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艺评|戴墨镜登台,王羽佳真的做错了吗?

最近,著名钢琴演奏家王羽佳惹上了“麻烦”。

2月21日晚,王羽佳独奏巡演来到了加拿大温哥华。作为当代与郎朗齐名的中国青年钢琴家,王羽佳的这场音乐会本该是备受期待的,但古典音乐网站Slipped Disc很快发文表示,她玩过火了,失望的观众中还包括维多利亚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指挥家塔尼娅·米勒,Slipped Disc的文章引用了她的文字来还原现场的情况:

“王羽佳戴着墨镜出现在舞台上,径直走向钢琴,快速鞠躬并开始演奏,没有向观众致意,我觉得很奇怪。有些观众笑了,他们觉得这是王羽佳是扮酷故意为之。但在接下来演奏每一首曲目时,她都站起身,不带任何微笑地迅速鞠躬。离开舞台时,她的肢体语言清晰地表明,她就是在冷落观众。大家鼓掌希望她继续演奏,她拒绝了。现场效果很让人震惊。”

艺评|戴墨镜登台,王羽佳真的做错了吗?

温哥华音乐会现场

塔尼娅·米勒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我后来听说,她在入境加拿大时遇到了麻烦,但她不该忘记,音乐是最宝贵的财富,有能力把音乐分享给他人的人应该对此感到荣耀和庆幸。你的观众是无辜的,为了这场早已售罄的音乐会,他们中有些人戴着口罩,冒着潜在的新冠病毒风险,只为亲耳聆听你的表演,感受你的才华,结果却遭受了你的抗拒和冷落,而艺术家理应展现的是音乐的美丽、快乐与人性的光辉。”

消息迅速发酵,有的乐迷指责王羽佳在音乐会上表现粗鲁,没有给予观众应有的尊重。还有人激烈地表示,王羽佳不过是在博眼球罢了,这次戴着墨镜上台,下次又该打扮成什么样?

王羽佳之所以招致诸多非议,很大程度上在于,她冲击了人们关于一场古典音乐会的想象。通常来说,古典音乐会总是优雅的,拥有各种各样的观演礼仪,远不像演唱会那么自由。

艺评|戴墨镜登台,王羽佳真的做错了吗?

王羽佳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王小京摄)

但王羽佳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这也是许多乐迷反驳塔尼娅·米勒的原因,他们认为后者并不了解王羽佳。别人都穿端庄的长裙,她偏爱穿得热烈火辣;别人的鞠躬总是优雅缓慢的,她就是喜欢90度的快速鞠躬。今年二月,王羽佳还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演出:她扮成克隆人,躺在箱子里被另外两名男演员抬上舞台。从箱子里钻出后,王羽佳像机器人一样走路和弹琴,还唱起了饶舌歌。这场表演争议不断。

王羽佳随后又开启了独奏巡演,安排曲目时,她大胆地将巴赫、勃拉姆斯、肖邦等不同时期的作曲家糅合在一起。虽然节目单标出了全部作品,但按什么顺序演奏,全要看王羽佳的即兴发挥,以至于现场不少观众听得如堕云中。去年接受采访时,王羽佳就大胆地表示,她不愿做一个被曲目裹挟的奴隶。总而言之,在古典音乐界,王羽佳绝对是一个“出格”的天才。

但风波不断发展,王羽佳不得不在社交平台上予以回应,并解释了前因后果:“到达温哥华国际机场后,我被扣押了超过一个小时,并且遭到了尖锐的询问,这让我觉得很受羞辱,也倍觉沮丧。等离开时,我已经没有什么时间赶去演出地点了。音乐会即将开始,因为哭过,我的眼睛仍然明显红肿。我还处在震惊和伤害当中,但我决定不取消音乐会,我不想让观众们失望,我的老师加里·格拉夫曼也在看我的演奏。”王羽佳表示,当时她的主要心思都放在了怎么弹好这场音乐会上,因此没准备好对观众们说些什么,戴墨镜也是她当时唯一能想到的解决办法,“我绝对没有不尊重观众的意思。”

艺评|戴墨镜登台,王羽佳真的做错了吗?

王羽佳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孙楠摄)

王羽佳的这番剖白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谅解,其中也包括塔尼娅·米勒。米勒很快发文致歉,但质疑王羽佳的临场表现不够专业的声音依旧存在:既然的确遇到了意外情况,就该直接把音乐会取消,而不是把如此不专业的一面展露给观众。如果选择登台,就要调整好心态。

其实,我们还是不要对艺术家过于求全责备了。开场前几个小时临时取消这场备受关注的音乐会,多少观众的行程会被彻底打乱?也许那个时候,大家会比现在更加愤怒。王羽佳自己也明确写道,不愿让那么多观众“失望”,白等一场。她的应变处理的确有不够周到的地方,如果在现场及时给出两句解释,可能就会完全避免这场风波。但事出突然,“扣押”和“审问”带给她的冲击,远不是我们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非当事人能够想象的。艺术家固然应该将最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但他们到底也不是机器人,一句轻飘飘的“调整好心态”不能立刻就让他们“满血复活”。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绪起伏,也正是因为各自的心绪、经历和对乐曲的理解不同,同一部作品,才会被演奏者们演绎出不一样的版本和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