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我現在月薪八千,經理職位,別家給我1.5萬底薪,但是職位低,我該怎麼選擇?

退休的95後


如果你經濟緊張,毫無疑問,選擇高工資的,畢竟差了將近1倍。如果不是跨行業,職位低但薪酬反而更高,也正說明對方公司有更大的薪酬發展和職位發展空間。

升職和加薪的差異

加薪偏向於短期,即時效用明顯,短時間內就能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但升職呢,雖然也會伴隨一定的短期薪資上漲,但它的影響整體偏向於中長期,對整個職業生涯的發展幫助較大。

在大多公司,層級是與薪資相匹配的。職位代表層級。比如你在這家公司做總監,那你未來的起步崗位也至少是總監級。因此較高的職位在未來轉換平臺時,也一定匹配著較高的職位和薪資。

瞭解對方公司的職位架構,評估對方職位發展方向

如果你跳槽過去的職位,它的發展方向與你不符,那麼高薪只是暫時的。所以在選擇前,首先還是先了解對方公司職位架構,這個較低崗位的職責與現經理崗位的職責差異大嗎?

往上發展的崗位方向是什麼呢,發展空間如何。

如果是相符合的,那建議跳槽;如果是不符合,那就要結合你對工作追求考慮,是薪酬還是高職。

選擇高薪資還是高職位,主要看行業職業屬性

如果是同一行業,出現職位低薪資卻接近翻倍的情況,建議應重點了解該公司的背景信息。畢竟,這種職位與薪資反向變動的趨勢確實令人生疑。

如果是跨行業,而這份高薪工作不如高職位舒適,工作強度非常大,完全超出自己能力,譬如需要經常熬夜加班,或者需要冒著危險去執行等,就沒必要為了薪酬去搏。明知道自己跟不上這個節奏,還是不要勉強,不然過去也是被淘汰,到時候重新找工作並不容易。

如果高職位工作恰好是自己地興趣愛好所在,企業未來發展空間也不錯,或者自己未來想在高職位行業領域深入瞭解。哪怕高職工作薪酬不高,但是月薪八千也不錯。


老闆品牌軍師


這個問題應該是個比較糾結的選擇題,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我想給你講個小故事:

以前的一個女同事,在我們公司兩年就擔任了銷售經理的職位,從無到有,自己一步一步做出來的成績,基本薪資是8000,五險一金這些都有,每個月加提成綜合下來能拿到3萬多吧,反正公司銷售部的業績一半都是她一個人籤的單,年終獎發了多少就不清楚了,這只是我們員工看得到的數字,去年一家新開的對手公司,重金挖她過去,基本薪資14,000,五險一金等等各方面的待遇都強不差,她毫不猶豫的就過去了,結果,後來據說她過去之後再也籤不到那麼多單了,聽她們公司的員工講,她的業績僅有原來在我們公司的一半不到,事實也是很多老客戶依然是回到我們公司去簽單。

這個故事呢,看起來跟問題好像沒什麼關係,但是仔細想想,跟你提的這個問題是一樣的!至少很多方面是一樣的,有你值得參考的地方。

我那個女同事她就忽略了一件事情:平臺的重要性,她的能力是離不開她所在的平臺,她有10分能力,但其中有一部分能力肯定是歸於平臺的功勞。


我們再來看一下你的問題!

作為一個職場的老人,要不要跳槽,這個選擇題不應該僅僅是取決於工資。

說一下個人的意見,首先,對方的職位低,沒有關係,但是這個低職位和你現在所在的職位,對你來說哪個價值更大?不可否認的一件事情,如果僅僅從收入上來看,在職場中,職位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綜合收入。

另外一方面,更高的職位相比更低職位帶來的各方面的綜合性的東西也是無法比較的,比如說更高的職位,就註定了你肯定是看得更高,能接觸到的更多,且從某一程度來講在業內做事也會相對更為方便。

但是對方給你的底薪又足夠高,可能這個底薪就已經夠彌補職位低帶來的收入的差距了,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這個低職位有沒有上升的空間!

所以我覺得你這個選擇跟工資是沒有多少關係了,畢竟數字性的東西稍微一對比就能明白誰多誰少,你要不要離職跳槽的決定性因素,應該在於對方給你的那個低職位的價值空間。

什麼叫價值空間呢?這裡呢,就和我開頭講的那個小故事有一樣的地方了。包括這個崗位的上升空間有多大?這個崗位的上升的時間週期有多長?相比你原來的職位,他不可逆轉的劣勢在哪裡?

