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保护药剂用得好,大棚蔬菜病害就能控制住,有哪些种类,你知道吗

杀菌剂有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之分。内吸性杀菌剂

是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可被传播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能杀死植物体内的病菌,但内吸性药剂残效期短,一般只残留 3 ~ 5 天,且易产生抗性。

保护性杀菌剂是指能够抑制孢子萌发、芽管形成或干扰病菌侵入的活性物质,它在病菌侵入寄主之前将病菌杀死或抑制其活动,阻止病菌侵入,从而使作物免受其害。

作用特点是不会进入植物体内,只沉积在作物表面起保护作用,对已侵入植物体内的病菌没有治疗作用,对施药后新长出的植物部分亦不能起到保护作用。由于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所以用药量较大,药效受环境影响较大。保护性杀菌剂使用后,能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透气、透水、透光的致密性保护药膜,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入侵,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对气流传播病菌尤为有效。保护性杀菌剂杀菌谱广,兼治性强,不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是病害预防过程中的重要手段。用好保护性杀菌剂,可大大减少蔬菜病害发生,降低药剂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大棚蔬菜病害控制得好不好,关键在于保护性药剂是否用得好。

保护药剂用得好,大棚蔬菜病害就能控制住,有哪些种类,你知道吗

1、铜制剂

铜制剂是最古老的杀菌剂,对真菌、卵菌、细菌、病毒等都有效,可以防治蔬菜茎叶部病害,也可用于防治根部病害,可以用作喷雾,也可用作灌根和涂抹,用途广泛。因其触杀能力强、少有内吸性,用其防病特别有利,在未发病前或刚开始发病时把药施在茎叶表面,建立起“铜”的防线,致病微生物一触到铜制剂释放出的铜离子,就会被杀灭。

铜制剂种类繁多,可分为无机铜、有机铜两大类。无机铜制剂是人类使用最早的杀菌剂,目前仍被广泛使用。如碱式硫酸铜、氢氧化铜、氧氯化铜、氧化亚铜、络氨铜等。无机铜虽然铜含量高、药效好,但也有一定的缺陷:一是不能和其他酸性农药、叶面肥混用,特别要强调的是铜制剂不能与含有金属离子的叶面肥混用,如氨基酸、海藻酸、磷酸二氢钾、甲壳素类的叶面肥,这是因为氨基酸、甲壳素类、海藻酸都是有机小分子物质,遇到金属离子后会发生变性,所产生的反应物极有可能会对植株叶片造成刺激,使叶片表现出异状。二是在花期和幼果期使用易产生药害;三是容易引起螨类(如红蜘蛛、白蜘蛛)、蚧壳虫等大量增殖。

有机铜制剂大多数呈中性,具有更好的亲和性和混配性,对螨类的影响更小,对农作物的花期和幼果期影响更小,使用更加安全和放心,因此更受市场欢迎。常见有机铜制剂有:噻菌铜、琥胶肥酸铜、松脂酸铜、脂肪酸铜、喹啉铜、氨基酸铜、乙酸铜、腐植酸铜等。有机铜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可以与很多药剂复配使用。与叶面肥混用时需现配现用,并注意配药的顺序,一般情况下,应先将叶面肥配成母液,加入喷雾器内混匀,然后再将铜制剂配成母液,加入喷雾器内,配完药液后要立即喷雾,避免久置产生反应。一些蔬菜对铜制剂敏感,尽量不要使用,如白菜、茼蒿、莴苣、豆类蔬菜,桃、李、杏、柿子等果树,苹果、梨的幼果也属敏感的一类,要慎用或不用,必要时把浓度降低才行。

要低浓度使用。铜制剂的作用机理是依靠植物表面水的酸化,逐步释放铜离子,与病菌的蛋白质结合,使其蛋白酶变性而死亡,抑制病菌萌发和菌丝发育。大量的试验证明铜制剂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并不是用量越大效果越好,如果用量过大会导致不可逆转的伤害。所以低浓度使用,不会产生药害,且防治效果不打折扣。

