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农村的“菜王”,保质期短,农民又不舍得吃?一天挖不到10斤

到了春天,在农村必定要去挖野菜。春天里农民上山挖野菜似乎已是不成文的一种习惯了。在挖野菜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比如今天想挖什么野菜就专门去挖什么,尽量不要混合着挖,不然回家不好挑拣。在下锅煮野菜的时候更不能将多种野菜混合着吃,这样不仅味道错乱品不出野菜的美味,甚至还可能出现野菜相克,吃了没营养还对身体有害呢。

农村最常见最受欢迎的野菜有蕨菜、茼蒿、冬葵、马齿苋等等,如果各种都喜欢吃,可以家里人分工一人采摘一样,就可以避免多种野菜混合了。在选择野菜这件事上,近几日的春笋倒成了香馍馍了。


农村的“菜王”,保质期短,农民又不舍得吃?一天挖不到10斤

在野菜上许多人的看法都是一致的,比如鲜美可口,春天不可错过。而对于春笋的看法,那就众说纷纭了,有的农民觉得一年难得有春笋,此时不吃错过就可惜了,而有农民却表示春笋挖不得,不管春笋再美味都不能随便挖,得为往后的竹林发展考虑。


农村的“菜王”,保质期短,农民又不舍得吃?一天挖不到10斤

可吃货们却没有这么多的顾虑,这春天里最大的美味哪能错过啊。山里的竹林当中时不时就能看到几个人头浮现,他们正在忙碌着挖春笋,怕后来者挖完了。本身春笋属于产量很低的一种野菜,它并非所有野地都会生长而是生长于竹林当中。本身竹林就不是专门用于培育春笋,产量无法保障,再加上春季雨水影响,雨水较少,竹笋产量会更低。以今年来看,春雨不多春笋产量自然不高。据过去几天人们采挖的数量来看,三五成群的人每天上山平均下来挖不到10斤的春笋,这样看来春笋的产量与年底的冬笋一样,比往年少了许多。


农村的“菜王”,保质期短,农民又不舍得吃?一天挖不到10斤

春笋自古以来就有“菜王”之美誉,从《丁隐君歌》中写道:“盘烧天竺春笋肥,琴倚 洞庭 秋石瘦”。其中宋代所著的《笋谱》中,记有80多种竹笋品种。竹笋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雅食。春笋是一年四季当中味道最佳的竹笋,因鲜嫩爽口被赞誉为“菜王”,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


农村的“菜王”,保质期短,农民又不舍得吃?一天挖不到10斤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保留春笋最佳口感,那一定需要最鲜嫩的时候品尝。在民间对春笋的食用时间有非常高的要求,老人说保质期只有一天,隔夜春笋即变质,笋体老化口感不佳,一般当天采挖回来的春笋需要特殊处理,要么就是烘干、要么就是晒干,否者品质就会差很多。


农村的“菜王”,保质期短,农民又不舍得吃?一天挖不到10斤

但有一部分农民,如上所说保持春笋挖不得看法的人,他们却不舍得吃春笋。他们认为一年四季中春笋最美味,但也是竹子延续生命的方式,一旦过度采挖就会影响竹林生长,造成资源逐渐枯竭的后果。对于这说法,笔者认为适可而止,只取少量,完全不影响竹林发展还能满足人们的味蕾,只是这样的方式太难了。每个人都有私欲,谁都无法做到适可而止的高境界行为。不知各位怎么看采挖春笋这事情呢?你们觉得如何才能做到笔者以上提议的这两点呢?欢迎各位留言说说你们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