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幹得漂亮

文|「廣電獨家」李盛楠

總檯在疫情防控輿論戰場上切實發揮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干得漂亮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大媒體均把疫情防控宣傳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這場看不見硝煙的非常戰役,不僅考驗著我們的突發應急處置能力及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和醫療衛生水平,更對主流媒體的信息傳播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深入一線,依託強勁的平臺實力,採取多終端、多形式報道,同時多方位、多層次全面展開戰“疫”行動,再次凸顯並提升了國家臺強大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全面、權威而不失溫暖的新聞報道

疫情當前,不僅考驗著各級政府的行政能力,也考驗著媒體,尤其是央媒發揮信息優勢服務人民群眾抗疫的能力。

在社交媒體蓬勃發展、傳播環境日趨複雜的當下,如何充分發揮權威性和專業性優勢,引領導向、明辨是非、團結一心,為全民戰“疫”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對於主流媒體而言,不能不說是媒體融合戰略實施以來的一次全面“大考”。

有目共睹的是,疫情發展至今,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始終走在抗疫防疫第一線,全媒體出擊,全天候跟進,全方位覆蓋,準確傳遞中央聲音,及時發佈權威信息,第一時間傳播來自武漢現場的報道,積極有效引導國際國內輿論,在疫情防控輿論戰場上切實發揮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疫情發生以來,央視持續聚焦全國抗擊疫情動態,新聞頻道全天關注相關動態消息,直播了白巖松連線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央視記者專訪武漢市市長,國家衛健委新聞發佈會等重要專訪和發佈會。

1月20日晚,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在《新聞1+1》節目中連線採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證實了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的現象,讓疫情開始得到全國各地的高度重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干得漂亮

自此,媒體開啟了關於此次疫情覆蓋面極廣的報道,內容涉及疫情傳播擴散、救治、防控知識等各方面。

1月21日,央視主持人歐陽夏丹率先在《主播說聯播》中戴上口罩,表示“要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出門要戴口罩”,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干得漂亮

1月24日除夕,一支小分隊星夜啟程,趕赴武漢。北京西至湖北漢口的6525次列車抵達河南後,車上除乘務人員外只剩下4個人,

他們是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新聞新媒體中心的記者:王宇、楊德才、謝琳、趙增欣。這支4人報道小分隊也是總檯第一批“逆行”馳援武漢的“援軍”。

自武漢疫情集中報道開展以來,總檯已派出來自新聞中心、新聞新媒體中心、CGTN、視聽新媒體中心、影視紀錄片中心、人事局、國際傳播局、新影集團等單位共100多人的報道隊伍,奔赴武漢疫區一線採訪。

央視不僅在常態新聞欄目如《新聞聯播》《新聞1+1》中開啟重點專題報道,更進行平臺滾動新聞播報以及特別節目進行報道,以即時性的權威消息聚焦與疫情相關的重要舉措、經驗做法,傳遞真實信息,科學戰“疫”。

同時,央視的新媒體平臺也推出多檔特別節目錄,進行與疫情相關的信息傳播和報道中,積極合理引導、穩定輿論。

1月26日,央視特別節目《戰疫情》播出。

節目深入疫區第一現場,專訪權威專家,聚焦疫情防控阻擊戰。

1月27日8點開始,央視新聞新媒體在央視新聞客戶端、微博、快手等平臺推出15小時不間斷直播《共同戰“疫”》,直擊抗擊疫情一線戰報,深入物資籌備第一現場,關注馳援武漢最新動態,連線專家答疑釋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干得漂亮

央視頻《疫情24小時》採用全天候不間斷直播的方式,晝夜無休為網友提供與疫情相關的最新實時動態。

央視網《戰“疫”最前線》則以“每個人都在最前線”為定位開展共情報道,彙集醫、患、研、防、VR、播6個專欄,集中展示此次疫情中的醫患故事、實驗研發進展等內容。

2月1日,主要承擔武漢捐贈物資接收與發放的武漢紅十字會成了輿論關注的焦點,央視第一時間探訪武漢紅十字會,以直播的形式為觀眾播報倉庫物資分發情況。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發以來,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在面向國內觀眾充分報道疫情動態的同時也積極做好對外傳播,加強國際輿論引導,加大海外特別是對歐美國家的推送力度,向國際社會充分展現中國在防控疫情方面所採取的積極舉措和有效進展。