注意使用方法和时机。铜制剂是一种预防性杀菌剂,依靠铜离子均匀分布在叶片上,形成一层药膜,阻隔和抑制病菌的进入和萌发,用药的最佳时机是作物发病前和发病初期。高温时期,植株表面水分蒸发快,无形中加大了已经喷洒在植株表面的铜制剂的浓度,容易产生药害,因此,使用时应该避开高温时间段。

保护药剂用得好,大棚蔬菜病害就能控制住,有哪些种类,你知道吗

2、硫制剂

分为无机硫制剂和有机含硫制剂两类。无机硫制剂主要指硫磺及硫磺的复配制剂,如石硫合剂等,硫磺具有杀螨、杀虫、防白粉等作用,在果树等作物上仍然普遍使用,但黄瓜、马铃薯等蔬菜以及葡萄、桃、梨、李等果树较为敏感。

代森类(代森锰锌、代森联等)、福美类(福美双、福美锌等)、丙森锌、乙蒜素等是有机硫制剂,成本低廉,防效突出,是复配药剂中的重要成分。该类药剂性质不稳定,在高温、强光下易分解,不能与碱性农药和铜制剂混用。

代森锰锌,属有机硫类、广谱性、保护型杀菌剂,具有高效、低毒、病菌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且对作物的缺锰、缺锌症有治疗作用。对多种作物的霜霉病,茄果类蔬菜的早疫病、晚疫病、叶斑病、疫病等均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对病菌没有治疗作用,必须在病菌侵害寄主植物前喷施才能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代森锰锌可以连续多次使用,病菌极难产生抗药性。主要用于防治蔬菜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目前是防治番茄早疫病和马铃薯晚疫病理想药剂。

代森联,是一种多效络合的触杀性杀菌剂,杀菌谱广,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病害;种子处理可以防治猝倒病、根部腐烂等种子和根部病害。有营养作用,含 18%的锌,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增加光合作用,可改善果蔬的色泽,使水果蔬菜色泽更鲜亮,叶菜更嫩绿。与各类代森锰锌相比,对瓜类霜霉病的防效突出,并可减少对有益捕食性螨的杀灭作用。不易产生抗性,该药为多酶抑制剂,干扰病菌细胞的多个酶作用点,因而不易产生抗性。安全性好,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大部分作物的各个时期,许多作物花期也可使用。对作物的主要病害如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疮痂病、炭疽病、锈病、叶斑病等病害具有预防作用。

福美双,是一种具保护作用的杀菌剂,抗菌谱广,持效期 7 天左右。主要用于处理种子和土壤,防治马铃薯、番茄晚疫病、瓜、菜类霜霉病等。丙森锌,是一种富锌、速效、长效、广谱的保护性杀菌剂,为广谱性有机硫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是抑制病原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高效补锌、安全性好,主要用于防治番茄晚疫病、早疫病、蔬菜霜霉病,还可用于防治蔬菜白粉病、锈病、灰霉病等,并可抑制螨类为害。

保护药剂用得好,大棚蔬菜病害就能控制住,有哪些种类,你知道吗

3、取代苯类

代表种类为五氯硝基苯、百菌清等,是最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价格低,主要对真菌、卵菌病害有效。五氯硝基苯,是一个老的保护性杀菌剂,在土壤中持效期较长,对立枯病等由丝核菌引起的多种作物苗期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主要用作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成本低,不易产生药害。

百菌清,为非内吸性、广谱、保护型杀菌剂,主要防止植物受到真菌的侵染。在植物表面有良好黏着性,不易受雨水冲刷,药效持效期较长,在常规用量下,一般药效期约 7 ~ 10 天。属于多作用位点杀菌剂,因此,长期使用也不会出现抗药性问题,对多种作物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用。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不会从喷药部位及植物的根系被吸收。因此,在植物已受到病菌侵害,病菌进入植物体内后,百菌清的杀菌作用很小,因此可用于多种蔬菜真菌性病害预防,必须在病菌侵染寄主植物前用药才能获得理想的防病效果,连续使用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既可叶面喷雾,又可做成烟剂熏棚,是最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之一,对大多数和真菌、卵菌病害有效。

