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马丁·斯科塞斯为什么喜欢贾樟柯的《小武》?

马丁·斯科塞斯为什么喜欢贾樟柯的《小武》?

读贾樟柯的电影手记《贾想1996-2008》的时候,最先吸引住我的文字不是那些关于电影的访谈和争论,而是其中一篇写电影大师马丁·斯科塞斯。他们先是在2002年的戛纳电影节上相遇,而后斯科塞斯邀请贾樟柯到纽约他的工作室参观。期间他们聊到《小武》,令贾樟柯感到意外的是,斯科塞斯说到很喜欢这部电影,但并没有从任何专业的角度谈论,他只说觉得这部电影很亲切,他说王宏伟饰演的小武很像他的一个叔叔,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让他想起了往事。

马丁·斯科塞斯为什么喜欢贾樟柯的《小武》?

我喜欢《站台》,斯科塞斯喜欢《小武》,还有很多人喜欢贾樟柯的其他电影包括《二十四城记》,也许不需要更多的理由,仅仅因为那种影像超越了沉重的时代羁绊,深入到了我们的情感记忆,把我们拉回到了深深久远的往事,徘徊不已。这种真实感曾经是源于个人成长经验上的真实,正如在《经验世界中的影像选择》这篇访谈中贾樟柯所提到的,他的影片中一切纪实的方法都是为了描述他内心经验的真实世界。但事实上,因为总讲述过去,所以我们几乎无法接近真实本身,电影的意义也不是仅仅为了到达真实的层面,“我追求电影中的真实感甚于追求真实,因为我觉得真实感在美学的层面,而真实仅仅停留在社会学的范畴。就像在我的电影中,穿过社会问题的是个人的存在危机,因为终究你是一个导演而非一个社会学家”。

马丁·斯科塞斯为什么喜欢贾樟柯的《小武》?

众所周知,在好莱坞崇尚商业电影的环境中,斯科塞斯一直坚持自己的意愿,不遗余力地追求电影语言的探索,在众多电影人的口碑中,斯科塞斯就是美国的“电影社会学家”。而贾樟柯自觉摈弃了这种社会学家的工作,以个体存在的危机作为自身影像的出发点。但我觉得有趣的地方在于,贾樟柯的电影中日益建构起来的个体化的宏大叙事,通过个体的危机讲述整个时代个人化史诗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在最新的《二十四城记》的作品研讨会上,出席的有诗人欧阳江河和翟永明,美国的比较文学教授和电影学者达德利·安德鲁,复旦大学的新闻学院的教授吕新雨等等。他们聚集在一起探讨一部电影,很显然不是为了简单讲述各自的观感以及可能因为这部电影勾起的个人经验,他们探讨的是这部电影的社会学的内涵。比如贾樟柯说因为当代主流电影越来越依靠动作,而他想通过语言或者文字来表述更复杂的情感。

马丁·斯科塞斯为什么喜欢贾樟柯的《小武》?

在《二十四城记》中,贾樟柯原本是接触了工厂中一百多个工人,拍了五十多个工人,在这些人物里面,选了五个真实人物,另外还有四个人物是虚构的,他们分别是吕丽萍饰演的丢小孩的故事,陈冲饰演的上海女人的故事,陈建斌饰演的“文革”时期童年故事,以及赵涛饰演的新新人类。这种纪实与虚构的交叉相互融合,让影片脱离了单纯纪录片真实的特质,提升到虚构的高度,从而可以激发更大的想象空间。诗人欧阳江河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我非常赞同:“这个电影最后的文本,突破了我们对电影所有的构想。它不是一个故事片,不是一个剧情片,不是一个纪录片,不是一个电视剧,也不是一个口述史,它什么都不是,但是又诠释着这一切。”这也许就是贾樟柯所谓的在真实的历史之外,他更在意的一种美学效果的真实感。

还是回到那次与马丁·斯科塞斯的会面。在即将离去的时候,斯科塞斯很突兀地对他说了一句“保持低成本”。按照贾樟柯的理解所谓保持低成本就是坚持一种理想,一种导演的自由,一种创作的方向。而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一种独立的姿态,批判的精神,对影像的无限热爱以及恒久的涉及当下的创作激情,才能成就一个真正的电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