總檯下屬的央視國際視頻通訊社緊密配合總檯各相關節目中心及駐外機構,廣泛與國際媒體開展合作,多語種、多渠道、全天候發佈由總檯製作的疫情防控報道,介紹疫情防控進展,說明事實真相,提供聯防聯控新聞發佈會等直播信號,全面、客觀、充分地展現中國政府和人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精神風貌。

截至2月16日10:00,央視國際視頻通訊社對外發布的疫情防控新聞素材及直播信號,被英國廣播公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美國福克斯新聞網、法國電視臺、德國電視二臺128個國家和地區的1919家境外電視頻道和新媒體平臺採用,累計播出56萬餘次,播出時長超過1924小時

1月21日以來,平均每天有77個國家和地區的1284家境外電視頻道採用總檯疫情防控新聞,日均播出2萬餘次,單日最高播出量達3.2萬次。

此外,海外173家媒體平臺引用、轉發了總檯亞洲非洲地區語言節目中心、歐洲拉美地區語言節目中心的疫情防控報道。

▍30多年來最特別的央視“春晚”與元宵晚會

從1983年至今,央視春晚所承載的期望和被賦予的意義早已超出晚會本身,成為幾代中國人的文化記憶和凝聚十幾億中國人親情與鄉愁的符號。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正值春節期間,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註定讓2020年鼠年春晚變得不平凡。

這場特殊時刻的春晚在緊張有序的準備中拉開序幕:

總檯與衛生防疫部門聯手成立了春晚醫療保障小組,為春晚演職人員和現場觀眾提前做好醫療服務,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護等做好預案,做好春晚工作區域疾病預防和消毒滅菌工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干得漂亮

對所有的入場人員都進行測溫,實行發熱零報告制度;

為了防控傳染,春晚鄭州、粵港澳大灣區分會場臨時決定改為錄播,這是2016年央視春晚啟動多地分會場同步直播以來首次採用分會場錄播的形式。

在疫情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春晚臨時新增由白巖松、康輝、歐陽夏丹等主持人共同朗誦的情景報告《愛是橋樑》節目,向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致敬。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干得漂亮

這是春晚歷史上準備時間最短,也是唯一沒有經過彩排的節目,卻收穫了廣大受眾的掌聲與淚水,並掀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成為2020年總檯春晚最高光的節目之一。

《愛是橋樑》一經播出即登上話題熱搜榜,“唯一沒有彩排過的春晚節目”全網提及量超過16.4萬次,全網二次傳播倍率超過1400倍《人民日報》等100多家媒體在新媒體端對節目內容進行了轉載,相關內容在兩微閱讀瀏覽量達1.27億次。

《愛是橋樑》視頻在兩微平臺點擊量達7008萬次,並以9827萬次的播放量成為當晚快手播放量最高的短視頻,在快手平臺的互動量也達到1594萬次。路透社、美聯社、德新社等眾多西方媒體也對此節目作了報道和評論。

作為2020年央視春晚的獨家互動合作伙伴,直播當天,快手在直播間中推出“武漢加油”公益禮物,該禮物所得的全部收入捐贈給武漢慈善總會。

快手春晚10億紅包在大年初一提現功能開啟時同步上線捐贈功能,用戶可選擇不領取紅包,由快手捐贈給武漢,同時快手將給予10%配捐金額。

作為僅次於央視春晚的最重要的盛會,今年央視元宵晚會也因為疫情首次完全改變了晚會模式,整體時長縮短至一個半小時,取消相聲、小品、雜技、魔術等多種藝術形式,改為由詩朗誦、主題歌曲、疫情短片和直播連線等形式組成的特別節目。