4、二甲酰亚胺类

代表种类为乙烯菌核利、腐霉利、异菌脲、菌核净等,主要起触杀作用,腐霉利、异菌脲具有弱内吸性,对灰霉病、菌核病效果较好。

乙烯菌核利,属二羧酰亚胺(有机杂环)类杀菌剂。是一种广谱的触杀性保护剂。对病害具有触杀作用,主要干扰病菌细胞核功能,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使细胞破裂,并能有效地阻止病菌孢子萌发后的芽管生长。适宜防治灰霉病、菌核病、褐斑病等。在作物初花期就应立即喷药,此举对灰霉病尤其重要,因为该病能轻易侵染作物的花朵,使番茄、黄瓜结实受到影响。

腐霉利,属有机杂环类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对孢子萌发抑制力强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表现为使孢子的芽管和菌丝膨大,甚至胀破,原生质流出,使菌丝畸形,从而阻止早期病斑形成和病斑扩大。具有一定内吸性,能向新叶传导,具有保护和治疗使用。对病害具有接触型保护和治疗等杀菌作用。对灰霉病、菌核病有特效,对多菌灵、苯菌灵等苯并咪唑类农药产生抗药性的病菌,用腐霉利防治有很好的效果。连年单一使用腐霉利,易使灰霉病产生抗药性。

异菌脲,属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通过抑制蛋白酶,控制多种细胞功能的细胞信号,干扰碳水化合物进入真菌细胞而致敏。为广谱、触杀型、保护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预防发病,药效期较长,一般10~ 15天。因此,它既可抑制真菌孢子的萌发及产生,也可抑制菌丝生长,对病原菌生活史中的各个发育阶段均有影响。可以防治对苯并咪唑类内吸杀菌剂(如多菌灵、噻菌灵)有抗性的菌种,也可防治一些通常难以控制的菌种。

菌核净

,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当病菌丝体接触药剂后,溢出细胞的内含物,而不能正常发育,导致病菌死亡。具有保护和内渗治疗作用,不怕雨淋流失,持效期较长,对核盘菌和灰葡萄孢有高度活性,对由交链孢属病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有很好防效。对病害具有直接杀菌和内渗治疗杀菌作用,持效期长,对菌核病、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5、磺胺咪唑类、二硝基苯胺类等

氰霜唑,对卵菌纲病原菌如疫霉菌、霜霉菌、假霜霉菌、腐霉菌等具有很高的活性,能阻碍病原菌在各个生育阶段的发育,属超级保护型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有效成分与植物病原菌细胞线粒体内膜的结合,阻碍膜内电子传递,干扰能量供应,从而起到杀灭病原菌的作用,对甲霜灵产生抗性或敏感的病菌活性好,主要用于晚疫病和霜霉病防治。

咯菌腈,是一种非内吸性广谱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是通过抑制菌体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移,并抑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导致病菌死亡。灌根或土壤处理对各种作物的立枯病、根腐病、枯萎病、蔓枯病等许多根部病害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对各类土传病害、灰霉病等特效,是重要的根部病害灌根药剂、种衣剂,还可以用作喷雾防治各种作物的灰霉病和菌核病。

氟啶胺,是新型保护性杀菌剂,在较低的浓度下,通过阻断病菌能量(ATP)的形成,从而使病菌死亡,作用于植物病原菌从孢子萌发到孢子形成的各个生长阶段,阻止孢子萌发及侵入器官的形成。其效果优于常规保护性杀菌剂。对各种病害的各个生育阶段都能发挥很好的抑制作用,对作物实行全面保护,不易产生抗性,提前预防能确保蔬菜品质好。与其他药剂无交互抗性,对产生抗药性的病菌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既可叶面喷雾,也可在土壤中使用,其药效稳定,但在较高浓度下易产生药害,不能灌根集中使用,多在定植前做土壤处理,对真菌、卵菌病害效果均较好,且有一定的抑制螨虫繁殖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