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我劝你,别只做个会赢的人

文|若杉


疫情渐好,感觉脱下口罩,享受春光的时刻已经不太远。


今天,想跟大家聊点别的。


01

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期待,也是欲望


昨天,在我们咨询师成长群里,有人分享了一句话,叫“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


这句话乍听很励志,与“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是近亲。但是,在一个咨询师的眼中,这句话所透露出的是背后满满的压力。


我听着感觉不适。


我在想,被这句话激励的人们,每天得把自己逼到什么份儿上,如果这么一直一直逼自己,结果又是什么?


我们常常说,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这话没错,但如果每一天都要求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意味着每一次好的表现都要把标准往上提,但人总有自己的局限,总有瓶颈,总有“提无可提”的地步,那要怎么办呢?


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我劝你,别只做个会赢的人


很多年前,读一本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金牌销售,公司靠着他力挽狂澜,把他从销售员提到销售经理、再到销售总监、销售副总。旁人眼里,看到的是金光灿灿的职业前途,但是,他的内心却无限惶恐。


他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


他说:“我们做销售的,就是给自己挖一个一个坑。今天你完成了一个100万的坑,马上就有一个更大的坑给你,你再拼命去填。填好了,马上就有更大的坑出现在你面前。如此往复。总有一天,那个坑大到你无法填上,而后,把自己埋了。”


这段话,说的是销售业绩,也是欲望。人的欲望若无止境,最后,也会吞噬自己。


写到这里,又想到那句“成为更好的自己”,觉得是欲望披上了励志的外衣。


欲望不都是坏事,欲望让人有进步的动力,去探索更多的未知。但欲望里若只有名利,便肤浅了。


我越来越羡慕和欣赏那些不被欲望牵引着,迷路的人。


讲两个人,一个是黄执中,一个是田雨。


02

会赢,也要会输


​我喜欢《奇葩说》,其中,最喜欢的辩手是黄执中。每一次听他的辩论,我都会觉得大脑有被新鲜的东西冲击,觉得自己的思维又被拓宽了一些。


但是到《第六季》,几乎每一次他的出场,都会让我捏把汗。我期待他精彩的表现,却也清楚,一个人要维持每一次的精彩,得付出多大的努力。或者,总有那么一刻,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我劝你,别只做个会赢的人


这一次,黄执中的《奇葩说》之路,果然走得不那么顺利。


首场比赛就输给了新奇葩雷哥。后来的辩论偶有惊艳,但大多数的时候,我看到弹幕上刷着“听不下去”、“套路太熟悉了。”


不是他在退步,而是因为观众、对手对于黄执中,太熟悉了。因为熟悉,大家期待他每一次比上一次更好的表现;因为熟悉,对手对他的套路拆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边;因为熟悉,连他惯用的开场白,都拿来被大家调侃,博观众一笑。


最后,他作为队长带的队伍,成了第一只被淘汰出场的队伍。


被淘汰的那天晚上,他发了一条微博:“我尽力了。”


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我劝你,别只做个会赢的人


眼看着一个被捧上神坛的人,被一点点拉下来。场面有些悲壮。一个习惯赢的人要接受失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后来在与马薇薇的对话中,黄执中坦言:“这两年,我发掘我触摸到自己的天花板,我每一次好的表现,都在把标准往上提,总有一天会提到自己翻不过去的地步。没有人可以一直天下无敌,那太恐怖了。”


在发掘自己很难再超越的时候,黄执中在调整自己。


他说:“我现在愿意坐下来当一个配角,这是我四十岁以前的春天没有感受过的东西,我为什么要一直讲个别人想不到的东西,我能不能讲个别人想得到的东西。”


这其中的转换,必然是不容易的。但主动寻求这种转换,需要放下,也需要大智慧。


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我劝你,别只做个会赢的人


一直赢很难,但是承认自己没法做那个比昨天更好的自己,愿意承认并且接受自己的局限,更难。


在学习赢之外,也要学习如何输。


03

总有一些人,没那么想赢


另外想讲的一个人,是田雨。光提这个人,可能大家知道的不多。我们更熟悉的,是他的角色,他是《庆余年》中的王启年,《精英律师》里的何赛,《妖猫传》里的高力士……


看到一篇《人物》对田雨的专访,愈发喜欢他。


他是圈里的好演员,不缺戏演,一年进进出出十多个剧组,但演得也都是配角。去年,因为《庆余年》、《精英律师》被更多的人认识时,他已经44岁了,是个标标准准的中年男演员。


很多记者喜欢抓着他问:“默默无闻的时候,你失落吗?以前那么用心准备、花了那么多心力的角色没有反响,不难受吗?”


大家想听的他说的是,一文不名时的憋屈,和爆火时候的狂喜。


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我劝你,别只做个会赢的人


而田雨最喜欢说的是两个字:随缘。


“人生就像一个签筒,有大吉、中吉、小吉、凶、大凶。能抽到大吉的人是极少数,不可能说我只要最好的部分,其他的部分我也接受。”


如今,他不算抽到大吉,也至少算是抽到中吉,但在越来越多的机会发现他的时候,他希望减产。他向往的,是一种松弛的生活,陪陪老婆孩子,逛逛博物馆、古玩街。


在过往的漫长时间里,田雨没有因为无名而放弃,现在也没有因为成功而变得更加进取。


田雨说:“我就是挺随缘的人,非得催着我怎么样,得拿什么奖,得演男一号……我宁愿退休。我就想踏踏实实演几年戏,踏踏实实去生活。”


田雨这样的佛系不是谁都能理解,当然,他大概也并不期待别人的理解。


赢不是世界上唯一的选择,也不是所有人都一定要把自己逼在高压下,逼在悬崖上。


有人在慢慢悠悠地生活,有人在赢过之后学习怎么输。这都是一种选择,一种成长,一种进步。


别逼自己太狠,因为人总有自己逾越不了的高峰。我们不能跟自己的局限做对。


除了赢,我们要学习的事情还有很多。


比如,输。

比如,遏制自己的欲望。

比如,安安静静的享受闲暇。

……


生命,因为选择多样,才有趣。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