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通過疫情明白了什麼?提倡像韓國、日本式的家庭單人份分餐方法會比較好嗎?

小麻雀與貓大王


首先呢先要了解下一家人的具體行程,像我們家就不用分餐 因為兒子和女兒都和我們一直在一起生活,沒和其他人接觸,所以不用。還可以勤儉節約成本。


晴晴小玉


親,您好!非常榮幸回答你的問題。通過疫情我其實想了特別多,以前吧總覺得錢才是最重要的,現在才知道比起錢還有更多的重要的東西,最重要的當然是生命,能夠好好的健康的活著比什麼都重要。看淡很多,和孩子,婆婆相處也緩和很多。親情,愛情都非常重要,大家一起快樂的活著很重要。

說起分餐其實是可以的,就是老一輩可能不太容易接受,我們這輩還是可以接受的,孩子們嘛自然上行下校,也很容易接受。我表妹一家很久以前就是這樣做的,她們家孩子吃飯困難,所以分餐,一人一分,孩子看大人這樣吃自己這樣每天也吃光光,效果還不錯。

這樣做還是有很多好處的,比如大大減少了細菌感染,比如一個小小的感冒都是有可能在筷子夾菜就傳染了,就別說我們現在這麼嚴重的疫情。我看最近外面都有火鍋店都開業了,看著還蠻緊張的,他們就不怕大家一起涮的時候就傳染了嗎?大家吃飯都不會戴口罩,想想都後怕。

就分享這麼多吧,謝謝





更開心姐姐


通過疫情明白了什麼?提倡像韓國、日本式的家庭單人份的分餐方法會比較好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講一個故事。

有一次,參加完食品安全培訓,我有些不相信老師說的道理,想眼見為實。回去後做了一個小試驗。準備了三個小碗,三個小碗中裝有同樣的飯和菜。其中兩個碗,分別用筷子、勺子吃,在這兩個吃過的碗裡,都還剩下一半飯菜,而另外一個碗一點沒動。最後,我把這三個裝有飯菜的碗分別蓋上塑料薄膜密封,放入冰箱保存。24小時以後,觀察這三個碗中的食物變化。結果發現,兩個分別用勺子或筷子吃過飯菜的碗裡,表面開始有少量水出現,而沒動過的那個碗裡的表面沒有變化。48小時後,被吃過的兩個碗裡出的水越來越多,而沒被吃過的那個碗裡,依然變化不大。72小時後,被吃過碗裡的飯菜,已經出現不少水,而沒有被吃過的碗裡的米飯有些發硬,而菜變更軟。到了第六天,三個碗都發出不好的味道。吃過的碗裡的食物已經出現粥樣,且發酸,而沒被吃過的碗裡的飯菜,雖然沒有像前兩個碗那樣稀,但明顯飯菜已經不新鮮了。

從這個小試驗之後,改變了我對吃飯方式上的的一些做法。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將自己需要的食物取出,最好吃完。盤裡如果有剩下,就不要了。如果做的飯菜較多,要乘熱將需要保存的飯菜放入冰箱冷藏。如果第二天不吃,就放進速凍層保存。但無論如何,都不要將飯菜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超過6天。

要不要分餐,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選擇。但無論選擇怎樣的吃飯方式,使用公筷或公用勺子,都沒問題,最重要的是要保證食物是安全衛生的。



美尚品味生活


這次疫情讓我明白,人最大的財富是身體健康,最大的幸福是家庭美滿!

截止到目前,全國累計確診78630人,累計死亡2747例,還有8436例重症患者。這些逝者中,他們有的是醫生,有的是科研工作者,有的是企業家,有的是行政幹部,縱有咱們中華兒女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他們也沒能逃過這次災難。所以,災難面前人人平等。


這次疫情,是人類最深刻的一次集體修行!

它讓我們明白了人類既智慧又無知,既堅強又脆弱;也讓我們明白了世間之大人類小如螻蟻,健康之重我們卻忽略身邊小事。

自從2003年非典疫情發生之後,就有人提出提倡使用公筷就餐。2003年4月,人民網刊登了《從“非典”看提倡使用公筷》的文章,文章指出:“雖然現在還沒有證據表明非典型肺炎病人能通過食物傳播其病原體,但接觸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是可以感染的。因而專家建議共同用餐時,除了要注意用餐環境通風、空氣新鮮外,還推薦市民使用公筷和公匙。”《北京青年報》在2003年的一篇“非典”相關報道中也提到,有研究表明,家庭中如果有乙肝病毒攜帶者時,實行合餐的感染率高達42%,而分餐制的感染率只有17%。


