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做到“五个统一”施展“联合战术”市一医“总院+分院”打出抗疫组合拳

一次疫情,一场大考。去年,市一医与10家基层医疗机构成为“一家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市一医医共体上下联动、厘清职责,做到统一防控培训、统一物资调配、统一防控流程、统一人员输送、统一助力复工“五个统一”,构建起了“村级排查、镇级留观、市级救治”的有序分级防治格局,有效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做到“五个统一”施展“联合战术”市一医“总院+分院”打出抗疫组合拳

统一防控培训,提升基层疫情防控能力

“要确保可疑患者早发现、早就诊,关键在于提高基层卫生院医护人员对新冠肺炎患者的识别能力,因此防控知识培训必不可少。”市一医党委委员、医共体办公室主任吕新厅介绍,自抗疫战打响以来,为避免人员聚集,市一医医共体已开展线上培训25次。

打开市一医医共体微信交流群,只见疫情防控培训课件连连刷屏。《发热病人就诊流程》《七步洗手法》《发热门诊个人防护用品穿脱流程》《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黄色预警对象居家隔离管控十条规范》……文字、视频、PPT,多种形式,应有尽有。

1个月来,新冠肺炎诊疗标准和方案在不断更新,市一医总院及时跟进,对各分院及时培训,统一工作标准及服务流程,指导各分院建立疫情防控预案、预检分诊流程,对患者实施“一诊一测一登记”。

不仅如此,市一医医共体办公室联合疫情防控院感组奔赴10个分院,开展院感防控指导、培训,现场模拟发热患者就诊流程,并对发热门诊分区布局、防护设备使用规范、医院整体消毒方法及其他存在问题进行督查整改。

“每一项培训,都有对应的考核细则,由分院自行对照考核,再由总院随机抽查考核。”吕新厅说,通过这样的强化培训,各分院均大幅度提升了应对疫情的能力和水平。

做到“五个统一”施展“联合战术”市一医“总院+分院”打出抗疫组合拳

统一物资调配,保障一线医护人员所需

医用口罩库存有限,医用外科口罩寥寥无几,N95口罩、隔离衣和防护服库存几乎为零。一次系统的摸排过后,市一医各分院防控物资紧缺的困难摆在眼前。

“尽管总院的防控物资也很紧缺,但分院每一位直面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都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吕新厅介绍,据粗略统计,总院前后为各分院调配了手套4万余双、外科口罩1万余只、一次性医用帽1万余个、防护服300余件,另外还有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灯、防护面屏、眼罩、消毒喷雾等物品,此外还有牛奶、面包、果汁等食品。

据了解,市一医医共体的防控物资主要来源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市卫健局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集调配;另一方面是市一医总院自身储备,并想方设法采购;最后是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每每有物资到位,市一医总院都通盘考虑,尽量满足分院需求。为确保基层分院“科学防护、合理使用”,所有物资实名制领取,杜绝浪费。

在总院为分院积极筹措防控物资的同时,分院也为总院贡献了力量。1月26日,西溪分院主动将5个N95口罩、500个医用外科口罩上调到总院。西溪分院院长程方海说,这些物资都是该院1月上旬采购的,如今大家都是“一家人”,资源共享。

做到“五个统一”施展“联合战术”市一医“总院+分院”打出抗疫组合拳

统一防控流程,各司其职上下内外联动

疫情发生后,市一医医共体第一时间制定了医共体内新冠肺炎防控、诊治和转运流程,建立起以总院为主导、分院为前哨的联防联控体系,各司其职,分头推进。总院突出整体规划、预案体系建设、资源统筹、业务培训、医疗救治等综合管理,分院重点落实居民排查、门诊监测、健康宣传、消杀隔离、医学观察、康复随访等预防策略。

市一医总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迅速派出应急突击队进驻发热门诊、留观病区、隔离病区。各分院则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作用,逐一与签约居民联系。组织开展入户摸排,上门随访测温,线上线下联动开展心理疏导、营养调配、疾病咨询等工作,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隔离观察。此外,各分院医护人员在各交通要道卡口开展体温测量工作,对发热患者、有流行病学接触史的人员进行重点检查,共计服务20余万人次。

为落实双向转诊,120负压隔离救护车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一旦分院医护人员发现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出现疑似症状,立即联系总院的防控专家组,借助远程会诊平台进行应急处置,然后由120负压隔离救护车将患者直接送到总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在总院解除医学观察后,由分院落实居家隔离观察,形成闭环管控,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疫情扩散风险。

做到“五个统一”施展“联合战术”市一医“总院+分院”打出抗疫组合拳

统一人员输送,全力配合支援抗疫一线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1月23日,市一医医共体全体医护人员放弃春节假期,全部返岗。应急先锋队、护理先锋队、驰援武汉……随着一道道命令发出,一封封请战书上交,市一医总院派出3批次5人次驰援武汉,还派出100多名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留观病区、隔离病区等抗疫一线。这也意味着,总院各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减少,负担加大。

总院人员紧缺,分院紧急驰援。1月27日,市二院在微信群里下发紧急通知,抽调数名具有执业资格的护士支援总院抗疫一线。通知下发后,护士们纷纷“秒报名”,短时间内便确定了第一批6名护士“出征”,另有第二批4名护士待命。

1月30日,经济开发区分院搬到破旧的老长城卫生院上班,将新院区腾空,作总院的医学留观病区使用。开发区分院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缨支援留观病区,配合总院工作。尽管临时办公场所条件十分艰苦,开发区分院上下却没有怨言,配合村居干部深入辖区排查密切接触者,对重点对象做好居家隔离及医学观察。得知总院化验室缺人手,该院又抽调检验人员到总院帮忙,及时完成检验任务。

此外,各个分院还摸排了辖区内有流行病学史的孕产妇,统一集中到开发区分院进行核酸检测,减少孕产妇走动,确保疫情期间孕产妇的生命健康和生产安全。

做到“五个统一”施展“联合战术”市一医“总院+分院”打出抗疫组合拳

统一助力复工,加强防控及时应急处置

为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永康市开展了“一企一医生”卫生健康“三服务”活动。市一医总院虽然不直接面对企业,但同样要指导分院对辖区复工企业做好防控指导,掌握返永人员健康状况。

此前,市卫健局统一制定新冠肺炎防治知识手册,由各分院发放到复工企业员工手中。手册中,关于如何做好自我防护的内容通俗易懂,堪称“一册明”。为确保企业在发生疫情突发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处置,节省层层汇报时间,市一医总院还开通了“一号通”。固定一个专用电话号码,24小时全天候有人负责接听,确保分院一旦有情况报告,能及时进行处置。

这两天,各分院已积极行动起来。芝英分院和镇政府紧密联系,及时掌握企业复工动态,实地指导复工企业做好防控物资储备,指导工人做好个人防护,足迹基本覆盖辖区内所有复工企业;方岩分院对复工企业做好专业指导,从如何消毒、如何防控,到如何测体温、如何戴口罩、如何洗手等,事无巨细,在组建的重点企业微信群内宣传、答疑。

在历时一个多月的战“疫”中,医共体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逐渐显现。疫情过后,市一医医共体建设有望更快加速推进,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打开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