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明朝迁都北京是否是重大战略失误?

埋首故纸堆


不会,如果没有迁都北京,就不会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时候除了江南,其他都不会纳入中国内地版图,失去了边疆控制,领土会被瓜分,五胡乱华将会重演


郑小磊5


明朝建国时期朱元璋之所以建都南京,主要是因为在建立大明王朝的时候,北方还没有收复,当时的北元朝廷还在,直到当年徐达、常遇春率北伐军进入大都之后,汉人才收复了后晋时期割让给游牧民族的燕云十六州。

元朝残余势力逃亡大漠之后,虽然被明军屡屡打击,但是因为游牧民族来去如风的习性,即使北元朝廷被蓝玉击垮,蒙元势力分裂成靼鞑和瓦剌两部分,他们仍然是大明王朝最需要提防的敌人。

为了更好的打击瓦剌与靼鞑,明朝开始是分化其中的一部分为自己的部属,这其中便有朵颜三卫,后来在永乐皇帝靖难之时,朵颜三卫便出兵相助,为永乐登基立下功勋,因此他们得到了距离汉族最近的草原。

光是如此并不能瓦解蒙古人的攻势,于是朱棣决定迁都北京,首先历代强盛王朝都是定都于北方的,例如秦汉隋唐都是定都西安,而且在冷兵器时代中国的威胁大多来自北方,无论是犬戎东胡、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还是蒙古,他们几乎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

再加上朱棣在北京镇守多年,深知此地乃是中原之门户,只要燕山防线不失,可保中原大地无虞,于是便立下“天子守国门”的规矩,虽然这个门不太好守,屡次被蒙古、女真等部落突入到北京城下。

但是明朝亡国并不能指责是迁都北方之故,所谓“江山稳固在德不在险”,虽然是套话,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不是明朝后期土地兼并太过厉害,也不至于引起陕西农民起义,不是因为农民起义与女真入侵搅和到一起也不至于那么难剿灭,不是农民起义屡剿不灭,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始终没有休养生息的时候,光凭几十万人口的女真是没有能力席卷天下的。

明朝后期朝廷之中的党争已经愈演愈烈,大臣们非齐浙楚党就是东林,双方许多事情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根本没有几个能够干实事的臣子,好不容易有那么几个会带兵的文臣也被崇祯自己杀得差不多了。

而且朱棣虽然迁都北京,但是南京依然是作为陪都存在的,里面六部班子都有,只是手足无措的崇祯根本没想到派太子去监国,如果当年崇祯让太子朱慈烺去南京监国,起码后来的南明小朝廷不会因为“拥唐拥桂”而自相残杀,也算间接的为反抗清军保留力量,说不定能够与清朝划江而治。


飞凡看历史


明朝迁都北京的决策是正确的,明朝之所以迁都北京是当时北方边患比较严重,受鞑靼和瓦剌的威胁,所以朱棣实行所谓“天子戍边”的政策,迁都北京,表现其守卫边疆的决心。

明朝之所以迁都北京是因为朱棣在发动政变之前就是燕王,驻地在北京,势力范围也在北京。而南京是建文皇帝所在在,在不明确建文帝是否死亡的情况下,远离南京既是对自己的保护,同时也有抵御蒙古扣边,起到天子守过门的作用

另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也只是权宜之计,实际上他本人对于南京也不是特别满只是天下的税赋多出东南,而南京为赋税汇集之地,集运比较方便,经过元末战争,北方多以破坏殆尽,人烟稀少,轻徭薄赋恢复民生为要务,而迁都必然要劳师动众,因而放弃了迁都北方,随着全国局势的稳定,明朝到朱棣时期,经济有所恢复,迁都北京已是势在必行,但其放弃漠南以及河套,并将漠南卫所内迁,为后来蒙古诸部进入漠南,也使长城和北京成为边境埋下隐患,让明太祖时期的军事防御系统遭到破坏,这种军事举措遇到无能之君便是帝国的悲哀,后来的土木堡之战便印证这种说法纭。后来美国学者费正清指出北京“这一宏伟都市远离它的经济源泉,维持这一中心所用的人力和物力在明代灭亡和在帝国时代结束之前,一直消耗着政府的收入和人民的财富”。总之而言还是利大于弊






景粼玖序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如何能回答得有意义,难道现在科学家已经在超级计算机上建了大萌的模,遍历了定都洛阳、西安、应天、济南、怀来的所有解?

