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摧殘人性的印度童婚,女孩10歲就要嫁人,為何屢禁不止?

ipgks


印度文化有奇葩的一面,也有拷問人性的一面,據說在印度這個古老的宗教信仰國度,存在一種“童婚”現象,其指的是當地的女孩子剛長滿十歲就得嫁人,不管女方是否願意都得按照習俗進行童婚。

而這一種非人的惡俗,為什麼會在印度屢禁不止呢?

縱觀世界各國的法定結婚年齡,大部分都不低於15歲,中國一般為女生20歲,男生22歲,不過也有晚婚一族,相對來說結婚比較自由。而印度則不然,一些當地惡俗不僅要你結婚,還把女孩子的結婚年齡規定在滿10歲。

雖然,印度早在一九四九年就出臺相關的法定結婚制度,裡面規定了印度女子可以滿16歲才結婚,男子需滿18歲,不然就是早婚。後來,印度發展到七十年代的時候,又再一次修改婚姻法定年齡,設置女生需滿18歲,男子滿21歲,但這些修改都禁止不了印度民間的童婚現象。

對於童婚,印度官方較為頭疼,為了禁止此等傳統糟糠行為還專門制定相關法規,公佈規定犯是參與童婚人士,輕則罰款一千盧比,重則判處三個月以上的監刑。然而,此法規在力度上不被人看好,畢竟結婚乃人生大事,特別是一些老舊思想的印度百姓,就算你罰他坐三個月,自己娶到了一個妙齡媳婦也是值得的。

尤其是印度的一些較為偏闢的山村,由於山高皇上遠的,童婚行為更是屢禁不止,當地通童婚的村民幾乎習以為常,且從不理會印度制定出來的法定結婚年齡。記得之前由印度曝光的童婚事情,在當地即將舉行阿卡帝節日的時候,拉賈斯坦邦的瑪爾瓦區就趁著過節,就大張旗鼓的給10000個滿10歲的孩子的籌辦童婚儀式,當地人還十分的開心。此事情曝光後,媒體很快了解到拉賈斯坦邦早以淪為一個童婚頻繁的地方,並且官方一直屢禁不止。

如今印度跟著國際潮流邁入了新時代,為何某些地方還存在童婚惡俗呢?典型代表拉賈斯坦邦的一位官員博哈里亞表示,這種童婚行為雖違反了印度法規,但卻符合了我們印度傳統的習俗。看來該官員心底裡也是默認允許搞童婚的,既然連當地官員都持有這種觀念,想必印度的“童婚”思想早已經在很多人心裡根深蒂固,想要完全徹除並非一天兩天之事。

原來習俗由來已久,在古代印度的一些宗教宗旨裡,適齡結婚的女孩子一般被叫做“納格尼卡”。不過這個稱呼也有多種含義,據印度《家庭經》描述,該稱呼是指未成年的女孩子,到了《女神論集》裡,就指的更加幼小,稱“納格坭卡”就是還沒懂得自己穿衣服的玩泥沙小女孩。然而總體來說,納格尼卡都屬於未成年或者更幼小的女孩,所以從那時候起,印度宗教就對這些“納格尼卡”指定了結婚年齡。

古印度的一本《僧爾德錄》寫道:“八歲通婚最為吉利”,看來那時更誇張,未滿10歲,才8歲的女孩子就被建議去結婚了。而《阿希沃拉衍家庭經》裡表示的比較模糊,稱女子一定要趕在月經出現之前嫁人,可見其程度多慘重。

另外,在印度傳統的婚娶觀念中,若是誰家的女兒在十歲之際還沒有嫁出去,那麼她的爸爸媽媽兄弟姐妹就會受到殘酷的厄運。自古以來,印度宗教都在教導信徒們要儘早進行“童婚”,而印度又是一個十分信仰宗教的國度,因此在這些觀念的影響下,印度童婚依舊屢禁不止。


