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彭州黑水兩地共抗疫情

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一條300公里長的崎嶇公路像一條敏感的神經,一頭牽著黑水,一頭連著彭州。在黑水,有彭州援藏隊正冒著風雪嚴寒逐戶排查,堅守卡點;在彭州,也有黑水志願者正不辭辛勞通宵達旦,嚴把關口。一顆心,兩地情。疫情給彭黑兩地人民帶來的不只是威脅和干擾,更鍛造了彭黑兩地人民無比緊密的親情和戮力同心的品質。

來自彭州的“逆行者”

1月23日,聞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彭州市援建黑水縣醫療幹部向組織提出申請,要求提前結束休假及時返回黑水縣醫療一線。1月27日,經過組織批准,黑水縣人民醫院掛職副院長劉興東與另外兩名援藏醫療隊員從彭州返回黑水。

一顆心 兩地情 | 彭州黑水兩地共抗疫情

彭州援藏醫療隊員抵達黑水縣展開防控工作

黑水縣是國家深度貧困縣,高山河谷地貌,常住人口2萬,約4萬人常年在外打工。今年春節,全縣2/3的在外務工人員返鄉,疫情防控顯得異常困難。

回到黑水,擺在醫療隊面前的困難是工作多、人手少,疫情防控需要與日常臨床工作兼顧。醫療隊只好每天提前1小時到醫院查房,完成日常診療後再驅車下鄉參加入戶排查和卡點檢查。入戶排查的最大困難是險,由於黑水縣地廣人稀、村寨分散,再加上山路崎嶇、山勢險峻,一路上冰雪交加、落石頻發,有的地方陰山積雪數月不化,連驢馬都難以行走,人員車輛打滑翻車也並不罕見。醫療隊選擇去了最遠最危險的瓦缽鄉曲瓦村、石雕樓鄉苦瓜村、紅巖鄉俄口村、絡多鄉沃河村、二巴郎村。

初春時節,極度危險的山路對隊員們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一位當地幹部問起劉興東的駕駛感受,他說,就像做一臺大型手術,一分心大家就危險了。卡點檢查的最大困難是寒冷,黑水縣設有4個卡點,即使唯一一個沒有積雪的色爾古卡點夜間溫度也往往能降到零下10度,起風時能將鐵質水壺蓋吹跑。因為是進入縣城主道,車流最多、人流最大,疫情流入風險也最高。隊員們與縣醫院領導班子成員,一天24小時三班倒。大家需要克服刺骨的嚴寒,揹著近60斤的消毒設備,對每一輛車進行全面噴消,對每一個人進行詳細詢問和監測,一點不能馬虎。

一顆心 兩地情 | 彭州黑水兩地共抗疫情

醫療隊下車徒步上山開展排查

一顆心 兩地情 | 彭州黑水兩地共抗疫情

隊員們臥地而息(黑水)

二十多天過去了,一位院領導問劉興東:“這麼艱難,提前回來後悔嗎?”劉興東說:“不艱難,我們就不回來。”

來自彭州的“逆行者”

聶波是阿壩州黑水林業局的一名幹部,春節假期來到彭州市隆豐街道石埂村省親。疫情防控工作一展開,聶波便坐不住了。

2月5日,石埂村“兩委”一早從廣播裡發出招募志願者的倡議。聶波第一個跑到村委會,要求加入抗疫志願隊。於是,聶波成了村值守隊的一名外援志願者。

春寒料峭,夜間的鄉村格外寒冷。因為要通宵值守,其他幾名志願者顯出了幾分怯意。聶波告訴村委李書記,他長期生活在高原,早已習慣了低溫嚴寒,他願意專門值守夜晚。於是,其他志願者打消了顧慮,聶波也成了村道卡點的夜班組長。當天晚上,聶波抱上被子鑽進了村道卡點旁的值守帳篷。

彭州是全國重要的蔬菜種植基地。疫情爆發之時正是蔬菜採收季。石埂村的主道不僅是石埂村民,也是鄰近鎮的村民運送蔬菜的重要通道。再加上春耕在即、騰田待播,每天這條主道的群眾特別多。早上五六點是人員車輛的高峰,車水馬龍為如今疫情防控帶來了很大的風險隱患。於是,聶波向村委會建議,村道實行單向通行,減少人員車輛停留時間和擁堵風險。

2月7日凌晨,村道實行單向通行的第二天,睏乏的聶波突然發現幾束燈光伴著發動機的轟鳴由遠而近。原來是三名蔬菜種植戶剛從蔬菜批發市場返回。聶波急忙攔住,請他們從另一條道繞行。“這條道,我們年年走、天天過,你一個外地人,憑什麼攔我們的路!”三個人情緒激動。儘管這話聽起來不舒服,但聶波理解他們。他滿臉堆笑:“老哥,你看疫情這麼嚴峻,實行單向通行也是為了保護大家。我是一個外地人都能不顧危險不怕辛苦來當志願者勸你們,難道你們自己還不重視嗎?”聽了聶波的一席話,村民感覺到不好意思,離開了。在連日大量宣傳下,村民們大都很支持,這一次成為聶波值守以來遇到的唯一一次闖關。

十多天過去了,每個夜晚,聶波的身影都準時映射在長長的村道上。困了,就在路上走一走;累了,就在獨凳上坐一坐。聶波過上了晝睡夜醒的日子,但他從不退縮,也從無怨言。有村民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說:“有許多彭州人正在為黑水奮戰,作為黑水人,有機會當然也應該為彭州出點力。兩地一家親嘛!”

如今,在聶波的帶動下,石埂村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由原來的20多名壯大到了78名,各類防控措施也變得有條不紊。

一顆心 兩地情 | 彭州黑水兩地共抗疫情

傍晚時分聶波(左2)和他卡口值守組成員上崗了(彭州)

供稿:彭州市委統戰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