心地给孩子做思想工作,真正让他了解到应该如何与小动物相处。

面对死亡怎么办?

如果有一天小动物突然死亡了,怎么办?家长偷偷掩埋?或者再买只新的替换?愚人我觉得都不是好办法。应该第一时间告诉孩子,并且由孩子亲手把小动物好好安葬。或许孩子会哭闹,或许他会不理解,但唯有直面死亡,孩子才能更加珍惜生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小小思维家


很多孩子对小动物的认知,基本上都来自书本或电视,常见的小动物不过是猫狗等宠物,孩子对小动物的基本印象也都是可爱,成人灌输给孩子的也都是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等人文理念。


但是这次疫情过后,我们教育孩子认识动物,真的要从长计议了。我们也应该把残酷的真想告诉孩子们,很多看似可爱的小动物,其实并不平易近人,甚至有很多看不见的潜在危险!


想起前段时间,某出版社的《动物小百科》中,是这样描述果子狸的。“果子狸全身都是宝,他们的肉可以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稀有“山珍”,他们的脂肪是化妆品生产中难得的高级原料,也可以医治烫伤,它们的皮毛可以做皮手套,他们的尾巴和针毛,可以做成毛刷和画笔”

网友讽刺,吃野味从娃娃抓起吗?

其实换种角度,正确认识一下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很有必要的。

1、我是浣熊,你们的干脆面君,我性格温顺,憨厚可爱,但是我要告诉你,狂犬病不是只有犬类才能传播,我也能!

我是狂犬病病毒的自然宿主,携带众多体内寄生虫,包括蛔虫、钩虫、浣熊贝蛔虫等,如果你不小心中标,可能会造成肠胃等严重损伤。

2、我是蝙蝠,不是戴面具的大侠,没驾照也不会开车,我是会飞的野兽,只属于黑暗的夜晚,从不属于人类的餐桌,从古至今,历经五千万年,你能想象的病毒,我有100多种,没有解药的那种,所以,不要招惹我,有多远走多远。

3、我是穿山甲,生活在地下的洞里,孤独的我不是补药,吃了我只能让你不得安全。我的鳞片也没有收藏价值,相反,我收藏了很多寄生虫,它们是弓形虫,

4、我是野兔,不要被我萌萌的样子骗到,虽然我长的可爱,我的病毒传播的也快,你抓不到我,也很难防备我的寄生虫,脑炎原虫,肝毛细线虫,肝片吸虫等,都会伤害你的肠道。

5、
我是果子狸,我是冠状病毒的宿主,我带着病毒快如闪电,你还记不记得曾经非典那年。


6、
我是刺猬,我努力让自己长满了刺,可还是没能躲避成为人类的食物,生存在野外的我,也是寄生虫的移动堡垒,裂头蚴,芽囊原虫,能伤害眼睛大脑等器官。

7、我是野生土拨鼠,我站在山顶大声“啊”,你们全都不理会我的警告,我胖墩墩的身躯,不是你们撸得起的。我土拨鼠是瘟疫之源,寄生虫经常在我这里开会,怕了吗?


其实我们和野味无缘,人类进化的同时,也在驯养一些动物,物竞天择,几千年的驯养,已经足够满足我们的味蕾,以及对营养的摄取。

陈晓卿说,我们不适合吃野味,面对野味,我们没有配得上的舌头。可是为什么某些人对野味的生猛追求,愈演愈烈?

一句话,他们通过吃什么,来向世界炫耀自己是谁!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不要陶醉于我们现在对自然界取得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对人类进行报复”

也许这不能称之为报复,野生动物将疾病带给人类,并不是它们的过错,可能是我们的味蕾越来越无法满足了!

拒绝野味,守护家园


阳光语言矫正师


要教育孩子正确爱动物,首先要让孩子了解动物的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比如狗,它是人类的好朋友,有忠实的一面,同时,它动物的本性,有时会乱咬发狂,所以与它相处时要学会观察和有个度。又比如兔子,它是草食动物,非常可爱,但如果和地它相处时,总把也抱在怀里,不让下地,一天摸来搓去,这样它会死的……不管哪种小动物,了解了才知道如何去爱。


00蔚然00


国庆期间,带着孩子去动物园游玩,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大小动物,孩子近距离接触了动物世界,学习了不少的动物的知识,也对动物也产生了浓浓的兴趣,而一些萌萌的动物更是受小朋友们的喜欢,比如熊猫啊,小松鼠啦,小猴子之类的。

喜欢动物这是一件很有爱心的事情,而且我们也一直在教育孩子要去做一个很有爱心的人,但还是有一些我们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说我们来到长颈鹿馆,不少大人和小朋友们一直在喂食长颈鹿,不顾长颈鹿的感受,尽管它们已经吃饱了,还在给他们嘴里塞树叶。

那么如何教育孩子最正确的爱动物呢,我觉得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第1个方面,正确的引导教育。

比如我上面所举的那个例子,可能好多小朋友还没有饮食过饱的概念及对动物们造成的损害,那么大人们就要及时的给他们灌输这种思想,吃的太饱小动物们也是会难受的。还有大人们要以身作则,很多大人可能是为了讨孩子的欢心,一直在给长颈鹿嘴里塞东西,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太好的示范,加深了孩子对这种非常规操作影响的误判。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这方面的教育。

第2个方面,合适的爱护方式。

小朋友喜欢一个小动物的时候,就想把自己的所有的东西都给他,而且触碰他们的时候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有时候完全没有顾及小动物们的感受。

朋友家养了一只小白兔,孩子们也都喜欢这种可爱的小动物,去抓他毛茸茸的耳朵,但他们去抓的时候,有时候就使劲的去抓住他的脖子,有时候又揪住他的耳朵丢在地板上,这种方式都是不好的,朋友甚至告诉我,她很担心他们把小白兔摔死活着掐死,那这会儿我们就应该要告诉他,你要轻轻的去抚摸它,和它交朋友,因为你不小心会抓住他弄伤的,到时候兔妈妈也会很伤心的,这样他下次的时候就会很注意自己的行为。

第三就是防止孩子们受到伤害。

不是所有的小动物都没有攻击性,有些动物会对孩子们造成伤害,那样就悔之晚矣,我们要告诉孩子们一个正确的识别概念,不要随意去接触它。要告诉他们,多么的危险性。这种小孩儿被动物所伤害的案例也不少了,即使是一些宠物,还是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