大萌朝迁都之后几十年就亡国了吗?并没有,延续了二百多年,可见它在统治人民方面是成功的。似乎不能假定一个王朝可以无忧躺到二百多年,至少之前的北宋、大金、南宋(南宋的军队基本是重建的)、大元都不是,大辽庶几近之。明朝能在北京维持二百多年,不能说明“迁都北京是对的”,至少说明明朝围绕着新都北京而实施的漕运、边镇等等政策对应当时的局面还是有效的咯。虽然京军在弘治以后废掉了,可是蒙古人也足够弱鸡啊,不要紧。此外建都北京对北方居民也带来一些好处么。至少我个人觉得在北方有个大城市能够方便华北之人来游学还蛮好的。要知道建文朝的黑历史之一可是废除了北方五省的官学啊……

至于扯到现代化的问题就更无聊了。这世上只有西欧进行了原发的近代化,只有英国进行了原发的工业革命。而这一切是建立在西欧人以强大武力为后盾、吸纳全球技术、占有全球资源的基础上的。这个过程里中国扮演了奢侈品、成瘾品生产国的角色,只需要有些近海兵船维持港口秩序,就自动有人上门买货,当然没什么发展海军的动力。郑和舰队也无非扮演一个武装丝绸推销员的角色。大萌官方根本没有做好消化买回的香料的准备,拿来抵公务员工资…我觉得期盼安南、日本、蒙古再强一些,或者大萌打打内战,进一步刺激山寨改进西方火器的步伐、促成军队近代化还现实一点儿,实在不行架空建文带兵流亡海外也行啊……天朝物产丰盈除了先进军事技术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本来就是真的。天朝和其它主要文明天区地隔,技术传入都吃不上热乎的(所以论证天朝一切技术本土起源的也很可以理解,祖先留下的怨念么),能搞出造福若干全人类的技术已经很厉害了好不好,你们不要埋怨祖宗了…

这世上会有一个定都别处、比本位面统治得更好的大萌吗?这让我想起了新出的《建丰二年》。是啊,(我心目中的)王朝史就是这样成王败寇的学问。可是如果随便迈过界限,不就成为野老村言、键盘内阁了么。





MR刘JL


针对明朝迁都到底是对是错,应该客观的去评价。我将针对明朝迁都的情况做以下几条的分析:

一、明朝前的北京:

明朝前的北京也是辽的南京,金元两代的古都,元代称为大都,已经属于北方比较有影响力的城市,有作为都城的前提条件。另外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环山,可以俯瞰整个中原地区,属于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进可攻辽阔的北方草原,东北的辽阔的疆域,退可进中原腹地,是各朝代最喜欢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城。

二、明朝洪武年间的迁都计划:

其实在明朝建立初期,大明帝国的缔造者朱元璋就有意迁都,为此,朱元璋把金陵改为应天府,称为南京,把开封称为北京,自己的老家凤阳府定为大明中都。朱元璋最理想的迁都地即为关中,曾派太子朱标考察陕西关中地,可惜太子朱标回来后就因病逝世,所以朱元璋的迁都计划也就搁置了。

三、朱元璋分封藩王,燕王朱棣镇守燕京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岁的朱棣受封燕王,封地即为后来的北京,但是由于年龄太小,没有立即奔赴封地。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准备让17岁的燕王去当藩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正式就藩燕京。之后多次参与北方军事行动,两次率军北征,招降蒙古乃儿不花,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力。

