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大英博物館中,曾有一塊“鬍鬚”石,為何被稱為是鎮館之寶

提到埃及,恐怕很多人會想到神秘的“獅身人面像”、“埃及豔后”和“埃及法老”等詞語。不過在大英博物館中,卻有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竟然也與神秘的埃及獅身人面像有關,甚至被稱為是埃及館的鎮館之寶。您可知道這是為什麼?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大英博物館中,曾有一塊“鬍鬚”石,為何被稱為是鎮館之寶

在大英博物館的埃及館中,曾經有一塊形狀非常奇怪的石頭。這塊石頭長75釐米,直徑約40釐米,重達400至500公斤,這塊石頭不僅沒有精緻的花紋,也沒有繁複的雕刻,顏值普通,相貌平淡,又憑什麼被收錄在大英博物館的“珍寶”之內呢?

原來這塊石頭竟是斯芬克斯的下額之物,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獅身人面像”的鬍鬚。

大英博物館中,曾有一塊“鬍鬚”石,為何被稱為是鎮館之寶

既然是獅身人面像身上的東西,為何又被拆下來搬運到大英博物館呢?如果您想知道其過程,還得回溯到1817年,當時有一位來自於英國的殖民主義者,他有一天來到埃及的金字塔參觀,很快就被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吸引住了。

獅身人面像位於埃及吉薩的金字塔墓區,此像高二十米,長五十七米,算上兩個前爪,全長七十二米,建造工程巨大,它頭戴“奈姆斯”皇冠,下頜有帝王的標誌——下垂的長鬚,這巨大又神奇的獅身人面像,它身上每一個部位都是珍貴的寶物,但是這位殖民主義者的力量有限,帶不走更多的東西,但是他又想將獅身人面像的一些部位化為己有,並將其運回英國,因此,這位殖民主義者便領人拆下了石像的鬍子,並將其裝船運回英國,借花獻佛地獻給掌權人物,並以此來表示對大英帝國的忠誠。就這樣,這塊鬍子巨石就被一直存放在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中,曾有一塊“鬍鬚”石,為何被稱為是鎮館之寶

斯芬克斯丟了鬍鬚以後,境遇更是糟糕,甚至被滾滾的黃沙埋至肩部,它在撒哈拉沙漠的地平線上,露出一個碩大的頭顱。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埃及有關部門,逐漸意識到獅身人面像的價值與意義,便開始將獅身人面像清理了出來。

考古學家薩利姆·哈桑是埃及文化的忠誠守護者,他為了保護古文物,便不惜人力物力地巨像進行了簡單的修復,獅身人面像又恢復了昔日的神采,成為了到埃及旅遊的遊客,必須與之合影的打卡的聖像。

大英博物館中,曾有一塊“鬍鬚”石,為何被稱為是鎮館之寶

當時《紐約時報》還宣稱:“斯芬克斯終於從無法穿透的遺忘陰影中走出來,成為地標。”獅身人面像的身價飛漲,成為著名的埃及古文物,而那塊身在異國的巨石鬍鬚也水漲船高,成為了大英博物館埃及館的鎮館之寶。

大英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甚至利用“獅身人面像”的價值,不予餘力地宣傳“鬍鬚”的珍貴,並以此當噱頭吸引遊客,目的是抬高大英博物館的價值。

雖然埃及民間,讓大英博物館歸還“鬍鬚”的呼聲不斷,但英國方面,卻並不想讓這種極具價值的文物離開英國,就這樣,這塊鬍鬚巨石一直留在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中,曾有一塊“鬍鬚”石,為何被稱為是鎮館之寶

埃及有關部門為了斯芬克斯巨像的完整,他們也多次向英國提出歸還這一珍貴文物的要求,這樣正義的要求一直沒有得到英國博物館方的回應。在1982年,埃及文化部長又訪問英國,並且鄭重提出:“歸還斯芬克斯的鬍鬚。”既然這種事情都擺到了檯面上,英國博物館方自然不好再次推脫,他們經過研究決定,可以將斯芬克斯的鬍鬚歸還埃及。

1983年11月3日,英國博物館方終於將獅身人面像鬍鬚歸還埃及。“獅身人面像”的鬍鬚從埃及到英國,從英國又到埃及,這分分合合的過程,只說明瞭一件事,獅身人面像的鬍鬚雖然屬於世界,但更重要的是屬於埃及人民。

大英博物館中,曾有一塊“鬍鬚”石,為何被稱為是鎮館之寶

獅身人面像鬍鬚歸來的日子,不僅是埃及文物界的大日子,也是英國博物館方的大日子。這一次完美的交接,讓全世界的人民都看到了文物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也更一步地說明了,文物在人類發展長河中重要的地位。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