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重慶這個渝鄂邊界小鎮一直無病例報告

龍駒鎮人口5萬餘人,位於萬州區與湖北利川市交界處,境內萬利(萬州到利川)高速、318國道穿境而過,輻射周邊12個鄉鎮30萬人口。

從1月10日到現在,龍駒鎮有湖北返鄉人員525人,其中來自武漢的有324人。湖北以外返鄉人員多達4026人。

但截至目前,雖然利川市及龍駒周邊鄉鎮也有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龍駒卻至今沒有病例報告。

2月22日,重慶日報記者前往龍駒鎮,一探這個渝鄂邊界小鎮疫情防控背後的故事——

距離渝鄂邊界僅3公里

在龍駒鎮,有花坪、民義、龍溪、信義等村居與利川交界。與此同時,在318國道,萬州與利川交界的蘇拉口距離龍駒場鎮只有3公里;萬利高速路龍駒互通離場鎮只有2公里。每到春節,平均每天途經龍駒的有1000餘輛車、3800餘人。

“首先防控鎮外人員輸入!”龍駒鎮黨委書記張鳳政稱,正是基於對自身特殊地理位置、在外人員結構和轄區人員流動特點的清醒認識,早在1月21日便在與利川交界的所有通道設置疫情檢查卡點。

早在3年前,龍駒鎮就在16個村設置有交通文明勸導站。疫情發生後,龍駒鎮立即動員所有勸導站24小時值班,勸返非必要車輛、人員流動。第一時間,全鎮6處國省縣道卡點、7處鄉鎮界卡點、26處村(居)組道卡點全部完善、行動起來,對人員流動做到了嚴防死守。

“僅靠一己之力不行,必須開展多層次聯防聯控。”張鳳政坦言。1月30日,按要求,龍駒鎮組建了由交巡警、公安、公路局、運管、三峽中心醫院及佳路公司組成的龍駒鎮交通防控組。與此同時,龍駒鎮與周邊8個鄉鎮形成人員流動行蹤軌跡聯動機制;與利川形成往來車輛、人員疫情檢查聯動制度。

據統計,截至2月23日下午6點鐘,龍駒鎮39個疫情檢查交通卡點累計檢查車輛15334輛37387人,勸返1924輛2945人。

處理幹部6人約談村醫3人

龍駒鎮轄區有龍駒、趕場、團結3個集鎮,16個行政村,幅員面積248平方公里,是萬州區面積最大的鎮,疫情防控任務重。

“我們構建農村、集鎮兩大戰區。”龍駒鎮鎮長丁時成介紹,集鎮戰區實行“三長”強化“三包”封閉管控機制,即在集鎮5個社區建立“樓棟長、巷道長、路段長”的“三長”封閉管理體系,實行鎮居幹部“包路段、包巷道、包樓棟”的“三包”機制,嚴防死守切斷疫情傳播途徑,共設立監督崗點147個、流動巡邏糾察隊5個,全方位做到各路段、各巷道、各樓棟有人管、有人巡、有人督。集鎮與村社實行“三嚴”分片管控體系,16個村及5個社區農村區域實行“村界設卡嚴查、院落封閉嚴管、出行勸導嚴控”的“三嚴”舉措,設置檢查勸導站口32個,劃分195個院落,明確專人蹲點值守,確保監管有力有效。

“疫情當前,黨員幹部要有責任感、更要有執行力。”鎮紀委書記楊聲春稱,鎮裡組建了督導督查組,對存在的防控漏洞、薄弱環節開展摸排和梳理,並建立“光榮榜”和“黑名單”,特別是對瞞報漏報、情況掌握不實的人員進行處罰,突出依法防治。

據透露,疫情期間,龍駒鎮共處理幹部6人、約談處理村醫3人,還依法訓誡不服從勸導的走親串戶、聚眾聚會群眾32人。

“一書三員”密織群防網

春節前夕,龍駒鎮太吉村村民羅勇從湖北返鄉歸來,隨即接受隔離觀察。隨後,駐村幹部黃美兵第一時間上街幫忙“跑腿”,買米買菜。

“為群眾跑腿,這只是實施‘一書三員’措施之一。”龍駒鎮黨委宣傳委員向暉介紹,“一書”即向全鎮村民發出一封疫情防控知識告知書;“三員”即鄉風文明糾察員、鄰里守望勸導員、志願服務代辦員。

據介紹,鄉風文明糾察員負責在疫情防控期間引導紅事取消(改期)、白事簡辦,娛樂場所關停;鄰里守望勸導員對轄區結對成群、走親串戶、聚眾聚會的人群進行勸導,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志願服務代辦員每天與隔離對象戶進行疫情宣講、情緒疏導、瞭解身體狀況,併為其提供代辦服務。

得益於深度扶貧工作機制,扶貧幫扶工作隊第一時間趕到龍駒鎮,參與“一書三員”行動,同時協調各類疫情緊缺防控物資。截至目前,扶貧幫扶工作隊共捐贈口罩約2000個,消毒原液100餘斤、消毒用噴霧器4臺。

同時,群眾也主動報名當志願者,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截至目前,龍駒鎮共有幹部群眾1949人參加疫情防控,其中鎮村幹部僅有215人,絕大多數都是無職黨員和志願者。

“黨員幹部帶頭,群眾積極參與,組成了聯防聯控張開聯動網、依法防控亮出責任網、群訪群控密織群防網。”張鳳政說,這三網集聚各方資源形成合力,成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最有力的保障。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