今天,悲劇重演。

更悲劇的是,這次新冠肺炎流行期間,發生多起因聚集性就餐而導致感染的事件。

四川攀枝花:一男子除夕回家,和親友聚餐後6人確診。

南京:一次聚餐,9人參加聚餐,7人相繼發病。並且患者二、三(當時沒有發病)在24日晚又在某飯店參加了另外一場15人的家庭聚餐,後又有3人發病。

安徽:一場同學會6人確診,平均年齡22歲。

······


這次,我們重新認識到“公筷公勺”的重要性。

2月23日,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市文明辦、市衛健委、市健康促進中心聯合向全體市民發出倡議:無論是在飯店還是在家就餐,都要為每一道菜加公筷公勺,飯店更要主動提供公筷公勺。<strong>

隨後,首批100家“上海市文明餐廳”承諾:做到根據用餐人數、菜品數量配備相應的公筷公勺,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在有條件的餐廳為客人提供分餐分食制;倡導家庭聚餐“一菜一筷,一湯一勺”;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習慣。


在這樣的宣傳倡導之下會讓這一生活方式推廣開來嗎?

上海市疾控中心危害監控所食品安全科主任劉宏表示,公筷公勺最大的好處是能減少交叉感染、減少病從口入。但是,部分老百姓卻難以理解。老祖宗幾千年傳下來的就餐習慣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改變的。在實際就餐時,對於使用公筷公勺,年紀大的人不理解,年輕人不好意思提,而且說不定菜夾著夾著就忘了。此外,家庭主婦們也犯嘀咕:這得多洗好多雙筷子。還有市民表示,分餐的方法比使用公勺公筷更好。


我們常說任何事都要是民心所向,面對就餐時使用“公勺公筷”的倡議,你是如何想的呢?歡迎大家在下面評論。

我是鄒智明,頭條主頁有更多教育乾貨,歡迎大家關注!


鄒智明微課堂


通過疫情明白了什麼?一場疫情讓我更明白健康的重要性,真正的富有是擁有健康的體質。

一場疫情告訴我們,最好的特效藥是增強免疫力。平時多鍛鍊身體,均衡飲食,不吃野味,不吃野味,不吃野味!

關於是否該提倡像日韓一樣份餐而食,每個國家不一樣,我們國家講究團圓,熱鬧,親情,如果一大家子人同在一桌吃飯,結果卻是各自只顧著低頭刨食自己碗裡的食物,沒了那種對菜餚的“搶食兒”和憧憬,就好像一個生命少了靈魂一樣,也失去了和諧的氛圍,少了一份熱鬧。如果擔心不衛生 可以用公筷公勺。再說了,分餐的國外也不見得沒有其它疫情,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瑞瑞麻麻





小麻雀與貓大王


那你通過李剛的兒子是不是也覺得美國持槍比較適合中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2116dce1c95496eab318f95c65ab91f\

首彩之行政總廚鉑哥


明白了一個道理:不作死就不會死。

家庭分餐制我不喜歡,如果說這樣更衛生,但和一家人其樂融融相比,我寧願不要。

中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餐飲文化,一家人坐在一起,邊吃邊聊,時不時的開個玩笑,熱熱鬧鬧,挺開心。現在生活節湊快,一家人聚餐的機會本來就少,如果再分餐吃飯,更加不近人情。

所以我認為家庭分餐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茅草驛站


通過出土的食器和傳世古畫《韓熙載夜宴圖》等文物分析,我國古代至少宋以前,都是分餐的。

到了宋代,飯館酒肆原來越多,菜品不斷髮展,分餐已經不能滿足人們一次品嚐多種菜品的願望了,就出現了合餐。

其實,合餐也可以使用公勺公筷,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疾病的傳播。





痴吾褚的家庭料理


分餐制確實可以避免一些疾病的交叉傳染。

先分析下分餐制的優點吧

首先,每人吃的東西都完全一致,不會因為有些菜離自己遠夠不到,或者別人吃的多自己沒吃到這種事煩惱。

第二,分餐制可以避免在一盤菜中夾菜產生筷子打架等尷尬情況。

第三,筷子夾菜時難免會有病毒細菌的傳播,分餐制可以有效避免病毒傳播。

當然分餐制也會有些弊端

第一,缺少大家一起熱鬧吃飯,夾菜的氛圍,飯桌文化會降低不少。

其次,分餐制也不好把握各個用餐人的飲食習慣和喜好,比如蘸料的多少,有些人會有偏食情況會刻意不去吃某一個菜。

最後,分餐制還需要後面有個服務員或者廚房專門去分配每人的菜份。從餐廳運營角度來說成本也增加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