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外形科幻性能强劲的濒海战斗舰,为何如今却被美海军当废铁?

扉曳殇


濒海战斗舰,与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一般,是冷战结束以后,美海军战略转型思路下即“由海向陆”打击的必然产物,但同时并没有大量建造,带有一定的实践性质,在海战中检验其战斗力。

但两型舰艇自少量建造成军以后,用不了实战检验,美海军自己都不满意,这俩玩意尽管舰型比较前卫,具备一定的科幻性,但其作战能力美海军自身心知肚明。

比如排水量高达1.45万吨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2座前卫的155毫米舰炮发射的制导炮弹一发就要80万美元,即便财大气粗的老美海军都射不起;只有24单元的海麻雀点防空导弹,不具备区域防空能力,近防炮系统都没有,战时如果避免反舰导弹和空舰导弹的打击,所以美军自己都十分不满意,仅建造了三艘就草草收场,前两艘还被国会除役退回船厂改造闹出了天大的笑话。

所谓的濒海战斗舰,也搞得来不伦不类,战斗力就是渣,除了航速高,能达到50节是此型舰的唯一亮点以外,真的找不出此舰还有什么优势可言。

但50节的高速,在反舰导弹的打击下,也没什么鸟用,战时能跑得过反舰导弹吗?濒海战斗舰,就纯属扯淡的一型战舰,当然,美国人敢吃螃蟹的勇气,愿意冒险的精神,反倒是值得肯定的。

其舰载武器为1门57毫米单管舰炮,2门30毫米机关炮,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打击火力,无法防御反舰导弹的打击,不要说与他国海军护卫舰、驱逐舰相抗衡,就是拉出来一艘导弹护卫艇,都足以将老美的濒海战斗舰送进海底。

老美尽玩一些华而不实虚的概念,什么LCS、联合高速船、移动登陆平台、浮动前进基地,什么反水面作战、反水雷对抗、反潜作战、情报搜集/监视/侦察、本土防卫/海上拦截、特种作战支持、支持人员/物资输送等,赋予了濒海战斗舰那么多的作战任务。

但这些任务的完成,都需要模块之间的转换,将不同的设备搬上舰,再将其他设备搬下舰,设想非常美好,但实际操作起来,真是太麻烦了,模块之间的转换,哪有那么方便的,比如从扫雷舰转换成反潜舰,没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将设备搬上搬下,根本就搞不定,用杭州话来说,所谓模块之间的转换,就是活赤空,吃了饭没事干。


由于要求多功能化,使得此型舰大部分空间都被各种机械化设备占据,想作为一种力量投送手段就显得非常困难,老美想在一型舰上完成多功能化,要面面俱到,结果一样都不精,战作能力就是渣,多功能变成了无功能。

此等作战能力就是渣的舰艇,排水量达到2000吨时,仅建造成本就要数个亿美元,美海军最初预计采购55至60艘LCS,以及90至110套各型任务模块,使舰队总数维持在375艘,现在,看来要步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后尘了,建成几艘以后,大概率就将不了了之。


国平军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没有见过这样的废铁。

【环球时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孔姿】美国媒体9日报道称,美国海军“独立”级“蒙哥马利”号濒海战舰已于本月6日抵达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成为自2013年4月以来第四艘被轮派常驻新加坡的美国战舰。

大家首先要搞清楚,濒海战斗舰到底是干什么的?

很多人将美军的濒海战斗舰同我军的新一代护卫舰甚至大型驱逐舰比较,让双方直接进行海战。

这就是关公战秦琼了,是不可能发生的时期。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军就认为现有的航母战斗群不适合执行所有任务。

随着苏联红海军的垮掉,美军海军在世界上已经没有对手,航母战斗群也失去了作战的对象。

美军水兵曾经回忆航母战斗群在波斯湾的巡逻写到:只有几艘伊朗的导弹艇或者炮艇跟着我们的航母。但它们太小了,我们航母掀起的浪都可以将他们掀翻。用航母去对付这样的敌人,简直是用全国美国的军队,去占领洛杉矶迪斯尼乐园。