貓眼觀史


因為窮呀!十歲不叫嫁女兒,叫”賣“女兒

將女孩子早早的送到別人家有好處,既能節省家裡的開支,還能拿到一筆嫁妝,增加家庭的存款。

以前問我外婆為什麼他們年輕的時候,明明沒有什麼錢還要生那麼多的小孩,我以為外婆會告訴我”養兒防老“”多子多福“這樣愚不可及的答案,結果我外婆和我說:”因為那會兒窮,沒有錢進行避孕措施“。一個”窮“就是如此直觀的影響著人的方方面面。


揚州百城招聘


幾歲就嫁人,12、13歲當母親,是不是很恐怖、很聳人聽聞?然而這種情況在印度的農村地區,至今仍還普遍存在。


童婚制度在印度已流傳了幾千年,雖然在英國殖民時期及印度獨立以後,當局都曾出臺過法律予以廢止,但收效甚微。

這種摧殘人性的陋習,為什麼在21世紀的印度還大受歡迎,甚至連立法也杜絕不了呢?究其原因主要有四點。

一、根深蒂固的宗教思想。印度人大部分都信奉印度教,而印度教的古老法典均提倡女孩在月事之前結婚,因為這樣父母去世後可以昇天,來世可以改變卑微的命運。

並且按印度教教義,新娘的年齡為新郎的三分之一左右,會成就一段美滿婚姻。男性一般15歲左右就通曉人事,老婆可不就才幾歲而已。


二、印度人有非常濃厚的“處女情結”,人們擔心月事之後會出現不純潔現象,於是就早早為兒子張羅婚事。

對於女孩而言,如果年紀稍大還未訂婚,那將很難再嫁出去。因而很多父母在女兒還在吃奶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操心她的婚事。不過在月事之前僅是訂婚,真正過門一般在12歲左右。

三、早婚可以節省嫁妝。印度女人的地位非常低,低種姓女人簡直沒有地位,只是一個幹活、生育的機器。

結婚後遭受家暴、甚至叔伯兄弟的欺凌,都是常有現象。為了讓女兒到婆家不至冷眼相待,父母不得不配上一份豐厚的嫁妝,至於彩禮在印度是沒有這個詞的。


而印度教義是鼓勵早婚的,因而按照習俗,早婚的嫁妝一般只需正常彩禮的1/4。

低種姓大多都是窮苦百姓,豐厚嫁妝實在掏不起,所以為了節省一點錢,才不得不將女兒早早嫁出去。我國為了娶媳婦而發愁,印度為嫁女兒而操心,其實出發點都是為了兒女。

四、執法不嚴。雖然印度制定了廢止早婚的法律,但形同虛設。因為早婚主要是宗教思想與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造成的。

如果真想解放婦女,必須打破傳統枷鎖。但印度教、種姓制度的創立者、幾千年來的統治者都是高種姓,誰會為了女人地位而損害自己的利益呢?因此印度早婚現象是個難解的局。



花木童說史


10歲就嫁人,為何最大民主國家印度的童婚屢禁不止?

四五歲就嫁人,最大民主國家印度的人權悲劇絕非童婚,而是這個

在印度,最惡毒的詛咒不是讓你下輩子投胎到畜生道,而是讓你做女人。為什麼呢?因為印度的女人地位極其低下,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很多印度農村,慘無人道的童婚制度依然很流行。

摧殘人性的童婚,絕非10歲就嫁人那麼簡單

在印度,到底最小的新娘是多小?恐怕超出你的想象。據報道,2013年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南部100多英里的村莊,一名只有7歲的新娘巴沙妮跨過新郎家裡的門檻,成了一名8歲男孩的妻子。當巴莎妮想要解開面紗呼吸新鮮空氣時,被奶奶阻止了,奶奶告訴她"絕對不可以在長輩面前暴露面目。"