難點也是在這裡,你沒有進入一個公司之前,你是基本沒有辦法徹底清楚的瞭解對方給你的這個崗位的價值空間,不過你可以對比一下自己公司的同崗位的價值空間。

在職場的人,很多時候選擇的重要會大於努力,望你慎重,再慎重。

最後祝你好運!歡迎評論交流。


儒豐直言


現在讓題主糾結難以做出選擇的是,現在公司,經理職位,月薪八千,在公司乾的其實也算可以,很穩定,但是收入已經達到天花板,無法再大幅度往上升。

而別家公司給的薪酬是1.5萬,薪酬很有吸引力,但是,你同樣擔心,如果過去的話,能力跟不上,或者沒有達到對方預期的話,可能會被淘汰,到時候,自己就變得非常被動,其實這才是題主所糾結的本質。

我先說說我的故事,我原先在一間公司擔任技術經理,幹了三年,公司的技術都已經非常成熟,我只是花費小小力氣,就能在這個崗位一直混下去,直到今年年初,有個獵頭找到我,說有一間公司願意花高價請我過去擔任項目經理,當時我過去面試的時候,這個公司很重視這個項目,為什麼呢?基本上公司的高層都出席這個面試,而且問的非常詳細,包括這個項目怎麼開始,怎麼運作,怎麼規劃等等。一個月後,我就毫無猶豫跳槽了,直至現在,我都認為我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我講這個故事,其實跟題主的問題是很相似的,那麼,我是怎麼想的呢,以下我有幾點經驗分享給你,希望能幫到你。



一、現在公司還有沒有發展空間?

如果一家公司在行業內已經做了挺久,並且公司的各項業務已經穩定發展,而老闆也是求穩為主,這時候,可能你的收入或者職位已經到達天花板,很難大幅度發展。如果你是一個不安於現狀的人,剛好有合適的機會,可以跳槽試試。

二、衡量對方公司是否值得加入?

1、摸清對方的工作氛圍,看自己是否能適應?

每個公司都各自的工作氛圍,如果你在原先公司呆久了,突然跳槽到另外一家新公司,確實需要時間來適應,那麼怎麼摸清對方公司的氛圍呢?其實,在面試的時候,你可以觀察一下辦公司的人精神狀態和工作狀態,如果你在職場混了三四年的話,估計這些基本東西,你還是能判斷出來的。



2、自己能力是否匹配對方期望?

既然對方能給這麼高薪酬,肯定是看重你的能力,而在面試的時候,應該問清楚,對方的崗位要求,例如,加入公司後,你的任務是什麼?完成這個任務,你的期限是多少?能作出什麼業績?面試結束後,你可以自己仔細思考,對方所提出的要求,自己的能力能否達到,如果自己能力能達到,那好辦,儘管放心去做就好了,如果目前達不到,那就要仔細衡量要不要接受這個挑戰,如果達不到,你就可能被淘汰,有一定風險。



最後,總結一下,在跳槽前,先摸清對方的工作氛圍和節奏,再衡量自己的能力是否匹配,如果一切都沒問題的話,這麼好的機會,當然要把握了。

溫少爺:3年時間,從職場小白到部門經理,專注於職場與個人成長分享,關注我,我們一起迭代,一起成為職場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發。【隨手點個贊,對溫少爺是個鼓勵!】

溫少爺


月薪八千經理職位,別家給樓主1.5萬底薪,但是職位低,樓主該如何選擇。我的答案是互相比較一下利弊,選性價比最好的那一個。

第一點:經理職位月薪八千

作為一個月薪八千的經理,所需要看的是這個經理的職位到底有什麼額外的權限,比如採購部的經理雖然月薪很少,但經常會有供貨商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給他們遞上超市購物卡或者月餅卡和蛋糕卡。對於他們來說,雖然工資不是很高,但實際上額外的收入並不少。


對於經理這個職位而言,看性價比就需要看在八千月薪以外,還有沒有可以利用這個職位能夠獲得的其他額外收入,或者利用這個職位可以獲得的額外生意,比如有些供貨商會和公司裡的採購部的人員勾搭在一起,採購人員可以利用供貨商的進貨渠道倒買倒賣一些零部件,這就是利用手中職權來做自己小生意的一個例子,如果樓主作為經理拿八千月薪覺得太少而需要額外的收入,那麼這種工作的性價比就在於樓主你的正職工作和私下進行的工作加在一起是否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第二點:月薪15,000但是職位很低

