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扶貧春風吹進門 今後生活有奔頭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劉蕊紅)對於太白縣貧困戶馮春娟一家而言,曾經咬牙堅持的苦日子,何嘗不是一段可堪回首的記憶。而如今,脫貧攻堅的春風吹進了這個貧困的家,他們依靠黨的好政策,一家人光榮實現脫貧,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苦日子,啥時是個頭呀”

家住太白縣靖口鎮石溝村的馮春娟一家,是大山裡老實巴交的莊稼人。馮春娟小時候患小兒麻痺,腿腳落下殘疾,行動不靈便,重體力活幹不了。憨厚的丈夫劉軍財也是個苦命人,小時候家裡窮沒有上過幾天學,也沒有學到啥手藝,成家後,就靠種幾畝薄田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剛結婚的時候,家裡人口少,還能勉強度日,隨著兩個女兒的相繼出生、上學,家裡的開支逐漸增加,讓原本並不富裕的家更加捉襟見肘。每每遇到年關或家人生病的時候,最是馮春娟兩口子煎熬的時刻,看著窮的叮噹響的家、唉聲嘆氣的丈夫、不知所措的孩子,馮春娟整日裡抹著眼淚哽咽的說著“這苦日子啥時是個頭呀”,貧窮如同一朵憂愁的烏雲懸在她的頭頂總也消散不去。

“扶貧,解決了我家生活的大難題”

2015年的春天比以往來的好像早一些,初春的暖陽照在身在不再那麼寒冷。就在這一年,扶貧的好政策如同這春日暖陽一般照在了靖口的溝溝坎坎,照進了貧困人家的心裡面。在鎮黨委、鎮政府的政策宣傳引導下,馮春娟一家向村委會遞交了貧困戶申請,村委會經過綜合研判、民主評議,最終將馮春娟一家按照因學致貧類納入了貧困戶。事後,倔強的馮春娟對包村幹部無奈的說,如果不是為了讓孩子們少受點罪,生活的好一些,我也不願意當這個貧困戶,畢竟沒有自己奮鬥來到踏實。

聽了這一席話,幫扶幹部心裡很不是滋味。納入貧困戶管理後,針對劉軍財缺乏技術,鎮村幹部積極為他聯繫技能培訓,劉軍財先後參加了花椒種植、家禽養殖、食用菌種植等一系列技術培訓,同時幫扶幹部跟蹤式扶貧為劉軍財在石溝村食用菌種植園聯繫務工崗位;馮春娟雖腿部殘疾不能幹重活,但為人熱情,幹事認真,石溝村委會研究決定為馮春娟解決一個公益性崗位;針對兩個女兒李敏慧和劉佳樂,幫扶幹部多次入戶走訪,與孩子談心掌握其內心想法並用身邊優秀的事例激發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還幫助馮春娟一家落實教育扶貧、生態扶貧、就業扶貧等一系列政策,脫貧攻堅的春風真正吹進了這個貧困的家。“扶貧政策太好了”馮春娟激動地說。

“大家都在幫我,我也不能閒著”

“娟娟,鎮上組織家政培訓呢,你沒事去學一下”“軍財,你一天不出去找活掙錢,在屋咋辦呀,我給你打聽了個活,在縣上呢,你去跟人幹去”“軍財,村上的蘑菇園這幾天進菌棒缺人,你去給裝車掙錢去”…….幫扶幹部的聲音屢屢出現在馮春娟的家裡,聯繫工作崗位、提供市場行情、幫忙落實政策、進行心理輔導……..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幫扶幹部的身影。丈夫劉軍財說“國家政策真是好,給我修路、拉自來水、硬化院子、裝路燈、逢年過節領導還來看我,幫扶幹部三天兩頭來我家,問我有啥需要,有時候我懶不想動彈,幫扶幹部還收拾我、批評我,真的是把我當自己人,人家幫我,我也要伸手,要不然我永遠都窮。”精準扶貧的路上幫扶幹部志智同扶,用真情扶起了希望,用真心鋪就了坦途。

“受盡了沒有文化的罪,砸鍋賣鐵也要供娃唸書”

大女兒李敏慧在太白高中唸書,小女兒劉佳樂在育才中學唸書,兩個孩子都寄宿,馮春娟想著外出找個活增加家裡的收入,然而只有小學文化水平的馮春娟走哪都吃閉門羹。馮春娟說:“現在幹啥都要有文化,沒文化,我去當保姆人家都不要我,我沒念下書,只能下苦掙錢,我砸鍋賣鐵都要讓兩個娃唸書,不能讓娃也吃沒文化的虧”。聽了母親的話,女兒李敏慧暗暗下決心一定要考上大學,不能走父母的老路,不能辜負家人的良苦用心。

“陽光總在風雨後,我終於脫貧了”

馮春娟在村上幹公益性崗位每個月有固定收入,丈夫劉軍財掌握了技術在太白河金礦尋得穩定務工崗位,兩個孩子唸書免學雜費還有營養計劃、交通補貼、寄宿生生活補助等諸多教育扶貧政策,家裡的收入大幅提升。2016年,大女兒李敏慧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西安醫學院,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小女兒劉佳樂見賢思齊,以姐姐為榜樣,勤奮上進;一家人枝葉相持,幹勁更足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朝耕幕耘,2018年“兩不愁三保障”指標終於全部達標,馮春娟向村委會主動提出脫貧申請,一家人光榮實現脫貧。

“學會感恩,把能做的事情做好”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馮春娟脫貧的何止是物質。“國家幫了我,讓我脫了貧,我也要回報社會。”脫貧後的馮春娟像開動的小馬達,永遠充滿幹勁。馮春娟主動參與到村上工作中去,幫助殘疾人落實補貼、協助村幹部收合療……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來襲,馮春娟一家主動捐款,在得知村上防控力量薄弱,更是一馬當先,帶著大女兒李敏慧主動請纓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盡心盡力守好靖口東大門。母女二人相互配合,宣傳知識、量體溫、詢問旅居史、登記信息、給值守人員做午飯、提熱水,一線防控後勤保障兩不誤。女兒李敏慧更是發揮學業專長,為村民講解消殺知識、指導村民按比例配消毒水,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李敏慧說“我現在能力有限,能做的還很少,但是我會盡力把能做的事情做好”。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像馮春娟一樣的脫貧致富典型只是靖口鎮成百上千個脫貧戶的一個縮影。物質上的脫貧不是真正的脫貧。知識匱乏、智力不足、身無長物,貧困就會代際傳遞,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愚。近年來,靖口鎮黨委、政府脫貧攻堅工作實現了政策幫扶和思想幫扶的完美結合,幫扶工作注重貧困戶心理建設,圍繞“扶志”“扶智”,聚力知識幫扶、技術幫扶、思路幫扶、思想幫扶、觀念幫扶、信心幫扶,將脫貧攻堅工作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春節文化活動、“我們的節日”、“廣場舞大賽”等活動相結合,通過正面典型引導,反面警示教育,以點帶面,發揮蝴蝶效應,讓一個人帶動一個家,一個家影響一個村,一個村引領一個鎮,真正激活貧困戶造血功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群眾的精神品味,達到經濟收入、精神收入雙提升的目的,讓越來越多的貧困人口實現‘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思想昇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