美国军方经过评估认为,未来海上威胁强度大大降低,百分之八十的任务不需要航母来执行。

这些任务都是一些简单的日常巡逻、拦截可疑船只、对抗敌人小型军舰、搜集情报、反潜、扫雷甚至反海盗。

航母战斗群不可能大材小用去做着事情,只需要争夺制海权就可以了。

所以,濒海战斗舰就是做这些小事的,在航母战斗群控制的海域或者低强度冲突海域,执行简单的任务。

对于濒海战斗舰的要求是价格低廉、多任务模式、能够高效的完成任务、使用新技术等等。

濒海战斗舰目前主要是“自由级”、“独立级”,性能都算比较先进,使用了很多先进技术,具体不多说了。

当然,因为用了很多新技术,导致造价超过之前的预算。同时,新技术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濒海战斗舰2010年交付美海军后状况百出,动力系统故障频发,船体发现裂痕,火力配置明显偏弱。“自由”号濒海战斗舰2013年首次高调部署新加坡期间连续发生动力系统电力等故障。

采购数量由最初的55艘一度减至28艘。

但如果认为濒海战斗舰失败了,这就是缺乏基本军事常识的说法。

现有濒海战斗舰虽然有一些缺陷,但性能还是能够满足设计需要的。

尤其是加装先进导弹系统之后,自卫能力和打击力都有所增强,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

为了避免多任务模式造成的维护和使用困难,目前美海军决定每艘濒海战斗舰只搭载一个任务模块。但是,多任务模式是被保留的。

目前濒海战斗舰性能已经很稳定,执行作战任务是没有问题的。

目前,濒海战斗舰已服役17艘,仅2018年到现在有7艘入役。但从这个速度来看,就说明美军还是对它很重视的。

而且美军又追加了合同,打破了以往28艘的决定,提高到35艘。

同时,美军在濒海战斗舰基础上,推出了未来新型护卫舰FFG(X)项目。

它的核心思想,仍然是濒海战斗舰的升级模式。

根据美海军造舰计划,预计到2035年,将拥有51艘濒海战斗舰和新型护卫舰,从而与美海军航母战斗群等大型水面战舰组成任务互补、作战空间互补的水面作战体系。

当然,濒海战斗舰并不是用来和中国对抗的,中国并没有这么弱。我军的1艘055大驱,可以搞定一打濒海战斗舰。

但大家要知道一个道理,海军绝非是航母独立作战的舞台,有主角还需要大量的配角。而配角有时候,比主角还重要,濒海战斗舰就是这么一个配角。


萨沙


濒海战斗舰性能谈不上强劲,濒海战斗舰并不是海战主力,属于执行特殊任务的特殊舰只。濒海战斗舰,打海战的话,顶多打打快艇一类的船只,护卫舰、驱逐舰什么的它根本就对付不了。<strong>

我们看海军的主要水面舰艇,先是航母,巡洋舰、两栖登陆舰、驱逐舰、护卫舰等,美军的一个航母战斗群,一般来说是一艘航母,两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两艘护卫舰,四艘潜艇,一艘补给舰。压根就没濒海战斗舰的位置,这很尴尬。

航母战斗群里没濒海战斗舰的位置,这就说明了,濒海战斗舰并不是海战主力。<strong>

濒海战斗舰大概分为四个任务模块,先是水面战模块,一个57mm口径自动炮,两个30mm口径的机炮。这武器能干嘛?顶多自卫用。其次是反潜模块、反水雷模块,两栖模块。他的武器系统,其实也就这些。



没有导弹,不能像导弹巡洋舰、导弹驱逐舰那样可以进行远程打击,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面90个垂直发射单元,可以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波斯湾里面那两艘,火力可以覆盖伊朗全境。濒海战斗舰的防空能力也一样不行,不能有效防空。抗打击能力,防护能力,这些和驱逐舰巡洋舰,甚至是护卫舰都没法比。如果把濒海战斗舰当做海战主力大舰来看,基本就是个打杂的。但是其设计目的,并不是作为海战主力使用的。美国的海岸警卫队对于濒海战斗舰的评价相当高,在加勒比海附近打击走私船只非常有效,基本上就是给海岸警卫队量身定做的。