這次特別節目還史無前例地採取無現場觀眾的模式,並改為提前錄製,以轉播形式與觀眾見面。當鏡頭掃到臺下空空如也的觀眾席,不少觀眾都覺得心頭酸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干得漂亮

這臺時長一個多小時的特別節目主打“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鼓勵信心、為武漢加油、打贏阻擊戰”理念。相聲小品等節目相應取消,而圍繞抗擊疫情的主題歌曲如《天耀中華》《出征》等穿插在詩朗誦與直播採訪中。其中《出征》由年度熱門單曲《野狼DISCO》的原作者董寶石原創,歌詞改編自岳飛的《滿江紅》,是專為前往疫區的醫護者而作。

由陳道明、濮存昕、吳京安、徐帆、宋春麗、史可等帶來的情景詩報告《相信》以第一人稱視角演繹,並輔以演員身後真實案例的視頻片段,致敬在抗擊疫情中用生命呵護生命的白衣天使,致敬疫情當前、黨員不退的一線政法幹部,致敬所有在戰“疫”中付出生命的勇士。

央視主持人團體在元宵特別節目中也再次登臺,由白巖松、剛強、歐陽夏丹、賀紅梅、水均益、海霞共同帶來的《你的樣子》再次將敬意獻給一線醫護者、基建人員等所有奮鬥在抗疫前線的人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干得漂亮

張國立、金玉婷、郭濤、張凱麗、張嘉譯、溫玉娟、劉勁、陶紅等演員共同演繹配樂詩朗誦《中國阻擊戰》,當所有演員以高亢激昂的語調齊誦“這就是中國精神”時,背景畫面定格在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的照片:大貨車滿載各地農作物徹夜在高速路上奔跑,醫生護士簽下“請戰書”,各地幹部帶頭建立監測點保障人民健康……

在抗擊疫情的特別時期,除了即時的權威新聞報道,主流媒體也需要“軟性”的情感表達。央視春晚和元宵晚會這兩場特別的晚會安排給予了總檯以文藝表達的形式,凝聚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給奮戰在抗擊疫情前線的醫護工作者、渴望紓解內心焦慮的普通大眾帶去了“補給能量”。

▍廣告的“軟實力”與“硬力量”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也不斷加強疫情防控公益廣告宣傳。除夕當晚安排播出與疫情相關的公益廣告《大愛無疆》,回顧人們面對疫情不畏艱險、用愛傳遞平安的點點滴滴,也為這次抵抗疫情送來科學防範的力量。

此後,緊接著推出兩支疫情防控主題公益廣告《向醫護人員致敬篇》《科學防疫篇》,在央視17個開路頻道安排播出,同時藉助多個網絡平臺、飛機、高鐵、公交等媒體,總檯公益廣告片覆蓋了全國31個省和自治區,235個城市,在新浪微博、微信視頻、百度百家號等多個平臺點擊量超百萬,評論逾千條。

總檯還將繼續重點策劃製作《眾志成城戰疫篇》《中國速度篇》《法制保障篇》等多支疫情防控主題公益廣告。

2月2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正式啟動總額為31億元的總檯“品牌強國工程”援鄂抗疫公益行動,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助力湖北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總檯“品牌強國工程”援鄂抗疫公益行動包括4項主要內容:

一是總檯拿出1億元設立“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援鄂抗疫白衣天使扶助公益基金”

,定向捐贈犧牲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家庭,用於家屬的撫卹慰問、老人贍養、子女教育等;同時定向捐贈定點醫院,用於購置醫療防護物資,解決一線醫護人員的生活保障問題。

二是總檯提供5億元廣告資源,無償支援湖北省30~50家企業的品牌傳播。該項援助的對象主要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文旅行業、消費品行業以及在恢復經濟中起支撐作用的工商企業等。