四、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公元1403年,靖难之役后,朱棣正式成为大明帝国的主人,正式启用永乐作为自己的年号,都城南京。但是明成祖朱棣对北平的感情异常深厚,永乐元年,朱棣在朝堂之上接见礼部尚书李至刚,李至刚认为,北平为皇上龙兴之地,应遵循太祖皇帝另设一个都城的制度,将北平升为北京,作为王朝的第二个都城。

长期生活在北方的朱棣,对南方天气的不适应,另外攻入南京后建文帝“死不见尸”这件事,时刻困扰着朱棣,因此长期夜做噩梦,使朱棣更加怀念故地北京。后面经过多方谋划与思量,最终朱棣将大明帝国的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

五、迁都北京的利弊

迁都北京相比之下利大于弊,北平地处北方平原最北端,将都城迁入北京,帝国的军事力量大量的北移,保卫着北京的安全,其实对北元的残余势力以及虎视中原的北方势力起到一定的震慑力量。另外,迁都北京保护着广阔的中原腹地以及南方富庶之地,保证了帝国的粮食产量以及府库税收,保证军队的军饷发放,侧面也提高了整个军队的整体作战素养,天子守国门,一直延续着整个明朝。明朝之后,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比较困难,甚至清朝初期,清朝的军队还在不断的向南推进,不再像以前那么快速的推进军事力量进攻。

总而言之,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对明朝以及整个中国的政治格局具有深远的影响,从1421年至今,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延续了六百多年,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三丰读历史


明朝朱棣皇帝把都城迁到北京,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


一、军事战略,天子坐镇边塞

北京地处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的交汇之地。可以说,在冷兵器时代,北京就是军事战略的咽喉,而且北京建城之地明皇宫,“沧海遶其东,太行峙其西,后枕居庸,前襟河济”,也就是说东有大海、西有太行山、北有居庸关、南有黄河。正如陈建说:“幽燕形胜,自昔称雄,然距边塞不二百里,无藩篱之固,而天子自为守。所幸胡人惟利在抄掠,无争帝之志耳。”也就是北京距离边塞只有200里,使得天子守国门。所幸的是蒙古没有称帝的野心,只有抢劫的短浅眼光。


二、经济战略,运河贯通南北

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到了明朝,依然为南北经济运输提供了便利,而北运河的起点,正是北京。由于在明朝之前,南方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即便是迁都北京,皇城也同样可以通过运河经济贸易,享受到大量粮食、蔬菜等生活物资。而北方的政治中心远离南方的经济中心,也间接的为南方相对自由的经济贸易提供了灵活度。


三、风水战略,短命的“南京”皇城史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建都南京的朝代有: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五代·杨吴(西都)、五代·南唐、南宋(行都)、明、南明、太平天国。而这些王朝,大多数是“短命王朝”的代名词。

而风水中自古就有“坐北朝南”的传统,而北京,正好位于明朝的北方,一览南方大地,而在此前,元、辽、金等,都经营过北京城,于情于理,都是迁都的首选地。


四、个人原因,朱棣的主观意愿

说到最后,其实这才是朱棣迁都北京的关键所在,“稳固自身皇权”。北京是朱棣的藩王驻地,朱棣自分封到成功夺取皇位这二十几年间,在北京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威望,而北京地区对于他的忠诚,在靖难之役中已经通过了重大考验。放眼全国,就这里对自己最为有利,这是其一。


草竹道人


对于雄才大略的朱棣来说,并不是战略失误,反而是战略优势,但是对于后代无能之君来说,都城北京成为了明朝的软肋。

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后,不久迁都北京,一是由于北京是朱棣的势力范围,利于朱棣的统治,二是朱棣雄才大略,开疆拓土,六出漠北,定都北京有利于对漠北的统治。