事實上,印度的童婚不是孤立現象,而是流行數千年的"文化傳統"。其實早在1929年,印度的英國殖民地當局就通過一條法律,要求女子最低結婚年齡是14歲。到印度獨立後,女子最低結婚年齡提高到18歲,搭1978年,更是把結婚年齡提高到了21歲。可是,在強大的傳統勢力夏,法律的規定簡直就是笑話。

甚至在印度西北部的拉賈斯坦邦,為了讓女孩子越來越糟嫁出去,還有專門的阿卡蒂節,每次都有上萬名兒童結婚。阿卡蒂節上, , 可以看到大人們帶著 " 小新娘" 和 " 小新 郎" 在牛車 裡或列 隊徒步而行。 去結婚的兒童們 , 有的睡在母親懷裡 , 有的坐在父 母膝上 ,他們東張西望 , 根本不知道發生 了什麼事情。有的兒童,可能還不會走路,就坐在托盤上嫁給了別人。

為什麼印度會流行童婚?總結起來有5點:

1,印度教是提倡童婚。《摩奴法典》 明確寫道: " 30歲 的男人應 同 1 2 歲的幼女結婚 , 2 4 歲的男子應同 8歲的幼女結婚 。 " 甚至,印度教很多教徒堅定認為,必須讓女孩在初潮(通常12歲)來臨前嫁人,否則女孩的父母都有可能墮入地獄。

2,童婚意味著更加節省。印度出嫁的女孩,不僅得不到彩禮,反而會付出一筆價值不菲的嫁妝。根據印度規矩,女孩需要提供的嫁妝於女孩的年齡和體重成正比。所以,女方父母為了節省嫁妝,希望早點結婚,而男孩父母也為了早點給孩子定下終身大事,避免將來打光棍,也非常熱衷於給孩子早娶。據說,在印度的阿卡蒂節上舉行兒童集體婚禮,可以給每一家省下至少2萬盧比的開支。

3,家庭觀念促使童婚。印度教中有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的說法,早生孩子家庭中的長者來說意味著養老的保障。女子在12歲前結婚,可以促使她在初潮來臨擁有生育能力後第一時間為家庭生下孩子。有很多的印度老太太,逼著自己只有十幾歲的曾孫結婚,就是因為她想在臨死前看到自己的曾孫子。

4,印度人也有貞節觀念。在印度,女子極有可能遭遇強J,田野裡放牧、坐公交車、獨自一人走在野路上,都有可能衝出來一夥光棍漢為他提供免費種子。被打了排子炮的女子,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嫁妝才能嫁出去,還只能嫁給老光棍或艾滋病患者,或者說只能用自焚保持家族的清白。所以,讓女孩早點嫁出去,也算是規避強J的有效辦法。

5,印度政府基本沒有行政能力。印度有13億人口,可是印度的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卻缺少管理龐大國家的經驗。在印度並沒有完備的結婚登記制度,大部分的婚姻實際上並不需要通過政府來領取結婚證,印度民眾也不期待腐敗無能的政府來保護自己的婚姻權利。所以,當大規模的兒童集體婚禮舉行時,印度政府既不可能提前知道,更沒能力及時制止。

雖然印度被美國多名總統誇做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但印度依然在流行著摧殘人性的童婚。其實不僅僅是童婚,印度從文化到傳統習俗上對女性的摧殘從未停止。印度最殘忍的婚姻制度不是童婚,而是薩提製度。薩提製度認為,丈夫的早死是因為妻子的原因,所以當丈夫的屍體在火葬時,寡婦應該坐在柴堆上一起燒死。所以薩提製度也被人直接稱作是"寡婦自焚"。

印度人權狀況如此惡劣,但我們卻從沒聽到美國等國去譴責印度的政府的不作為,反而是菲律賓禁毒、俄羅斯反腐成了西方國家人權攻擊的主要對象,不得不說,這個世界太可怕了。


歷史知事


印度童婚是印度的一種婚姻習俗,其實也是一種陋習,在印度已經流傳了幾千年。

例如,成書於吠陀時代(公元前1500年至前700年)的《摩奴法典》就明確寫到:

“30歲的男子應同12歲的幼女結婚,24歲的男子應同8歲的幼女結婚”。


時至今日,印度農村仍盛行童婚。例如,根據印度在2005年至2006年進行的一項全國家庭健康調查顯示,印度有22.6%的女性在16歲之前結婚,有44.5%的女性在十六七歲結婚,而13歲前結婚的女性也有2.6%。


再比如,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印度偏遠地區的結婚旺季,印度有數百個地方都在舉行大型的兒童集體婚姻,而結婚的新娘,大部分年紀都很小,有的新娘甚至還不會走路。例如,2014年6月23日,印度攝影師尚卡爾·普里就在印度吉申格爾鄉村地區秘密拍到一場兒童集體婚禮,參與婚禮的孩子大概有二三十個,其中最小的新娘年僅7歲。

而印度也曾多次明文禁止,在1929年,英國殖民當局曾頒佈禁止童婚的法律,規定18歲以下的男子和14歲以下的女子不準結婚。

1949年,印度獨立後,又頒佈法律,將男女結婚的最小年齡提高至18歲和15歲,1978年再次將結婚的底線提高到21歲和18歲。但目前童婚現象在印度依舊非常普遍,這就讓人產生了疑問:印度童婚為何屢禁不止?


第一,童婚是印度教義所提倡的,而大部分印度人都信仰印度教,在印度教教義中曾提到一點,說讓女孩子在發育前結婚,其父母在死後就可以昇天。而在印度的一些偏遠地區,這種宗教思想仍根深蒂固,因此,印度偏遠山區的童婚現象就十分普遍。



第二,早婚可以節省嫁妝。

在印度,低種姓的女性基本沒啥地位,只是一個幹活和生育工具,結婚後遭家暴和欺凌都是比較常見的。而為了讓自己的女兒能在婆家得到好的對待,其父母就不得不送上一份豐厚的嫁妝。但按照印度傳統的習俗,早婚的嫁妝只需正常嫁妝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說,印度童婚屢禁不止其實有著很深的現實因素,而說到底還是因為貧窮。



第三,“違法”的成本太低。

雖說印度政府在法律中規定了男女結婚的最小年齡,但執法不嚴,對違法者只是處以15天的拘役和1000盧比(約合人民幣98元)的罰款。這樣的處罰力度,註定了該條法律缺少應有的威懾力,自然就得不到落實。


第四,現在印度還沒有法律形式上的結婚登記制度,而童婚可以通過隱瞞新娘的年齡或者直接在暗地裡舉行結婚儀式。


總之,因為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目前童婚在印度依舊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


金兔歷史


在印度,罵人最狠的一句話不是問候別人家的先人,而是“祝福”對方生個女兒。

印度的重男輕女到了幾乎無可救藥的地步,再加上“要命的嫁妝陋習”,導致女孩子尤其是中低種姓的女孩子特別沒地位。

之前,阿米爾汗曾經在採訪中表示:每年印度至少有100萬女嬰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已經被流產,而即使她們僥倖生了下來,她們中有相當一部分會被直接溺死。

至於女孩10歲嫁人,這個其實很好理解,減輕家庭負擔啊。

在印度,女孩子要嫁人,必須準備一筆豐厚的嫁妝,嫁妝越多,以後女孩子在夫家的地位就越高,如果嫁妝給的少,這在以前的印度,新娘搞不好會被丈夫燒死。

不過,如果女孩子嫁的早的話,那孃家就不需要出多少嫁妝了,出嫁年齡越低,所需的嫁妝就越少。

所以,很多印度小女孩,七八歲就嫁出去了,這時候家裡甚至不需要承擔什麼嫁妝了,而且,還能省一張吃飯的嘴,這對於貧苦家庭來說,是很重要的。

所以,想要杜絕這種童婚現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那些高種姓人家的女孩子,就能過的“不食人間煙火”般的逍遙愜意,印度的一切傳統習俗和她們是絕緣的。