樓主在另外一個公司處於低職位但是月薪能達到15,000元,這說明這個公司裡面普遍薪水就很高,這個公司屬於一個很好的公司,成長性很好,員工們的待遇也好,如果樓主選擇這樣的公司也可以,在這個公司裡面可以查探一下樓主的職位有什麼大的發展前途,比如說樓主進入計算機行業的龍頭公司裡面需要從最低的搬磚程序員做起,如果是這種類型樓主可以全力以赴地在公司裡面做事,盡力讓自己從低職位往上升。

在這種類型的公司裡面,工作的性價比就在於樓主的職位是否能在公司裡面有所發展。

<strong>

總結:不要單純地以職位或者薪水的高低來判斷工作的好壞,應該好好地去比較工作整體的性價比。


職場力哥


寧當雞頭,不做鳳尾。

好好的經理正熱乎著,工資雖低了點,但是你自己管事,正是你展示能力,大使權腳的時侯,別人為什麼給你開雙倍的工資挖你走?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你真是人才,二是挖牆腳。

假如你是個真人才,別人看重你,會給你二倍工資和同等職位或更好職位,讓你在更`好的條件下發揮你的能力。

假如是競爭方,你在你現在崗位上可能很有起色,對方感到了潛在威脅,這時對方給你兩倍的工資,確不給相應的職位,這就是典型的挖牆腳,他的目的並不因為你是人才,而是把這個企業項目分解拆散,你不過是對方的棋子,用心險惡。



世界上沒有無原無故的愛,也沒有無原無故的恨。俗言說,無故獻因情,非奸既盜。你目前的工資不是很低,別人挖你走的條件也不是很好。如果是我,寧當雞頭,不做鳳尾。


曾憲全110401818


不久剛和一位小夥伴交流過,她在土地規劃公司的工程部上班,公司主做土地一級開發,屬於甲方公司。她就談及,自己以前是在乙方公司上班,走管理路線,在原公司離高管就一步之遙了,年薪也是很可觀的。當時有獵頭想挖她到甲方公司,降職跳槽,也就是職位更低一些,不過工資要高一些。她沒有過多考慮,果斷辭職,到甲方公司。

她提到,在原公司,就算是發展到頂部,工資也只是在現公司的中層級別。而如果在現公司能高層發展的話,薪酬絕對在年薪百萬以上,甚至更高。她現在跳槽也有兩年了,是國企公司,剛好今年國企開始改制,有些同事都下調到子公司去了。但她仍覺得,跳槽是很好的決定,因為她的職位發展和薪酬發展都有更大的空間,她對自己能夠往上發展也很有信心。

所以,仔細想想,對方公司雖然提供職位更低,但薪酬反而更高,那麼也可說明對方公司有更大的薪酬發展和職位發展空間啊!

當然,以上是建立在同行業的基礎上,如果對方公司給豐厚的條件,但公司卻是不同的行業,知識看中你的某些人脈或者能力,那麼你就要認真思索下了。

摸清對方公司的職位架構,評估對方職位發展方向是否與自身相符合

正如上面提到的,如果是不同行業,那麼你就要認真思索下了,跨行業是否合適。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我們跳槽過去的職位,它的發展方向如何?

所以我們首先還是先了解對方公司職位架構,比如跳槽過去的崗位是基層崗位,那麼往上發展的崗位方向是什麼呢,是管理崗位,技術崗位,還是沒有往上發展的空間了。

根據這個方向,評估是否與我們追求的職業發展相符合:

  1. 如果是相符合的,那建議跳槽,剩下的就看個人的能力能不能跟上發展
  2. 如果是不符合,那建議要結合自身對職業的追求考慮,如果對職業追求主要是薪酬,且1.5萬的薪酬已經可以滿足,那可以跳槽。如果不是,那從長遠來說,留下來繼續謀求發展可能更好。

摸清對方公司的工作文化,評估自己能否適應得了

有個小兄弟上個月拿到拼多多的offer,月薪30K,一直有點糾結。薪酬待遇方面,比他現在的薪酬水平要高上一倍,但他聽說拼多多幾乎每天加班到晚上11點多,一週上班6天,屬於很拼的工作環境。其次,聽說拼多多的能力要求很高,跟不上的話,容易被淘汰。