但是自从朱棣去世后,仁宗宣宗父子两人把明朝的对外策略进行调整,战略纵深开始收缩,明朝对北方的实际统治区域控制在了长城以内,这样就使得都城北京及其靠近了边疆,导致数次的统治危机。

试想如果明朝都城在南京,那英宗也许就不会御驾亲征了,那就可以避免土木堡之耻,北京保卫战也不会发生,后来的瓦剌和女真也不会动不动就要到北京敲敲门,如果在北京附近跑一跑,后来崇祯时期,李自成几乎都要被消灭了,结果后金在边界吓唬吓唬,崇祯吓的又调兵回北京,让李自成又恢复了元气。

不过换句话说,北京其实自古以来都是少数民族势力的城市,不然也不会称为“燕”,如果明朝不定都北京,明朝连长城一线都不一定能守住。


曹老师xixi


这个很难说,既然是战略层面上来讲,那就不能只考虑短期的问题,而要放在整个明朝的历史上来考虑。

明朝建国时,明太祖朱元璋把国都选在了南京,自然是因为朱元璋在这里发家,而且南京本来也是虎踞龙盘的帝都。同时,在富庶的江南也更有利于维持国都的物资供给。但燕王朱棣是通过靖难之役推翻了朱元璋指定的继承人朱允炆,才登上皇位的。因此,在登上皇位后自然要离开南京,因为这里前两任皇帝的痕迹太重。而且朱棣封燕王后就是驻在北京一带,那里才是他经营多年,信得过的根据地。

另一方面,国内平定后整个王朝最主要的威胁就是草原游牧民族——尤其是蒙元的后裔。任何一个王朝国都都是整个国家各类资源最为集中的地方,北京离北部边境更近,自然更有利于对北部边境的控制。相比之下南京离得就太远,不便于对北部边境的控制。毕竟单从政令传递和物资输送距离来看北京就明显近了很多,因此北京更有利于集中整个国家力量对抗北方少数民族的压力。

相对应的,离北部边境近了虽然有利于各种资源的调配和信息的流通,但这也意味着一旦游牧民族军队突破边境防线就很容易直达王朝政治中心,对整个王朝统治造成难以承受的损失。因此,在这种情势下要维持王朝的稳定就要求明朝始终维持对北部游牧民族政权的强势地位。这本来并不是很困难,因为地理环境决定了北部游牧民族无论如何其经济实力都不可能超越中原王朝。但是经济基础是一回事,能否有效发挥就是另一回事了。帝制时代的国家领导人只能是以血缘关系代代传承,无论他有没有这个能力,明朝的皇帝基本就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明朝进一步的君主专制使得其王朝内部针对君主的制约和纠错机制很难起到作用。对于一个极端腐朽低效的政权而言,能够在战争中发挥的国家实力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明后期在内外战争中才节节败退。

综上,明朝迁都可以说是一种必然性的战略。只是中国古代帝制有其无法避免的严重缺陷,这中严重缺陷产生于至高无上的皇权,使得任何战略都不可能永远保证王朝的兴盛。毕竟,再好的战略也是要人来实施的。


孔夫剑


明初迁都北京主要是因为朱棣喜欢迁都。 而明末朱由检也想迁都,但是结局是完全不同。一个是兴盛,一个是末路。 明朝其实已经拥有了大面积的北方地区,都到了库页岛以北了。

1:迁度北京是为了大战略需要。

2:朱棣住在南京故宫,心里非常不舒服。因为他是夺自己侄子的江山,心里老发虚,做噩梦,毕竟朱允炆下落不明。

3:为了很好的抵御北方元朝余孽。

4:北方地区也很大,为了南北兼顾,好中间调度。


不管那一样最主要的是朱棣是皇帝,他说迁你就得迁,你不迁也得迁。不过在北方北后金占领后大面积东北后,北京的位置就很危险了。而明末的朱由检一点也没继承朱棣的优点。崇祯心里一直想迁都南京,可是大臣就是不说。这皇帝也不说,最后只能等待灭亡。你说崇祯你一个皇帝咋就这么胆小呢? 明末北京就是前沿阵地了,还不迁走就是在找死,最后真的死了。