在高種姓社會,婚姻更是兩個家族的聯合,所以,不管男孩女孩,都是很重要的,底層社會那種極端的重男輕女現象在高種姓人群裡是不存在的。

高種姓家的女孩子,從小就按照精英的標準去培養,過著人上人的生活,雖然婚姻大多還是父母之命,但也是門當戶對的,嫁妝也是相當豐厚的。

當然,高種姓人家未必看重這個嫁妝,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家族的聯合和社會資源的整合。

而數以億計的底層民眾,在印度的底層社會里,過著相當苦命的生活。

不光生活不易,這些底層女孩子,還特別容易遭到侵害。

前段時間,《2018對女性最危險的10個國家》榜單出爐,印度不出意外“榮登”榜首。

2012年那場震驚世界的公交車輪J致死案,女大學生被活活虐待而死,而在新德里,天天都會發生至少一起惡性性侵案。

面對惡性膨脹的性侵案,很多印度男人表示:女性穿著暴露,就活該被強X。

在印度,如果你殺了一頭牛,那你幾乎就死定了,很多人會追著你想弄死你,而印度女子在遭到侵害後,幾乎得不到司法的救援。

警察們在接到相關報警後,基本上都是一副“懶洋洋”的處理方式,一件性侵案件的審理過程,經常要拖沓十幾年的時間,受害人和加害人有時都不一定在這個世界上了。

更可怕的是,之前有多次當受害者衣衫破爛地帶著破碎的心前往警察局報案後,警察局的警察竟然把受害者再次強暴來演示“案發現場”。

就這麼的,很多案件就不了了之,很多罪犯也至始至終沒能被繩之以法,得以逍遙法外,繼續禍害世間。

印度有一個首席部長奧姆·普拉卡什·喬塔拉對此曾表示:她們應該在16歲結婚,這樣丈夫就能滿足她們的性需求。她們就不會亂跑了。”


雲中史記


童婚,顧名思義,就是在女性還是兒童時期就要進行婚嫁,也是印度一種比較古老的習俗。童婚其實對於女性的摧殘挺大的,女性在身體未完全發育的時候結婚,發生性生活,直至懷孕,會讓女生的身體承受巨大的壓力,也加大了女性分娩的危險。

童婚在印度是一件常事,但既然現代社會已經意識到童婚的危害,那麼印度為什麼還盛行童婚呢?

1.與古老的習俗有關

童婚在印度流傳前年,在人們潛意識的思想中,女孩子過早的嫁人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家庭都是有好處的。很多印度家庭認為:女孩子早點嫁人有利於減輕家人的負擔,而且印度重男輕女的現象比較嚴重,女孩子遠遠沒有男孩子那麼受重視。

2.社會混亂,強姦事件時有發生

相信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印度又名的公交車輪姦案。根據調查,在2016年,每13分鐘就有一名印度女性被強姦,所以在印度,女性的安全是沒有辦法得到保障的,強姦和輪姦事件時有發生,很多父母為了保護女生的貞潔,就想要把女孩子早早的嫁人,避免她在結婚之前遭受到不法之徒的強暴,這也是印度盛行童婚的原因之一。

3.經濟發展狀況差

在印度的許多農民看來,給孩子舉行童婚比較省錢。比如說,女孩越小,男方要的嫁妝就越少;而男孩越小,舉行儀式的費用也越少。據說,相比舉行成人婚禮,舉行童婚的結婚儀式每人至少可以省掉兩萬盧比(合三千元人民幣)。因此,許多經濟困難的家庭希望早日讓未成年的子女結婚。

4.宗教影響

印度是一個宗教大國,有一些印度教教徒認為:如果在自己去世的時候,身邊能夠有兒子和孫子陪伴,那麼自己的靈魂將會得到救贖,原因是已經經歷了生兒育女的痛苦,死後不需要再去受罪了。所以部分印度教教徒認為,應該讓孩子早點結婚,最好能夠來一個四世同堂。