濒海战斗舰,你可以从名字就看出来,这是在海边打仗的船只,不是在大洋深处吓唬人的。濒海战斗舰如果放到波斯湾,伊朗部署一堆水雷,航母驱逐舰什么的根本没法过,但是濒海战斗舰吃水浅,可以很好的清除水雷。而且伊朗海军的那些要在视距范围内才能发射的鱼雷艇,在濒海战斗舰前边就是靶子,他那几个机炮完全可以把这些快艇都撕碎了。
濒海战斗舰,倒也并不是无能之辈,也不是废铁,是他根本就不适合打常规的海战,吃水浅、速度快,这是他的特点。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排水量大概都是9000吨左右,而濒海战斗舰的排水量大概也就3000吨。濒海战斗舰是在浅海区域、滨海区域执行特殊任务的船只,反潜、反水雷这些是主要任务。

如果说坦克是陆战的主力,装甲车是辅助,那么濒海战斗舰也就是这样一个辅助。


军武文斋


一句话说清楚,濒海战斗舰就是攻击对方沿海地区水面目标的,对付快艇之类小目标。这种舰艇只有美国一家,美国觉得世界都是他们的。濒海战斗舰相当快,达到50节左右,一般战斗舰艇只有30节。在进攻敌方沿海的舰艇还有朱姆沃尔特隐形驱逐舰,攻击对方的沿海陆上目标。

进攻方都需要隐身,比如F22,F35也是这样。他们都像一个刺客,刺客没有防御的,都是以攻击为目标。当然有时候会说是防御武器,喜欢信就信吧。

美国武器基本上没有失败的,更主要的是不适用了,美国认为敌情变了,所以美国才下马。美国的隐身直升机科曼奇,海军的朱姆沃尔特,都是这样的,可见美国的先进,这也是中国一直在努力学习的。

当时设计这些隐身舰艇的时候,苏联已经解体,美国海军已经不再需要大洋海战,所以才有了由海向陆。随着中国崛起,美国又找到了对手,所以美国海军又回到大海上,打算和中国进行大洋海战。

中国千万别上当,一定要按照自己的目标前进。大洋海战,本身就是一个冷战思维,美国玩儿去,美国海军想去自己去,中国只做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至于什么叫中国一亩三分地儿?现阶段就是做好中国周边的安全,中国人到了地方有中国武力来保护。至于美国想做世界霸主,那就做去吧,中国不拦着。



大志远思想空间


濒海战斗舰被当做“废铁”还是夸张了,但其故障频发确实陷入很尴尬的处境。濒海战斗舰是美国海军军事战略从远洋走向近海的重要标志,目前拥有“自由级”和“独立级”两个款型。实际应用中却不尽人如意,它用来警戒巡逻——太大太贵;用来反舰——火力不够猛;防空——缺乏有效防御导弹。而且其独特的模块化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转换,更加要命的是频发的故障。早期的濒海战斗舰曾在一年内发生四起故障案例,这导致故障率高达67%!

濒海战斗舰是美国海军作战理念和思想转换的重要产物。1990年代末,美国海军曾提“近海作战、具有较高作战效率、能执行不同任务且价格合理的中型舰船”。濒海战斗舰目前分为“自由”和“独立”级,其中前者和普通军舰差不多,而后者则采用三体船外形,并增加了隐身设计。濒海战斗舰具有隐身性能强、吃水浅、应用广泛等特点,最大航速能达到50节。

濒海战斗舰最大的特点是能根据不同的任务搭配不同的武器模块系统,就像搭积木一样执行任务。它现在有三种任务单元,包括水雷战模块、反潜战模块和水面战模块。这些装备都能放置在标准的集装箱中,需要时能够快速组建。可以实现替代护卫舰、扫雷舰和巡逻艇等目标。