三是總檯組織動員參與“品牌強國工程”的實力品牌和其他優秀企業,或捐贈自有產品,或採購湖北疫區急需的生活物資等,特別鼓勵企業採購總檯“廣告精準扶貧”項目覆蓋地區的農產品。參加該項目的企業憑藉實際捐贈價值,換取總檯首期總額10億元的廣告資源。

四是為支持此前已經捐贈企業的義舉,總檯再次拿出15億元廣告額度,相關企業憑捐贈證明,換取同等價值的廣告播出資源。

經總檯前期發動,“品牌強國工程”入選企業至今已向湖北疫區捐贈了約

15億元現金和價值75億元的物資。對於參與此次公益行動的企業,總檯也將在旗下各頻道、頻率和新媒體平臺予以報道和宣傳。此次公益行動為期一年。

公益廣告歷來是鼓舞社會的重要力量。此次總檯不僅只是軟性的輿論導向與精神鼓舞,更是以自己優質的媒介資源置換出救援物資,成為抗擊疫情的“硬力量”。

▍逐漸走向“C位”的總檯新媒體力量

在信息與知識傳播的同時,疫情防控的媒體“持久戰”更需要擔負起對普通大眾情緒的引導和情感撫慰,形成社會戰“疫”合力。總檯通過新媒體平臺推出系列慢直播,在戰“疫”一線與全國各地之間、一線工作者和普通人之間建立起了紐帶和橋樑。

沒有主持人,沒有解說字幕,只有一個固定機位,畫面中的若干工人忙碌工作,叮叮噹噹的工地作業聲此起彼伏,沒有快進也不能切鏡頭,這場連續10余天的直播“火”了。

1月27日晚,央視頻正式開啟對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建造過程的慢直播,24小時不間斷地呈現施工現場的實時畫面。

此次慢直播除4路常規鏡頭外,還增加了2路VR鏡頭,一路讓用戶全視角觀看蓋醫院過程,另一路直播武漢天河機場抗疫物資運送情況,並可通過客戶端投屏功能將直播畫面投放到電視大屏。

“慢直播|與疫情賽跑——全(近)景見證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崛起全過程”記錄了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從無到有的全過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干得漂亮

正如

央視新聞主播李梓萌所說:“這不是監督,這是種激勵。它激勵著大家跟時間賽跑,儘早阻斷病毒的傳播,讓更多患者儘快康復。它也是一種見證,見證著在疫情面前我們所有人全力以赴的堅定決心和攻堅克難的中國速度。”

央視網“為天使護航 我們一起雲陪伴”則另闢蹊徑,直播搭載同名公益專車行動同步進行,對乘車醫護人員、司機連麥採訪以及直播行車中所見的武漢街景,開創了“慢直播+移動直播+連麥雲直播”3種直播形態有機融合的全新模式。

同時,直播還設置了醫學專家、雷神山醫院建設者、體育明星、外賣小哥等專題連線訪問環節,向觀眾提供更高密度的信息。

疫情期間,在避免人群聚集、減少人員流動的要求之下,形成了全民“宅”家的特殊局面,多個從不同角度出發為滿足特殊時期的受眾用戶需求的融合產品也應運而生。

1月28日,央視頻App客戶端上線《疫情24小時》H5以及“疫情防控”專題頁,24小時發佈權威信息;同時推出“疫情數據實時更新”“疫情尋人”“患者同程查詢”“發熱門診地圖”等多項實用性、便民性防疫功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干得漂亮

應對疫情,做好“心理防疫”同等重要。為了向公眾宣傳危機下的心理輔導、應對疫情的心理支持、解決危機狀態下的情緒困擾等心理知識,央視頻聯合北京師範大學等推出防疫心理知識系列直播。

與此同時,央視頻官方微博自1月28日起開設“疫情24小時”話題微博,實時更新疫情最新進展與最新消息。

受疫情影響,全國多地發佈延遲開學、推遲返工的消息。2月1日起,央視頻聯合多家教育培訓機構發起全年級全學科的免費線上直播課程,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在家就能在線“雲充電”

