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骗取朋友信任借钱不还且存有诈骗行为,公安机关能否立案?

沉默无语179432561


只要数额够大,那就是诈骗,不管是陌生人还是熟人,只要危害到他人利益,那就是犯罪。


今天和我一起感受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句话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不过现实生活中却偏偏存在很多没有道德的底线的人,即便是关系很好的朋友借钱不还,最后连朋友也做不成,那么借钱不还,是否构成诈骗?

我们来看看诈骗罪的定义,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实的欺骗方法。让受害人陷入错误的认识,从而骗取财物的行为。师傅符合诈骗罪的标准,主要从以下几点判断。

1.这款是否有隐情?借款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导致借出方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最后把钱借给借款人。

2.借款人借款的用途。借款人拿到钱之后,并不是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而是挥霍一空,最终无力偿还。

3.借款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借款人一开始就打着非法占有,借钱不还的目的来的。借钱的行为只不过是他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

如果有以上几点公安机关报案就可以立案了。



十指紧扣662


朋友之间的借贷纠纷警察一般不会立案。一般会进行调解。如果双方谈不拢,你可以准备好材料上法院。



中二灰灰


很难的,法院很少有这种判例。人心隔肚皮,当初借钱时,他可能就怀揣恶意,但他表面上是一般的借贷,你很难举证他是诈骗。除非他没有正当职业、虚构身份和经营、有过多次骗钱案例才好立案。这种事情太多了,算了吧,把损失当作学费,抓紧时间挣钱,同时不断催要欠款。


跨越人生陷阱


诈骗他人财物,无论数额多少,公安机关接到受害人报案都应该立案,在5000元以上的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诈骗数额在5000元以下的是治安案件或称为行政案件,要被拘留罚款。

当然前提条件你一定要提供出当时你朋友和你当时的聊天记录或者转账记录等凭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务的行为。


云之章


这个问题有点模糊,首先民间借贷属于民间借贷,经济纠纷,国家明文规定公安民警,不能介入经济纠纷,如果说有诈骗行为,只要有证据,公安是可以立案的,但是必须有证据,确实在借钱的时候,以虚构事实,比如说他明知道没有偿还能力,确虚构自己有什么房产,有车或者说做生意,但是借给她钱,他却吃喝玩乐赌博,只要能证明,都属于诈骗,


一生一世29187013


你即然将此事的性质定为诈骗,那你一定要有翔实,充足的证据来证明你的说法是对的,我国法律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谁主张,谁举证。

你必须要有从当初借款的字据为主要依据,还要有对方行骗的途径和方法,以及你屡次讨要无果的证据,其中,有书证,即有关字据。人证,即第三方知情人。还有旁证,比如,录像,录音,视频……

将一切你认为有利于你的证据,资料,整理后,写好申诉书,就可以去户口所在地申请法院立案。

対于典型的诈骗行为,对弱势群体,对受害人,我国法律是会为其申张正义的。


一帘幽梦155603172


既然是朋友,你借钱给他时也就产生了一种借贷纠纷,后期你发现他是赖皮不还钱了,公安机关不负责帮你追账,保留转账记录以及借款合同你可以上法院去起诉。


郴州二哥88888


这种“借钱”与诈骗没有本质的区别,有的教师利用工作之便,多次向学生家长借钱达几十万之巨;有的人以能帮助买“内部价“或紧俏商品为名,多次从亲朋好友中借钱…他们“借钱“就是为了挥霍,根本没有打算还,司法实践中我们均以诈骗罪追究了刑事责任!


帝都老炮


个人建议,因为这种问题是涉及到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借钱与信任度,这个可以向相关的司法公安机关去了解这个情况,不要太过于必要的,自己鲁莽的行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种东西可以报警向公安司法机关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