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防疫有些“麻煩”?多地推便民措施簡化程序

隨著各地陸續復工復產,人們的工作生活開始逐步恢復正常,但戰“疫”遠未結束,防護依然不能鬆懈。


不過,出門在外,一道道的設卡檢查讓一些人感到“麻煩”。為此,各地近期採取多種便民措施,提高檢疫效率的同時,降低被感染的風險。

防疫有些“麻煩”?多地推便民措施簡化程序

資料圖:圖為小區居民在辦理出入證。張婭子 攝進出小區一“碼”搞定,零接觸、低風險測體溫、出示“健康碼”、進門……近段時間,浙江餘杭區臨平街道荷花塘社區的居民們進出小區全過程僅需10秒。按照以往,居民需經過手動填寫個人信息、出示出入證和身份證、測體溫等程序才能進出小區,費時費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容易造成人員擁擠,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針對此類情況,近日,浙江、山西、雲南、四川、海南等多地開始啟用健康碼,不僅進出小區方便快捷,有些地方還和市政交通一卡通、醫保卡以及企業上班打卡系統等相關聯,通過城市服務功能還可無接觸辦事,政事服務也可線上辦理。


防疫有些“麻煩”?多地推便民措施簡化程序

資料圖


所謂“健康碼”,就是可以實時掌握個人健康情況的系統。根據杭州健康碼的規定:居民在手機支付寶上完成信息登記,通過審核後會產生一個顏色碼。持綠碼可在各卡口通行和村社、企業進出。顯示黃碼者,要進行7天以內的集中或居家隔離;顯示紅碼者,要實施14天的集中或居家隔離。黃碼和紅碼在連續申報健康打卡正常後,均可轉為綠碼。對於如何保證居民登記信息的真實性,杭州市數據資源局負責人介紹稱,“居民申領健康碼後,後臺將對申領人所填信息進行核對,一旦發現弄虛作假,不但立即轉為紅碼,還將視情節和後果納入個人誠信管理系統。”除此之外,廣西開始推廣使用的“掃碼抗疫情”登記系統,也實現了公共場所掃碼出入制度。安徽合肥一社區開發了“社區疫情防控”小程序,使用這個小程序,一掃二維碼,業主的姓名、住址、出入登記也記錄得明明白白。類似的“掃碼打卡”形式不僅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而且還便於政府及時掌握人員流動的“大數據”,一旦發生疫情能及時有效地開展排查。


防疫有些“麻煩”?多地推便民措施簡化程序

資料圖:圖為突尼斯志願者為浙江杭州一小區居民測體溫並查看健康碼。王剛 攝


定製公交紓解出行擔憂,降低感染風險
隨著返程務工人員的增多,上下班途中乘坐交通工具或被感染成為人們最擔憂的事情。


北京市近日公佈的《北京市工業和軟件信息服務業企業疫情防控指引》中,提出鼓勵員工自駕、步行、騎自行車上下班。然而,對於沒有私家車且距離較遠的人來說,公共交通是不得不選擇的出行方式。

防疫有些“麻煩”?多地推便民措施簡化程序

資料圖:上海公交工作人員在公交車站為乘客測量體溫。 湯彥俊 攝
為此,北京公交集團推出“北京定製公交升級版”微信小程序,在收集乘客的出行需求後,根據乘客提報時間、站點等,計算、撮合需求、設計線路。目前共設置了近200條定製公交線路,一人一座,降低了被感染的風險,同時還在2月27日至3月27日期間所有線路均推出6折優惠。


而重慶的定製公交則採取了降低荷載率的形式,保障上下班職工的安全,“定距離上車、點對點運輸、門到門之間不停,哪位員工坐哪個位置都要固定下來。”乘客上車前要先測體溫,一排兩個座位只允許坐一個人。
除此之外,呼和浩特也為復工的企事業單位提供了定製公交服務,復工單位可約定時間、站點,利用公交車統一接送員工,提供點對點或一站式服務,還將根據當地中小學的開學時間,開通學生專線。
接觸的人越少,被感染的風險就越小,人們的擔憂也就越低。


有需求線上辦,非必需不窗口


對於各類行政事務的辦理,瀋陽市和平區政務服務中心樹立了很好的典範。“有需求線上辦,非必需不窗口”,這是和平區營商環境建設局日前推行的辦事模式。為了減少人員聚集,方便百姓辦事,和平區營商環境建設局約80%的業務都可在線上辦理。對於涉及到防控物資加工、生產、銷售的企業,實行“先發證、後審核”的承諾制容缺辦理模式;其他新註冊的企業,採用線上辦理、免費郵寄、不見面審批;確需現場辦理事項,簡化流程,壓縮時限,實現證照立等可取,最大限度地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線上辦事也被應用到了招聘領域。近段時間,多家企業採用線上面試的形式招聘所需人才,求職者足不出戶與面試官“面對面”交流,安全、方便,省時省力。而對於今年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簽訂就業協議書至關重要。近日,武漢科技大學的應屆畢業生朱進就在學校的網上籤約系統裡簽訂了電子就業協議書。網上籤約系統是武漢科技大學近日為畢業生們推出的線上簽約平臺,受疫情影響,學生們沒有辦法到學校,為了不耽誤學生的求職,學校鼓勵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在網上達成就業意向並進行實際簽約。復工復產要繼續,疫情防控更不能鬆懈。兩條戰線,兩個戰場,統籌推進,勝利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