逆齡公社


五月,春天的花開得正豔,拉賈斯坦邦的瑪爾瓦爾地區,很多個孩子穿著紅裝,有的十歲出頭,有的八九歲,還有的六七歲。

看著大人們嚴肅的表情,孩子們想笑,卻又不敢笑。其實,孩子們哪裡知道,就是在那一刻,他們的一生可能就註定了。

這個場面,是印度邊遠山區的一個童婚現場。

為什麼印度政府口口聲聲喊著民主,時時向西方國家學習“人權”,而印度的“童婚現象”屢禁不止呢?

印度的童婚屢禁不止,有著古老典籍的支撐

誰都知道,孩子太小結婚沒什麼好處,但印度有些地區的大人卻依然故我,這裡有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古老的典籍支撐。


印度《摩奴法典》 中明確寫道:“30歲的男人應同12歲的幼女結婚 ,24歲的男子應同8歲的幼女結婚。”啥意思?男人可以比女孩大18歲結婚。這真的是對男人的縱容,也是對女孩的殘忍。

不僅在《摩奴法典》中描述了童婚現象,在史詩《摩訶婆羅多》中也多處記載了童婚的習俗 。更誇張的是,在《梵天往世書》中甚至提到幼女4歲以後就可以結婚了。

印度的女孩子童婚完了之後,也不是馬上到夫家,畢竟太小。這時候會繼續呆在父母家裡。當女孩子的年齡達到十歲以上,在十一二歲時,就可以到夫家了。

從此,女孩的命運如何,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印度童婚屢禁不止,和大人的迷信也有關係

其實,印度政府有自己的明文規定,1929年英國在的時候,提出了禁止童婚的法律,要求男女最低結婚年齡是18和14歲,但沒有執行下去,來自各土邦的阻力太大。

1949年,印度獨立了,再一次提出禁止童婚,並把結婚年齡定到了男18歲、女15歲,但執行的還是不徹底。

1978年,印度再次調整適婚年齡,將男孩結婚年齡定到了21歲,女孩定到了18歲,但執行的依然不徹底。城市當中的高種姓人群,執行沒問題,一般的城市和離城市較近的農村也沒問題,但是那些遙遠的土邦,那些遙遠的農村,根本不當回事。為什麼這樣呢?

從典籍上來說,有一種說法是,在女孩發育前,結了婚,大人就可以死後昇天。這個理由太強了,一代一代傳下來。話說,誰不想死後昇天呢?誰都想,於是,那些女孩就糟了秧。

雖然印度的法律在倡導適齡結婚,但印度人受迷信的影響,對法律毫無敬畏。

印度童婚屢禁不止,和錢也有關係

印度有一個傳統習俗,那就是女孩結婚年齡越大,賠的嫁妝就一定更多。所以,童婚是廉價的,可以大大省錢的。

這事情影響太大,試問誰不想少掏錢?所以說,從經濟的角度看,印度的童婚成本更低,費用更省,這導致印度的童婚屢禁不止。

只是人們總是忽略,錢相比自己家孩子的幸福,哪個更重要呢?

也許,有些印度人這筆帳也能算得過來,但是習俗的影響力太大了,讓印度人深受其害。

印度的童婚更多存在邊遠山區,以及低種姓人那裡

邊遠山區,意味著兩個字“落後”。低種姓,意味著對迷信更加熱衷。

當人又落後,又迷信時,更相信典籍記載,而更忽略法律。那些土邦,本來就儼然一個個的小王國,印度政府管理起來本來就難,何況面對傳統習俗,土邦管理者們,更是睜一隻閉一隻眼。

