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守護者日記: 今天,換90後來守護你!

“非典時,大家保護我們90後;

17年後,我們90後要保護大家。”

最近,一位戰疫一線90後護士的話,被大量轉發。

一個個逆行的背影、

一張張被口罩和防護服悶到過敏的臉……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大考,

一群群“90後”甚至“00後”挺身而出,

每一幕都讓人印象深刻。

長輩眼中的孩子,這次衝在了最前面。

90後,好樣的!

90後的“儀式感”新解:

我用餘生守護你,回形針當戒指也挺好!

她曾是最看重“儀式感”的90後,

無數次想象過自己浪漫的求婚儀式,

沒想到,自己對著一枚簡易的回形針戒指含淚點了頭。

支援湖北醫療隊的男護士,

2月2日,

他和同為護士的女朋友喬冰

一同報名支援武漢。

臨行前,他對她說:

“回來後,我娶你!”

中國人的故事|守護者日記: 今天,換90後來守護你!

在武漢,兩人雖同在一個病區,

但見面的時間很少,

有時是領飯的幾分鐘,

有時是交接班電梯口的擦肩而過。

2月9日正月十六,兩人都不值班,

劉光耀單膝跪地,向喬冰求婚。

一起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就是他們給彼此最好的訂婚禮物。

謝謝你,懂我的堅持。

患難中見真情,

在我眼中,有責任心、有擔當是丈夫最重要的品質。

我不要什麼帶“儀式感”的浪漫求婚,

只願咱們共擔風雨、共同成長,

在相互信任和扶持中,體會生活的甜!

90後,好樣的!

90後的“up主”新解:沒什麼比相信科學更讓人淡定勇敢!

人類的讚歌就是勇氣的讚歌

他曾是專注“做自己”的90後“up主”,

沒想到科普視頻製作特長派上了大用場,

《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視頻播出,

更多公眾由此認識到科學嚴謹和冷靜思考的重要性,沒什麼比相信科學更讓人淡定勇敢!

近期,“回形針”科技視頻團隊製作的

《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

回答了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病毒是如何發生的?

又是如何傳播和感染的?

視頻用冷靜與剋制的風格、

可視化的詳盡數據和縝密的醫學知識,

將晦澀難懂的高密度知識用短視頻生動地表現出來。

中國人的故事|守護者日記: 今天,換90後來守護你!

以科學解釋事實,用勇氣戰勝恐懼。

主要製作人吳松磊說:“我們之所以讚頌勇氣,

是因為我們人類總是在明知風險的時候,

仍然選擇做我們該做的事情。”

90後,好樣的!

90後的“宅家”新解:

我願盡己所能,守護“逆行英雄”的全世界

他曾是“宅”在家“兩耳不聞窗外事”的90後,

得知大量醫護人員奮戰在前線無暇照顧子女後,

他化身“雲輔導員”在線陪伴小朋友。

金晗宇是西北工業大學物理學院2018級的本科生,

他發起組建了一個志願者團隊,

為一線醫護人員子女輔導功課。

從最開始的幾個人到現在的幾百人,

目前已經成功配對200多對。

“其實除了一對一輔導功課,

我們也希望能夠給一線醫護人員的子女們多一些陪伴。”

中國人的故事|守護者日記: 今天,換90後來守護你!

90後,好樣的!

沒有在延長的假期中“當鹹魚”,

他說:“很開心能用我們自己的方式為疫情防控做一些貢獻。”

你們在一線守護患者的生命,

我們來幫你守護你最寶貴的家人!

90後的“愛美”新解:

“隔離觀察不是隔離交流,更不是隔離愛”

她曾是“愛美”的90後女孩,

如今,她挽起“菜籃子”,

成為一名小區送菜志願者。

劉丹是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白金灣小區的志願者。

白金灣小區由於出現疫情被封樓,

居民只能依靠志願者解決生活必需品的採購問題。

就這樣,劉丹每天往返在市場和每家每戶之間:

“伯伯、阿姨,在家不要出門,缺什麼和我們說,回頭送給你們。”

中國人的故事|守護者日記: 今天,換90後來守護你!

49戶、100多位居民……

多天的連續堅守,

志願者們基本解決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90後,好樣的!

沒有偏安於一隅,他們把溫暖傳遞到城市的神經末梢,

疫情是災難,更是一次“大考”,

讓人成長,讓善意加速擴散。

她和眾多90後社區工作者們一起用行動表達:

“隔離觀察不是隔離交流,更不是隔離愛。”

如今,她對“美”有了新的理解:

挎著菜籃子,也挺美!

90後的“補丁”新解:聚沙成塔,守護武漢從我做起!

他曾是一名不羈的90後rapper,

疫情來臨後,

這位說唱歌手騎上“心愛的小摩托”,化身送藥志願者。

1月23日武漢封城,受交通影響,

很多有購藥需求的居家隔離人員和

隔離點患者買藥變得困難,

吳悠決定:出門送藥!

中國人的故事|守護者日記: 今天,換90後來守護你!

吳悠組建了免費送藥志願者群,

在吳悠和朋友們的努力下,

群裡的氛圍也越來越積極:

從無助情緒蔓延到大家主動分享治療經驗,

彼此互相鼓勵。

90後,好樣的!

他說:“災難當前,我們誰都無法置身事外。

志願者只是星星之火,但我們像這座城市的‘補丁’一樣,

相信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大家都在努力,武漢會更快地好起來。”

90後的“不加班”新解:

吃苦不怕苦,知難不畏難!

他曾是最希望“不加班”的90後,

如今,他用“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實際行動,

詮釋90後建設者的初心和堅持。

於淼是中建電子項目的一線總指揮,

一天之內接打200多個電話,

3小時內完成智能化工程的

施工進度計劃,

半天制定出詳細的物資進場計劃。

中國人的故事|守護者日記: 今天,換90後來守護你!

時間就是生命,

於淼不敢有絲毫怠慢。

家就在距離項目10分鐘的地方,

趕工期間,於淼卻只側目幾秒、不敢停留。

“陪伴家人雖然重要,

但為了早日戰勝疫病,

我要先和兄弟們一起戰鬥在一線。”

已正式交付,並具備接診條件。

吃苦不怕苦,知難不畏難!

90後,好樣的!

17年前,

他們還是在學校讀書的孩子,

曾看到無數醫護人員、

叔叔阿姨們奔赴到抗擊非典的最前線。

17年後,這批90後已近30歲,

他們開始扛起守護家國的責任。

無論是奔赴在前線的90後、80後,還是70後,

他們都曾經是孩子。

疫情來臨,他們戴上口罩、換上白大褂,

學著前輩的樣子守護大家;

在自己的崗位默默堅守,

他們不愛煽情,不怕吃苦,用無聲的行動證明著,

這一代年輕人已經扛得起時代給他們的責任。

這一次,

90後長大了,

就換我們來守護你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