所以,最後還是選擇放棄了。有人說,為了薪酬,什麼都得搏一搏。但如果不是真的經濟所需,我認為,明知道自己跟不上這個節奏,還是不要勉強,不然過去也是被淘汰,到時候重新找工作並不容易。

所以,跳槽之前,先了解對方公司的工作環境和文化,評估自己能不能適應,給出那麼高的底薪,工作肯定不會多輕鬆的。

另一方面,就是評估自身能力能否跟得上。當然,既然能夠面試通過,說明我們自身還是有些能力是被對方看中的。


所以,綜上所述,還是需要先了解對方公司的職位發展和工作文化情況,再結合自身的情況來分析,如果一切OK,當然是跳槽啦!

最後,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學習委猿,多年職場高管經歷。如果這篇問答對您有啟發,可以關注我一下,這樣,我們可以相遇在新的問答中互相溝通。

學習委猿


月薪八千,經理職位,你的收入已經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也屬於企業中層管理人員,這時候跳槽需要全方面考慮,不僅僅看薪資和職位。

朋友現在年收入20多萬,有一家企業聘請他做分公司總經理,收入翻了兩翻,也就是職位提升了,薪資也提升了,但是他仍然沒有選擇去,因為覺得那家公司前景不如現在的公司,如果在現在的公司成為核心骨幹,等公司上市可以獲取更多。

一、看企業發展機會

有些企業發展趨勢非常好,屬於朝陽行業,有些企業發展趨勢受阻,停滯不前。

我們來看兩個人不同的處境。

小敏跳槽的時候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工資開得挺高的,但是去了以後才知道企業發展受阻,她幹了八天企業就關閉了,下面怎麼辦讓她焦頭爛額。

而和她同學的小強謹慎地選擇去了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因為有這家名企經驗,很多其他公司給他拋出offer,他的身價一下子被抬得很高。

二、看個人成長空間

公司裡個人正常有兩種發展路徑,一個是管理路線,一個是技術專家路線,最終走哪個路線還看個人的需求。

小張是項目經理,跳槽的時候有幾個選擇,一個薪水高,但是降級,另外一個薪水一般,級別不變。

他和人力資源瞭解到晉升的頻度和加薪的頻度,最終選擇了晉升和加薪頻度相對比較高的公司,因為他知道不能僅僅看眼前的收入,更重要的要看三年後、五年後的收入。

三、看周圍資源鏈接

這幾年,深圳等城市的發展遠遠超過其他城市,無論是成長機會還是就業機會,都會比其他城市更多一點。

文傑畢業後有幾個選擇,一個是回老家,一個是去北京,還有一個是深圳,薪資待遇也有很大差異,文傑思考再三,選擇了去深圳,因為他覺得乘年輕成長是最重要的,而且在深圳可以鏈接到更多的人脈資源和企業資源,為以後自己做打下很好的基礎。

總之,換公司不僅僅看薪資、職位,同時也要關注個人發展和企業給你的機會,還有外在的資源等等。

從個人角度每個人的想法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在乎家庭平衡,有的人在乎個人發展,還有的人隨遇而安。

你可以做一個選擇列表,把所有影響因素列下來,加上權重,分別打分(十分制),最後算上總分看哪個選擇更適合你。

選擇可以量化,決定還是遵從內心,如果內心不舒服,即使換了公司還是不開心,遵從內心,選擇了就好好把握,加油!

我是@螺螄姐聊下班後,一個不務正業的職場老阿姨,專注研究八小時外副業,歡迎關注我喲。

螺螄姐聊下班後


這個問題的核心點在於錢和職業規劃,你更傾向於選擇哪一個。


八千元和一萬五,確實有不小的差距,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都對你是一種誘惑,所以你需要考慮的問題還是蠻多的。


第一點 你對職位比較重視的話


月薪八千,企業經理。確實比較好聽,而且感覺晉升空間也比較大,畢竟從經理級別升到總監級別要比普通員工升到總監要簡單得多。


所以,如果是從職位方面考慮的話,也許月薪八千經理級別的更適合你。畢竟做了經理,就會掌握更多的資源,這些隱形的資源價值就不是月薪八千所能衡量的了。


同時,你做的是經理,屬於管理階層,管理階層鍛鍊的是你的管理能力,組織能力,策劃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等等,這一切都不是一個小小員工所能真正學到和掌握的。