高種姓當中,童婚基本沒有,非常稀少。而高種姓人當中,關於嫁妝,也不是過於嚴苛要求,因為他們更挑對方的家世,更注重門當戶對。

綜合來說,印度童婚屢禁不止的原因是:一是有典籍支撐,二是印度人太過迷信,三是童婚省錢,四是大多在邊遠山區。


藍風破曉


曾熱爆銀幕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用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訓練兩個女兒成為印度乃至世界摔跤冠軍的真實故事,突破印度種姓壓力,突破印度宗教壓力,告訴印度千千萬萬女性,可以通過自己努力還可以這樣活著。

《摔跤吧,爸爸》之所以成為印度最成功勵志電影,因為印度多數女性至今還飽受童婚制摧殘,甚至最小的新娘只有十個月。

其實印度早就有意改變童婚陋習。1929年,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就已將結婚年齡提高到十四五歲。而印度獨立後,更進一步禁止童婚,1978年再次將結婚年齡提高到男性21歲,女性18歲。但童婚陋習在印度偏遠地區仍屢禁不止,究其原因還是印度種姓宗教制度與經濟因素作祟吧。

首先,印度人多是印度教虔誠教民,而童婚制恰恰是印度古典教義所倡導。

有人曾推測印度童婚制起源於吠陀時期,因為印度諸多古典教義中,都闡述了在女孩代表生理成熟的月經前出嫁,女孩父母逝後就能進入天堂。

甚至還有些古典教義,認為新娘年齡是新郎年齡三分之一最佳。就如《摩奴法典》 明確寫道:“24歲的男子應同8歲的幼女結婚。如果是同種姓,8歲以下亦可結婚”。

諸如此類印度教古典教義,早已在印度國民心中形成根深蒂固觀念,就如拉賈斯坦邦的阿卡蒂節就專為集體童婚而設。

印度擁有嚴格種姓制度,貧賤低種姓人缺乏接受教育機會,普遍文化素養較低。雖然印度政府明令禁止童婚,可在低種姓人看來,宗教教義高於國家制度。

更何況印度並未把婚姻登記制度,形成正式法律條文,低種姓人只要隱瞞新娘年齡,或是偷偷舉辦儀式就可以完成童婚,既便被發現也不會得到嚴懲。

由此可見,印度低種姓父母一生困頓,於是夢想按印度教義將女兒早嫁,以便自己逝後入天堂,也能享受一下高貴生活。我們責怪印度低種姓父母自私,其實人應生而平等,他們亦是印度種姓宗教制度犧牲品。

其次,印度與我國婚禮習俗不同。印度人嫁女不僅得不到男方禮金,還要準備豐厚嫁妝,以提高女兒在夫家地位。

豐厚嫁妝對於高種姓貴族來說是九牛一毛,甚至有時他們無需準備嫁妝,也能將女兒嫁入豪門,因為其雄厚家世背景就是女兒無形嫁妝。

印度高種姓貴族女孩,自幼就錦衣玉食接受高等教育,從未有早婚的恐懼,只等著嫁入豪門安享榮華,並通過聯姻將夫家孃家捆綁抬高身份。

而豐厚嫁妝對於貧賤低種姓人家來說,就是無法承受之重,由此許多印度女嬰出生後被溺死的現象屢見不鮮。

雖有些低種姓家庭未將女兒溺死,可為了減少嫁妝費用,就儘量將女兒早早嫁出。因為印度盛行新娘年齡越小嫁妝越少,如果是扎堆舉行婚禮,嫁妝可以再減。

這就可以理解拉賈斯坦邦阿卡蒂節,為何至今仍有幾千對新人舉行集體童婚了,甚至有的新娘還被母親抱在懷中吃奶,只得被放入托盤中舉行結婚儀式。當然這麼小新娘婚後還是各回各家,由孃家撫養到10歲左右,才被送到夫家圓房。

這些印度女性,自此就開始了被丈夫欺凌的悲慘生活,不僅要對丈夫言聽計從,還要做各種粗重農活,甚至被剝奪了任何外出娛樂的機會。如果丈夫早逝,那麼印度妻子為保持忠貞只能做寡婦,甚至還為丈夫殉身而死。

