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當年歷時9個月的SARS,是因為夏天到來才消失的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什麼時候才能結束?這大概是目前所有人都在關注的問題。


這場疫情,時不時被拿來與 17 年前的 SARS 相比較。SARS 冠狀病毒於 2002 年 11 月登陸中國廣東,引爆中國後迅速傳播至越南、新加坡等周邊國家,最終傳播至全球 29 個國家和地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數據,截止至 2003 年 7 月,全球共有 8096 例確診,其中 774 人死亡。


當年歷時9個月的SARS,是因為夏天到來才消失的嗎?

關於17年前的非典,你的記憶還有多少 | 攝影:任晨鳴 / 鳳凰網


那麼,當年的 SARS,最終是怎麼消失的呢?


SARS何時來,何時去?


1.初露端倪


2003 年 2 月 11 日,WHO 收到一份中國衛生部的報告,其中記述了一種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徵。報告稱,廣東省已經出現 305 例病例,其中 5 人死亡。回溯性研究認為,首個病例發生在 2002 年 11 月 16 日。人們對於這種疾病尚不瞭解,僅能確定這不是某種流感,而且患者的症狀為非典型肺炎(SARS其實是“非典型肺炎”的一種)。


第一例被公開報道的 SARS 患者是一名 64 歲的廣東醫生[2]。這位患者於 2003 年 2 月 21 日前去香港觀光旅遊,並且入住了酒店 M。5 天前在廣東時他就略感不適,到了香港邊玩邊逛一天後,患者症狀加重,並因呼吸衰竭被送進重症監護病房。他先前曾在廣東救治過非典型肺炎的患者,他告訴醫生,擔心自己染上了“非常致命的疾病”。


隨後,SARS 在與他接觸的家人、同酒店的遊客、診治他的醫務工作者之間聚集性暴發,由此 SARS 在香港流行開來。同住旅館的遊客來自世界各地,他們無意間又將 SARS 帶到了加拿大、美國、新加坡、越南和愛爾蘭等國(圖1)。最終,全世界有 29 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了 SARS 病例。


當年歷時9個月的SARS,是因為夏天到來才消失的嗎?

為 SARS 冠狀病毒“連通世界”的酒店 M|參考文獻[1]


2.全球暴發


2003 年 3 月中旬,WHO 定義了這種疾病的主要症狀,包括高燒、咳嗽、呼吸急促或困難等,並將其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也就是 SARS。同時,WHO 發佈了全球警報[3],宣佈 SARS 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健康威脅”,需要聯合多個國家的衛生部門,共同遏制疾病的流行。在進一步明確病原體之前,WHO 建議隔離 SARS 患者。鑑於 SARS 在中國、新加坡、加拿大局部流行,WHO 建議,在暴發地區起飛的航線,航空公司對乘客進行健康檢查;4 月,WHO發佈了多份旅遊建議。


當年歷時9個月的SARS,是因為夏天到來才消失的嗎?

在對旅客進行健康篩查之後,未再報告有新的與飛行相關的病例 | Pixabay


雖然在廣東的 2 例死亡病例中發現了衣原體感染,因而衣原體曾一度被認為是 SARS 的病原,但隨著病例越來越多,研究者們逐漸鎖定了“真兇”。4 月 16 日,在完成基因組測序之後[4],他們宣佈,這是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SARS-CoV——至此,當年的新型冠狀病毒終於露出了真面目。另外,在 5 月 23 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在野味市場的果子狸中檢測到了與 SARS 病毒高度相關的病毒;加上前期超過三分之一的病例都是餐飲業人員,這項研究進一步推進了 SARS 暴發與食用野生動物的關係。


SARS 的疫情在 5 月初達到高峰。4 月 23 日,全球總共報告了超過 4000 例病例,4 月 28 日達到 5000 例,5 月 2 日超過 6000 例,5 月 8 日超過 7000 例——平均每天新增約 200 例。隨後,新增感染的速度減緩;直到 6 月,新增數已減少至每日幾例。


當年歷時9個月的SARS,是因為夏天到來才消失的嗎?

根據WHO數據繪製的SARS病例(橙色)和死亡病例(紅色)曲線 | Phoenix7777 / Wikimedia Commons


與此同時,WHO 陸續將多個城市從“最近發生本地傳播的地區”名單中刪除。6 月 24 日,對於疫情暴發最嚴重的北京,WHO 取消了對北京的旅行建議,同時將其從本地傳播地區的名單中刪除;此時,距離北京最後一例確診病人被隔離,已經過去了超過 20 天。在將加拿大多倫多、中國臺灣從本地傳播地區名單中刪除之後,2003 年 7 月 5 日,WHO 宣佈,

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控制了 SARS 的暴發,但仍然需要保持警惕


3.小規模暴發


2003 年下半年至 2004 年上半年,大規模的 SARS 流行結束,但仍發生了 4 次小規模的暴發。其中 3 起與研究冠狀病毒的實驗室有關,1 起與接觸中間宿主(如果子狸)有關。所以,嚴格控制致病的病毒株[5]、控制可能的動物中間宿主,對預防 SARS 再發極為重要。


自 2004 年中至今,全球未再有新的 SARS 病例報道。


關於SARS消失的猜想


從 2002 年 11 月到 2003 年 7 月,從初露端倪到幾乎絕跡,SARS 耗時整整 9 個月。SARS 最終為何會消失?17 年過去,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定的答案。

