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戰“疫”路上排頭兵 ——縣司法局局長周銀娣防控工作掠影

“喂,尹宇洋的家屬嗎?你好,尹宇洋已經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可能性了,你可以放心了。”接到醫院一通電話後,周銀娣懸著的心總算是落下來了。

疫情發生以來,周銀娣邊忙工作邊忙社區防疫,中午泡麵對付,因疏於照顧,她4歲多的小兒子尹宇洋發燒了,疫期發燒,這足以讓人如臨大敵。身為母親的周銀娣,內心既焦急又愧疚,安頓好兒子住院後,她還是照常參與值守,多方協調購買防控急需的防護物資,一有空閒便在工作群裡叮囑一線的同事要做好自身防護。現在全局八十多個工作人員的防護物資搞定了,司法局駐點村的防護物資也有了著落,兒子也排除了感染,心裡石頭總算落地了。她總說:“這陣子,真的很感動,看到所有司法行政人二話不說不打折扣參與防疫,作為局長,大疫當前我更要帶頭,困難只是暫時的,克服克服就過去了。”

戰“疫”路上排頭兵 ——縣司法局局長周銀娣防控工作掠影

身為幹部打頭陣,疫情面前顯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縣司法行政系統幹部們迅速行動,落實各級指示要求。她第一時間要求摸排全系統黨員幹部身體健康情況、返程情況,統籌全系統幹部責任分工,要求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後勤保障、防控宣傳、社區值守不落一人。正月初五,她帶頭深入駐點村,組織排查出104名武漢回鄉人員,逐門逐戶宣傳病毒防護知識,防止疫情恐慌情緒蔓延。她還指導基層司法所長做好轄區內近期刑滿釋放人員排查和社區在矯人員的排查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共追蹤排查刑滿釋放人員29人、社區在矯人員316人,均無一例確診和疑似病例出現。

戰“疫”路上排頭兵 ——縣司法局局長周銀娣防控工作掠影

深入一線排疫情,樂當居民“擺渡人”

“雙報到”開始後,周銀娣主動下沉到山川臺社區老五金小區,此時她不僅要統籌局內各項事務,還要幫助社區切實解決問題,她開始逐戶上門登記信息、詢問接觸史、測量體溫,臨走時隨手帶走住戶家門口垃圾。為方便居民,更好地為居民解決生活難題,她建立居民微信群,隨時瞭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和日常所需,甘願充當居民與商戶的橋樑。一日,周銀娣在例行上門排查時發現,社區居民段某精神緊張、言辭激烈、情緒激動,察覺到異常,周銀娣耐心引導並輕聲安慰她,最終段某說出了實情。原來,段某一年以前剖腹產有一子,現又發現懷孕兩個多月了,考慮到家庭壓力和自身身體情況,暫時不想要二胎,但其老公並不理解,總是以他忙於疫情需要隔離為由說再等等,因此導致該女子情緒異常。為避免段某做出衝動行為,引起不良後果,周銀娣果斷聯繫上段某老公,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段某老公同意並開車送妻子去醫院做了手術。事後,周銀娣還經常與段某聊天,關心其小產後心理狀態、生活情況、是否有物資困難等情況,並盡力滿足她的需要。老五金小區是舊城區的典型代表,老年人居多,他們思想豁達又執著,很容易放鬆警惕、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看到街上似乎“人多”了,便覺得疫情不嚴重了,經常想要出門,周銀娣知道後,耐心細緻地與他們解釋,用拉家常的方式,教他們學會如何做好個人和家人防護,既宣傳了防疫知識,又為他們解了悶。周銀娣值守時還發現,有個別老頭老太太沒戴口罩,仔細一問,原來他們口罩已用完,又沒有采買渠道,為此周銀娣通過多方聯繫,買到口罩並親自送到他們手上。還有的老頭老太太實在憋不住了,找藉口想出門,周銀娣都想盡辦法滿足他們的苛刻要求。“每天醒來第一件事是看群消息,這成了一種習慣。”她說,“只要能讓居民少出門,多跑幾趟不算什麼,我們樂當'擺渡人'。”居民們調侃地說局長給他們當門衛,心安!

戰“疫”路上排頭兵 ——縣司法局局長周銀娣防控工作掠影

以身作則有榜樣,母子共築防疫牆

周銀娣大兒子周尹,是省婦幼的一名外科醫生,疫情發生後,他一直奔忙在一線,後又主動請戰方艙,如今他在漢陽方艙醫院隔離病房,一進倉就是幾個小時,不吃不喝不能上廁所,苦在兒身,疼在母心。然而身為母親的她也只能深藏起憂和思:“工作數月,遇楚大疫。響應號召,慷慨出征。挺進漢陽,效力方艙。職責所繫,心之所願:願吾兒安,願武漢安,願民眾安!”這是一個母親對國家的殷切期盼,也是對孩子的真摯祝願。“疫情當前,任何人都不可以置身事外”。她這樣嚴格要求每一位司法行政幹部,也同樣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她不是共產黨員,但一直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在一線以役戰“疫”,書寫著對黨的忠誠、對國家的愛。

(供稿/譚華鳳 王水泉 編輯/黃練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