所以從這個層面講,月薪八千的經理也許更適合你。

第二點 你對錢或者自我磨練更看重


如果你對錢比較重視的話,那麼我建議你選擇那個月薪一萬五的工作,畢竟那個工作錢多。


還有一個點是不錯的,那就是一個工作月薪一萬五,是普通階層,那麼你承擔的壓力肯定是很大的,在巨大的壓力下面,你就會努力提升自我。


第三點 選擇工作有時候需要思考幾個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被薪資待遇和職業規劃所矇蔽眼睛,其實更多時候,選擇工作需要參考很多方面。


1 這份工作是不是你的興趣所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你真的感興趣,那麼你就會投入12分的熱情,即便是996,估計你也會樂在其中,所以選擇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看看這份工作是不是真的符合你的興趣。


2 這份工作是不是前景明朗


有時候薪水待遇只是一方面,如果一份工作的前景非常明朗,也就是說這份工作有很好的前途,對你的未來大有幫助,那麼即使現在的你處境並不美妙或者待遇並不高,那麼你也完全可以咬咬牙,堅持一下。


最後我想說的是,如果你不能抉擇,那麼不妨去諮詢一下專業的獵頭,因為很多獵頭會給你很多專業靠譜的建議。

如果你覺得獵頭有時候會騙你,那麼你就去諮詢一些人力資源專家,他們往往對職業發展與規劃有著較為深入的理解,招聘面試經驗也很豐富,給你的建議一般都比較靠譜。


或者你詢問一下你公司的職場前輩,他們一般不會蒙你,畢竟他們走過的路很多,見過的人很多。關鍵時刻幫你一把,就會省去你很多無謂的消耗時間。


總而言之,無論你選擇月薪1萬五的職業還是月薪八千的工作,我都支持你的選擇。只要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都可以!


歡迎關注@遇見小mi,讓我們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遇見小mi


現在月薪8000,經理職位,另一個機會職位低,1.5萬底薪。

如果其他所有條件一樣,那毫不猶豫,選擇1.5萬的工作,薪資翻倍,其他條件一樣,沒什麼可糾結的。

但是既然提出這個問題,從子佳作為10多年HR的角度來講,說明在其他方面兩種崗位各有優劣勢,題主還沒有想清楚背後的複雜關係,那麼子佳分享一下企業在設計薪酬福利體系的時候,背後所考慮的綜合因素,也許你就會更加清楚應該如何去抉擇。

第一,要明白底薪只是你獲得薪酬福利的極小一部分因素,企業設計的全面薪酬福利的考慮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下面一張圖是子佳從某度借鑑過來的,先仔細看一下,你就會更加明白我所說的意思。


你會發現常關注的底薪,只是上圖中基本工資這最簡單一項。

通俗來講,一個職位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既包括了直接薪酬,也就是直接可以到手的錢: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股權激勵,又包括了間接的薪酬,也就是雖然到手的不是錢,但是也等同於物質激勵的部分,比如繳納五險一金,帶薪休假,節假日所發的各項福利,報銷車費、電話費,甚至於無息貸款等等。

除此之外,職位還會帶來非物質性的激勵,也就是圖中表達的非貨幣性報酬,包括我們經常考慮的發展前景,工作環境,工作內容,社會的認可度等。

為了便於理解,子佳打個簡單的比方:公務員6000元VS民營企業1萬元。

大部分人會選擇公務員,為什麼?

從全面薪酬的邏輯出發,你會發現公務員雖然底薪低,除了在福利上會比別人好,衝抵了一部分貨幣性報酬的差距外,在非貨幣性報酬這一塊,公務員完勝民營企業。

  • 社會的地位比較高,容易受人尊敬。

  • 社會認可度高,比方說相親這是絕對加分項,
  • 相對更加穩定,給人帶來的心理上的安全感。
  • 背後的鏈接的醫療、教育資源、人脈關係,能給生活帶來的更大的便利性。

明白了全面薪酬福利體系後後,再去想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還是拿剛才公務員和民營企業為例,也會有一部分人依然選擇民營企業,可能的原因會有:

  • 對公務員相對穩定的工作內容,覺得缺乏挑戰和成就感(屬於非貨幣性報酬刺激不夠);
  • 對金錢更感興趣,而公務員可預見的直接薪資報酬部分不會太高,在民營企業未來的金錢回報,有無限想象的可能。
所以,80年代才有了大批的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放棄了“鐵飯碗”,毅然轉身下海從商。隨便舉幾個耳熟能詳的大佬,都是那時候放棄了別人眼中的“好工作”,而去選擇另一項薪酬回報。
馬雲,創業前是國家外經貿部的;潘石屹,創業前國家石油部;史玉柱,從商前安徽省統計局;俞敏洪,從商前北大英語教師;王石,創業前廣東省外經委工作;郭廣昌,從商前復旦大學哲學系講師。



所以對於題主來講,你目前糾結的可能只是要錢,還是要職業發展。子佳建議你不妨從從全面薪酬體系的角度出發,仔細羅列兩個崗位的優劣勢(比如像下圖一樣):

當你羅列的越多,你就會越清楚,哪個崗位帶來的優勢更大,你的決策,可能會更加的準確,貼近本心。


所以,關於選擇工作這件事兒,很多人都是看單一的固定薪酬去考慮問題,子佳建議每次多想一想全面薪酬的概念,從更多維度去做比較,遵從自己的本心,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子佳看職場】,一名資深HR老兵,分享職場乾貨。歡迎轉發關注。


子佳看職場


我的觀點:現在公司經濟職位,工資才八千,另外一家公司職位低,給的工資保底一萬五,哪家公司好,哪家公司不好,一目瞭然。我不能說100%的人工作是為了錢,但是95%的人工作就是為了錢。此時不跳,更待何時?


一、要虛職還是要實際利益?

現在有很多公司,為了滿足員工的虛榮心,不加工資,只加職位。一個十幾個人的公司,幾乎每個人都是總。這種職位安排,滿足了員工的虛榮心,可是他們做的工作就是別人的工作的主管或者經理的工作,甚至職責範圍比別的公司主管的職責範圍還小。試想,一個幾十個人的公司,裡面的總監,可能職責和能力比不上華為公司的一個小主管。因而虛名很好聽,但是對不起,你到外面去找工作,別人一問就知道你的能力水平和曾經做過的項目,你還是不能勝任別的公司的管理工作。

你現在是經理崗位,但是工資只比其他公司的更低層次的崗位的工資一半,這就很說明問題了,要麼是你得了一個虛名,要麼就是你們公司的工資水平太沒有競爭力了。我們來工作,既要得到市場水平的報酬,也要在職場上成長,兩者都要考慮。只考慮其中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如果只是掛著一個虛名,並沒有很多實際利益在手,這樣的虛名寧可不要,因為不能當飯吃。你自己開一家公司,自封為總經理或者董事長,不更過癮?


二、好公司都是對員工大方的

華為公司任正非說過:“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會成為人才”。我們中國不缺人人才,反而是人才過剩。但是人才的發揮是需要一個好的平臺的,一家公司如果不能提供給員工發展的平臺,不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水平,就沒辦法持續吸引和留住員工。

一家公司經理層級以下的職位,保底工資一萬五。這樣的薪資水平拿到一線城市也是很有競爭力的。如果這家公司不是騙子公司,比如前些年的P2P金融公司,工資確實也很高,但是不持續,如曇花一現,還是值得加入的。不要可惜了現在的經理職務,哪怕你晉升到總監職務,也不一定能拿一萬五。反之,你去了另外一家公司,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經理或者總監級別,錢景無限好。



三、我的建議

新東方CEO俞敏洪前段時間說過“錢是一個人的能力證明”,儘管受到很多人的質疑,但是在職場上,錢確實是一個人能力和價值的最直接的體現。誰不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打拼賺更多的錢?


出名要趁早,賺錢也要趁早。不管怎麼樣,你在這家公司擔任過經理,這是你職業生涯抹不掉的東西,即使你去另外一家公司擔任主管,你也可以通過你的努力在另外的公司重新擔任經理或者更高級別的職位。一家公司的管理職位越稀缺,反而說明這家公司不是靠給員工虛職來激勵和忽悠員工的,而是扁平化管理,給與員工實實在在的利益,這是一家好的公司。


所以,我的建議你是應該去另外一家公司,即使暫時職位比較低,不必在意麵子問題,只有裡子有了,面子才會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