綜上所述,印度童婚制悲慘命運只針對低種姓女性而已,如今印度偏遠農村的童婚現象屢禁不止。

雖然印度政府已有意完善婚姻登記制度,可如果不從根本改變種姓宗教理念,不改善低種姓家庭經濟教育窘況,仍無法徹底消除童婚陋習。

可見印度想消除童婚現象,並非完善制度那麼簡單,確實任重而道遠啊。


歲月靜好一世晴天


童婚制度在印度流傳了幾千年了,十歲甚至不足十歲的女孩就嫁人,這在如今的印度農村依然存在,並且這種習俗在印度農村人心中根深蒂固。


童婚的殘忍之處就在於,在女性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她們就要成為別人的老婆了。她們不會有享受青春樂趣的機會,就要為夫家生子,做各種繁重的家務,甚至有些還遭遇家暴,成為任夫家擺佈的玩偶。

而女孩是沒有拒絕的權利的,一切都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決定。而她的丈夫,可能年輕比她還小,也有可能是一個老頭子。當然,女孩也不是隨便嫁的,對方必須是同種姓或者高種姓的人。說白了,每一個人都有他特定的婚姻對象,不可跨越種姓結婚,特別是男性不可娶比自己種姓高的女子,因為這種“逆婚”是不被允許的。

其實在英國殖民時期,英國人就取消了童婚制度,而且在印度獨立之後也提高了男女結婚的年齡,但是這種現象依然十分普遍存在。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印度人十分重視嫁妝,女方嫁給男方,男人不但可以隨便索要嫁妝,甚至在結婚之後還可以繼續索要。而這筆嫁妝一般都比較多,而且是女孩年齡越大就越多,這讓大多數貧困的家庭無法承擔,於是就選擇將女孩還很小的時候就嫁人,因為這樣需要支付的嫁妝就要少得多。

比如說女孩在十歲前結婚只需要給5000盧比的嫁妝,而等她年紀再大一點,可能就需要2萬盧比了。這也是印度人不喜歡生女孩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認為女孩生下來就是為了攫取父母的家產。

印度人眼裡有多容不下女兒呢,當地有一句話來形容:女孩就像父母胃裡的火球,只有在她們結婚後將她們送走,父母才能正常呼吸!

第二,印度人信仰印度教,而且十分虔誠。印度教的教義裡面有說過,女孩必須在有月事之前結婚,因為這樣她的父母就能擺脫卑微,得到昇天的機會。

而且更可笑的是,印度教還說,如果女方年齡是男方年齡的1/3,則雙方會成就美好的姻緣,所以男孩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可以迎娶只有五六歲的女孩。


在印度人的眼裡,還有多子多福的美好願景,他們渴望四世同堂和五世同堂,所以更希望娶年紀小的女孩,這樣生育越早就越容易實現自己的願望。

如果一個人家的女兒在12歲之前都沒有嫁出去,那麼她的父親在宗教中的地位都會受到影響。

第三,印度人有嚴重的貞操觀念。男方父母為了避免取到有月事的女孩而冒著女孩不純潔的風險,所以早早就開始給他物色年紀小的女孩當老婆。

而對於女方,如果年紀超過12歲,那麼就很難嫁人了。所以很多父母更願意早點給女兒找個丈夫,甚至是女孩還在吃奶的時候就開始為她的婚事操心了。

第四,印度法律管控不嚴,造成童婚的泛濫。在法律上雖然規定男孩18歲女孩14歲為最小結婚年齡,但因為宗教和種族的影響,法律形同虛設。

總而言之,童婚是對女性的極度迫害,雖然有很多人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且在為爭取女權而努力,但是在印度這種聲音實在太少了,根本無法改變女性受歧視的現狀。

而且更讓人覺得可怕的是,印度大多數女人還十分認同“男尊女卑”的思想,她們並不認為男性高於女性有什麼不對,反而覺得這樣很好。所以對於印度來說,廢除童婚,提高女性權益的路還很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