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买车险只买交强险的消费者是一种什么心态?

爱车的小生


这样的情况一般出现在非常老的老司机身上,例如我,由第一台车,除了第一年上了个全保,然后次年就只剩第三者,最后就只买交强险了。由2011年到2019年,都没发生过撞人,或者严重的车辆碰撞事故。

这情况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

1、 不经常跑外地,上下班路线单一,城市路况非常好,行人比遵循秩序;

2、 心态好,不开快车,不强抢占位置,不开斗气车;

3、 最行驶路线比较熟悉,几乎日日来回往返,所以很熟悉;

4、 对车辆的特性,车辆的位置了如指掌。

交强险的赔付范围: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责任的赔偿限额

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人民币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人民币

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人民币

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

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元人民币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元人民币

财产损失赔偿限额:100元人民币

所以,按照交强险的赔付,如果只购买交强险,日常用车的轻微刮碰,不是豪车,排除行人的情况下,是足够赔付的。(Bee)


DearAuto


汽车保险分为交强险和商业险两大类,其中交强险是强制要求购买的,商业险则可以自由选择购买,这也导致很多车主在购买车险的时候只选择交强险,其实对于车险来说,买准不买多,并不是买的越多就越好。

车险的购买必须带有目的性地买,虽然除了交强险之外是可以有选择性的,但不建议只购买交强险,很多车主之所以只购买交强险,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开车稳当不会出现任何刮蹭或者其他问题。

通常这种情况只有在发生意外之后,才能够知道保险的用处有多大,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谁也不能够保证自己开车上路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举个简单地例子,车子一不小心被刮蹭了,没买保险那就只能自己掏钱,这就不是几十块钱能够解决的问题。

当然并不否认有些车主单独购买交强险之后并未出现任何意外事故,但这些车主开车无疑就是日常几公里代步使用,或者能够沉着驾驶技术熟练,对于这样的情况确实能够做到不发生比较大的意外,偶尔的小刮蹭自己掏钱解决。

每个车主的想法都不一样,商业险可以选的险种很多,但如果要购买并非全部购买,可以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去购买,比如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以及不计免赔险,至于其他险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购买。

一旦车辆在没有购买任何保险的前提下发生事故,那么赔偿金额往往都会高得离谱,既然能够买上车,谁也不会差这上千块钱购买一份保险,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可以少买,但最好要买。

Anywhere anytime,覆盖全国的移动互联网汽车救援网络平台,救援就在你身边,关键时刻显身手!回答车主各类养车用车急救问题,认为有用的请关注并点赞。当需要救援时,无论你在哪里,帮你找到最近的专业的救援人。


孙行者汽车救援


只买交强险的人还是挺多的,因为是强制险,必须购买。


如果不强制买,或许会有一部分人会买保险吧。


什么心态


感觉用不到吧,如果他认为可能用到能不买吗?


这个是有出过理赔事故,才能体会保险有用,不然很多自负的老司机,会认为技术过硬,保险是多余的,浪费钱。


今年一个亲戚,也是很多年的老司机,一直安全驾驶,以前也是只买较强险,因为要验车才买的,不验车估计交强险也不会买。


五一外出的人多,车多,在下坡的时候由于车上有重物,走走停停,最后有一次没及时刹住车,追尾了别人,因为是全责,交强险都不够赔的,最后损失挺大,现在就开始上商业的第三者责任保险了。


所以说,过度自信,自负是只买交强险这部分人的主要心态,也不乏怕多花钱的人吧。


车在路上,很难说自己技术高就不会出事故,飞来的横祸也不少见,买一份保险,多一份安心。


随遇南安


首先肯定是对自己的技术的一种肯定。有了好的技术就有把握避免掉事故的可能性。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车辆本身的价值不高,如果继续选择商业保险的话可能有点不值。相信多数人都是以上两种想法。

但我觉得,只要是上路的车最基本的车损、三者、玻璃这些都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像冬天的时候,可能就不是我们能控制好的了。


爱探索的豪


这种属于没有风险意识的消费者下,或者也是没有钱,想着只要自己小心开车,自己不撞别人,就不会有责任,存在侥幸心理。或者是觉得每年都在买保险,但是也没出过事故,觉得不划算。这种都属于侥幸心理,没有风险意识。

新闻上都有诸多报道,例如出4s店前只买了交强险,但是出了4店后就出事故了。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建议不要有侥幸心理,买商业车险,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当你赔不起时候,伤害的是两个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