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声临“疫”境|俞灏明感受心理医生的心疼:那些护士“小朋友”在武汉有时很内疚

2月24日,第11批江苏援武汉医疗队31人出征,这是一支由心理医生组成的“特别战队”。在他们出发的前一天,身在武汉的王昊飞就陆续收到了“同门师兄弟”们的留言,他们也要来湖北了,这个消息让王昊飞很安心,“这里真的需要心理援军。”

在援军到来之前,王昊飞是江苏援武汉医疗队里唯一一名“科班出生”的心理科医生,也是冲在抗疫一线不多的心理科医生。他的“患者”,除了躺在病床上的新冠肺炎病人,还有拼了命在救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医护人员们。

有时感觉帮不到患者

护士们的内疚很让人心疼

晚上八点联系上王昊飞时,他刚刚才下班。“在武汉,我工作时间基本上都要到12个小时。”王昊飞告诉记者,作为医生,他也会进入到隔离病房里“打辅助”,值班执行医嘱;不上“医疗班”的时候,他的工作重点放在心理干预上。

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医疗队员们整建制接管一个ICU病区,收治着全院病情最重的病人。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要面对在南京时3-4倍的工作量。特别让王昊飞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护士们,很多都是90后、95后,在王昊飞看来还是“小朋友”,义无反顾冲在抗疫第一线。在交流中,王昊飞发现他们中很多人会面临一种内疚、自责的情绪。“比如说一位护士在ICU护理一位患者,躺在病床上的患者想喝水需要吸管,但现在找吸管很难,重症监护室也不像平时那样简单换装就可以进入,整个沟通过程没有那么顺畅,最后没找着。一件小事,小姑娘内疚了很久,觉得没帮到患者。”王昊飞说,穿着防护服工作4个小时甚至更久,是需要极强的意志的,头晕脑胀、精疲力竭的同时还能想着患者,其实挺让人心疼。

声临“疫”境|俞灏明感受心理医生的心疼:那些护士“小朋友”在武汉有时很内疚

王昊飞脸上的压痕

如果没有心理干预,医护们的不良情绪只能憋在心里,默默自己去消化,消化不了的那部分,可能一点点累积成“不能承受之重”。“10-12人一组的小组心理干预会提供他们一个诉说和被倾听的空间,有了宣泄情绪的机会,在小组的交流里,医护人员会学到放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会感受到支持。”

声临“疫”境|俞灏明感受心理医生的心疼:那些护士“小朋友”在武汉有时很内疚

10-12人一组的小组心理干预

那个一说话就哭的老奶奶,

医护们会做她的“眼睛”

其他科室的医生医治疾病,心理科医生医治心病,重症监护室里患者的心理状况,也是王昊飞关注的重点之一。

新冠肺炎的发病机制,在家庭成员中传染几乎很难避免。在重症监护室,自己躺在病床上,隔壁床上可能就是自己的亲人。王昊飞告诉记者,有一位老奶奶让他印象很深刻。老奶奶一家好几人都患上了新冠肺炎,老伴病情比自己还重,老奶奶并不太知晓老伴的状况。她也不太会用手机,联系不上家人,不知道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子有没有感染上,这也惦记,那也惦记,一开口就抹泪。王昊飞给他做了评估,老奶奶已经到中重度焦虑的状态了。

声临“疫”境|俞灏明感受心理医生的心疼:那些护士“小朋友”在武汉有时很内疚

身着防护服的王昊飞

对于这位老奶奶,王昊飞提醒医护们都要格外关注,多和她说说话。看不到老伴的状况,医护人员做她的眼睛,每天把老伴的状况讲给她听,这也每天治疗最重要的一环。联系不上家属,医护们帮她打电话,帮她问清楚,再转述给她听。家人患病是个沉重的打击,再加上很多事情不确定,有焦虑的情绪太正常了,老奶奶的状况不是一次谈话就能解决的,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介入。

心理医生为何“上前线”?

因为听到了“呼救声”

“我们医院派出了200多人,我应该是最后收到通知的之一。”王昊飞说,支援的队伍是连夜组起来的,他接到参加的通知已经是2月13日早上10:36,54分钟后,载着200多人的几辆大巴车就启动开往机场。“医院最终把我加入战队,也是医院领导对患者、对医务人员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所做的全局性考虑。”王昊飞说。

到达武汉之后,王昊飞将事先备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务人员心理防护手册》放在医护住所的门前,将患者心理防护手册发放到患者手中。特殊时期面对面接触不现实,王昊飞通过微信视频对有需要的医生护士们进行心理的辅导。对医护、患者心理进行“摸底”后,王昊飞有了重点关注对象,也会对治疗效果定期追踪。

