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人说要想孩子肯学习,就要培养他兴趣,多鼓励少批评,你认为呢?

合肥宝迅


这种说法只说对了一半,主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1.孩子在两三岁时,父母就要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一开始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画本,父母给他买几本,观察他,看孩子喜欢哪一类画本,如喜欢童话故事。他有空就去看。父母就要投其所好,专门买童话故事书。

2.和孩子一起读,读完了再说,再讲故事。家里三口人都参加,都讲,看谁讲的好。讲的好的给予奖励。这样孩子慢慢地就有了很大的兴趣。

孩子喜欢他就有了兴趣,不用你说,他就自觉地去读书。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有的小孩从小就多动,坐不住,一会拿玩具,一会拿画本,他到底想干什么?这样一会儿,一会儿什么也干不好,因为他不专注!没有专注力。

当你发现孩子在读书,哪怕在玩玩具,父母也不要打扰他。叫他吃饭,给他吃东西,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还有的家长喊:“吃饭了!吃饭了!看!你就知道玩!”家长的一句话像刀子,搅乱了孩子的思维,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这个时候你要鼓励他:真好啊!妈妈叫你吃饭都没听见!真是个好孩子!先吃饭,一会妈妈陪你玩!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观察,看孩子喜欢什么玩具,他是喜欢机器人呢还是小汽车?

孩子喜欢小汽车,你就陪伴他玩,用摇空器指挥,看谁指挥的好,汽车不出事故。

在学校里可以发现,凡是专注力好的孩子学习成绩都很好!

培养孩子懂规矩。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里有学校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最好的教育是来之父母的家庭教育。

孩子生下来,两三岁时就让孩子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要学会跟孩子说不!在家里不能乱动爸爸妈妈的东西。外出串门不能要人家的东西,乱翻人家的抽屉。

去幼儿园不能迟到早退,坐有坐像,站有站像。尊重师长,和小朋友团结友爱。去卫生间要排队。吃饭时不要挑食,多吃蔬菜水果,阿姨给多少吃多少!

妈妈接送孩子时要和孩子聊天,通过聊天告诉孩子在幼儿园不能拿小朋友的东西,喜欢别人的东西,告诉妈妈,需要的妈妈给你买。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就是小偷!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哪怕是手功作业,一点都不能马虎。

幼儿园老师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叠一些小船啊,小动物啊。

家长一定要重视,不要看成可有可无!和孩子一起完成,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让孩子懂得:老师的作业必须完成!

孩子完成了,并且做得很好,阿姨表扬了他,树立了孩子的信心。孩子对老师的作业有了兴趣。他六岁时上学了,他就知道了:老师的作业必须完成,还必须做好!

结束语:要想孩子学习好,必须有好的习惯,有专注力。还要多鼓励多表扬,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兴趣了;他喜欢了;才能学习好?


语文萍


相信很多家长都在辅导孩子学习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不喜欢上学,一到上学拖拖拉拉,各种突发状况;孩子不喜欢和老师交流,不愿意见老师;孩子课上没劲,课下沉迷玩乐,无心学习,家长怎么都叫不动;孩子不愿意做作业,不想看书,一到看书写作业的时间就找借口或者犯困没精神。

这些孩子的问题,老师几乎每天都听到各种各样的家长来问我,相信不少家长也遇到过。虽然孩子的这些问题会让家长们比较着急,但是这也是孩子学习成长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果家长解决得当,对孩子们来说,反而是一种巨大助力。

其实,在这个年龄段的同学们的脑子里总会徘徊着这几个问题,如果能战胜这几个问题,孩子都将爆发出非常强的学习的动力。你可以问问孩子,学习有什么意义?读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有时候反而就是无欲则刚。你给孩子说,地球上有人和动物,你看看猫过的什么日子?一千年前猫怎么过现在还怎么过,可人不同。人过的是创造性的生活,因为人会学习,大自然给了人的大脑就是用来学习的,课堂学习是狭隘的一部分。你不学习也可以啊,那跟猫狗来到这个世界是一样的。

学习需要的是自觉性,只有让孩子自觉得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才是长久之计。


布衣学堂


孩子有意愿学习,我们要给孩子提供条件,培养兴趣。是的哦~

接下来那句“多鼓励少批评”才是重点

我认为 客观对待吧。

鼓励要有,不好的地方也要说,一直活在掌声中,孩子的受挫能力很差也不行。

鼓励有讲究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有一个研究,两组孩子。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三轮测试下来得出结论:

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批评有方法

美国教育家塞勒-塞维若认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父母批评教育子女,靠强制压服是行不通的,只有给孩子充分的说话机会,他们才能剖析自己的行为,触及灵魂的最深处,才可能使其心服口服。”

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批评孩子,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在相对融洽的气氛中,孩子处于轻松的心境状态,也乐于接受批评。

推荐《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


孩子和他的艺术


放寒假的时候,很多人在朋友圈或小视频中看到了像“各回各家各气各妈”这样的名句,相信很多家长在这个特殊的假期中深有体会吧。在和孩子的沟通中,你应该怎样……是说教,你要如何……是命令,你为什么不……是抱怨,这些都不是教育,或者说不是有效教育,教育是有共情、有共鸣、有爱的。

我们在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要做什么呢?是帮助、指导、引导。让孩子明白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学习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做了什么,我们还要做什么,我能帮你做什么。

我为你做什么,是因为我爱你,我们有幸在你人生道路上相伴一段路程,我愿意倾听你的委屈和烦恼,也愿意为你擦去失意时的沮水,我不会把你的成功当作我的骄傲,但我想分享你的喜悦。


Physics驿站


我认为这个说法很正确。

因为除了天才,天生的学霸,爱学习,听话,大多数孩子都是普通孩子。贪玩是天性。要加以引导。

大人都喜欢听好听的,喜欢听别人夸奖,孩子也是这样。所以多鼓励,培养兴趣,孩子肯定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玩具屋的童童阿姨



公正永生


教育孩子,表扬比批评有效,但表扬有技巧:表扬勤奋,不表扬聪明;表扬进步,不表扬优秀;表扬合格加特长,不表扬平均发展;表扬团结协作,不表扬个人英雄主义;表扬自主创新,不表扬墨守成规。



邻家五哥老师


第一要看看学习内容,内容正能量的则多鼓励,内容不当的应当给予引导。第二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都正确的应该表扬,如不正确的应给予引导。



长盛交校集团祥哥


从成功走向成功,是我们愿意前行的动力,孩子也是。获得感和成功感是学习和兴趣延续的动力。但是,要避免泛泛的鼓励,要鼓励与品德、行为、方法有关的方面,而不仅仅是结果。这样,孩子的注意了就从关注结果转移到关注通往结果的路径上来了。


一袭长衫wrc


有道理,但要协调,而不是单一的分开,应该有协调的鼓励性批评,批评式鼓励!孩子能否肯学习,愿意学习,主动自觉学习,还得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避免那些不念书也能当老板也能挣大钱的凭运气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