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作文指导:写作中,我们如何避开”考后一句话”的选材?

“铁杵与木杵:铁杵能磨成针,但木杵只能磨成牙签。材料不对,再努力也没有用"。如果把这句话运用到写作的选材中,把好的选材和不够好的选材分别比作“铁杵”和“木杵”,就告诉我们,只要材料选得好,往往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看来要写出好文章,尤其是”考场上”的优秀作文,选材显得尤为重要。

当语文老师去批改一篇作文时,从打开页面的第一秒钟开始,他一定在思索一个问题,这篇作文主要写了什么人物,写了什么事情,写了什么物品。作品中所写的人、事、物,就是选材。选材会根据主题的需要,有目的地甄别取舍。“写什么”一般比“怎么写”显得更为重要,“写什么”是内核,是实质,是撑起文章的支架。

当只有一篇作文出现在老师面前时,老师还是显得非常淡定,还能以“欣赏”的眼光从文章中找出若干优点。但是,如果连续批改几百篇甚至上千篇作文,老师的眼光会迅速变得挑剔而且犀利,他能从大量文章中挑选出“辨识度高”的与众不同的文章,然后妥妥地给一个高分。老师是不会错过任何一篇有水平的作文,然后“锦上添花”成就一篇“高分作文”。同样的道理,如果看到有的作文采取贴标签式“重复题材”,老师也会很失望,给分方面就会显得吝啬了。

作文指导:写作中,我们如何避开”考后一句话”的选材?

在初中生作文中,发现出现较多的选材,就是一味谈学习。谈学习没有错,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但一谈到学习就循着同一思路,学习成绩下降了,考得不好,然后受到鼓励,心理不再消极,相信只要努力,定有收获。老师在教研时,戏称这种“没有灵魂”的选材为“考后一句话”。

下面的文字,是从学生作文种摘取的片段:

”上午的语文测试,信心满满的我,原本以为这次能拿到九十五分的,可由于紧张的原因,导致我发挥失常。下午后拿到成绩单,我愣住了。八十一分,我从来没得过这么糟糕的成绩。我目不转睛的看着试卷上的大红数字,眼泪在眼眶里酝酿着,于是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就在我内心彷徨,迷惘,不知所措之时,我突然看到了一抹亮丽的橙色。那抹橙色犹如一线耀眼的阳光,把我的孤独,寂寞,和迷茫瞬间驱逐的无影无踪。正当我抬头想看清楚是什么力量如此强大的时候,一双如天使般的手伸进了被我抓乱的发从中,一个温柔的声音随响起:“怎么了,你为什么一个人躲在这里?”我猛然抬起头,一个明朗的笑脸在阳光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闪耀,竟会让我有些睁不开眼。

是黄老师,她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这种套路的作文,阅卷老师太熟悉。熟悉到产生审美疲劳,内心难以起一丝波澜。当然,还有类似的“雨后一把雨伞,病后一杯苦药,睡前一杯牛奶”等恶俗选材“横行”作文格子,让改卷老师直摇头。

“考后一句话”的写作思路和选材,还存在“一材多用”的现象。可以用到亲情类作文,如我考试考砸了,妈妈或找我谈话,或给我端一杯牛奶,再和风细雨地鼓励我,或带我放风筝,通过风筝在风中上扬,告诉我要学会借风远航的道理等。通篇文章,赞美母亲的慈祥、关爱孩子等特征。

如写校园类文章,我没有考好,老师把我叫出教室,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失败是成功之母。然后我就知道,只要持续努力,一定会有进步。

如写成长类或励志类作文,我考试成绩不理想,我垂头丧气,发现小草从石头缝里钻出来,从而恍然大悟,知道自身必须具有”永不言败“的精神。

……

作文指导:写作中,我们如何避开”考后一句话”的选材?

“考后一句话”的选材现象,是学生作文存在的“常态”,一般会留给读者如下印象:

一是材料“司空见惯”。如学生写下雨,喜欢写“送伞”和“让伞”,但是要写出“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这样的语句,和涉及到这句话的选材还是为数不多的。“重复类”选材没有新鲜感,不能给读者感官和内心的冲击力,所以难以吸引读者的兴趣。

二是材料“陈词滥调”。平时习作时写多了的材料,就习惯成自然,越写越顺,越写越不费力。但是不费力的东西很廉价,当然,“不费力”的选材是也难有很高的阅读价值。谁愿意总听你谈学习?总听你诉苦?还曾教过一学生,一到考试就写同一篇作文,稍作改动而已,自己不觉错误,还沾沾自喜,这种写作态度实不可取。

三是材料”鹦鹉学舌“。所选的材料是模仿书本上、网络上的“优秀作文、满分作文”,实行“拿来主义”,一点也不客气。“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的选材,就会给人留下抄袭的坏印象。

同学们在构思时,就应该把以上三种材料,尽量排除在外。不过,不是说所有别人写过的,我们经常写的,就不能再作为我们写作的选材,这是因人异,因时而异的。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说,大抵我们有更好的选择。

作文指导:写作中,我们如何避开”考后一句话”的选材?

那什么样的选材,才是更好的选择呢?

1、贴近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生活才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没有任何一种形式的作品可以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如方方在《行云流水的武汉》种写道,“ 所以,当我开始写小说时,这座城市就天然的成为了我的作品中的背景。闭着眼睛,我就能想象出它曾经有过的场景。它的历史沿革,它的风云岁月;它的山川地理,它的仟街陌巷;它的高山流水,它的白云黄鹤;它的风土民情,它的方言俚语;它的柴米油盐,它的杯盘碗盏;它的汉腔楚调,它的民间小曲。如此如此,想都不用去想,它们就会流淌在我的笔下。”生活,是一个很博大的概念,既指我们社会大环境下的生存,也指细水流长的琐屑日常。随着时光的绵远流逝,生活是“日日新”的,而不是亘古不变的。我们需要用真实的笔触去书写耳闻目睹,去记录风云变幻,去呈现活色生香,是体现鸡毛蒜皮,只有贴近生活,把手中的笔变成照相机,录像机,才能使纸上的文字有恒久的生命力。要把聚焦点从书房转向厨房,从室内转向室外,从校园转向社会,步伐要往外,头要抬起来,才可能看到更多的东西。距离稍微往前一点点,不单写自己,写熟悉的其他人。不单写低头可见的学习,写往前可见的一树芒果,和芒果树下的人家。

2、独特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也些写道:“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们可以想象,沈从文笔下如果没有水,沈从文的文字一定是黯然失色。如果“边城”中没有那条小溪,没有渡船,何来“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亮如水晶”的翠翠。沈从文笔下的“水”是带有独特生命的载体,水边的人民,是朴素生命形态的湘西民众。他爱这块土地,他爱这里的山山水水,他作品中的选材是“湘西”特色的,是“沈从文”笔调的,也不是谁都可以轻易模仿。

如在一次学生习作中,同样写到“木棉花”,有的学生从“木棉花”的花落中读到伤感,有的学生却从花落中读到成熟和新生。所以,不要想别人怎么写,作文书上怎么写,网络上怎么写,而要学会问自己的内心,我的内心怎么想,就有分寸的怎么去写。”古人每爱说“文如其人”,是说文章的风格和作者的性格特征相似。不写出自己真实的感触,既不能打动读者的心,也不能成长其“写作风格”,更不要说“文如其人”了。

希望同学们在写作时,选好材,用好料。“考后一句话”式的选材,一定会“撞材”。生活虽平凡,但平凡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八卦几分,笔下就会精彩不断。

语文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