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王焰新院士:高校專利等科技成果不轉化是最大的損失

高校是科技創新的重鎮,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直接影響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推進實施。為促進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轉化,提升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科技部日前聯合印發《關於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 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旗幟鮮明地提出高校“專利等科技成果只有轉化才能實現創新價值、不轉化是最大損失”。


王焰新院士:高校專利等科技成果不轉化是最大的損失


著力解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的堵點、難點


總體上看,《意見》抓住了制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問題,準確把握了當前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的兩大難點。

一是高校專利質量不高的問題。目前高校申請專利數量很多,但整體質量不高。這一方面是因為相當一部分專利申請並非以應用轉化為導向;另一方面因為高校很多研究關注基礎理論較多,有的專利的實用性不強或技術成熟度不高。

二是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專業機構欠缺、人員隊伍嚴重不足。受限於認知水平、重視程度、治理能力和編制等諸多因素,大部分高校沒有足夠的人員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相關隊伍服務能力有限。此外,科技成果的供需對接離不開專業服務平臺,目前,高校高水平的專業服務平臺還非常少。


王焰新院士:高校專利等科技成果不轉化是最大的損失


為高校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有效指導

《意見》指導思想明確,基本原則清晰,充分借鑑國內外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成功經驗,圍繞專利質量提升、技術轉移專業平臺建設和隊伍建設給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強的政策措施,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和方向指引。

一是切實提升高校專利質量。《意見》要求高校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將專利工作貫穿科研項目管理全過程,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披露和專利申請前評估,並採取經費分攤、利益共享、考評獎勵等政策措施。這將有利於高校規範職務科技成果管理,提高專利質量,為後續的成果轉化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加強技術轉移平臺建設,打造專業化、市場化隊伍。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專業性強,對從事該工作的人才要求較高,需要既懂技術和產業,又熟悉法律、管理和市場的複合型人才。有靈活的用人制度和激勵機制,才能把這樣的人才培養好、使用好。對此,《意見》指出,要加強專業化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明確了建設“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範高校”等措施,引導高校強化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


加快政策落實,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質量

近年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武漢市人民政府合作,組建了武漢地質資源環境工業技術研究院的產業孵化平臺,打造了一支上百人的市場化專業技術轉移人才隊伍,科技成果轉化業成績突出。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高校專利申請佈局要更加註重面向市場,學會以投資者的眼光看待專利。高校專利要聚焦國民經濟主戰場、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卡脖子”技術,要加強產業技術發展趨勢研究與分析,開展相關佈局,要走向市場與企業一起開展專利佈局,搶佔產業技術競爭制高點。(來源:中國教育報,作者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焰新)


王焰新院士:高校專利等科技成果不轉化是最大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