声临“疫”境|俞灏明感受心理医生的心疼:那些护士“小朋友”在武汉有时很内疚

王昊飞与同事们合影

“你为什么来去武汉?”最初,很多人会问王昊飞这个问题,王昊飞说他自己也会问自己,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可以做些什么?十多天之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不到一线真的难以想象那些患者所面临的恐惧和焦虑,我听见了呼救声,我本能地伸出了手,期待穿过这场暴风雨,我们可以共同遇见彩虹。”王昊飞说。

王昊飞写给全家的一封家书

已经多年没有以书信的方式来与你们交流了,或许这也是最好的契机去传递和分享我内心世界的存在和感受。

离开南京的时候太匆忙,或许都没有很好的去道别、去拥抱、去挥手。壹宝(女儿的小名),我也错过了亲亲你小脸颊的机会,听说你流了很伤心的眼泪,听说你要“投诉”那个把我送到武汉来的人,知道后我是又想笑又想哭。我可爱的小宝贝,你知道爸爸是医生,对吧,那爸爸的工作就是去治病,一个叫做“武汉”的人生病了,爸爸就要去治疗他,和爸爸一样有很多的医生护士都去给“他”看病。相信爸爸是个聪明的医生,等“他”好了,爸爸就下班回家陪你玩啦。

应(太太),临行前1小时接到通知,我电话过去请你送点简单的换洗衣物给我,你毫不忙乱的去收拾,声音里毫无惧色,我也就一起淡定下来。在这些关键的时刻,你总是可以给我一些从容。很奇怪,我们会为了那些鸡毛蒜皮的琐碎家事而争执,但在这些时刻,我们都会出奇的一致。感激你的冷静给我的安慰,也感激你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为孩子、老人和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声临“疫”境|俞灏明感受心理医生的心疼:那些护士“小朋友”在武汉有时很内疚

王昊飞女儿画的加油武汉

妈,请求你原谅我,没有告诉你这一切。我无法开口,也无法面对那些担忧和泪水。你还是知道了,我仍然不知道怎么安慰你。我成为父亲后,当然能理解母亲对儿女的那些忧虑、恐惧,以及被这些情绪淹没的感受。只是你可能要信任我,相信我除了能保护好自己以外,也能治疗别人。你也是名医生,你也有那些去救助他人的经验,你知道这一刻我们都会义不容辞的挺身而出。我唯有一个保证,就是在休息时给你打打电话,报报平安。

爸,看见你转了好多我的朋友圈了,可还没学会点赞,回头再教你一下。还有出门戴口罩,否则我在这就白忙活了。

姑,想念你烧的家乡菜了。我心中的世界第一等大厨,等我回来给我做点好吃的吧。我在这里伙食不错,不过和你亲自上阵的味道,还是差了一大截。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我深爱的各位,都别为我担忧了,有你们的支持和爱我来到了这里——这座我曾经多次往来进修学习的城市,这里有很多我的同学、朋友,现在还有很多患者,当我回忆起他们微笑的脸庞,就无憾于此行,待疫毒扫尽,春暖花开就回家。

昊飞

武汉

庚子年二月初二

2020年2月24日

朗读者 俞灏明:

“心疼”医护人员内心承受的压力

紫牛新闻《声临“疫”境》邀请到《声临其境》栏目中的声咖俞灏明朗读这封家书。俞灏明表示,这封书信的主人有些不同,王昊飞是一名冲在一线的心理医生。通过读信,深切体会到,失去亲人的的痛苦,对于病症的焦虑,以及医护人员内心承受的压力,这都需要专业的帮助。从这个角度想,心理医生真的太重要了。但心理医生内心的牵挂,同样令人“心疼”。在信里,他说不知道怎样安慰妈妈,不知道怎么面对那些担忧和泪水。

演员俞灏明在成熟的道路上,不断给粉丝带来惊喜:《大明风华》里满脸络腮胡子,性格雷厉风行的朱高煦差点让人认不出来;《声临其境3》中,俞灏明特意学的戏腔和胡军搭档配音的《霸王别姬》片段,让电影的死忠粉也挑不出毛病来。最近,参加《天天向上》录制,他也通过“云配音”分享了最近抗疫生活中的配音乐趣。

“其实这段时间,我被这些坚守抗疫一线、默默奉献自己的医护们深深感动着,愿你们每个人都能平安回家。”俞灏明表示,“对我来说,就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读这封信的意义,是希望能帮助大家,多关注医护人员的需求,为抗疫一线做点什么。待到疫情退去,相信每个人都会焕然新生,相互拥抱、问候。”

统筹 陈迪晨 冯秋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张楠

剪辑 戎毅晔

封面 肖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