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下,曾宣布将六成的航母和六成的核潜艇部署在太平洋,同时也将濒海战斗舰派遣到亚太地区。从美国部署濒海战斗舰的地点来看,新加坡成为首选,其意在有更为有效控制马六甲海峡。然而一系列的故障让美军也开始质疑它的可靠性和战场生存能力。毕竟再先进的战舰,爬了窝跟废铁没啥区别。


航空之家


美国濒海战斗舰的项目是和朱姆沃特驱逐舰项目一起提出的,当时苏联解体,美国唯一的对手苏联红海军也不复存在,那个时候美美国可以说是一超多强,在公海大洋上没有谁能和美国海军正面对抗,所以美国海军就认为未来的海战将是由自己主导,因为自己拥有这压倒性的优势。打大洋对抗的战场直接推到敌人的家门口,美国人的作战思想就是直接夺取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封锁对方的海域,然后朱姆沃特驱逐舰和濒海战斗舰进行游击围剿,这就是这两款军舰诞生的背景。



美国人的想法的确很好,但也是着眼于90年代美国曾经的辉煌当中,对之后的三四十年并没有料到会有新的强劲对手出现,把海战的主战场从沿海地区直接又搬回到公海大洋上,这样的话美国这两款军舰基本上就无用武之地。美国建造滨海战斗舰是按照着多用途模块化的指导思想来建造的,本来是想着如果需要反潜作战的话就加装反潜模块武器,需要防空,作战的话就加装防空模块武器,这样的思想可以说是非常超前的,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却发现了许多问题,那就是模块化武器的设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而且价格也特别高。本来是想着为了省钱而搞出模块化设计,但没想到实际运作中却花了更多的钱。



除了花钱多以外它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作为3000吨级的军舰,其模块化武器的火力并没有同级别的护卫舰强,也就是说虽然它什么都可以干,但是相比之下又干不好,而且还费钱,所以美军已经开始进行下一代护卫舰的研发计划,不过美国在这一级军舰上面也验证了许多新系统,就相当于把它作为一个新武器的试验平台,以验证各种新型武器的性能。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嗯嗯,拿来缉毒,查走私,是挺好的呗,致于其它,就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了。网友们这些年多感不解,美国不是科技强国吗?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不只濒海战斗舰,所有的装备似乎都有问题,并且不是小问题。新型装备嘛,有点小问题,本身再正常不过,只是像现在,无论濒海战斗舰,还是DDG1000,长像倒都蛮科幻,只是不能使用,造价还出奇得高,一艘DDG1000,每艘70亿美元,一艘3000多吨濒海战斗舰的价格,不算任务包的价格,也在7亿美元以上,整个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折腾了300多亿美元,原来计划不算,2.2亿美元就够了呢。贵点贱点,海军过惯了泼天富贵的日子,倒不怎么在乎,问题是它压根就用不成,用不成吧,可感奇怪的现象是,还一直在造,只是减少了一点订单。今年5月,被朝野上下疯狂吐槽,并盖棺论定道,这本来就是一个完全失败的项目。

先进+先进=最差劲

疯狂罗列堆积先进概念,正同其它装备项目一样,把所有先进加在一块,不是最先进,没有道理呀。海军方面也是着急,怎么先进变了味,先进加在一起成了最差劲,为什么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急于追求先进,一者现有技术难以实现设计初衷,二来盲目求成,完全丧失了装备的王道,即取舍有度;第三装备口味太高,追求领先他国一代到两代的装备,操之过急。正合了一句网词,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不免要栽跤子,在装备制造上走了弯路。这使人不免想起那个著名的故事,龟兔赛跑,挺骄傲的兔子和挺努力的乌龟,本来兔子妥妥的第一,没有问题,结果要在半途等一等,好好睡一觉,结果一觉醒来,失去了冠军。嘿嘿,挺现实的世界,每个人随时都在努力,有更快的兔子,只是没有跑得那么慢的乌龟。