不過,以下幾個因素和猜測,可以為我們提供諸多啟發。


1.隔離防疫的成果


從傳染病的角度來說,傳染具有三要素: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在尚無疫苗保護易感人群的情況下,只有對作為傳染源的SARS患者進行嚴格隔離、切斷傳播途徑(例如,穿戴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手套、防護服,洗手等),方可控制病毒的擴散。


在 2003 年 3 月 WHO 發佈全球警報前,新加坡的第一例 SARS 病例就已經住院治療了。因為沒有接到預警,患者入住了沒有隔離措施的普通病房,院內感染了 20 餘名接觸者。而在醫院採取了嚴格的感染控制後,再也沒有院內 SARS 的傳播。


當年歷時9個月的SARS,是因為夏天到來才消失的嗎?

隔離防疫對於這次的疫情同樣很重要 | Pixabay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醫院的感染控制放鬆,SARS 即可再發,加拿大 SARS 疫情的二次暴發就與此有關。2003 年 3 月,接診 SARS 患者的一家醫院,由於感染控制不到位、沒有排查出所有的 SARS 患者並隔離,導致了同醫院的一名骨折患者感染了 SARS 病毒。隨後,這名不知情的患者轉院,於 5 月引發了另一家醫院的聚集感染[6]。嚴格且持續的感染控制,特別是在醫院等易感人群密集的場所的隔離防護,對控制 SARS 至關重要。


2.病毒自身有弱點


SARS 感染的早期,病毒的傳播能力較弱;在出現症狀後 6~11 天,呼吸系統症狀嚴重時,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的 SARS 病毒量也達到峰值[7],病毒的傳染能力強。這也是為何醫護人員(尤其是進行氣管插管的耳鼻喉及麻醉科大夫)在 SARS 中更容易中招。


但同時,SARS 病毒這種在感染早期傳染力較低、在病情加重時傳染力較高的特點,有利於醫療人員儘早識別患者,在傳染性增強之前就採取防範措施,從而防控 SARS 病毒的傳染。如果 SARS 冠狀病毒變得更為狡猾,在早期傳染力就比較高,這種情況下,早期患者很可能因為症狀不典型從而難以被辨別出來,病毒就會悄無聲息地迅速傳染給易感人群。


當年歷時9個月的SARS,是因為夏天到來才消失的嗎?

電鏡下的冠狀病毒 | Dr. Fred Murphy / CDC


另外,SARS 病毒傳染二代病例之後,再傳 3~4 代的情況比較少,這可能是因為病毒的致病力會隨著代際的傳播而逐漸降低。否則,以 SARS 病毒 9.6% 的病死率,在全世界大流行後,可能會有無數家庭遭遇家破人亡的慘劇。


3.季節性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幾乎無所不在,但是能感染人類、乃至引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只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


在溫帶,冠狀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統感染主要發生在冬季(當然,秋季或者春季也有發病的小高峰),這看起來像是特定氣候作用下的結果。但實際上,冠狀病毒的感染在任何季節都可能發生。只是到了冬季,大家都聚集在屋裡取暖,加上各種節日的人員流動,更有利於病毒的傳播。每到冬季,醫院的呼吸科及各個科室的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都處於全年的高位水平。


因而,也有人猜測,SARS 冠狀病毒在夏季戛然而止,是因為天氣變熱了。不過,氣溫的逐漸升高、患病人數的逐漸下降,這兩者是否為因果關係尚不得知;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觀察研究,來確定還有沒有其他的干擾因素。


當年歷時9個月的SARS,是因為夏天到來才消失的嗎?

位於深圳市中心公園的非典紀念碑 | Sparktour / Wikimedia Commons


病毒比人類的存在更為古老,我們不知道它因何而來,也不知道它為何而去。人類在一場場病毒和生活的賭博中,能夠贏得的全部東西,就是知識和記憶。儘管 SARS 病毒和這次的新冠病毒有所不同,但儘早發現疫情、嚴格隔離控制、研究病毒特點、追蹤病原起始,這些來自17年前的經驗,也是這個冬天的寶貴財富。


希望沒有一個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沒有一個盛夏是不會到來的。


參考文獻

1. Christian MD, Poutanen SM, Loutfy MR, et al.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lin Infect Dis 2004; 38:1420.

2. Tsang KW, Ho PL, Ooi GC, et al. A cluster of cases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in Hong Kong. N Engl J Med 2003; 348:1977.
3.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in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China/ Viet Nam. https://www.who.int/csr/don/2003_03_12/en/.

4. Rota PA, Oberste MS, Monroe SS,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cience 2003; 300:1394.

5. Lim PL, Kurup A, Gopalakrishna G, et al. Laboratory-acquire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N Engl J Med 2004; 350:1740.

6.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Epidemiology Working Group. Consensus document on the epidemiology of SARS. Global Meeting on the Epidemiology of SARS 2003.

7. Cheng PK, Wong DA, Tong LK, et al. Viral shedding patterns of coronavirus in patients with probabl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Lancet 2004; 363:1699.

8. Update 83 – One hundred days into the outbreak https://www.who.int/csr/don/2003_06_18/en/

9. Update 95 - SARS: Chronology of a serial killer https://www.who.int/csr/don/2003_07_04/en/



當年歷時9個月的SARS,是因為夏天到來才消失的嗎?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