“雲充電”是央視頻App客戶端針對小學、初中、高中不同階段的學生開設的線上直播教學。課程每天8:00開始,內容不僅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等各學科的知識教育,還包括多樣化的素質教育、通識教育、文學素養和思維啟蒙課程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干得漂亮

與此同時,央視頻App客戶端還上線了健身教程、動物知識、歌舞戲曲、流行舞蹈、美食教程等多樣課程。

央視網也為豐富“宅”生活提供了多個實用性產品:聯合騰訊推出以直播全國各地風景鏡頭為核心的旅遊產品“雲旅遊”,以慢直播形式帶領數百萬網友在家“雲旅遊”;央視影音打造“戰疫補給站”內容融平臺,為用戶“宅”家提供涵蓋新聞資訊、科教綜藝、少兒教育、休閒娛樂、體育運動、心理疏導等視聽服務,還打造了“客廳舞戰疫2020一起贏”客廳舞挑戰活動等。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總檯旗下的新媒體平臺成長起來,真正走向了前臺,走向總檯諸多平臺的“C位”,更是走到了千萬網絡用戶的面前。其提供給用戶的不僅是觀看,而是一個綜合、多元化的功能平臺。從某種角度上講,總檯旗下的新媒體平臺在高站位與接地氣間逐漸找到了平衡。

▍用“紀錄”記錄我們的戰“疫”

疫情第一線,紀錄片人沒有缺位。總檯紀錄片人在短時間內組織拍攝多部作品,用鏡頭記錄各地防疫一線的故事,回應著“做新時代記錄者”的呼喚,增強人們戰勝疫情的信心,鼓舞各界防控疫情的鬥志。

央視紀錄頻道與總檯新聞中心、湖北廣播電視臺等傳統媒體單位與快手、二更、VUE等短視頻平臺進行深度合作,徵集作品,並向有潛力的視頻作者定向邀約,專門定製、推出了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干得漂亮

節目聚焦武漢的普通人,其中有奮鬥在救治一線的醫生、護士、軍人,有市民、快車司機、志願者、快遞員等,展現國人在危難時刻眾志成城防控疫情的決心,展示抗疫隊伍百折不撓的精神。

第三集《“雲監工”下誕生的武漢醫院》則緊跟熱點,以雲攝像頭為主人公自述了這一“中國速度”的建設奇蹟。

2月5日起,央視《軍事紀實》欄目推出《人民軍隊戰“疫”紀實》。在近期播出的節目中,觀眾隨著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鏡頭進入隔離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干得漂亮

醫療隊隊員們不僅要夜以繼日地按時巡查病房,安排病人用藥,還要保障好病人的日常生活,安撫他們的情緒。為了防止回家後交叉感染,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的很多醫務工作者從參加戰“疫”以來就沒回過家,他們只能利用吃飯間隙跟孩子視頻對話……

央視網“秧紀錄”智能大屏紀錄院線則為家庭用戶,尤其是居家防疫的孩子們準備了一份紀錄片大餐,不僅與央視紀錄頻道同步播出《武漢:我的戰“疫”日記》,還同時上線“一堂生動的成長課”“萌寵與猛獸,我們都有”“漲姿勢!中國歷史那些事”“致敬每一個平凡也不平凡的你”等多個版塊,集合百餘部精品紀錄片,讓孩子們“宅”在家裡也能看世界。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這些總檯紀錄片人與諸多同行一起成為“逆行者”。他們與疾病面對面,是職業精神,也是責任使命。他們用自己的“眼睛”把全國人民共同抗擊疫情的故事記錄下來、傳播出去,構成一幅幅打動人心的社會畫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站在國家高度發佈權威信息,傳播防疫知識,引導正向輿論,傳遞大愛信念,彰顯出國家媒體的力量與責任。

作為國家臺,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是全國廣電系統的標杆榜樣,是全國億萬觀眾心中最值得依賴的媒體力量,這既是黨和國家賦予的使命,更是作為國家臺應有的責任與擔當,也是在歷次重大事件中凝聚出的人民的信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干得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