近海多危险

我们知道,美国海军有强大的实力,无人能比,因此也常跑到人家近海遛遛达达。遛达日久,习以为常,做出一个设想,打造一型轻型战斗舰只,依托其网络化和信息化优势,担负侦察,反潜和扫雷等多用途任务,什么样的任务即加装什么样的战斗模块,如侦察即加装侦察模块,反潜即加装备反潜包,扫雷一然,即省事也方便,谁要动它,即随时召唤坚船巨炮前来,脑袋一拍,以手加额,哎呀呀,不是很好的吗?这便是濒海战斗舰的来历。好是好,只是你发展人家也在发展,这种3000多吨的小船,战斗性能中庸,火力稀松,越来越难以靠近部署。任务难以达成,造却造了,还花了不少钱,大约未来只能用于家门口缉私,只是用不了那么多而已。


魂舞大漠


起初,美军研发濒海战斗舰(LCS)是为了利用其先进的隐身性和小巧灵活性完成其在敌国海岸线周围进行偷袭、扫雷、侦查和配合大舰登陆进行对地小火力支援的任务。但由于其造价与其实战性不能成正比,自身缺少对空打击与对舰打击的能力,因此战场生存性极低。另外,其三体船设计加上排水量小,很难与美海军舰队及大型舰艇进行远海协同作战,且自身携带武器较少,这就出现了濒海战斗舰无处可用的尴尬局面,它与美军的作战预期相差甚远。



时尚新播客


濒海战斗舰外形科幻倒还比较靠谱,但性能谈不上强劲,而是很尴尬。美国海军发展濒海战斗舰没指望它成为海战主力,而是让它们到别国的近海去执行多种任务,主要是扫雷、反潜,再就是特种作战、反舰等等。所以濒海战斗舰采用的是高度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任务灵活换装不同模块,执行不同任务。但是当濒海战斗舰真正开始服役后,美国海军才发现其他国家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正在大幅提升,而濒海战斗舰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能力都很多,57毫米舰炮对海对岸都是火力不足,但舰上又没有反舰导弹和中远程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打谁都不行。防空呢,没有强有力的防空导弹。在这种情况下,濒海战斗舰的扫雷和反潜作战根本无法进行。而且其任务模块的更换又不能现场进行,必须在任务海域附近的港口才能进行,反应速度和便利性并没有美国海军想的那么好。

濒海战斗舰还有个很大问题,就是不抗揍。其舰体是用铝合金造的,满载排水量也只有3000吨出头,根本顶不住反舰导弹的一击。虽然其速度能达到40节以上,但明显跑不过飞机、直升机和反舰导弹呀。在这些攻击武器面前,濒海战斗舰就是案板上的菜。

不过,要说美国海军把濒海战斗舰显然太夸张了。美国海军还指望濒海战斗舰给它凑355艘舰艇的数呢,而且这些濒海战斗舰服役时间都不长,造价不低,不用太浪费,所以美国海军这些年一直在为濒海战斗舰试验各种武器,提高其作战能力。但是,濒海战斗舰的空间都留给飞行甲板和机库了,能装导弹的地儿很小,所以其装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都是些近程的,防空导弹也只有1座近程的“海拉姆”。反舰导弹试了好几种,美国海军都不满意,在“科罗纳多”号上装了2座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却严重挤占了舰首空间,而且突兀的发射架也严重破坏了该舰的隐身能力。现在的濒海战斗舰让美国海军很不满,问题层出不穷,性能远不能满足新的战略需求,却又出于保持舰艇总数的原因不能放弃,真是尴尬之极。(S)


联合防务


战略失误。

一是最先进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实战中可靠性、易维护性也很重要,LCS太先进了,总出毛病,不稳定。

二是无敌是多么寂寞,寂寞让美国犯了错。LCS和DDG-1000都是以美国完全掌握制海空权为前提的,苏联解体后,美国认为这一“前提”是必然,不需要再思考论证了。没想到兔子这么迅速,还有技术扩散导致中小国家也能打非对称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