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輔警搶佔人民日報新媒體“C位”

近日,江西鉛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事故處理中隊輔警付翔因在疫情防控工作時吃泡麵被記者抓拍到後引發廣泛關注。

其中,人民日報新媒體策劃的《謝謝你,每一個平凡的中國人》把“C位”給了上饒這位“泡麵”輔警。

輔警搶佔人民日報新媒體“C位”

有一種情懷,叫做“警察”

個子不高,

但眼神中充滿著正義,

是付翔給人的第一印象;

話語不多,但工作起來特別賣力,

是同事們對付翔的一致評價。

1995年出生的付翔,

從小就有當警察的夢想。

2014年,職校畢業的他憑著過硬的“美術裝潢”技能,

被浙江一家企業招錄,

每個月的工資就有5000多元。

然而,2018年7月份,

當他得知鉛山交管大隊正在招輔警的時候,

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

硬是辭職回家,參加招警考試。

經過嚴格選拔,當年9月份,

他成為了鉛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的一名輔警。

“放棄這麼高的工資,做一名臨時工,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面對種種非議,付翔總是淡然一笑。

他說:“能穿上這身警服,是一種情懷,更是一份榮譽”。

有一種執著,叫做“充實”

從警時間不長,但付翔經歷了多崗位的鍛鍊。

不論是在河口中隊,還是鐵騎中隊,

也不論是在街面執勤,還是安保維穩,

付翔始終把“勤能補拙是良訓,

一分辛勞一分才”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他一直刻苦學習交管業務,做到了相關法規牢記在心、處置得心應手;

也一直努力加強巡邏力度,

做到交通秩序及時疏通、違停違放及時處置。

2019年12月份,

付翔主動向大隊申請去事故處理中隊歷練。

事故處理中隊號稱“交警第一忙”,

事多、人少、量大、節奏快,全中隊15名民輔警,

全年要處置各類交通事故3000餘起。

付翔認為,別人看到的是繁忙,其實那是充實。

“出警、調查、處置、調解”,

事故中隊的工作節奏比付翔想象地還要快,

有時一邊的警情還沒有處置完,另一邊又來了新的報警電話。

他說:“特別是春節前夕,一天有近40個警情。

值一個班下來,累得站著都能睡著。”

1月21日(農曆十二月廿七)11點25分,

剛出警回來的付翔,

又接到報警,稱“農貿市場發生電動三輪車刮擦小車事故”。

付翔顧不上勞累,和值班民警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經勘查,是電動三輪車駕駛人操作不當,

錯將倒車當成前進,撞上後方轎車,

轎車維修費用需3000多元。

在進一步瞭解中,付翔得知,電動三輪車駕駛人系貧困戶,

經濟條件十分窘迫,這次特意向鄰居借車,

來縣城購買菜種子,以便種菜維持生活,根本無力賠償。付

翔對三輪車駕駛人進行了批評教育,並表示願意替其墊付維修費用。

付翔的真誠調解感動了轎車車主,

轎車車主當即表示不再追究對方的賠償責任,

並深情地說道:“今天,我切實感受到交警的文明執法、溫情執法,必須為鉛山交警、事故民警點個贊。”

有一種擔當,叫做“逆行”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

按照鉛山縣委縣政府的部署,

需在全縣設立6個卡口,嚴防疫情輸入和擴散。

疫情防控,公安是主力軍,交警是排頭兵。

根據交警大隊的安排,事故處理中隊負責上鉛快速通道的卡口。

該卡口是入鉛的重要通道,車流量大、人流量多。

“民警輔警都是警,關鍵時候就要發揮關鍵作用。”

家住石塘鎮的付翔,

大年初二就趕到中隊報到,

與中隊的全體同事共同作戰、共防疫情,至今都沒有回家。

他說:“這些天,我一直吃住在隊裡。

面對父母的擔心,每天給家裡電話報個平安,就是對家人最大的安慰。”

2月5日,剛值完事故班的付翔,

本來可以休息一天。

但他主動請纓,再次參與了卡口的執勤任務。

回憶當天吃泡麵的情形,

他說:“當天晚上10點多的時候,為了抵禦寒冷,

匆匆在帳篷裡泡了一碗方便麵,沒想到被在防控一線採訪的記者抓拍了下來”。

他還說道:“同事們看到新聞後,開玩笑說我是網紅。

其實,在事故中隊、交管大隊每個人都應該是網紅,

他們都自始至終衝在這場疫情阻擊戰的前沿和一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