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人默默守护你】记者探访经开区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

疫情防控,医院就是战场,医护人员就是战士,发热门诊成为医院最危险的岗位。从大年三十开始,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医生艾娜、护士帕提姑·提力瓦尔和同事们一直在防控疫情的前线绽放“热血芳华”。

  • 坚守发热门诊31天艾娜医生

给患者抽血、拍胸部CT和脑CT......“把其他患者的检查结果给我看看,这位患者需要做核酸检测。”这个正在发热门诊忙活的医生就是艾娜。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护目镜里布满了一层水蒸气,但是透过水蒸气我们看到了她坚定的眼神。

疫情发生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第一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实施全面防控措施,组建由医生、护士等组成的“发热门诊小组”。从医13年的“老”医生,艾娜积极主动报名,加入到发热门诊接诊工作中。

【有人默默守护你】记者探访经开区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

艾娜(左)正在与同事查看病例

“刚开始每天上班时间都在14个小时左右,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脱掉后衣服上都能拧出水,腿也是浮肿的。”即便是这样,艾娜和她的同事,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抗疫是大事,我们作为一线的医护人员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舍小家,顾大家。在抗击疫情的背后,无数一线工作人员都放弃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艾娜也不例外。她的母亲春节前刚做完脑梗手术,这次春节假期艾娜说好要陪伴母亲,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所有的计划。“因为不想让母亲担心,至今没有告诉她我在发热门诊工作。”艾娜给母亲打电话时总是说,我很好,等疫情结束了我就去陪陪您。

  • 我要跟“战友”们一起并肩作

今年34岁的帕提姑·提力瓦尔地是经开区(头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和艾娜一样,在疫情防控中,她也坚守在发热门诊。

每天为来看病的患者进行详细登记,分诊、导诊、测体温、打针、配药……直接跟发热病人面对面,这就是帕提姑的日常。

在采访的两多小时的时间里,帕提姑在分诊台、隔离间、检查室一直来回穿梭,没有喝过一口水。她说:“我们吃饭喝水后必须更换口罩,如厕后更换防护服。为了节约使用防护服和N95口罩,在岗期间几乎不喝水、少吃饭,以避免上厕所。”

帕提姑坦言,自己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刚开始加入抗疫工作时,也害怕过、动摇过,但是同事们给了她更多的鼓励和勇气。帕提姑和她的同事坚信:没有国,哪有家。

帕提姑的爱人是火车司机,平常14天才能回家一次。公公患有心脏病,婆婆有高血压。当记者问帕提姑·提力瓦尔地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干什么,她含着眼泪笑了笑说:“当然回家呀,我的两个孩子都在家等我,我们一家人要把年三十的团圆饭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