你说两个皇帝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欢迎您的阅读与评论。


梦想努力乐观


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朱棣决定将首都从南京应天府,迁往北平顺天府。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大明王朝的首都正式从南京搬迁到了北平,并改名为北京。

朱棣迁都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远离南方的政治势力。因为朱棣的皇位是通过武力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过来的,期间采用了非常残酷的镇压手段,所以在许多南方人眼里,朱棣是个彻头彻尾的暴君。而北方是朱棣发迹的地方,也是他势力的根基。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有利于进一步削弱南方士大夫的政治势力。

是北京战略地位非常突出,是连结东北与关内的咽喉要地。朱棣把首都选在北京,就可以在北京附近屯集重兵。既可以防止北方蒙古势力的偷袭,也可以亲自牢牢掌控住兵权,这一点对用武力夺取到天下的朱棣而言,尤为重要。

此外,北京是朱棣发迹的地方,也就是所谓的“龙兴之地”。从古人迷信的风水角度来讲,朱棣也会更看好将北京做为首都。

不过,朱棣迁都北京对他自己来说虽然没什么问题,可对于明朝后来的皇帝而言,却不是件好事。北京战略位置突出这点毋庸置疑,可是一旦敌军突破长城,北京就面临没有战略缓冲地带的尴尬局面。敌军可以长驱直入兵临城下,这是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御驾亲征蒙古瓦剌部,结果在土木堡被打败,明英宗本人成了俘虏。瓦剌大军顺势越过长城,包围了北京城,明朝差点遭遇灭顶之灾。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率部包围了北京,大明王朝再次面临生死存亡。幸亏北京城防严密,蒙古人无从下手,最后纵兵劫掠了北京周边后主动退兵了。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后金八旗军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直逼北京。明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于成功守住了北京城。但京畿地区遭到后金军的大肆掳掠,民生涂炭。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占了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殉国,明朝灭亡。此时,明朝在南方地区,还有军队超过百万。

那么,问题来了。当初朱棣选择迁都是重大战略失误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来看看当时的北京到底适不适合做首都。古人对北京的评价是“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京的地理位置绝佳。在明朝之前的元朝和明朝之后的清朝都把首都选在了北京,由此也可见北京确实具备了一个理想首都的条件。可问题在于,元朝和清朝的统治者一个来自蒙古草原,一个来自关外的东北。对他们来说,定都北京,进可夺取中原,退可回到长城以外,当然是绝佳的选择。但明朝作为一个中原王朝,将首都放在紧邻边疆的位置真的合适吗?

对于朱棣这样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帝王而言,定都北京,可以有效震慑北方的蒙古,时常还可以来个御驾亲征,打击蒙古残余势力,在军事调度方面,北京也比南京要方便很多。但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在明朝拥有强大实力的背景下。一旦王朝开始衰落,国防力量不足,北京就成了外来入侵的重点目标。明朝历史上多次遭遇兵临城下的尴尬境地,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外,北京远离富庶的江南地区,国家的经济命脉全靠漕运维持。一旦南面发生战事,漕运被截断,那么北京城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定都北京,虽然加强了对北方的军事控制力,但却削弱了对南方的经济控制力。明末时期,崇祯皇帝穷得发不出粮饷,但江南地区的富商却依旧是过着夜夜笙歌的奢靡生活。

所以,朱棣选择迁都北京是不是重大战略失误,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的说对还是错,关键还得因人而异。像朱棣这类尚武的帝王,定都北京可以更好的施展他的雄途霸业。可要是像明朝后期万历皇帝这种什么活都不想干的帝王而言,北京靠近边塞,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凶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